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在研新藥基於MAIT細胞,中國科學家研發,免疫治療新靶點

2020-10-23 小番健康

B肝病毒進入人體主要宿主是肝細胞,進入肝細胞並在其中組裝釋放進入血液。B肝病毒複製全生命周期十分複雜,全球科學家已將可行靶點瞄向如cccDNA形成、B肝表面抗原形成與分泌、pgRNA以及HBx蛋白等。中國科學家在《HEPATOLOGY》雜誌發表了: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中MAIT細胞失調與結合膽紅素水平的關係,介紹了基於MAIT細胞新免疫治療方法的B肝新治療靶點。

B肝在研新藥基於MAIT細胞,中國科學家研發,免疫治療新靶點

本論文研究人員均來自中國,包括Yu Liu、Peng Zhu、Wei Wang、Xiaosheng Tan、Chuanqiao Liu、Yingshan Chen、Rongjuan Pei、Xue Cheng、Mi Wu、Qing Guo、Hongmei Liang、 Zhihui Liang、Jia Liu、Yang Xu、Xiongwen Wu、Xiufang Weng。上述研究人員介紹,MAIT細胞是指黏膜相關不變T細胞,它是限制於MHC I類相關蛋白1(MR1)的非常規T細胞。

由於它們在人體肝臟中高度豐富,並被TCR依賴和TCR非依賴機制激活,從而表現出快速的先天性效應器反應。然而,MAIT細胞在慢性B肝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仍不清楚。中國研究人員進行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檢測其抗病毒潛力,並探討其在慢性B肝病毒感染過程中,動態變化及調控因素。本研究數據和結論,已經過全面的同行評審,於2020年10月20日首次出版在《HEPATOLOGY》雜誌上。

研究方法如下:收集257名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樣本,並從58名B肝病毒感染的肝細胞癌患者中,採集非腫瘤肝臟樣本。中國研究人員通過結合細胞培養實驗和人類數據,研究結果表明,我們發現MAIT細胞以MR1依賴的方式,對HBV轉染的肝細胞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然而,在與對照組相比時,我們注意到HBV感染者的循環和肝臟MAIT細胞明顯減少。

在相關分析中,提示MAIT細胞頻率與疾病進展相關,與血清結合膽紅素水平呈負相關。尤其是結合膽紅素,它不僅能夠直接促進MAIT細胞的活化和凋亡,而且還能夠抑制TCR誘導的MAIT細胞的增殖和擴張。在沒有結合膽紅素的情況下,IL‐2可以不斷挽救MAIT細胞的增殖和擴張。儘管高結合膽紅素患者的MAIT細胞,顯示出細胞因子產生能力下降;

但是,我們發現TCR依賴性抗病毒細胞因子的增加,這一結果提示:MAIT細胞是慢性B肝患者高結合膽紅素的重要守護者。上述中國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我們揭示了MAIT細胞的MR1依賴性抗HBV潛力,並確定結合膽紅素,它是慢性HBV感染者調節其頻率和功能的主要因素。這一發現為基於MAIT細胞的免疫治療慢性HBV感染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小番健康結語:本研究人員分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南昌大學護理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外科、武漢血液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排名不分先後,以上研究人員對這份手稿的貢獻是相等的)。

來自我國研究人員介紹了,在慢性B肝病毒感染中,MAIT細胞失調與結合膽紅素水平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新型免疫療法有望作為慢性B肝新藥開發的全新治療靶點,MAIT細胞的MR1依賴性具有抗B肝病毒潛力,同時,確定結合膽紅素是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調節其頻率與功能的主要因素(2020年10月20日 AASLD HEPATOLOGY 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中MAIT細胞失調與結合膽紅素水平的關係)。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APG-1387,凋亡抑制蛋白,功能性治療新方法
    B肝在研新藥APG-1387,凋亡抑制蛋白,功能性治療新方法 本研究介紹的是B肝在研新藥最後對RNA-seq數據的基因集富集分析表明,APG-1387上調了多個免疫相關基因,類似於黑猩猩清除B肝病毒時,肝臟中誘導的基因。結論:研究人員認為,APG-1387具有獨特的細胞凋亡誘導和免疫調節機制,能有效清除慢性B肝病毒感染。IAP拮抗劑的應用,可能是B肝功能性治療的一種新的免疫治療策略。
  • B肝在研新藥APG-1387,抑制肝細胞IAPs表達,誘導細胞凋亡化合物
    B肝在研新藥APG-1387,抑制肝細胞IAPs表達,誘導細胞凋亡化合物APG-1387,是基於已知的B肝全新靶點,原理上,1387通過誘導程序性細胞死亡,也可以理解為促使細胞凋亡的一種化合物。因此,小番健康認為,該全新靶點B肝在研新藥,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宿主靶向途徑藥物(Host Acting Pathway)。該創新藥物,在臨床前的研究顯示,為何慢性B肝難以治癒。
  • B肝在研新藥CHAdOx1-HBV,恢復T細胞免疫功能,首個人體臨床公布
    我們常聽到的是,機體免疫應答缺失,專業點的說法即是,B肝患者(CHB)身體的T細胞功能障礙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該治療性B肝疫苗指向功能性治癒,即促使B肝表面抗原陰轉而研發的。我們專注B肝新藥與仿製藥研發人員,最近這十年都會注意到一個問題,要想從病毒根源進行治療,應該採用兩種治療方法結合,包括免疫調節治療和抗病毒治療的聯合使用,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功能性治癒率。
  • B肝在研新藥DNA-HBVac,德國研究員開發,新治療性疫苗
    B肝在研新藥DNA-HBVac,德國研究員開發,新治療性疫苗治療性B肝疫苗是目前B肝在研新藥靶點之一。這種靶點藥物主要通過治療性疫苗,誘導B肝病毒特異性免疫應答從而有望實現既定目標功能性治癒(臨床治癒)。肝病領域藥物學家以往認為,這種誘導病毒特異性免疫應答是治療慢性B肝感染的一種有前途的新療法。
  •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和一系列研發靶點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HBx被發現屬於一種重要的細胞內的B肝病毒蛋白,在肝細胞的宿主細胞中,起著幹擾轉錄、信號轉導、細胞周期進程、凋亡以及染色體穩定性的作用。科學家也因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新藥研發靶點。
  • B肝在研新藥ENOB-HB-01,誘導97%感染細胞凋亡,不損傷正常細胞
    (下圖為該公司英文官網首頁)B肝在研新藥ENOB-HB-01,誘導97%受感染細胞凋亡,不損傷正常細胞需要解釋以上現象,小番健康先從人體自然感染B肝病毒後進入的不同階段進一步簡述。自然感染後分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動期以及再活動期,其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動期內,人體免疫細胞會識別外來入侵的B肝病毒,不僅會主動清除受到B肝病毒感染的肝細胞,還會清除沒有被病毒感染的正常肝細胞。因此,如果沒有解決這個現象,慢性B肝患者的正常肝細胞也會被免疫細胞殺傷。誘導受到感染肝細胞自然凋亡,並不損傷正常肝細胞,是當前B肝藥物研發的醫學難點之一。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激活人體先天免疫反應的幹預措施,是全球開發B肝潛在新靶點新機制。比如,Toll樣受體激動劑。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它已經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全球有多家藥企基於Toll樣受體激動劑開發新藥當中(下圖:來源吉利德科學新藥研發管線)。
  • 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
    激活人體先天免疫反應的幹預措施,是全球開發B肝潛在新靶點新機制。比如,Toll樣受體激動劑。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它已經被藥物學家證明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全球有多家藥企基於Toll樣受體激動劑開發新藥當中(下圖:來源吉利德科學新藥研發管線)。B肝在研新藥GS9620,顯示持久抑制,但cccDNA未下降該靶點主要通過信號轉導途徑來感知病原體相關的分子模式,從而產生細胞因子。
  • B肝在研新藥幹擾核衣殼,德國科學家研發,HBV顆粒細胞內轉運
    近年來,B肝新藥開發靶點之一,幹擾核衣殼或病毒形態發生和細胞內運作已成為一種潛在抗病毒策略。,德國科學家研發,HBV顆粒細胞內轉運在介紹這種B肝新藥開發靶點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HBV顆粒的細胞內轉運。
  • B肝在研新藥ASGR1-TLR8,肝靶向活性,強髓細胞激動劑
    提及免疫治療劑,我們會優先想到吉利德科學的在研B肝新藥Selgantolimod(GS-9688ASGR1-TLR8,肝靶向活性,強髓細胞激動劑免疫治療劑是目前全球開發B肝新藥的重要靶點之一,但研發難度也略高於其他靶點研究藥物。
  • B肝在研新藥ASGR1-TLR8,肝靶向活性,強髓細胞激動劑
    提及免疫治療劑,我們會優先想到吉利德科學的在研B肝新藥Selgantolimod(GS-9688)。但在2020年美國肝病虛擬數字會議上,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新型TLR8激動劑ASGR1-TLR8,該研究藥物是一種ASGR1導向的TLR8免疫治療劑,優勢為肝靶向活性的強骨髓細胞激動劑,擬用於慢性B肝患者的進一步開發。
  • B肝在研新藥Cas9,法國科學家研發,靶向基因組永久性變化
    B肝在研新藥Cas9,法國科學家研發,靶向基因組永久性變化基因編輯,這種技術能夠精準的剪斷病毒DNA片段,並插入新的基因片段我們使用這項基因編輯新技術CRISPR/Cas9來靶向HBV基因組,並研究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後,B肝病毒複製模板cccDNA的命運。
  • B肝在研新藥ASGR1-TLR8和AASLD2020發表一種肝靶向骨髓細胞藥物
    提及免疫治療劑,我們會優先想到吉利德科學的在研B肝新藥Selgantolimod(GS-9688)。B肝在研新藥ASGR1-TLR8,肝靶向活性,強髓細胞激動劑免疫治療劑是目前全球開發B肝新藥的重要靶點之一,但研發難度也略高於其他靶點研究藥物。
  • 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
    實際上,目前有一些是基於治療性疫苗研發B肝新藥的,但是這個方向目前還沒有1種藥物真正成功。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目前看來,全球無論是肝病臨床醫生或是藥企的藥物科研工作者,基本已經摸清B肝治療性疫苗的方向,即治療性B肝疫苗相關機制特點。
  •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它們是ISIS 505358/GSK3228836(IONI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RO7062931(羅氏公司)。此前,兩種新型反義寡核苷酸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它們在慢性B肝患者(CHB)中均有降低體內B肝表面抗原水平作用。
  • 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
    Replicor公司開發的在研B肝新藥REP 2139試驗中,結果證明,在表達B肝表面抗原亞型的HepG2細胞中REP 2139的活性。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Replicor公司研究人員介紹,之所以進行本次研究,主要原因是和傳染性B肝病毒顆粒對比時,HBV感染還會產生許多亞病毒顆粒。而慢性B肝患者的血清與培養液中的B肝表面抗原,主要來源正是B肝病毒亞病毒顆粒。
  • 中國研發B肝新藥曙光初現!中國科學家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因此,找到病毒的受體,對於深入了解B肝的感染機制、建立更好的體外和動物研究模型,以及研發出有效的新藥,都至關重要。自巴魯克·布隆伯格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B肝病毒後,全球的科學家就前赴後繼、尋找B肝病毒感染人類肝臟的「金鑰匙」。但是,40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們都一無所獲。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李文輝團隊終於在2012年11月找到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
  • B肝天然靶點開發新藥,理解激活機制,靶向TLR系統
    B肝天然靶點開發新藥,理解激活機制,靶向TLR系統研究人員使用黑猩猩感染實驗模型,結果發現,HBV無法幹擾宿主細胞基因轉錄,並誘導肝臟ISG表達。科學家認為,目前前沿醫藥學家已經很好的理解HBV感染時免疫激活機制,即HBV不會觸發肝細胞的IFN反應或幹擾肝細胞的固有免疫感應功能,它也不會抑制基於幹擾素和細胞因子產生幹擾素刺激途徑。此外,巨噬細胞可被高滴度的HBV激活,主要是通過產生炎症細胞因子,比如TNF-α和IL6。也有一些研究報導曾經介紹過,HBV複製可以抑制上述模式識別受體(PRR)的功能。
  • 【科普】B肝在研新藥:2期臨床藥物大盤點!
    C肝已成為可治癒的病毒性肝炎,但是,對於B肝來說,目前所取得的進展還極為有限。各大科研團隊針對B肝治癒的研究也在不懈努力。小編也在持續的關注有關B肝新藥的最新消息,下面隨我來一同看一下有哪些B肝在研新藥已達到臨床2期。
  • B肝在研新藥RNA幹擾,在研及終止名單,靜脈或皮下注射型為主
    RNA幹擾,是慢性B肝新藥開發另一種潛在治療方法,因為在A肝病毒、B肝病毒、C肝病毒、丁肝病毒以及戊肝病毒這五種病毒中,它們的mRNA轉錄都可以被單一化合物靶向,對所有病毒抗原的合成產生連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