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S走進產前染色體篩查,勢在必然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最近,來自深圳華大基因、香港中文大學以及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低覆蓋全基因組測序應用於染色體變異臨床篩查的可行性與重要性,他們的研究成果就刊登在最新的Genetics in Medicine上。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通過高通量基因組測序對上百個產前及產後樣本進行了染色體分析,有效檢測結果率高達96%。研究樣本共涵蓋119例染色體異常與103例拷貝數異常,其中包括53%的流產胎兒以及14.7%的死胎。同時,研究人員根據樣本來源為不同樣本設計了多種診斷策略。

  根據他們的實驗過程與研究結果,論文的作者持續強調著他們的工作突出了NGS在產前及產後樣本基因檢測中的潛在重要性,應用NGS技術,研究人員檢測到了常規核型分析及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所不能發現的多種染色體變異。

  傳統的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以及SNP(單核苷酸多態性)陣列技術通常被用於諸如迪格奧爾格綜合症、天使人綜合症等疾病的致病性CNV(拷貝數變異)篩檢。然而,對這些技術的回顧性研究卻在不斷暗示著NGS可能會發現一些諸如此類的傳統篩檢技術所不能發現的染色體錯誤。

  相比之下,基於測序的低覆蓋染色體篩檢技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通過測序技術,研究人員在570例產前與產後樣本中檢出了異倍或致病性CNV。其中包括186例產後血樣、37例死胎與198 例早期流產胎兒的組織樣本以及149例其他產前樣本。這些樣本由中國以及香港的科研中心於2013年至2015年之間收集。

  應用Illumina HiSeq 2000,研究團隊成功地導出了549例樣本的深度測序數據,剩餘樣本所導出的低質數據被研究人員歸咎於原始樣本的DNA質量過差。有賴於測序數據,研究人員揭示了119例樣本中的染色體異常並在82例樣本中發現了超過100種致病性CNV,82例樣本中共計74例染色體缺失與29例染色體重複。同時,研究人員在11例樣本中發現了鑲嵌異倍體的存在。

  研究人員表示,染色體的測序結果與微陣列檢測結果相一致,同時測序還發現了32例微陣列檢測並未發現的突變樣本。

  最終,文章的作者再次強調,他們的工作「突出了NGS在產前及產後樣本基因檢測中的潛在重要性, NGS有能力精確檢測常規核型分析及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所不能發現的多種染色體變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產前檢查主要篩查什麼問題?
    本著對自己、對胎兒負責的態度,產前檢查都是必不可少的。產前篩查主要是針對胎兒疾病的一個篩查,當然在整個產前檢查的過程當中也要兼顧母體。    胎兒從一個細胞發育成一個個體,整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去觀察胎兒結構發育是不是處於正常狀態,不同階段的超聲檢查都是對胎兒的臟器、器官進行一個動態評估,這是產前檢查的主要內容
  • 產前檢查、產前篩查、產前診斷,三項檢查都是孕檢,有何不同呢?
    導語:我們一般都聽過產前檢查,孕期檢查,可能一些細節上來檢查,我們都歸為孕期的檢查。但是對醫生來說會劃分的比較細緻,比如會分為產前檢查,產前篩查,產前診斷,聽起來感覺差不多。其實在理解它們的含義之後,你會發現是有區別的。1、產前檢查產前檢查,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產檢,也就是孕期檢查。
  • 美歐人類遺傳學會發布無創產前篩查(NIPT)建議
    文中,歐洲人類遺傳學協會(ESHG)和美國人類遺傳學會(ASHG)對臨床實踐中的無創產前篩查(NIPT)提出十條建議。1、與現有的孕早期篩查方式相比,NIPT在常見常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檢測方面有著更高的準確性。然而,NIPT的陽性結果不應該作為最終診斷:有多種原因(測序的DNA既包括胎源性DNA也包括母源性DNA,其中胎源性DNA來源於胎盤以及正在發育的胎兒)會導致假陽性結果。
  • 壽光市婦幼保健院: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不可少
    即傳統血清學產前篩查,俗稱「唐氏篩查」 。  即「無創DNA產前基因檢測」。  壽光市婦幼保健院是我市指定唯一一家免費無創產前DNA檢測的單位。  無創DNA檢測適用人群  1.血清學篩查顯示胎兒常見染色體非整倍體風險值介於高風險切割值1/1000之間(即 1/1000≤唐氏症候群風險值<1/270, 1/1000≤18 三體症候群風險值<1/350)的孕婦。
  • 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該標準致力於NIPS篩查基因組病的遺傳諮詢和報告的標準建設,以規範推進我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的臨床應用。  無創產前篩查(NIPS)是目前惠及人群最多的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之一,已得到眾多醫生與孕婦的認可。
  • 染色體微陣列分析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analysis,CMA)技術是一項高解析度的全基因組篩查技術,可以檢出大多數通過傳統核型分析可以檢出的染色體不平衡性改變,以及那些被稱之為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variants,CNV)的微小缺失和重複。
  • 一文讀懂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
    近年來開展的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cell-free fetal DNA,cff DNA)檢測這一新技術對診斷胎兒染色體異常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對原有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技術的有效補充。本文摘取《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技術規範》中重要內容給大家做要點介紹。
  • 無創DNA產前檢測
    NIPT(無創產前篩查) ,近年來產前檢測領域出現的新型胎兒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相對傳統的絨毛取樣或羊膜腔穿刺等具有
  • 免費產前篩查 9.12出生缺陷日,無創DNA和出生缺陷患兒基因免費檢測
    義診地點在省人民醫院門診東區六樓遺傳所護士站◆免費無創產前篩查100例,價值1620元/人無創產前篩查通過高通量測序的方法,對孕婦外周血中的游離DNA進行測序並進行生物信息學處理分析來評估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的異常,對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的篩查準確度更高且具有無創、無流產感染等風險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丨高齡產婦做產前檢測,生出來仍是唐氏兒
    在一年多的試點基礎上,該委印發《關於規範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了相關技術規範,要求各地規範提供孕期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服務,滿足群眾需求。
  • 試管嬰兒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技術是怎麼回事?
    當然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率達不到100%,有研究發現,胚胎染色體的異常是導致試管嬰兒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孕婦年齡越大,胚胎染色體發生異常的風險也越高。所以說對胚胎進行染色體篩查從而選出健康胚胎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臨床上都在用的胚胎染色體篩查技術屬於第三代試管嬰兒,即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技術。
  • 胎兒醫學專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孕期超聲篩查及產前診斷結果分析(CHD、NT、CMA、母兒結局)
    早孕期採用規範化超聲篩查方法,觀察胎兒心臟位置、心尖指向、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氣管切面等以發現胎兒CHD,並測量頸項透明層(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對NT增厚、早孕期超聲篩查發現CHD,以及早孕期超聲篩查未見異常而中孕超聲篩查發現CHD的病例進行追蹤隨訪,記錄妊娠結局及新生兒1歲內的生長發育情況。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
    11月28日,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高通量測序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發布。無創產前篩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是目前惠及人群最多的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之一,已得到眾多醫生與孕婦的認可。
  •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_產前檢查_超聲_影像科_醫脈通
    ,三級預防:新生兒疾病篩查。產前超聲檢查是篩查胎兒結構畸形、降低出生缺陷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從產前超聲檢查指南更新、新技術應用及遺傳學超聲等方面闡述產前超聲發展狀況。 1.早孕期篩查應包括NT測量以評價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再加上鼻骨、三尖瓣返流、導管返流以及血清學指標如游離或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等額外指標可進一步改善篩查表現。
  • 無創dna篩查的是什麼無創dna篩查最佳時期
    胎兒染色體疾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和隨機性,發病率隨孕婦年齡的增加而升高。目前沒有治療染色體疾病的有效手段,降低生育染色體疾病患兒風險的方法主要依靠產前篩查:唐氏篩查(準確率60%-70%)、羊水穿刺(存在流產風險)、臍帶血穿刺,最後還有就是基因檢測。
  • 唐氏篩查什麼時候做,唐氏篩查多久出結果
    核心提示:唐氏症候群又名21三體症候群或先天愚型,在懷孕時期,胎兒應該從父母那裡獲得46條染色體,而大多數的唐氏症候群患者,其21號染色體上多出了一條,就是多了的這條染色體導致了各種生理缺陷。  唐氏篩查的一般方法  目前,有兩種主流篩查方法,一種是傳統的唐篩,一種是新型的DNA檢測。就傳統唐篩而言,唐氏篩查是在孕11周~13周6天進行的超聲下胎兒頸後透明帶檢測(簡稱NT),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和先天性心臟病。為了提高超聲檢查唐氏綜合症的檢出率,可同時進行早期血清學檢測。
  • 香港產前無創dna檢查哪些項目及注意事項
    香港產前無創dna檢查哪些項目及注意事項。我們都知道生出缺陷兒的原因比較複雜,缺陷兒給社會及家族帶來嚴重影響,隨著醫療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科學們早已經發現出生缺陷兒的主要是染色體突變導致,而無創DNA檢測就能通過基因檢測的方式來檢查胎兒的染色體基因是否突變。
  • 第三代試管嬰兒篩查23對染色體技術及成功率的解說
    針對有染色體異常的家庭,選擇第三代試管嬰兒什麼樣的技術更好呢?出現染色體異常,一般都建議選擇篩查23對染色體檢測的技術,而目前能篩查23對染色體的技術有四種,分別是:BOBS技術、A-CGH技術、NGS技術、SNP技術,下面來分別介紹一下:BOBS技術:染色體核型分析作為產前診斷的金標準,是有效的出生缺陷幹預措施,可檢測出染色體數目一場以及大片段的缺失、重複等結果一場。
  • 珠海這家產前診斷中心來幫你
    中心設有優生遺傳諮詢門診、產科超聲、分子遺傳實驗室、生化免疫實驗室、細胞遺傳實驗室、病理實驗室和手術室等,為夫婦雙方提供婚前、孕前、孕期、產後、兒童等全生命周期優生遺傳諮詢服務,以及產前篩查、產前診斷、診斷性穿刺手術、組織病理檢查和染色體基因檢測等一站式精準服務。
  • 多次獲獎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到底有什麼優勢?
    這也是繼2016年獲得100萬美元的未來科學大獎之後,盧煜明因其發明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再獲大獎。盧煜明教授在1997年就發現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游離的胎兒DNA,並持續致力於將這一研究應用到胎兒唐氏症候群等遺傳缺陷的檢測上,被譽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奠基人。那麼,什麼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呢?能夠篩查出哪些胎兒異常呢?相比其他產前篩查技術有哪些優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