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學習討論小組」讀後感(五)

2021-02-19 ALS農業土地系統
編者按: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智慧農業團隊定期組織在讀研究生學習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學習內容多來自近期發表於Nature、Science、PNAS、Global系列的經典文章,主要側重於對文章題目、摘要、圖表、結論和意義的理解和探討,兼顧英文寫作技巧的講授。

本期學習的文章於2018年發表在《Nature》,題目為Options for keeping the food system within environmental limits,文章類型為Article。投稿日期2018年2月22日,接收日期2018年8月30日,發表日期2018年10月10日。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均為牛津大學Nuffield 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Health的 Marco Springmann研究員 (https://www.ndph.ox.ac.uk/team/marco-springmann)。

文章題目可以為Options  +  for keeping the food system within environmental limits兩部分:①options,人類在面對如何處理與自然界關係的時候存在一系列選項(好中差),影響未來社會、經濟、環境的運行狀態;反映了文章關注的是不同選項的情景預測;②for keeping the food system within environmental limits:指出關注的是糧食系統與環境的相關選項,屬於聯合國17個SDGs關注的主要內容。通過多種情景的設計、分析、組合,文章具有較強的政策參考價值,吸引廣泛的受眾。還要注意到作者研究的是糧食系統(food system),而不是單純的糧食種植,糧食系統包括從種植、收穫、運輸、消費等一系列過程。

①The food system is a major driver of climate change, changes in land use, depletion of freshwater resources, and pollution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rough excessiv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puts (背景介紹:指出糧食系統對環境的深度影響). ②Here we show that between 2010 and 2050, as a result of expected changes in population andincome levels,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food system could increase by50–90% in the absen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dedicated mitigation measures, reaching levels that are beyond the planetary boundaries that define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 (提出問題:在沒有幹預下,糧食系統將會超出地球環境運行的安全範圍). ③We analyse several options for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food system,including dietary changes towards healthier, more plant-based diets,improvements in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and reductions in food loss andwaste (分析問題:計算能夠減少糧食系統對環境壓力三種情景選項的影響;三種情景選項是茹素、提升管理技術、減少糧食浪費). ④We find that no single measure is enough to keep these effects within all planetary boundaries simultaneously, and that a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of measures will be needed to sufficiently mitigate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結果:唯有三種選項的最優組結合才可以使糧食系統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安全的運行邊界內)。

糧食系統中主要產品2010年(歷史)和2050年(預測)五個環境指標的環境壓力佔比

柱狀圖兩端分別是較為鮮豔的黃色和紅色,用來表示佔比最大的兩類產品(主糧和牲畜)。例如,GHG排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紅色的牲畜產品是貢獻最大的;剩下的四項指標中,也很容易看出黃色,即主糧生產的貢獻最大;其他的糧食產品貢獻率較小,放到中間。結果一目了然,也是文章研究的基礎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計算了2010年的數據,對比統計數據和已經發布的數據,支持了2010年的計算結果,使得2050年的計算結果更加確信。

為分析糧食系統對環境的影響,作者設置了三種情景選項(茹素、提升管理技術、減少糧食浪費),每種選項的執行強度分為中和強兩種等級,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得出在2050年將糧食系統控制在環境承受範圍內的組合結果。文章是情景分析使用的典範,具有顯著的科學價值和政策意義。

本文中的高頻詞Planetary boundaries是由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恢復力研究中心的Johan Rockström教授為首的一眾科學家共同提出,研究結果於2009年刊登在《Nature》上,題目為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Rockström等將地球劃分為9類子系統 (圖2),然後定義人類在這9類子系統中安全運行的邊界,詳細的計算見同年發表於《Ecology and Society》的姊妹文章:Planetary Boundaries: Exploring the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Planetary boundaries文章一經發表,就引起學界廣泛重視,至今引用次數高達8000餘次(部分後續研究可見:https://www.stockholmresilience.org/planetary-boundaries)。

星球邊界示意圖

Springmann,M.et al. Options for keeping the food system within environmental limits. Nature,562, 519-525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學習討論小組」讀後感(三)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學習討論小組」讀後感(四)

本小組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孫晶研究員帶領學習,文章內容由孫晶、程銳編校,鳴謝楊鵬研究員、吳文斌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淺析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普遍性規律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作為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科技知識傳播、學術交流中發揮著橋梁作用。一般來說,英文摘要對原始文獻不加詮釋或評論,只是準確而簡明地概括原始文獻的主要信息。有些作者沒有很好地把握這一點,他們往往在摘要中介紹論文的篇章結構,甚至把摘要變成了論文的前言、導言、緒論或者簡介,而不是直接說明其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結論。內容的新穎是任何文章的寫作的主旨,並取決於文章的實質性內容。語言的簡潔則往往體現出寫作技巧。
  • 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的一些基本技巧
    科技論文文本結構由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等部分組成。由於科技論文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論文能否成功發表,因此,撰寫科技論文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所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下面,醫刊彙編譯結合工作實踐,闡述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的一些基本技巧。
  •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及注意事項
    科技論文的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英文摘要的內容結構,通常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下面,達晉編譯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對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項進行簡要闡述。
  • 前研乾貨丨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技巧-結果與討論
    寫作一篇科技論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結構化寫作的過程,又或者像是電影的腳本,有開幕,有起承轉合,有高潮,有謝幕,有套路可尋。一般的科研論文包括摘要、引言、方法(儀器)、結果描述與討論、結論等,其中結果和討論的作用是對利用所描述方法或使用相關儀器得到的結果進行描述或者討論,進而對引言中提出的科學問題做出回應。
  • 論文寫作五要素
    論文寫作五要素之二:可讀性  一篇科學論文的可讀性是至關重要的,應當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視.可讀性是由如下因素決定的: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實質件進展,所得結論是否可靠,結果是否深刻和有啟發性,如果是階段性成果,它對後續的研究有什麼指導意義,是否是重要發現的前奏.
  • 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習作,讀後感寫作方法與原創作文
    一、為什麼要寫讀後感。有時候,真希望我們的腦袋瓜能像電腦一下,把看過,學過的,統統儲存到大腦裡,需要什麼的時候,譁啦調出來為我所用,各種考試,全都是小菜。可現實偏偏是明知學習有用,學了的知識卻怕見我們似的,狠命地逃,總想跑得乾乾淨淨,一清二白。
  •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常見問題回顧
    摘 要:本文基於《光電子快報(英文版)》稿件的編輯加工實踐,發現英文摘要寫作存在不規範的問題,依據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結構和編寫原則,從寫作內容和英文表達兩方面進行了討論,應當取消或減少背景信息、不寫未來計劃和言過其實的語句、內容一致但避免重複、正確使用冠詞和數詞、避免修飾語過長或冗餘、避免使用動詞的名詞和動名詞形式,並給出實例加以闡述
  • 英文論文寫作基本框架及寫作規範
    本文詳細介紹了論文每個部分的基本寫作規範,從而讓大家了解論文基本框架及各個部分的寫作規範。論文基本框架包含: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Reference。
  • 英文科技論文中一些常見易錯表達分析
    隨著科學研究的日益全球化,英文科技論文是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寫出一篇文字精練、邏輯嚴謹、表達準確的高質量英文學術論文,顯得非常重要。但由於英語並非我們的母語,在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中通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表達錯誤。下面,藍譯編譯就英文科技論文中一些常見易錯表達進行分析,包括主謂不一致、「等」結構的表達、數量增減的表達、加「not」不縮寫、樣品序列的表達等。
  • 英語論文寫作如何避免中式思維?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能掌握一門非母語語言進行學術寫作,對自身學術生涯將大有裨益。然而,並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讓你用正式的英語清晰準確地報告和討論你的研究。不同的語種翻譯成英語時遇到的問題各有不同;不同專業領域內的術語和習慣表達各有不同;個別論文的結構和文體要求各有不同;個別學者的寫作風格和學習方法亦各有不同。
  • 英文醫學論文寫作中關於非醫學詞語的選擇
    依據醫刊彙編譯的經驗來看,英文醫學論文寫作中非醫學詞語的選擇應遵循準確性、簡潔性、可讀性原則,使論文表達更符合國際寫作規範,從而更好達到交流目的。一、詞語的準確性。醫學論文中詞語的選擇,跟論文中傳遞的科學信息一樣,首先應該做到準確無誤,要使用明確、具體的詞語表達準確的信息。在非科技論文中往往大量使用同義詞,其目的是使文章表達豐富,讀起來生動有趣。
  • 探討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寫作需要符合的特點
    為了便於國際交流,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一般都要求附有外文摘要。這對於非漢語國外讀者來說,英文摘要就是一篇獨立的、信息密度很高的短文,他們主要通過英文摘要來獲取中文科技論文所報導的科技信息。同時,英文摘要也是國際權威檢索系統和二次文獻接觸中文科技期刊論文的第一信息源,直接影響其對中文期刊的固定收錄和論文的轉摘。因此,藍譯編譯認為,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寫作應符合以下的特點。一、文體的獨立性。英文摘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外國讀者閱讀和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為科技情報人員和計算機檢索提供方便。
  • 你發表過英文論文嗎?
    有些國內的科學家,實驗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惱於論文寫作的力不從心,成為國際交流的一大障礙。如何撰寫並投稿專業論文至 SCI/SSCI 期刊,這個是很嚴肅的問題。為此,學術中國特別舉辦「英文論文寫作與投稿」工作坊協助所有參加學員的英文論文內涵及寫作技巧提升。Dr.
  • 騰訊系APP助你搞定學習辦公,搞定學術論文寫作!
    你還在用Word寫學術論文嗎?你還在使用U盤、硬碟存儲資料論文嗎?你還在用Visio繪製流程圖和思維導圖嗎?投必得學術 今天告訴你,上述工作統統都可以用一個軟體就可以搞定!本期,筆者來分享一下騰訊系學術寫作、研究辦公工具,讓你擺脫移動存儲介質,學習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 探討學術論文英文標題的寫作原則及修辭策略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術論文標題的功能,促進學術交流,達晉編譯在這裡對學術論文英文標題的主要寫作原則及修辭策略進行探討。一、突出主題原則及修辭策略。標題是論文重要的信息濃縮點,是讀者最先獲取的直接信息,通常需要體現文章的主要觀點和主要論點。因此,論文標題的寫作,應當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反映文章主題,而且還要便於索引,利於論文廣泛流通。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之 咬文嚼字】奇葩「norm」, 楷模「範」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之咬文嚼字」系列,邀請學者、編輯診斷科技英語的疑難點,開出藥方,以短平快的方式,幫助寫作者消除痛點。比如北京師範大學的英文為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如其校訓「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力學文獻中,你經常會碰到「normal stress」和「normal strain」,這是「正應力」和「正應變」。
  • 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足常出現的問題
    在達晉編譯看來,一篇好的科技論文不僅要有好的選題、好的方法、好的實驗設計,得出理想的實驗結論,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也要在寫作上做到層次清楚、條理清晰,各部分之間具有很強的邏輯聯繫,語言言簡意賅、科學嚴謹,符合科技論文的寫作規範要求。
  • 醫學論文英文標題的寫作要求及語言特點
    為了適應對外交流的需要,目前我國生物醫學期刊論文一般均附有英文標題。論文標題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它對讀者具有影響力,可使讀者首先明確論文研究的主題。下面,達晉編譯就醫學論文英文標題的寫作要求及語言特點進行闡述。
  • 科技論文寫作過程應重視的兩個問題
    科技論文是科研工作者對其創造性研究成果進行理論分析和科學總結,並公開發表的科技寫作文體。一項科研工作,無論研究結果多麼壯觀,如果沒有通過發表將成果轉達給同行就不算完整。在達晉編譯看來,科技論文的寫作其實就是將科學研究提煉、總結形成文字的過程,因此,在科技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應重視以下兩個問題。一、科技論文寫作必須與科研過程緊密相連。科研過程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研究者根據前期的初步試驗、文獻調研或自身的經驗確定科學問題,並對這一科學問題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有較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