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滿城香,人間又一秋!不知不覺又一年的秋分節氣到了。
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丹桂飄香,蟹肥菊黃,對於大大小小的吃貨們來說,秋天簡直就是天堂。翻翻日曆,看看假期,中秋國慶接踵而至,邊吃邊玩不是夢想。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舌尖上的文化,不但有色香味的要求,更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大家都知道民間素有「秋補」的習俗,我國傳統醫學也告訴我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其實即使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很多疾病也都和吃有關係,吃對了身體健康,吃錯了百病纏身。
對於心內科醫生來說,所謂的「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以及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和飲食息息相關的疾病了,有不少朋友因此選擇「清淡飲食」來調節身體。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前一段時間,有位68歲的大爺因為反覆胸悶頭暈住院,心路醫師檢查後發現,這位大爺血壓很高,達到了182/98mmHg,血糖15.2mmol/L,已經出現了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還有低蛋白血症。
原來老大爺平時自己一個人住,每天只做一頓飯,配點鹹菜和糕點,基本沒有吃青菜水果,也沒有補充肉類等等蛋白質,他覺得這就是「清淡飲食」,而且還方便簡單。
現在獨居的老人不少,有些「清淡飲食」是由於誤解,有些「清淡飲食」更像是一種無奈,有很多是因為兒女在外工作被迫「清淡飲食」,因此,像這位大爺的飲食方法我們經常遇到,很多人都以為這種「簡單的飲食」就是「清淡飲食」,是啊,簡單是夠簡單了,就是沒營養。
其實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生活方式的疾病,如果平時注意預防的話,大多數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而「清淡飲食」其實指的是「合理的飲食」,這在疾病的預防中至關重要。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說起來中國人在吃的方面有幾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鹽攝入過多,炒菜放油過多,粗糧水果吃得太少。
2019年4月3號,國際權威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對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25歲以上人群飲食結構造成死亡率和疾病負擔的大型研究,令人感到吃驚的是,我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一。
所以怎樣吃才正確的?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秋季開始變涼,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老年人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因此,秋冬季節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候,這時候注意合理的飲食,能夠使疾病的控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一般我們建議營養飲食的原則是:低鹽低脂飲食,食物種類要多樣化,富含高膳食纖維的合理平衡飲食,攝入適當的能量。要注意以下幾點:
1、秋季食補應以潤肺生津、易消化的食品為主,例如乳類及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及水果等等。而秋季適當吃些梨、荸薺、蘿蔔、山藥、百合、銀耳這些食物,能夠滋陰潤肺,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更為有利,在蛋白質的攝入方面,一般認為白肉比紅肉更好些。
2、可以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尤其是對於胃腸道功能不好、有嚴重心臟病的患者更是如此,當然還要做到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的負擔,也有利於吸收。
3、烹飪的方法也是有講究的:建議採用蒸、煮、燜、燉、拌等等,少用油炸、煎等烹飪方法。
4、要做到營養均衡:平時吃的食物儘量保證能夠多樣性,建議每天平均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25種以上。因為只有食物的多樣性,才能達到互相搭配補充,保證營養均衡的目的。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5、低鹽低糖飲食,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尤其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常用的醬油、鹹菜醃製品等等也含有不少鹽分,一定要控制使用。每天糖的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現在大家愛喝的奶茶常常含有大量的糖分,也要特別注意。
6、秋季乾燥,要記得補充足夠的水分,每天8杯水左右,每杯水大約200毫升,提倡用白開水或者茶水,不建議用含糖飲料或者是碳酸飲料。
7、秋分時節溫度宜人,風景優美,阡陌相交,炊煙嫋嫋,最適宜的就是鍛鍊和旅遊,而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我們保持良好心態,控制不良情緒,維持良好的睡眠,同樣是秋季養生的要訣之一。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我們除了要注意增減衣物,預防感冒以外,還要注意飲食的調整,不合理的飲食可以導致很多慢性的疾病,而合理的飲食習慣則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2、「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並取得授權!更多有聲科普請關注「心路星塵」!
心路星塵醫師:今日頭條籤約作者,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心內科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