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拜居住久了,往往會有種懷念大自然的清新感。對於我來說,杜拜它是一座超現實主義的未來城市,每天蜂擁而至的各種新消息、新施工項目和發展計劃層出不窮,置身於這座快節奏的酋長國當中,在周末,我有時甚至很想像阿拉伯鴕鳥一樣扎進沙漠裡,靜靜享受一個人的思考時光。阿拉伯鴕鳥是之前聽一位中東學者朋友提起過的一種阿拉伯動物,很可惜的是,它現在已經滅絕,忍不住感嘆道:不論在哪,城市和大自然的發展平衡應該是我們共同堅持的一個準則。
阿拉伯鴕鳥(Arabian ostrich)是鴕鳥的一個已經消亡的亞種。曾生活在阿拉伯半島及近東地區。據歷史資料記載:阿拉伯鴕鳥已於1966年滅絕。因阿拉伯半島的乾涸,出現了不宜阿拉伯鴕鳥生存的沙漠,所以逐漸消失。以前阿拉伯鴕鳥分散為兩個子群: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方的小群和位於相當於今日沙烏地阿拉伯、約旦、伊拉克及敘利亞邊境交界處的大群。
早期在西奈半島,阿拉伯鴕鳥一直都是被獵殺的對象,加上後來先進的武器投產,情況就更為惡化,最終導致它們的滅絕。到了20世紀初,阿拉伯鴕鳥已經很稀少。它們最後的堡壘是敘利亞沙漠以北的內佛得北部,介乎北緯34°-25°、東經38°至幼發拉底河河谷,在焦夫省數量最為豐富,與同樣已經滅絕的沙特瞪羚及很稀少的阿拉伯羚一同生活。南方小群於1900年代至1920年代間消失,原因可能是加劇的乾旱所致,但仍存有一些蛋的遺骸。根據粒線體DNA的分析顯示,阿拉伯鴕鳥與北非鴕鳥是近親,於是在沙烏地阿拉伯正將北非鴕鳥來重新引入到這個地區。索馬利亞鴕鳥亦有被引入以色列以往阿拉伯鴕鳥生活的地方。
阿拉伯鴕鳥在當地的文化中有著悠久及重要的地位。在近利雅德的史前石洞壁畫上就刻有一隻成年的阿拉伯鴕鳥及11隻雛鳥。在新亞述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它們是祭牲,並會被繪畫在杯子或其他用鴕鳥蛋造成的工藝品上,出售遠至伊特魯利亞。在羅馬帝國時期,鴕鳥會在狩獵競技中被獵殺,或作為食物。阿拉伯鴕鳥的羽毛在女帽中被視為典雅和高貴的象徵。由於早期阿拉伯鴕鳥逐漸成為當地財富及高貴的象徵。狩獵鴕鳥的活動慢慢興起,它們的蛋、羽毛及皮革被大量被用在手工業上。活生生的阿拉伯鴕鳥及其製成品都被出口遠至中國。唐朝就曾有紀錄有關阿拉伯鴕鳥的模樣。如今我們已經很少在阿拉伯地區能夠看到阿拉伯鴕鳥的身影,作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曾經輝煌一時的阿拉伯鴕鳥警示著每一位生活在阿聯的居民,一起保護當地的野生動物,反對獵殺。
阿聯原本是一片荒蕪的沙漠,曾經居住著許多種類豐富的阿拉伯野生動物,後來由於人類的城市拓展和開發,導致一些阿拉伯動物漸漸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在我們大力在杜拜這片黃金之土上淘金的同時,我們不要忘了給珍稀的動物們留一處安詳的棲息之地。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您的關注與轉發是我們最大動力!
{走進杜拜傳媒}
我們的宗旨是為旅阿華人與阿拉伯世界搭建全方位交流平臺,幫助更多華人了解阿聯,同時也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
{走進杜拜網站}
阿聯皇室龍文化交流中心的門戶網站,網站利用自身平臺,服務於阿聯華人信息需求,讓國人更全面的了解阿聯信息,促進中阿兩國經濟、文化交流。
{《走進迪拜》雜誌Into Dubai magazine}
阿聯皇室龍文化中心旗下面向中東中高端華人群體的中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