發揮人才智力優勢服務科技自主創新

2021-01-09 中國吉林網

    吉林市科協主席、黨組書記 王德林

    觀點摘要

    一方面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環境,更好地動員、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自主創新,參與技術診斷和攻關,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另一方面要將科技團體納入政府科學決策體系當中,發揮科技團體學科齊全、專家眾多、信息靈通,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等優勢,給科協組織出題目、交任務,促進科協團體不斷提高開展決策諮詢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吸引和培養一批科技人才,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體系,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內容,也是科協這一人民團體的宗旨和主要任務所在。科協應在人才引進與培養、科技合作與促進、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作用,有所作為。

    落實《全民科學素質綱要》辦公室責任,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科學素質綱要》是2006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是一部旨在提高廣大公民科學素質,培育千百萬創新型科技人才,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法規。作為貫徹實施《科學素質綱要》的牽頭部門,市科協採取政府投入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辦法,全面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一是實現電子科普視頻網的全覆蓋。在農村依託惠農服務站、農技大學、農家書屋,在現有200臺的基礎上,拓展500臺規模,提高科普視頻網在鄉鎮的覆蓋率;在城市社區進行LED大屏幕的安裝,今年將建設30個社區科普LED電子屏,形成覆蓋城市重點街路、主要社區的LED全彩戶外視頻科普網。二是依託科普視頻網進行資源整合。以科普視頻網作為我市貫徹落實《綱要》的工作平臺,最大限度地吸引我市機關、企業、事業、群團等單位參與視頻網的運營。加大對科普視頻開發的工作力度,增加視頻網的內容發布量。三是以流動科技館演出車、蓬房、展覽器具,組織市內有經驗的教師在學校進行流動科技展覽,以共同舉辦校園科技節等方式開展公益性活動。

    聚焦科技人員的素質與水平提升,為科技工作者服務。今年,利用中國科協海智計劃項目的條件,我們提出與吉林省科協合作設立中國科協吉林石油化工專業海智工作基地的項目,列入中國科協海智辦2010重點項目。這一平臺的建立將為我市引進海外高端智力資源打開一個新的渠道。經過半年的運作,該項目已取得一定實效。

    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建立聯合創新行動機制與平臺。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發揮科協系統人才薈萃、聯繫廣泛的優勢,圍繞我市的重點產業需求,推動相關產業的「官產學研用」聯動創新機制與平臺建設。

    聯手市工信、科技局等部門共同推進以東北電力大學為核心的電力電子產業自主創新聯盟行動。下半年,市科協將以召開市農技協三次理事會換屆為契機,通過農技協規範化程序化建設、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等措施,提升我市農技協的檔次和水平。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精品農技協,推進我市現代農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形成。依託市醫藥學會,繼續搞好與上海科協組織的醫藥產業訪問團的互動交流工作。組織有關企業與延邊大學、瀋陽醫科大學等單位建立聯繫,推動食品醫藥技術聯盟的形成。

    進一步發揮科技團體的人才智力優勢,需要黨委政府部門更加重視科技團體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一方面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環境,更好地動員、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自主創新,參與技術診斷和攻關,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另一方面要將科技團體納入政府科學決策體系當中,發揮科技團體學科齊全、專家眾多、信息靈通,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等優勢,給科協組織出題目、交任務,促進科協團體不斷提高開展決策諮詢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關焦點

  • 李強: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獨特優勢,為科學決策有效決策提供支撐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並指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更好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積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謀良策建諍言、凝聚各方共識,為上海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共上海市委常委鄭鋼淼、諸葛宇傑出席座談會。
  • 全國人大代表呂建:為江蘇發展提供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呂建:為江蘇發展提供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2020-05-2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遼寧:讓科技創新發揮更大的「核聚變」效應
    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交匯點,謀劃未來,遼寧要實現新一輪全面振興,必須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如何讓科技創新發揮更大的「核聚變」效應,走對走實走好遼寧科技創新之路,遼寧省已經開始謀篇布局。
  • 牢記囑託發揮優勢 持續強化科技創新
    劉國中在全省科技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牢記囑託發揮優勢 持續強化科技創新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9-30 08
  • 徐冠華:關於自主創新的幾個重大問題
    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類信息服務機構、企業孵化器、智慧財產權機構、資產評估機構、投融資機構、共性技術服務機構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將千千萬萬企業和眾多大學、研發機構聯繫起來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中介機構橋梁和紐帶作用,將極大地促使經濟和科技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 海南「十三五」期間科技成果蓬勃湧現 科技創新優勢漸顯
    不到一周時間裡,兩項航天、深海領域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相繼在海南「亮相」,不僅讓公眾看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正一點點化為現實,也成為我國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勇於進取、銳意攻關的有力見證。「這反映出海南在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海南具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科技創新的有利基礎和比較優勢。」
  • 「左腦」產業「右腦」人才 提供智力支持 17位院士任職科技顧問
    17位院士擔任政府科技顧問,13位院士擔任山東(淄博)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發展戰略指導委員會委員,提供專家諮詢服務。未來,更多高層次人才將走進淄博,而這裡創新創業的土壤恰好適合科技種子生根發芽。
  • 《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3-2020)》新聞發布會
    任務一:增強持續自主創新能力。主要包括積極承接和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提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創新效能。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的人才高地。   任務二:培養培育創新型企業。主要包括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增強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提高大企業整合運用創新資源的能力。
  •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科技開放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經驗教訓
    主動型的自主創新是有條件的,一般是在經濟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具備一定承接能力(資金、人才、技術、配套、承接能力等)時才能有效開展的,是市場化的技術創新。實踐表明,不具備能力條件就難以實現完全的自主創新。
  • 華麗科技榮獲"2020年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瞪羚企業"獎項
    11月中旬,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暨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評估結果在南京發布,華麗科技榮獲"2020年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瞪羚企業"獎項此次遴選的蘇南自創區瞪羚企業,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發展潛力大,具有人才密集型
  • 遼寧:讓科技創新發揮更大的「核聚變」效應 支撐和引領遼寧新一輪...
    加強與國家科技計劃的銜接,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資金鍊、強化人才鏈,構建了新的科技計劃框架體系和產業、項目、平臺、人才、基地"五位一體"的資源配置模式,著力解決科技資源配置碎片化問題,科技計劃的方向更明確、重點更突出、支撐更有力。
  • 充分發揮科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新農村建設為科技工作特別是農業農村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農業農村科技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要求科技工作把促進解決好「三農」問題、服務新農村建設作為重要戰略目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推進,充分發揮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 ...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關鍵是……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梅顯俊說:「目前年輕科研人員已經成為科研主力軍,未來要想在國際研究領域內立足,青年科技人才是主要力量。」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眼」項目總工程師姜鵬說:「青年人才是中國創新科技力量的未來,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更好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必要準備。」
  • 發揮區域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充分發揮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龍頭示範作用,按照高端引領、產業提升、先行先試、輻射帶動的要求,廣泛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努力多出科技成果、產業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走出一條以應用開發為主的創新之路。「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研發投入、專利授權量、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創新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 張彥龍:聚集人才「梧桐樹」引進發展「金鳳凰」
    創新引進渠道,提升人才「智力存量」。依託「專家工作站」、「名醫工作室」、「6+4」特色產業發展、「全國新能源精準扶貧示範基地」、東西部扶貧協作人才交流等重要平臺,有效促進了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導師制」和「傳幫帶」等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人才在幹中學、學中做,切實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攻堅克難的能力,儲備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堅實「後備軍」。 重視優勢理念,激發人才「潛力發揮」。
  • 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人才養成記」: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發展源頭
    一直以來,該園區堅持「服務(政策)引人、平臺留人、項目成人」的原則,面向各國吸引優秀企業,目前園區已有幾十家企業註冊落地海南,其中不乏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上市企業,這些企業帶來的大量高端人才為海南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 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啟動
    科技人才工程旨在圍繞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等職責使命要求,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有計劃地發現、培養、激勵一批在自然資源重大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重大工程實施等方面創新能力強、業績突出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壯大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科技人才工程穩定支持國家級科技創新人才,優選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發揮高等職業教育獨特作用和優勢 助力脫貧...
    學院2016年開始承擔麗江市、迪慶州科技增糧技術指導與服務工作,每年舉辦麗江市、迪慶州農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班,共建立玉米、馬鈴薯、水稻等示範點20個,面積達3170畝,推廣先進技術11項。積極服務地方農業產業發展,與永德縣、施甸縣人民政府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發揮技術人才優勢,幫助永德縣對油葫蘆豬保種開發利用,幫助施甸縣發展畜牧產業。
  • 國家光電中心發揮六大平臺作用服務光電產業發展
    從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國家光電產品光輻射安全質檢中心(簡稱國家光電中心)自籌建以來,按照邊建設、邊服務的思路,充分發揮國家級質檢中心「六大平臺」的作用,服務光電產業發展。一是發揮檢驗檢測平臺作用。以產業和企業需求為導向,為企業制定專門的技術服務方案,高效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為企業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