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灣海域汙染堪憂 山東提出的4方面整改措施

2020-11-26 中國網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了解到,就國家海洋局通報的萊州灣海域環境汙染問題,山東省日前將解決措施和建議反饋給國家海洋局。這是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通報制度建立以來,國家海洋局收到的首個反饋辦理情況報告。

  2014年,國家海洋局建立了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通報制度。該制度通過對海洋環境突出問題、熱點問題進行信息通報,督促沿海地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海洋環境惡化趨勢。該制度要求被通報的相關省市對通報的問題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切實整改,並要求將通報制度執行情況和通報效能納入各級海洋部門年度考核。

  今年4月,國家海洋局根據2010年~2014年海洋環境監測結果,通報了山東省萊州灣海域環境汙染問題,並通報給山東省政府辦公廳。通報指出,萊州灣海域環境存在三大問題:一是萊州灣海域水質惡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二是海洋環境汙染帶來較大生態環境風險,三是萊州灣沿岸入海河流排汙嚴重。針對這三大問題,國家海洋局給出了嚴格控制陸源汙染入海、完善海洋環境保護制度、提升海洋汙染監控水平等措施建議。

  隨後,山東省副省長趙潤田指示省海洋與漁業廳詳細調查問題形成原因,儘快提出解決方案。經過調查分析,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總結了造成萊州灣海洋環境汙染的3個主要原因:陸源汙染物排海影響、海洋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各類海洋環境災害,並對陸源汙染物超標排放現狀、沿海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等問題進行了統計和分析。

  由此,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提出4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加強萊州灣環境保護與汙染防治的立法,儘快制定實施《萊州灣生態保護與汙染防治條例》;二是陸海統籌解決萊州灣汙染問題,建立萊州灣重點海域排汙總量控制制度,定期加強對萊州灣沿岸汙染治理的聯合執法和重大汙染問題會商,爭取將萊州灣生態保護與汙染治理納入沿岸政府責任考核;三是加強萊州灣生態保護建設與修復,嚴格落實生態補償制度和生態紅線制度;四是加強萊州灣生態保護與汙染治理研究。

  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通報制度是海洋部門履行法律賦予的海洋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該制度實施的主體是國家、省級海洋主管部門,通報的對象是沿海地方政府。《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這意味著沿海各級政府要把確保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和基本環境質量作為重要公共服務職責。

  該負責人說,通報要有實效,就要敢於直面事實。要建立在翔實數據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做到真實、客觀、公正。通報只是手段,改善海洋環境質量才是目的。應深入分析各類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要求,並對通報反映的問題切實整改,力求實效。國家海洋局將會對通報後地方政府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對於整改到位的給予表揚,對於未認真落實的進行通報批評。本報將持續跟蹤和報導山東省提出的4方面整改措施的具體落實情況及實效。(記者趙 婧)

 

相關焦點

  • 山東對萊州灣汙染給出4項整改措施
    山東對萊州灣汙染給出4項整改措施 2015-07-24 10:03:38,目前山東省針對通報中的問題提出了4項整改措施。該制度通過對海洋環境突出問題、熱點問題進行信息通報,督促沿海地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海洋環境惡化趨勢。該制度要求被通報的相關省市對通報問題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切實整改,並要求將通報制度執行情況和通報效能納入各級海洋部門年度考核。  今年4月,國家海洋局根據2010~2014年海洋環境監測結果,通報了山東省萊州灣海域環境汙染問題,並通報山東省人民政府。
  • 濰坊多措施加強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4月28日訊(記者 孫永蓮)4月28日上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濰坊海事局柳強局長向大家介紹濰坊海事局在加強我市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方面的各項舉措並回答記者提問。
  • 我國海洋生態基本穩定 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圖)
    蔡華偉製圖人民日報北京3月17日電(記者餘建斌)據國家海洋局最新發布的《2014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2014年,我國管轄海域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環境汙染嚴重,近岸以外海域海水質量良好。春季、夏季和秋季,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分別為5.2萬、4.1萬和5.7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汙染要素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
  • 汙染侵蝕渤海三大灣近岸海水質量堪憂
    記者查找資料獲悉,上世紀80年代,渤海三灣——山東的萊州灣、天津的渤海灣以及遼寧的遼東灣,尚是中國的黃金海洋漁場,有魚盆、蝦盆及聚寶盆之稱,海產品產量佔全中國海產的40%多。此外,渤海充當了黃海、東海相當品種水生動物的產卵場,但近年來魚蝦難覓。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原副廳長、巡視員王詩成曾介紹說,上世紀70年代整個渤海年產野生對蝦4萬噸,僅萊州灣就1.6萬噸。
  • 為治理渤海汙染專家建議 挖條河切斷山東半島
    開鑿一條人工海河貫通膠州灣和萊州灣,使黃海和渤海之間實現海水流動;山東半島將被一切兩半,膠東半島也將成為膠東島———自去年下半年起,一個關於建設膠萊人工海河,重現700多年前膠萊河繁榮景象的瘋狂設想引起了山東省乃至全國人民的關注。  最早提出這一設想的是知名海洋學者、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
  • 2018年颱風最佳路徑公布,摩羯成歷史首個山東萊州灣颱風
    2019年4月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018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最佳路徑。什麼叫最佳路徑?就是颱風吹完之後,預報專家們坐下來,對颱風的路徑、強度來細細地分析,把颱風發生時給的不太恰當的路徑、強度信息給改過來,形成的一個數據集合。
  • 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萊州灣水環境受陸源排汙影響明顯,陸源排汙、黃河水入海量較少、不合理養殖活動及過度捕撈是導致萊州灣生態系統不健康的主要因素。萊州灣主要汙染物為無機氮、COD、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其中以無機氮的汙染最嚴重,灣內80%以上海域無機氮濃度達到或超過四類標準。COD、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的汙染區主要分布於沿岸海域。
  • 渤海環境堪憂生態整治「箭在弦上」
    一是汙染物入海量居高不下,近岸海域汙染嚴重。「十二五」期間,渤海的河流攜帶入海汙染物年均總量為85萬噸左右,主要汙染物是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目前,渤海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海域已擴展到除遼東灣東岸以外的幾乎全部近岸海域,汙染嚴重的海域主要集中在雙臺子河口-遼河口、天津濱海新區、萊州灣等近岸海域。    二是典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佳,部分已出現退化。
  • 萊州灣探出中國首個海底金礦 儲量豐富(圖)
    (視頻截圖)萊州灣探出中國首個海底金礦位於三山島附近海域,最深鑽到2000多米YMG記者 姜曉近日,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宣布,該院已經在萊州灣三山島附近海域探出海底金礦,該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海上黃金勘探項目。
  •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期間,以綜合整治黃河口、長江口、閩江口、珠江口、遼東灣、渤海灣、膠州灣、杭州灣、北部灣等海域汙染為重點,推進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 綜合防治,精準施策。針對各海域環境問題的特點,合理設計防治方案,管理措施與措施並舉,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提高汙染源排放控制和入海河流水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 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地下水汙染堪憂,十個嚴重空氣汙染城市...
    據了解,《公報》涉及2017年我國大氣、淡水、土地、自然生態等9方面內容。水汙染:水域汙染海河最重,地下水汙染堪憂《公報》顯示,在各大流域,海河流域汙染最重,為中度汙染;其次是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流域,為輕度汙染。我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堪憂。
  • 確定9大調研課題提出200餘項整改措施
    確定9大調研課題提出200餘項整改措施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28 星期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霍璟禕    本報訊 組織召開「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工作務虛會,分層次展開大學習;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等熱點問確定
  •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煙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4日訊 (記者 高寧) 1月4日下午,煙臺市「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世剛發布了相關情況。截止目前,《煙臺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出的9項約束性指標任務預計能夠如期完成。空氣環境質量方面,根據初步核算,截止到12月底,預計市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5.5%,較2015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完成了85%的十三五目標;市區PM2.5 年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改善30.2%,完成了35微克/立方米的十三五目標。
  • 推出58項整改措施 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本報訊  記者狄文君報導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通報中反映的12個重點公共服務領域最不滿意的問題和不足,鐵嶺市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會同各縣(市)區政府及公共服務質量職能部門,主動對標,剖析原因,找準癥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
  • 中國渤海近海海域汙染嚴重 生物種類明顯減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八日電(記者賈全欣)作為中國唯一的內海和最大的海水養殖基地,渤海近海海域汙染日趨嚴重,生物種類明顯減少。  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九十年代以來,渤海海域水體中的汙染物含量迅速增加,近海海岸的汙染範圍在迅速擴大。一九九二年,渤海水環境遭受汙染的面積不足百分之二十六,一九九五年後,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 萊州灣海水氮磷比失衡 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
    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佔山東省毗鄰海域面積的87 . 4%,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超標導致了近岸局部海域的富營養化,重度富營養化海域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口海域和丁字灣海域。萊州灣和廟島群島典型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狀態。
  • 養殖場附近異味汙染嚴重,泰安市生態環境局責令其整改
    2020年4月23日,執法人員會同西張莊鎮工作人員到新泰市澤鑫畜禽養殖場、新泰市憫農養鴨場、新泰市艾茂盛養殖場這3家養殖場進行了複查。這3家養殖場均在排氣扇位置增設了圍擋和濾網等防異味措施,並定時噴灑除臭劑。
  • 山東曝光破壞生態環境典型案例
    在發出檢察建議後,濟陽區院對區黃河河務局的整改工作持續跟進監督,多次聯合區黃河河務局、河長制辦公室、轄區街道政府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解決方案。4月初,區黃河河務局會同問題屬地部門,初步完成了整改工作。濟南市國土局槐蔭分局復函稱,該局已經制定整改方案,正在督促有關責任人員進行整改。槐蔭區院先後三次赴現場調查,發現該宗耕地仍未得到有效保護。經層報省院審批後,槐蔭區院於2018年5月4日向槐蔭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 資料:2009年中國全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組圖)
    嚴重汙染海域面積29 720平方公裡。嚴重汙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海水中的主要汙染物依然是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  ● 各海區海水環境質量  渤海 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為21 550平方公裡,其中較清潔海域面積8 970平方公裡,輕度汙染海域面積5 660平方公裡,中度汙染海域面積4 190平方公裡,嚴重汙染海域面積2 730平方公裡。
  • 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一鋼企被責令整改!
    11月14日晚,山西美錦鋼鐵有限公司因重汙染天氣下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被山西省市聯合督查組責令整改。受逆溫、高溼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14日至17日,太原市遭遇一輪大範圍、長時間的重汙染天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