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都會出現肺纖維化嗎?國家衛健委回應!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財經報

在今天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透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已經達到77000多名,治癒率約94%。此外,相關負責人還就出院患者康復情況回答大家的提問。

警惕!湖北外其他省份重症病例近一周波動上升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4月20日,境外輸入和本土新增病例均連續三日為10例以下,仍有聚集性疫情新增相關病例報告。湖北重症病例首次降至20例以下,但其他省份重症病例近一周波動上升,要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

我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超7.7萬名 治癒率約94%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透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已經達到77000多名,治癒率約94%。同時,郭燕紅表示,新冠病毒是新病毒,目前對新冠病毒認知還是未知大於已知,還需要不斷加深認識。為了對患者全程管理,促進患者全面恢復健康,也有利於疫情防控,近日出臺了出院患者複診復檢的工作方案,周密布置好患者出院後的管理。

外防輸入 9省份一口岸一方案提升防控能力

郭燕紅表示,我國是世界上陸境邊境線最長國家,陸地邊境線全長2.28萬公裡,隨著國外疫情形勢不斷升級,外防輸入工作壓力持續加大,而相關的一些縣、市醫療服務能力總體相對不足。針對這個情況,國家衛健委要求涉及陸路口岸的9省份做好工作預案,省市縣加強聯動支援口岸,一口岸、一方案提升口岸所在地外防輸入、醫療和防控能力的準備。同時,加強能力建設,對部分地方派出醫療專家組和防控專家組。目前,已經向綏芬河和滿洲裡派出專家組,更好守住國門、守住家門。

專家:大部分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不會出現肺纖維化

新冠肺炎對肺部的損害有多大,是否會導致肺纖維化?在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肺部嚴重的感染可能會發展為纖維化,但實際上,肺纖維化的病因常常是慢性損傷,比如說像塵肺、慢性肺病等。新冠肺炎是急性的病毒性傳染病,病程比較短,導致肺纖維化發展概率比較低,尤其是輕型病例,大部分是不會出現肺纖維化的。

但是對於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則有可能會出現肺纖維化。因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肺部會有明顯的炎症和損傷,出現大量的炎症細胞,修復過程中會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嚴重的會殘留一些纖維化的東西。因此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要重視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

相關焦點

  • 肺纖維化不可復原?憋氣10秒自我測試新冠肺炎可靠嗎?了解一下
    我們目前了解的信息是,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常見的臨床症狀是發燒(高於攝氏38度)、乏力、咳嗽及呼吸急促等,也可能出現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或會有肺炎病徵,情況嚴重者更有可能出現肺纖維化情況。那麼,肺纖維化是什麼?有什麼症狀?其實,新冠肺炎有機會導致肺纖維化,或對肺功能造成永久性影響。
  • 江蘇「國字號」專家在武漢完成新冠肺炎後期肺纖維化雙肺...
    該患者是湖北開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轉陰者終末期肺移植手術的受者,也是目前世界上實施肺移植手術前,使用ECMO(人工肺)時間最長的器官移植受者。從他被確診以來的三個多月裡,醫護人員不放棄、不拋棄,創造了又一生命奇蹟。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且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與SARS有很多共同點,如造成嚴重的肺部損傷、胸腔積液,重症可並發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又進一步造成肺損傷,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患者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肺纖維化。既往數據顯示,SARS患者中分別有36%和30%在感染後3、6個月發展為肺纖維化。由此推斷,肺纖維化將可能成為新冠肺炎愈後的後遺症之一。
  • 新冠肺炎是否需要抗纖維化治療?2位專家「槓」上了
    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療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影像和病理結果顯示部分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會出現肺間質纖維化的表現,那麼新冠肺炎患者是否需要抗纖維化治療呢?對此,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 國家衛健委宣布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原標題:國家衛健委宣布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新冠肺炎能否糞口傳播尚未確定,需警惕相關風險;疾控專家稱醫務人員離開病房不會攜帶病毒新京報訊 (記者倪偉)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召開。
  • 新冠肺炎患者愈後效果如何?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邱海波給出答案
    老百姓為何覺得新冠肺炎病情兇險?新冠肺炎的救治相比其他疾病有何不同?為什麼會出現炎症風暴?央視新聞《戰「疫」公開課》,邀請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給出權威解答。
  • 「肺纖維化」暫無特效藥 同濟醫院王從義團隊發現治療新路徑
    12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王從義教授團隊原創性研究成果「甲基化CpG結合蛋白 2(MBD2)通過降低巨噬細胞的M2型活化進而抑制肺纖維化的發病」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根據上述論文研究成果,MBD2高表達於各類肺纖維化患者的肺組織中。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了古銅色
    (警告:文內有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華中科技大學劉良等人實施的遺體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團隊也在從組織活檢渠道獲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領的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主任醫師團隊此前也均發布相關病理發現。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古銅色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華中科技大學劉良等人實施的遺體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團隊也在從組織活檢渠道獲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領的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主任醫師團隊此前也均發布相關病理發現。
  • 新冠肺炎治癒之後是否有後遺症?專家回應|來聽新聞
    2020年 3月21日 星期六庚子鼠年二月廿八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佑安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梁連春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是否會有後遺症的問題表示
  • 新冠病毒會導致肺部嚴重纖維化嗎?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302醫院)王福生院士團隊,近期於《柳葉刀·呼吸醫學》期刊上發表了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這項病理分析不是來自完整的屍檢,而是通過對一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微創病理檢查獲得的。團隊人員對患者的肺、肝和心臟進行了組織樣本檢測。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機制及治療新進展
    研究表明,肺纖維化的嚴重程度與ARDS患者的病死率、預後及長期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如何有效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並積極預防ARDS患者肺纖維化的發生、發展,以及改善ARDS患者的預後,提高其生活質量,一直以來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目前,ARDS患者發生病理性肺纖維化的細胞機制及相關信號通路尚未明確,臨床預防及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肺炎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但此前大多數與新冠相關的基礎研究,是在實驗室裡利用基於病毒感染的細胞系模型來推測病毒對人體各器官造成的影響,缺乏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多器官損傷的病理學觀察表型背後的分子水平研究,這樣就很難深刻認識新冠致死的機理,並進一步針對患者進行精準的幹預治療。西湖大學郭天南團隊及其合作者收集了19例新冠去世患者的肺、脾、肝、心臟、腎臟、甲狀腺和睪丸等七種器官的組織樣本。
  • 65歲新冠肺炎終末期患者接受雙肺移植手術,恢復良好
    5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間特殊的隔離病床上,65歲的新冠肺炎終末期患者崔安(化名)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已滿14天。他的恢復狀態給予了所有人驚喜和欣慰。崔安是湖北開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轉陰者終末期肺移植手術的受者。
  • 武漢一新冠患者危在旦夕 如今奇蹟恢復
    因新冠肺炎導致雙肺出現不可逆的肺纖維化、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兩個多月的時間裡,65歲的新冠肺炎核酸轉陰、肺纖維化終末期患者崔安(化名)依靠呼吸機和ECMO維繫著生命。5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間特殊的隔離病床上,崔安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已滿14天。
  • 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這是同一種疾病嗎?一起來看看
    對於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這兩個名詞,有的醫生甚至會把他搞混,更別說是普通民眾了。弄清楚這兩個疾病是否是一回事,對於日常的診斷和治療也非常的有幫助。到底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是一回事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是一回事嗎?
  •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回應來了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1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發布會上,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了回應。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對肺部有影響。根據目前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後都不會有後遺症。
  • 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首份新冠肺炎病理報告證實,患者的死亡原因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
    全球首份新冠肺炎患者病理報告由中科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國家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團隊完成,2月17日在國際著名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在線發表。
  • 直擊ILD論壇現場,專家聚焦特發性肺纖維化診治新進展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點是出現進展的、不可逆的肺實質纖維化,導致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組織學和高解析度CT(HRCT)表現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患者因肺部組織呈蜂巢狀,被形象地稱為「蜂窩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