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努力卻仍學不好?大腦訓練專家告訴你,拼命學不如學會如何學

2021-01-15 可兒媽親子共讀

1978年7月11日,在匹斯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實驗室,進行了一項關於記憶力的實驗。受試者被稱為SF,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蔡斯和安德斯·埃裡克森用數字測試SF的短期記憶能力。研究員隨機讀了一串數字,每個數字間隔1秒,要求SF按順序儘可能多地說出這些數字。在第一天,他們被要求說出22個數字,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他們完成了。在之後的測試中,SF能在短期中記憶出40個,隨後50個數字。經過兩年的訓練,SF最終能夠記住82個數字。而此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數成年人的短期記憶能力最多可擴展至7件事。這簡直是一項關於記憶力的壯舉!

為什麼那些受試者可以突破人腦的極限呢?是他們天賦異稟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只是普通的受試者。之所以這些成為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被激發了活力,他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我們以為人類的大腦有很大一部分尚未開發,也經常給自己設限,覺得很多事情是自己無法完成的。但吉姆·奎克卻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擁有無限可能,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能夠升級大腦、快速學習並且讓人生進階。

吉姆·奎克是《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一書的作者,也是大腦訓練專家、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他還是著名企業家馬斯克、漫威之父斯坦·李還有演員威爾·史密斯等人的大腦教練。

這些光環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和他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他在幼兒園時因為一次意外摔壞了腦子,成為一個擁有學習困難的小孩,在學校受盡嘲諷,老師也認為他沒有成才的可能。一次去朋友家的拜訪,徹底改變了他,讓他開始覺醒:不是自己學不好,而是沒用對方法。經過許多年的自我訓練,他不僅擁有了驚人的記憶能力,無比自信地溝通能力,還開創了自己的事業,每年影響20萬人改變自己。我想,在學習上有困難的,或者覺得自己想進步卻又找不到突破方法的人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一、智力是不是恆定的?

很多人熱衷於做智力測試,也喜歡用IQ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許多人,包括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上,如果一次考試考得不好,或者某個科目總是學不好,就會認為自己笨。而是否聰明,成為了我們判斷一個人能不能夠擁有一個美好前程的重要依據。

《無限可能》一書中,作者提到了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他的《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就是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會因為害怕被人評論自己笨,於是會選擇一些自己能夠輕鬆勝任的學習任務,這樣就只會成功不會失敗,那麼就意味著自己不會被人評價為笨的人。

這種固定型思維是要命的,它是「大腦擁有無限可能」這一說法的敵人。它會給我們的大腦設定一個「天花板」,而一個人只要待在這個「天花板」之下就會很安全,而且它告訴我們:你永遠無法突破那個「天花板」。

實際上,人的智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一次的IQ測試,或者一考試的失利,並不能說明什麼。如果非常說明什麼的話,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我們還有進步空間的一個證明。

「考試成績與你的學習能力之間並不能畫等號。」——《無限可能》

一個人絕對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幫助自己提升專注力、記憶力,而這兩項就是學習成績提升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吉姆·奎克幫助他的一個想實現當國際金融理財師的學生,順利地在6周時間內備考了全部課程,並拿到了國際金融理財師的資質獲得新職位,而一般人需要學習12周。

為什麼一些學霸可以輕鬆地學,又能痛快地玩?其實我們之間不是智力上的差距,而是學習方法的差距。

二、點燃激情,你需要一個理由

擁有了目標,我們還需要找到自己完成目標背後的目的。目的即是到達目標的燃料。

比如,一個銷售員給自己設定每個月完成10萬的銷售任務,這比公司設定的任務還要高出2萬。那麼他這麼做的內在動力是什麼呢?因為他想超額完成銷售任務,這樣他就能在所有的銷售員工中業績出類拔萃,他會獲得領導的賞識,從而給自己快速晉升,走上管理崗位創造機會。一個具有誘人驅動力的目的擺在那裡,即使很辛苦,他也會克服萬難,堅持到底。

想一想自己要完成某件事背後真正能支持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三、讓大腦產生無限能量的10條建議

當你認識到了大腦是可以被改造升級的,並且也找到能讓自己破除萬難堅持下去的驅動力,剩下要做的,就是具體的改造方法了。

吉姆·奎克在書中列舉了10條建議,每一條都是他在親身實踐的,也是他會教給自己所有的學員的。

(一) 吃健腦的食物

思維雖然是大腦的心理活動,但大腦這個物質本身不夠健康的話,也是無法完成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的。吉姆·奎克非常推崇吃牛油果、藍莓、西藍花、核桃等健腦、改善注意力提高記憶力的食物,他還很貼心地附上了五種他推薦的健腦食譜。

(二) 給大腦提供所需營養物質

如果不方便做健腦食譜,也可以直接補充DHA、維生素B,薑黃素等營養物質。

(三) 鍛鍊

研究人員發現,經常進行有氧運動,特別是讓心臟劇烈跳動,汗腺活躍起來的有氧運動,似乎可以增加海馬體的體積,而海馬體是大腦中負責語言記憶和學習的區域。

(四) 消滅負性思維

想要突破大腦的極限,就必須把負性自動從思維中去除。負性思維會阻礙你實現心中的目標。

(五) 保持乾淨的環境

乾淨整潔的環境更容易讓人集中注意力,而且還會讓身體健康。

(六) 找到積極同伴

人們常常說「同頻」,找到和自己同頻的夥伴,奮鬥的路上一起努力,互相加油打氣,會比一個人努力更好。

(七) 保護大腦

因為吉姆·奎克大腦受過傷,所以他認為這一點很重要,不要進行極限和激烈運動,如果特別喜歡這些運動,那麼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八) 學習新內容

用進廢退的規則適用於大腦。不要害怕用腦,反而要通過堅持學習來經常使用我們的大腦。因為每一次學習,都會激活大腦中的神經元,創造新的通路,這樣就是在提升大腦的能力。

(九) 做好壓力管理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皮質醇激素會被釋放出來,以減輕我們身體因為壓力產生的麻木、僵硬。而且有證據表明,慢性持續的壓力會重構我們的大腦,讓我們處理高級任務的部分,如前額皮質變得越來越孱弱。這樣就會損傷我們的腦子。

(十) 有個好睡眠

因為吉姆·奎克曾經有嚴重的失眠,而他發現失眠會讓大腦混沌,缺乏活力。後來他通過鍛鍊身體,做冥想等方法幫助自己解決了失眠的問題。而經過良好睡眠的大腦,則變得更加健康了。

你的大腦擁有無限可能,現在就開始學習如何改造它吧!

相關焦點

  • 聽力不好的你,正在漸漸把英語學殘廢(訓練方法!)
    如果你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或是能讓自己「沉浸」在所學的語言中,你就不會再覺得,好成績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功夫,就真的練在你身上了。那如何去實現這個訓練呢?開始不需要太具體,越訓練,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會自動補齊這些場景的銜接。等到一定程度,你也就不需要什麼畫面了,一些日常的對話就很自然的稱為母語的感覺被吸收了。原理何在?
  • 終於有理由解釋為什麼學不好英語了
    他們認為:兒童的語言習得能力與大腦的發育有關,語言習得的最佳年齡是在10歲以內,這期間,大腦可塑性強,但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年歲的增長,可塑性逐漸消失,這是大腦左半球語言功能偏側化所造成的結果。而關鍵期過後,大腦會完成邊化。此後,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人腦邊化後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效果好。因此,語言學習最好在大腦完成邊化之前,這也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 學能注意力訓練
    啟樂園學能訓練專家姚老師認為學習類型一般分為三類: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視覺型主要靠觀察,視覺記憶力強,看幾遍就能記住。聽覺型主要是靠聽,只要聽就能迅速記憶並理解。觸覺型則需要操作或者動作輔助了,才能有效學習。
  • 如何訓練你的大腦記住更多東西?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知道什麼——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會影響你做的選擇。這些選擇要麼讓你更接近你想要的,要麼增加你和你人生終極目標之間的距離。許多人想學得更好、更快、記住更多的信息,並在適當的時候應用這些知識。但現實是,我們忘記了很多學到的東西。人類的遺忘遵循著一個模式。
  • 柔韌性差、體能不好,能學跆拳道嗎?
    柔韌性差、體能不好,能學跆拳道嗎?夏天不減肥一年徒傷悲,如果你現在還在猶豫學不學跆拳道,說明你還只是停留在遐想的階段。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想成為什麼樣人,想去做什麼樣的事,但是我想說的是夢想誰都有,夢想並不是張口就來的,而是看你有沒有為你的夢想去實踐。所以啊,不要去做一個光有夢想的人,而要去成為一個去實現夢想的行動者。很多事在你猶豫做與不做時,你會發現除了你的年齡越來越大,很多時間都被你浪費了。與其這樣,還不如現在就行動。
  • 教育專家告訴你,鍛鍊大腦、提升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答案出乎意料!
    2016年一場TED演講火爆全網,教育專家洪蘭教授以幽默的語氣,深入淺出地從人類大腦不同部位的功能出發,告訴各位家長,如何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一個聰明智慧而且心理健康的孩子?在洪蘭教授看來,運動、遊戲和閱讀是鍛鍊孩子大腦、提升孩子智力最高效的三種方法。
  • 高中英語學不好的結果有多慘,這個英語老師用真實故事告訴你
    高中英語學不好的結果有多慘,這個英語老師用真實故事告訴你。我跟你講一個真實的事例。我認識一個高中生,儘管他不是我們班的,但是我們經常在一起打球,所以我們混得很熟。他知道我是英語老師,所以他總是跟我抱怨說英語太難了,不想學。我鼓勵了他很多,也給他介紹了很多辦法,但是他就是不學了。
  • 讓孩子學奧數?專家:家長應先動腦在生活中找數學
    而不是一天到晚讓孩子做題,學這學那,把孩子做題做傷了,孩子就再也不願意學習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吳正憲在今天的會議上疾呼,「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你們(家長)自己不思考,把孩子弄得沒有好奇心了,今後是要吃大虧的。」
  • 不是你不夠努力,是沒有喚醒大腦。突破極限,學習力就是超能力
    最近,愛人和女兒說: 「孩子,你可得好好學習呀!爸爸這輩子就這樣了,沒什麼出息了。」然後,孩子學習,爸爸坐在邊上靜音打遊戲。你是不是也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說自己不行,等下輩子再如何如何。我們並非沒有夢想,只是覺得能力不夠,不可能實現。
  • 「領導說我工作夠努力,就是不如同事機靈」:職場人如何破局?
    2、奪得上司青睞,發展可能性增多小琪進公司1年多了,老闆交給他的每一個任務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完成,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老闆也常常誇他很努力。前不久有個升職的機會,小兜以為自己會是同一批員工當中的優勝者,可是升職的機會卻落在了平時努力程度不如他的同事身上。小兜詢問領導自己落選的原因,領導卻給了一句:"你工作夠努力,就是不如同事機靈。"
  • 這麼學英語不如不學,99%家長在浪費孩子生命!
    目前中國孩子學習外語的情況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孩子英語學不好到底是誰的錯?
  • 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推薦5個妙招,你還等什麼
    那麼,究竟該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呢?1、適度的語言刺激語言刺激要儘早開始。不要等到寶寶學說話時才開始進行語言刺激,要提前進行,給孩子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在寶寶還沒有出生前,就要有意識的和胎兒進行交流。在寶寶出生後,媽媽要每天堅持和寶寶說話,優美的、有韻律的語言都可以刺激寶寶,促進語言中樞神經和大腦的發育。
  • 高一數學學不好,高二和高三還有希望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進入高中,老天爺似乎悄悄把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學習數學幾乎不費力的學生,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有些學生,明明小學和初中數學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從高一開始,數學就直線下滑,最後一蹶不振,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從學霸,很快變成了學渣,令人可惜。那麼,高一數學為什麼學不好?這個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 「努力也學不好」科目排名:第三名數學、第二名物理、第一名是這科
    高中階段,總有一些學科,學生怎麼努力也不會,不同的學生,這門學科可能不一樣,但是總體而言,這三門學科是普遍的」努力也學不好「的學科。第三名:數學如果讓學生進行一個投票,我想數學肯定會榜上有名!很多學生因為數學難,而害怕數學,從而變得不想學數學,讓數學變得更難。但是,在高斯、柯西、傅立葉頻繁出沒於課本之前,真的還沒有到拼智商的地步。換言之,中小學數學,雖然難度逐漸增大,但是如果採取有效的學習方法,數學是可以學好的,智商因素有影響,但是對於多數學生而言,影響不大。
  • 為什麼你學不好英語?來聽聽首師大3+2留學老師怎麼說
    對於留學黨來說,學英語,是一件終身大事。小編也經常在後臺收到如何學英語,如何背單詞,如何提高聽力一類的問題。在感慨大家提的問題太寬泛的時候,小編也在想:這些人真的在意怎麼學英語嗎?有些時候,我們問的一些很初級的問題,往往都是未經思考就希望能直接拿到答案的。然而,想掌握英語,自己不思考是不可能成功的。那麼,學英語和思考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 反雞湯丨「大腦結構決定女生學不好數理化」,這樣的偽科學為什麼...
    儘管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表明,人類大腦結構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但是「女性的生理構造決定她學不好理工科」,依然是社會中隨處可見的聲音。這樣的偽科學為什麼可怕,不僅是因為它「有理有據」地否定了女生的能力,更是因為它讓女生在學不好功課時,找到了打退堂鼓的藉口。波伏娃說,女人的不幸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
  • 零基礎如何正確的學日語
    今天妮醬老師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零基礎應該怎么正確的學日語吧!1從五十音開始學很多同學說,老師我先聽聽老師上公開課打好基礎再來學,但是妮醬老師可以確定的告訴你的是,公開課只是興趣學習,並不系統。如果你想要把日語學會,只學一些毫無關聯的單詞或者句子的散裝日語,對於系統學習日語毫無幫助,你現在是零基礎,學了100天或者100句日語句子之後,也還是零基礎,因為你不會運用,不知道每個單詞後面的涵義,只是死記硬背,學習一門語言,需要構成一個完整的語言體系。那麼怎樣才能幫助你打好基礎呢?
  • 沒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清華碩士生潘佳生:在小學先做好這3點
    甚至很多家長都覺得:數學這事兒拼的是天賦,沒有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這裡,必須認真地告訴家長們:沒有天生數學差的孩子!清華本碩連讀的學霸潘佳生就給出了答案:數學,拼的不是天賦,而是思維,幸運的是,思維是能通過後天練出來的。學好數學與智商無關,更何況大多數同學智商非常相近。
  • 普通人如何系統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實現人生夢想?
    就像安徒生童話裡的那個「醜小鴨」心懷英雄夢的他,比別人花了幾倍的時間去學習,卻痛苦地發現,無論自己多麼努力,都追不上別人。勉強上了大學,心灰意冷,打算退學 ,甚至想一死了之。一次契機,他發現了如何學習的方法。他不僅突破了自我,還每年幫助二十多萬人突破自我。
  • 很多人學不好英語,大都把這個搞錯了,6部高分美劇拯救你聽力!
    我們做夢都想掌握它,做夢都想學好它。最近大家可能有所耳聞,在知乎上有個超火的話題,關於你最後悔的一件事?其中,大約有85%的人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有學好英語。而這一問題的提出和關注,也恰恰反映了目前國人學習英文的尷尬現狀:不是不學,而是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