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國際機場均已擁有第四航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南京、煙臺、武漢、廈門、海口、銀川、鄭州、哈爾濱等城市已擁有第五航權。做為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的新鄭國際機場,於2015年開通「盧森堡—鄭州—芝加哥」第五航權航線。
【新鄭國際機場的第五航權】
源於國家民航局對「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發展的支援,2015年5月18日,河南省的鄭州機場首開「第五航權」,實現「環球飛」。經民航局批准,鄭州機場攜手盧森堡貨航開通了盧森堡—鄭州—芝加哥航線,該航線橫跨歐、亞、美世界三大最主要經濟區域,使鄭州成為歐美之間重要的航空貨運節點城市。
新鄭國際機場第五航權航線示意圖
【什麼是航權】
航權是世界航空業通過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一種國家性質的航空運輸權利,因為航空運輸只要超出自己的國界就涉及到其他國家的主權,國際航空運輸就需要一個在全球行業範圍內有一個統一的規定,航權就屬於這個規定其中的一部分。
「Trafficrights」航權的概念起源於1944年「芝加哥會議」,亦稱之為「空中自由」權(freedomsoftheair),該協定草擬有關兩國間協商航空運輸條款藍本,有關條款一直沿用至今,具體分為九種。
九種航權簡介
九種航權的示意圖
【第一航權:領空飛越權】
飛出國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飛入或飛越其它國家的領空,允許不允許,就形成了第一種權利。
【第二航權:技術經停權】
飛出國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飛入或飛越其它國家的領空,允許不允許,就形成了第一種權利。
【第三航權:目的地下客權】
本國航機可以在協議國境內卸下乘客、郵件或貨物。
【第四航權:目的地下客權】
本國航機可以在協議國境內載運乘客,郵件或貨物返回。
第三、四種航權
第三、四種航權,這是一對孿生兄弟。航空公司要飛國際航線,就是要進行國際客、貨運輸,將本國的客貨運到其他國家,將其他國家的客貨運到本國,這種最基本的商業活動權利就是第三、四航權。
【第五航權:中間點權或延遠權】
可以先在第三國的地點作為中轉站上下客貨,第五航權是要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進行談判。
1、承運人本國(第一國始發地)中途經停第三國-目的地國(第二國)
2、承運人本國(第一國始發地)-目的地國(第二國))以遠點第三國
【第六航權:橋梁權】
某國或地區的航空公司在境外兩國或地區間載運客貨且中經其登記國或地區(此為第三及第四自由的結合)的權利。
【第七航權:完全第三國運輸權】
某國或地區的航空公司完全在其本國或地區領域以外經營獨立的航線,在境外兩國或地區間載運客貨的權利。
【第八航權:國內運輸權】
某國或地區的航空公司在他國或地區領域內兩地間載運客貨的權利(境內經營權)。
【第九航權:國內運輸權】
本國航機可以到協議國作國內航線運營。所謂第九航權是指上述第八航權分為連續的和非連續的兩種,如果是「非連續的國內載運權」即為第九航權。
值得留意的是第八航權和第九航權的區別,雖然兩者都是關於在另外一個國家內運輸客貨,但是:第八航權所謂"cabotage",只能是從自己國家的一條航線在別國的延長。但是第九航權,所謂的"fullcabotage",可以是完全在另外一個國家開設的航線。(鄭州航空大都市研究院 黃金利/文 王雅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