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都知道,飛機在成為一種普遍的交通工具之後,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它不僅速度快,而且不像鐵路一般需要強大的基礎建設,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但是自從飛機普及之後,空難也成為了大家乘坐飛機時的擔憂。歷史上有一次空難,震驚了全世界,那就是史上傷亡最慘重、被載入史冊的特內裡費空難。
世紀空難,傷亡慘重
這場世紀空難發生在1977年的3月27日,因為發生在西班牙的特內裡費島上,所以被命名為特內裡費空難。事情是這樣的,兩架大型客機在跑道上相撞,由於二者速度都很快,所以相撞後兩架客機同時爆炸,直接導致了583人當場死亡。而這場世紀空難,也因為傷亡慘重被列為人類發展史中最為慘烈的空難。由兩架飛機相撞引起的大火,一直燒到第二天下午才被徹底撲滅。也就是說,一場大火,不僅毀掉了兩架大型客機,而且還帶走了583個鮮活的生命。在事後相關部門調查時發現,原來這場空難是因為無數巧合與失誤和粗心導致的,但是如果其中一個環節稍加謹慎,那麼這場世紀空難便不會發生。
空難來襲前,曾有炸彈襲擊隔壁機場
常言道,暴風雨來臨之前都是平靜的。在特內裡費空難發生前的幾個小時裡,整個島上一片祥和寧靜,沒有展現出一丁點兒災難的跡象。但是附近的大加那利機場卻在下午一點左右傳來被炸彈襲擊的消息。而炸彈爆炸的位置就在大加那利機場大廳中的花店裡。雖然炸彈威力較小,機場也提前收到了消息,及時對人群進行了緊急疏散,所以受傷的人數並不多,只有八個人。其實發生在大加那利機場的這場小型爆炸事件並沒有給大家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相關單位接到電話,消息稱機場內還有另一枚炸彈。為了保證大家的人身安全,機場進行了全面封閉,並將機場中的人群進行了全面的疏散,展開了地毯式搜查。就這樣,本應該按照計劃停在大加那利機場的飛機便被轉到特內裡費島上了。
但是特內裡費島的機場面積很小,跑道也只有一條。狹窄的停機坪一時間根本無法容納下如此大量的客機,所以機場上一片混亂,準備起飛的飛機也擠成了一團。在大加那利機場發生炸彈事件後的三個小時裡,特內裡費島機場的飛機仍然滿滿當當的,而等待起飛的乘客也由開始的平靜漸漸變得急躁起來,頓時,機場響起了連綿不斷的吵鬧聲。其中有一架荷蘭皇家航空的班機,由於他們公司規定嚴格,每次飛行時間都有限制,超時便會連累整組人員受到處罰。為了節省時間,這架來自荷蘭皇家航空的飛機機長決定在等待起飛時趁機為飛機加滿油箱,這樣一來在剩下的航程中就不用再停下加油了。
飛機相撞,兩個機長脫不了干係
除了荷蘭這家航空公司的飛機著急之外,還有一架來自美國泛美航空的飛機也十分焦急。其實荷蘭與美國的這兩位機長都是經驗豐富、名聲在外的優秀人才,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兩人竟然是以相撞的方式相遇的。原來美國的機長不想在特內費裡機場停留,所以請求航管允許他在上空等待,但是當地航管拒絕了他的要求,讓他必須降落在特內裡費機場。下午四點,兩個機場終於檢查完畢,擠在島上的飛機也打算起飛了。但是大霧來襲,對各個飛機都造成了影響。美國飛機的乘客一直待在飛機上,但是荷蘭的飛機擋住了他們的路,所以只能先將就荷蘭飛機的安排。在下午四時五十六分時,兩架飛機都有了要起飛的架勢。但是在美國飛機起飛前,機長誤解了地面的指令,沒有從指定的出口出來。而美國客機的機長雖然心生疑惑,但也沒有上報疑惑的地方,便擅自決定從錯誤的出口離開。
而荷蘭的飛機也並不順利,副機長收到「起飛後的航線航行許可」,機長將該指令誤以為是起飛許可,便開始加速。值得注意的是,該指令與起飛許可相差甚遠!而即將起飛時,荷蘭客機的副機長也通過無線電將正在起飛消息傳達給控制塔人員,但是工作人員聽成了荷蘭客機正在起飛點,於是答了一句像往常一樣回答副機長。但是工作人員的話還沒有說完,世紀空難便發生了。也就是說,這一段混亂的對話和指令是造成空難的直接原因。
結語
在飛機相撞後,荷蘭的客機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而美國的客機也沒有好到哪兒去。事後統計,發現荷蘭客機中竟然無一人倖存,而美國客機中還有部分倖存者,但是兩架飛機加起來共計死亡583人,這個數字讓世界都為之一振。如果不是兩個機長的經驗主義行事,如果沒有工作人員不嚴謹的指令,那麼這些人就不會遇難身亡。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