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彤彬談科學理論與自然的關係

2020-10-06 彭彤彬

彭彤彬談科學理論與自然的關係

彭彤彬

在歐洲數學發展史上,有一段時間,有些科學家認為:數學就是世界的反映,世界可用數學來描述和刻畫。甚至認為數學即世界,世界即數學。數學是神給人類開啟自然的鑰匙。認清了數學,就摸透了自然。

這個觀點,在一段時間裡,極大地激發了數學家的熱情,驅動他們去日夜地研究數學,使得數學得到迅猛的發展。

但這個觀點是極端錯誤的。

數學內容實質≠現實世界屬性。

數學只是用來描述和刻畫現實世界中某些事物的某種屬性的一種工具,一種模型。

現實世界的萬事萬物,其方方面面的,微觀或宏觀或整體的諸多屬性,是需要各種科學,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去描述和刻畫它們的一些點滴屬性的。

人類為研究世界,獲得的各種科學理論,相對於世界事物來說,是片面的粗糙的近似的膚淺的。

即使把所有的科學加在一起,它也不等於真實的自然世界。

自然世界就存在那裡,但科學理論需要人類去開拓發掘,讓它們發展加深,並且這個發展過程是個無底洞形式的。

這才是正確的思想觀念。

近日,看到有些人讀了點數學史,把牛頓時期的有些看法拉出來說事。

他回顧到,數學由線性發展到非線性後,指出數學中有非線性,表明現實世界就是非線性形式存在,就要否定空間的線性形式。

這是什麼邏輯!

要知道,事物的個數對加法來說永遠是線性的,在人生活範圍內度量得到的物體的長度與長度之間,面積與面積之間的關係,難道會變成非線性的?而長度與面積之間永遠是非線性的。

數學中出現某一特性,只能說世界中可能存在事物中對應含有的某特性。但也可能現實世界中完全沒有與之對應的事物屬性。

誰能說,數學中有非線性,整個世界就是非線性的?時空就是彎曲的?數學中的非線性,一定是用來描述時空的特徵,而不是描述其他事物的特徵?時空既使是彎曲的,那也要由物理去證明才是對路的。

數學中的0,對應著宇宙中的奇點?宇宙中的奇點在哪?它存在嗎?

科學理論,不是神授的,它們不等同於自然世界,它們只是自然宇宙某些事物的某一個側面的某一特徵的近似反映。

這才是正確對待科學理論和現實世界的正確態度。

相關焦點

  • 科學發展的局限性及是否偏離方向?(彭彤彬)
    科學發展的局限性及是否偏離方向?(彭彤彬)(舊文轉載,寫於201802)數學理論太深奧,但解決的問題又太少,好多學科內的問題就解決不了,更不要說學科外的,更不要說自然界的。一個三體問題就解決不了,宇宙中多少體,物體中多少原子?都是無數的。所有數學知識能拿來描繪一個人體所有部分組成整體的所有活動嗎?不能。
  • 水是一種神奇的物質(彭彤彬)
    水是一種神奇的物質(彭彤彬)水,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無論高山平原海洋,無論是空中地表還是地下,無論是物體表面還是物體內部,都存在自然而純淨的水。水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自然中最純淨的物質吧。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水分子,很多水分子鬆散地在一起組成我們可見可接觸可使用的水。我們可直接接觸到的自然物質,太多是多種物質的混合物,都不單純的,只有水具有基本的純淨性。
  • 習近平談科學方法(習得·科學方法)
    此前,本報已梳理「習近平談人民」「習近平談創新」「習近平談信仰信念」「習近平談擔當精神」「習近平談務實作風」等內容。今天,本報梳理「習近平談科學方法」,將其在各個場合談科學方法的話語,整理歸類。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著科學方法論。
  • 馬克思的眼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時怎麼樣的呢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自誕生以來就始終要處理的一個重要問題。但這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它在不同的社會生產條件下有不同的表現。在農業社會時代,它表現為人受外在自然界的奴役,人類始終在生存物資貧乏狀態下艱難度日。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另外,我在《從愛因斯坦夢斷大統一理論談人類認知原理》一文中也列出了人類認知原理:1、人類認知包括經驗和觀念兩個大類2、很多種認知是經驗和觀念的綜合,是使用「思維工具」進行綜合3、對人類生產生活起實際作用的是經驗認知
  • 從介入因素情形談客觀歸責理論的適用
    而談某在本起事故中僅承擔對等責任,因此不構成犯罪。   本案爭議的焦點就是談某的倒車行為與王某的死亡結果是否存在因果關係、談某並為此承擔多少的責任。從因果關係理論的角度來看,第一種意見採用了條件說,認為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著「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的」的關係。條件說運用完全客觀的標準確定因果關係的範圍,但正因如此,條件說可能使因果關係的認定被極大地擴大化。
  • 「科學與技術」,不完全是「科技」——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係
    科學與技術都是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二者間有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從現代詞彙看,很少有兩個名詞像「科學」與「技術」那樣聯繫緊密,人們講到科學常常要談及技術,提到技術幾乎同時必須提科學,或者索性把它們簡稱為「科技」,科學與技術之間的緊密聯繫由此可見一斑。
  • 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係
    上述缺陷使得以現代性價值體系為指導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實踐沒有給人帶來所期待的自由和幸福,相反,它不僅造成了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和唯科學主義盛行,而且造成了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異化和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啟蒙理性的「祛魅」走向了它的反面,即從擺脫對自然和宗教的束縛,走向了商品拜物教崇拜,西方現代化實踐的結果是工具理性的現代化和效率的提高,但也是物的價值的上升和人的價值的下降。
  • 科學理論的預見功能
    科學理論的功能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已知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表現為能夠預見目前尚未觀察到、但卻能為日後科學實踐所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科學史表明,一個科學理論所解釋的自然規律越深刻、越普遍,它的預見功能便越強;其所預見到的現象越多,其實踐和理論意義也就越大。
  • 什麼是量價關係理論?量價關係理論的含義
    在技術分析中,研究量與價的關係佔據了極重要的地位。成交量是推動股價上的原動力,市場的有效變動必須要有成交量的配合,成交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成交量的大小反映該種股票受投資者關注的程度。什麼是量價關係理論?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有很多不同的定義科學的方法,但也許每個人都同意的一個方法是:關於自然世界或某種特殊現象的知識被收集起來,一個可測試的假設是關於對這種現象的自然的,物理的解釋,然後這個假設被驗證,或者被證實或者被證偽,一個包羅萬象的框架——或者說是科學理論——被構建來解釋這個假設並對其他現象做出預測
  • 刑法因果關係的理論爭鳴
    刑法因果關係的理論爭鳴 2019年03月20日 07: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高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刑法因果關係;理論爭鳴;因果關係 作者簡介:
  • 哲學屬於科學文化嗎,它們是什麼關係
    現在的哲學分科有一門科學哲學專業目的就是將科學與哲學綜合起來,推動各自的發展。談到科學與哲學就必然談認識論。認識論有很多種,最客觀的應該是黑格爾的辯證法了,也就是要客觀的看待問題,這裡的客官是說不僅要注重經驗科學的觀察實驗與總結的理論形式,也要將它們和事物自身結合起來。而且不要用知性思維看待科學理論,非此即彼。
  • 恩格斯論人與自然關係的三重維度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蘊含著關於人與自然關係及其方法論原則的豐富闡述,尤其是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生命、系統和社會三重關聯,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思想的基本面貌與根本原則。
  • 談家楨與遺傳學
    在其導師、也是摩爾根學生的李汝祺教授建議下,談家楨將論文分解為各自獨立的三篇文章,其中的《異色瓢蟲鞘翅色斑的變異》和《異色瓢蟲的生物學記錄》兩篇在《北平自然歷史公報》上發表;作為論文核心部分的《異色瓢蟲鞘翅色斑的遺傳》經李汝祺推薦,寄往大洋彼岸的摩爾根實驗室。摩爾根仔細審閱了這位中國青年學者的論文,其字裡行間顯示出來的才華令他震驚。於是,他鄭重地將這篇論文轉交給他的助手杜布贊斯基教授。
  • 水土生態理論詮釋「道法自然」的宇宙觀
    水土生態理論詮釋"道法自然"的宇宙觀一一深圳水務學會水土生態專業委員會成功舉辦「水土生態專家論壇""華媒聯盟(訊)地球上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尋求一個共同的答案是當代科學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我們說人要與自然和諧,歸根結底還是要人與水的和諧、人與土壤的和諧、人與植被的和諧,也就是說人與水土生態的和諧。
  • 論科學發展觀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先不談黨政關係,只談幾句幹部考核。我們絕不能按實的GDP和虛的口號來提拔幹部,應儘快為科學發展觀設計一套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由此表明,堅持推行科學發展觀有什麼鼓勵,不執行科學發展觀有什麼懲罰,前段時間研究的「綠色GDP」目的就在於此。按照中國傳統政治生態,中國官員相對於國外官員位高權重,示範意義更大,把官的事情解決了,其他事情就好辦了,行政體制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下去了。
  • 從科學的起源,談學習方法論
    並且自然的把遊牧文明排除在外,感覺他們像是沒有開化的「野人」。「重農抑商」是傳統,鼓勵農業,限制商業。強勢的農耕文明為實現了統治階級的自給自足。2)定居文化由於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是以種地為生,這也就造成了我們的定居生活。
  • 人與自然的關係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有一種認識,認為為了顯示和展示人類的力量,人類應當「主宰」自然,成為自然的「統治者」,而自然是被使用者,給人類提供資源。人類或許可以改變自然的外貌,但卻無法改變絕對的自然規律。即使這些改變也是要在遵守自然規律之上進行,否則也終將是害人害己。
  • 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價格工作實踐 在生動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的認識
    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價格工作實踐 在生動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的認識 2020-10-21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