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源於創新思路以嶄新視角讓ALD技術綻放更多光彩

2021-01-17 人民網

原標題:科技發展源於創新思路以嶄新視角讓ALD技術綻放更多光彩

  一種技術的出現要想延續其生命長度,必須經歷不斷進化和發展的過程,通過科學研究和應用實踐,從中延展出更多可供開發的空間。正是這種不斷前行和進步的力量,才帶來人類的不斷進步。以原子層沉積(ALD)為例,這是1977年芬蘭Tuomo Suntola博士發明的薄膜沉積技術,他利用ZnC12和H2S來沉積ZnS薄膜用於電致發光器件。

  如今,科學家們發現了ALD更多的應用可能性,比如利用其技術特點和優勢,可設計新型高效納米催化劑,並可精確地調控催化劑的尺度和表/界面結構。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覃勇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ALD製備出一種多重限域的Ni基加氫催化劑。

  「與未限域的催化劑相比,多重限域的Ni基催化劑對於肉桂醛以及硝基苯的加氫反應的活性、穩定性得到顯著的提高。」覃勇為記者介紹道。眾所周知,催化是藉助於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進行調控的化學過程。在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尤其是能源轉化和環境治理,如石油煉製和汽車尾氣處理等方面,催化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覃勇的研究具有普適性,可以用來合成其他體系的限域催化劑用於催化不同的反應,為未來高效納米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指導。

  懷揣科研報國夢想的覃勇並沒有選擇留在福利優厚的歐洲,而是選擇回國,來到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工作,併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和山西省「百人計劃」,被聘為山西特聘專家。正是因為對科研工作兢兢業業的態度,覃勇在行業中一路深耕,取得了不少成就,在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Adv. Funct. Mater.、Small、ACS Nano等知名國際期刊已發表SCI論文60多篇。

  覃勇在ALD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令業內同行稱讚。其中,在催化應用領域,利用ALD製備了尺寸均一、可控的Cu納米粒子,催化乙炔CVD生長得到高純度(近100%)的碳納米螺旋。通過同時採用有機和無機原料並以新的沉積序列方式合成了新型的含鈦有機—無機雜化膜,熱處理去掉有機部分後得到了具有可見光響應的摻氮多孔TiO2,並通過改變有機原料分子的長度或體積實現了多孔材料的孔尺寸調控。通過在TiO2納米管上沉積聚醯亞胺薄膜,經過熱處理得到碳膜超薄包覆的結構,發現1nm厚的碳膜能使TiO2納米管光電化學分解水性能提高6倍,為製備穩定、高效的光電化學電極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在電化學傳感領域,通過在SiC粒子上沉積NiO納米粒子,發現其葡萄糖傳感靈敏度比普通浸漬法製備的產物提高數倍,線性檢測範圍寬,抗幹擾性好。

  在碳管、石墨烯改性方面,採用具有特殊共軛結構的有機分子為原料,首次在未經任何表面活化的碳管、石墨烯表面實現了聚合物均勻包覆,可避免對碳材料自身物理性質的破壞,是一種碳納米材料表面功能化的新方法。

  在新型納米吸波材料的設計方面,他們首次用ALD在碳納米螺旋、石墨烯等納米材料上沉積磁性塗層,改善阻抗匹配、增加磁損耗,使材料的吸波性能得到大幅改善。

  納米材料和器件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對高精度、高質量新技術的關注,ALD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研發的熱點,也為其在各行業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相信隨著覃勇團隊的不斷深入探索,一定會讓ALD在諸多領域綻放更多光彩。(周詹)

(責編:嚴佳黎(實習生)、趙竹青)

推薦閱讀

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相關焦點

  • ald 文章
    泛林集團先進技術發展事業部公司副總裁潘陽博士 分享了他對這個話題的看法。圖 1. 原子層工藝中的所有半周期反應是自限性反應。技術節點的每次進步都要求對製造工藝變化進行更嚴格的控制。最先進的工藝現在可以達到僅7 nm的fin寬度,比30個矽原子稍大一點。半導體製造已經跨越了從納米級到原子級工藝的門檻。工程師現在必須關注結構的尺寸變化,僅相當於幾個原子大小。
  • 員工視力健康解決方案Optize品牌升級 Opteyes 科技創新成就嶄新視野
    精英薈萃的多元化國際團隊,採用科技創新打破行業壁壘 今年4月,Opteyes就已為品牌全新升級做足了準備,董事會正式任命王潔瑋(Simon Wang)為執行長,全面負責Opteyes的戰略規劃和業務發展。
  • 創新思維在科技創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由過去的數量型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創新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與重要源泉,而創新思維是科技創新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它的重要性和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創新思維是新技術產生的源泉創新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永遠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證
  • 程津培:中國未來科技發展思路將實現"五大轉變"
    他說,中國特定的國情和需求,決定了中國未來必須走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國家未來科學技術發展思路將實現"五個轉變"。未來中國科技事業在堅持以人為本、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將更加突出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和引領未來。   未來科學技術發展將實現"五大轉變"。一是,在發展路徑上從跟蹤模仿為主向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確立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力爭在國際競爭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 數字時代的創新視角!清華大學博導李樂飛島城開講
    12月4日,由青島市新經濟企業家商會與風口財經聯合主辦的《數字時代的創新視角》專題講座在嶗山區舉行,該講座得到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管理委員會、青島仲裁委員會大力支持,主講嘉賓更是重磅——來自清華大學的工業工程系長聘副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李樂飛,對就數字經濟時代服務業開展技術與模式創新融合的路徑進行分享,同時結合國內外豐富的案例,闡釋了數字經濟時代傳統企業的轉型與變革。
  • 五育並舉,百年老校「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光彩」
    燈小資源帶在「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光彩」的辦學理念引領下,更加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致力於讓每個孩子的潛力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文/李麗霞  「以美育心、立德樹人、追求美好」  從首都劇場往南步行5分鐘左右,經王府井大街向東轉入大鵓鴿胡同,就是燈市口小學所在地。
  • 正確處理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關係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環境法律之一,清晰地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與天地相參」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生態意識的目標和理想。當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源於人們對使用高新技術帶來的生態環境汙染、退化與失衡的反思,突出了表達了人們對濫用科技成果的憂思。當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源於剛剛過去的20世紀。最近一個多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進步與繁榮,給整個世界的科技進步注入了強大活力。
  • 證券業在金融科技轉型中的發展思路
    (本文為「證券機構數位化轉型與證券科技創新」徵文活動入圍文章。)摘要:近年來,證券業的發展進入了以金融科技發展為特徵的新階段,朝著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未來還有向定製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的趨勢。金融科技將對重構業務流程與行業生態、推動創新證券行業服務模式發揮積極作用[5],大幅提升機構內部的運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機構服務客戶定製化、專業化水平,提高客戶體驗滿意度[9]。金融與科技的結合發展正從低頻率、淺層次的簡單疊加向著高頻率、全方位的方向融合發展[7]。
  • 優必選譚旻:人才建設是科技創新發展的真正原動力
    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攝影 劉欣然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許維娜)12月28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0人民財經高峰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論壇上,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指出,高質量發展最終要回歸到人才的建設上,這也是國家未來科技創新發展的真正原動力。譚旻認為,科技創新領域有不少新應用,而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核心載體。他指出,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創新的推動力,人工智慧會真正像水、空氣一樣潤澤未來的每一步發展。談及明年經濟發展趨勢的看法時,譚旻持樂觀態度。
  • 2020 GBAS科技大會即將開啟!共探科技創新發展新風向!
    今年11月,《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正式實施,有效地讓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引擎,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高度重視科技產業的發展,從科技創新、人才引進、資金扶持、應用場景、產業集群等多個角度進行科技戰略布局,致力於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應用示範、規模產業化等各環節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支持。
  • 聚焦科技前沿 開闊研究思路
    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0餘所軍地高校的專家教授、研究生代表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活動。此次學術交流活動由陸軍工程大學倡導發起,旨在促進研究生跨學科、跨領域學術交流,推動軍隊研究生教育創新發展。
  • 創新發展理念的決定力量是思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創新發展」成為熱詞。伴隨著「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成為全黨和全社會的共識,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更加凸現。
  • 百年電影特效簡史(3):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短短的二十年裡,電影特效因全新的創作思路以及技術(當然包括計算機成像技術)的全面革新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豐富了人們對奇幻電影的需求,更讓電影本身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先前不能做到的拍攝完全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特效手段來完美。
  • 科學家投資人雙重視,看基因合成如何在TCR-T中大放光彩
    科學家投資人雙重視,看基因合成如何在TCR-T中大放光彩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12 10:37:22 在剛剛結束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聯合 DeepTech 主辦的生命科學創業大賽中
  • 潮水退去,微導科技是不是那個裸泳者?
    以這樣的標準看微導科技,其投資價值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微導科技微導科技是一家以原子層沉積(ald)技術為核心,致力於先進微、納米級薄膜沉積技術和設備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為光伏、集成電路、柔性電子等半導體與泛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端裝備與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內涵、要素與發展方向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由高校與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政府等創新主體構成,包括創新人才、關鍵技術、創新資本、基礎設施、專業服務與創新文化等要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模式有政府主導型、市場導向型、大學驅動型、企業引領型、綜合發展型等,具體由該地區的研發優勢與產業特點決定。
  • 新一輪科技創新加速發展,需與多學科、多領域深度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與多學科、多領域深度融合,正驅動新一輪科技創新加速發展。「當前,我們在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領域有革命性的突破。在信息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深入應用。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引發生產、生活和科研方式的改變。」
  • 概率機器學習綻放光彩,Uber首席科學家獲英國皇家學會獎項
    該獎項以計算機科學家羅賓 · 米爾納(Robin Milner)的名字命名,由微軟研究院支持,旨在獎勵歐洲地區對計算機科學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以支持歐洲研究者和研究機構的發展。Ghahramani 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的心情和對合作者的感謝:Zoubin Ghahramani 其人個人主頁:http://mlg.eng.cam.ac.uk/zoubin/Zoubin Ghahramani 是機器學習領域中的領軍學者,尤其對概率機器學習和貝葉斯非參數方法,以及用於可擴展學習的近似變分推斷算法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貢獻
  • 陳越: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設想——基於金融科技的視角
    中國進出口銀行深圳分行陳越發表「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設想—基於金融科技的視角」的主題發言。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陳越:我是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的陳越,這次我分享的題目是《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設想—基於金融科技的視角》。
  • 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