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數常見的應用主要包括實際應用和幾何圖形上,能夠從所給的圖像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並通過函數圖像求出函數一次函數解析式,從而解決實際應用題和幾何問題。這類題目常與熱點題型相結合,考查綜合分析能力,難度較大。
01行程問題
行程問題常考的有兩類問題,一類是s-t圖像問題,一類是y-t圖像問題,解題時可以畫示意圖輔助思考。
例題1:從甲地到乙地,先是一段上坡路,然後是一段平路,小衝騎車從甲地出發,到達乙地後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原路返回甲地.假設小衝騎車在上坡、平路、下坡時分別保持勻速前進,已知小衝騎車上坡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時少5km,下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時多5km,設小衝出發x h後,到達離乙地y km的地方,圖中的折線ABCDEF表示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
(1)求小衝在平路上騎車的平均速度以及他在乙地的休息時間;
(2)分別求線段AB、EF所對應的函數關係式;
(3)從甲地到乙地經過丙地,如果小衝兩次經過丙地的時間間隔為0.85h,求丙地與甲地之間的路程.
分析:解題前,先看清楚橫、縱坐標所表示的含義,橫坐標表示的為小衝出發後的時間,縱坐標表示的為離乙地的距離。從圖像上看,大致可以分為AB-BC-CD-DE-EF這五段,其中CD的縱坐標為0,說明小衝在乙地沒有運動,其它幾段的斜率不一樣,因為上坡、下坡和平路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1)先計算出小明騎車上坡的速度,再根據騎車上坡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時少5km求出小明平路上的速度;求出小明下坡的速度,平路上所用的時間,下坡所用的時間,那麼小明在乙地休息的時間=1h-小明上坡所用的時間0.2h-平路上所用的時間-下坡所用的時間;
(2)根據上坡的速度為10km/h,下坡的速度為20km/h,所以線段AB所對應的函數關係式為:yAB=6.5-10x,線段EF所對應的函數關係式為yEF=4.5+20(x-0.9),即可解答;
(3)設小明出發a小時第一次經過丙地,根據題意得到6.5-10a=20(a+0.85)-13.5,求出a的值,即可解答.
本題考查了一次函數的應用,行程問題數量關係的運用,一次函數解析式的確定,一元一次方程的運用.解決本題的關鍵是讀懂函數圖象,求出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02工程問題
工程問題也是熱點問題之一,注意分類討論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
例題2:甲、乙兩組工人同時加工某種零件,乙組在加工過程中有一次停產更換設備,更換設備後,乙組的工作效率是原來的2倍,兩組各組加工零件的數量y(件)與時間x(時)的函數圖象如圖所示.
(1)求甲組加工零件的數量y與時間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
(2)求乙組加工零件總量a的值;
(3)甲、乙兩組加工出的零件合在一起裝箱,每次生產達到150件就裝一箱,零件裝箱的時間忽略不計,求經過多長時間恰好裝滿第2箱?
分析:(1)求函數解析式,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因此為正比例函數,可設y=kx(k≠0),只有一個未知數,帶入一個點求出k的值即可。通過圖像可以發現,過點(6,360)。
(2)乙是一條折線,先求出乙一開始的加工速度,然後再求出改進設備後的加工速度,改進設備後又工作了4.8-2.8=2小時,由此求出乙組加工零件總量。
(3)根據題意利用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進行解答,分三種情況:(1)0<t≤2;(2)2<t≤2.8;(3)t>2.8.
本題考查一次函數的應用,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題意,找出所求問題需要的條件,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和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解答。
03分段函數問題
例題3:為了增強居民節水意識,某市自來水公司對居民用水採用以戶為單位分段計費辦法收費.即一月用水10噸以內(包括10噸)的用戶,每噸收水費a元;一月用水超過10噸的用戶,10噸水仍按每噸a元收費,超過10噸的部分,按每噸b元(b>a)收費.設一戶居民月用水x噸,應收水費y元,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如圖所示.
(1)求a的值;某戶居民上月用水8噸,應收水費多少元?
(2)求b的值,並寫出當x>10時,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
(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4噸,兩家共收水費46元,求他們上月各用水多少噸?
分析:分段函數除了在分段計費問題外,在很多問題中都有應用,一般會與分類討論思想相結合。(1)(2)主要考查的是分段函數的應用,應結合函數的圖形,按不同的時間段進行逐段分析;(3)根據題意,可以分段利用方程或方程組解決用水量問題。
04幾何問題
例題4:如圖①所示,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6cm,動點P從點A出發,在正方形的邊上沿A→B→C→D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s),三角形APD的面積為S(cm2),S與t的函數圖象如圖②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點P在AB上運動的時間為()s,在CD上運動的速度為()cm/s,三角形APD的面積S的最大值為()cm2;
(2)求出點P在CD上運動時S與t之間的函數解析式;
(3)當t為何值時,三角形APD的面積為10cm2
分析:(1)直接根據函數圖象上坐標可求出點P在AB上運動的速度為 6÷6=1cm/s,在CD上運動的速度為 6÷3=2cm/s;(2)用t表示PD=6-2(t-12)=30-2t,代入面積公式可求S=90-6t;(3)通過圖象可知,△APD的面積為10cm2.即S=10,得到S=3t和S=90-6t,求解即可。
一次函數知識點回顧:
八年級上學期,函數的概念,很多同學在學習時比較懵
初二上學期,難點分析,一次函數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
初二數學培優,一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問題,要掌握五類題型
八年級數學,一次函數與全等三角形綜合,動點存在性問題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