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白塔山一片荒蕪(翻拍資料)
中國甘肅網1月8日訊(本網記者 沈文剛)「荒兩山」變成了「綠兩山」,經歷了70多年的探索治理、近40年的集中治理過程,蘭州南北兩山初步形成了地區比較完善的人工森林生態體系,被蘭州市民親切的稱之為蘭州的「綠肺」。
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南北兩山綠化工程面積達到62萬畝,成活各類樹木1.6億株,植物種類達75科254屬424種,常見的脊椎動物達76種,其中鳥類55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然變為了現實,南北兩山產生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躍然紙上。
如今的白塔山植被覆蓋廣,秋日色彩斑斕(本網資料圖)
1月8日,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就南北兩山生態服務價值評價項目研究成果進行正式通報。近十年來,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對蘭州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了全面估算,產生了權威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南北兩山綠化工程區各項生態服務功能綜合產生的總價值2015年為65.14億元,為1999年4.6億元的14.16倍。其中:南北兩山林區年涵養水源1315.61萬m;年固碳量101.47萬噸;年釋氧量51.55萬噸;年滯塵量53.44萬噸;年汙染物降解量(SO)為3537.65噸;年固土量26.64萬噸;年減少河道泥沙淤積量51.07萬m;年保肥量2.32萬噸;科教遊憩服務人數為3593.39萬人次。
南北兩山生態在涵養水源、防止水土(肥)流失、抑塵淨化空氣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供圖)
2019年總價值為76.74億元,為1999年4.6億元的16.68倍。其中:南北兩山林區年涵養水源1430.81萬m,年固碳量107.29萬噸,年釋氧量53.88萬噸,年滯塵量57.87萬噸,年汙染物降解量(SO)為3871.37噸,年固土量28.97萬噸,年減少河道泥沙淤積量55.68萬m,年保肥量2.53萬噸,科教遊憩服務人數為3688.55萬人次。
如此細化的研究數據是怎樣得來的,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副指揮任智斌給出了相關解釋。
自2018年12月起,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根據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框架,結合南北兩山綠化工程區特點,提出了涵蓋供給服務、防風抑塵、土壤保育、水源涵養、氣候調節、固碳、生物多樣性保育和科教文化、景觀遊憩等8項服務功能的16項評估指標,通過遙感解譯和實地調查取得不同階段工程區的景觀格局、地上生物量、植被組成、植被蓋度和土地覆蓋等信息。
蘭州南北兩山綠地已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供圖)
與此同時,以兩山範圍內的九州臺、大蘭山、徐家山等六大景區為重點開展了公園遊憩價值問卷調查,以兩山典型地段為重點開展了土壤碳庫研究。運用目前國內外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價所採用的市場價值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和物品替代等環境經濟學方法,對蘭州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了估算。
現如今,蘭州南北兩山綠地已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城市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為城市居民提供娛樂休憩場所,同時也在涵養水源、防止水土(肥)流失、抑塵,淨化空氣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景觀建築為兩山景區增添新意(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供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