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例HIV活體捐獻器官手術成功 第一個HIV捐腎臟案例
至誠網(new.zhicheng.com)3月29日訊 3月29日凌晨,記者獲悉,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JHM)宣布,全球首例HIV-HIV活體腎移植手術近日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完成!這意味著HIV不再是器官捐贈的障礙,將為眾多需要移植的HIV感染者帶來希望。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標題: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衛生部副部長、現任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做客鳳凰衛視節目《公益中國》,談取消死囚器官移植。他在節目中表示,死囚器官移植形成了利益鏈變得骯髒,周永康落馬才打破這種利益鏈。 以下是文字實錄: 解說:本期《公益中國》,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講述中國廢除死囚器官移植的經過。 2015年2月24日,浙江省首例跨國人體器官捐獻在杭州完成,並連夜進行移植手術。
-
用經濟補償鼓勵活體器官捐贈,這事可行嗎?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3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實施了補償活體器官捐贈者的試行策略,以鼓勵澳洲民眾參與活體器官捐贈,該試行策略為期2年。
-
器官捐獻的7個秘密:器官是否定向分配、是否有償,死囚是否可捐
1.器官捐獻如何從死囚過渡到自願捐獻?採用死囚器官是「不得已為之」我國的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於2010年開始試點,2015年,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事實上,為了挽救器官功能衰竭病人,中國曾使用死囚器官為移植醫療來源。
-
死囚器官移植:要禁就禁徹底
CFP供圖其實,只要在英文網絡上略作搜索,就能看到國外對中國的「死囚器官利用」現象非常關注。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表文章,呼籲全球學術界對中國涉及器官移植的科學與醫學論文採取不合作、不發表的抵制態度,理由是中國在人體器官摘取和利用沒有形成完善的倫理監督體系,該文章同時表示,將被處決的囚犯作為器官來源是一種應受道德譴責的行為,在中國現實中,這種摘取或者未經死者同意,或者死者的同意表示在倫理意義上無效。
-
專家提出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
專家提出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陳忠華、陳實三位教授今天在此間召開的「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項目第一屆學術研討會」上提出了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 他們認為,對於活體供器官移植中的供受雙方來說,都要遵循「生命自主」和「絕對自願」兩項基本原則,以確保供受雙方的利益。 三位專家提供的報告稱:醫生必須遵守醫學「無害、有利、公正、尊重、互助」原則,從病人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以對病人負責的態度,認真仔細的進行各項工作。絕對不能片面追求技術創新,或在條件並不太成熟的情況下倉促進行活體供器官移植。
-
死囚器官為移植供體源被叫停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聯盟主席黃潔夫宣布:從2015年1月1號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
告別「死囚器官」,重建倫理底線
所不同的一個背景在於:2014年底,黃潔夫在國內某研討會上透露,從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將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自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也正是這個對中國器官移植有標誌意義的時間節點,讓黃潔夫近來成為多家媒體專訪的對象。在鏡頭面前,黃潔夫談論和披露的中國器官移植現狀與發展,相比此前要更詳細、料也更多。
-
衛生部副部長:死囚是我國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死囚是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供應量不足需求的百分之一 衛生部副部長表示——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本報訊(記者王永生)《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昨日,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在衛生部和紅十字會組織下,我國即將建立器官移植應對系統,增加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執法力度。黃潔夫說,器官緊缺是我國器官移植髮展的瓶頸。由於缺乏公民自願捐獻,死囚器官成了器官移植的主要來源。
-
中外權威駁器官移植謠言 稱活摘器官是對中國惡毒攻擊
「中國的器官移植法規、體系和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原則相符。」在給大會開幕式發來的視頻致辭中,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高度肯定中國在器官移植領域取得的進展。這是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的國際性器官捐獻與移植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向大會發表書面致辭,出席者包括全球數百位器官捐獻和移植的業界領袖、管理者和專家。
-
我國明年起將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獻(圖)
南都訊:記者程姝雯 南都記者3日從權威渠道獲悉,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聯盟(中國醫院協會O PO聯盟)主席黃潔夫在當日召開的中國醫院協會O PO聯盟昆明研討會上正式宣布:從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死刑犯器官不能被任意剝奪
24日,在浙江省紅十字會的見證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OPO(器官獲取組織)完成了小奧器官的捐獻與獲取,並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匹配移植給浙大一院和無錫市一院的四個病人。之後,小奧的兩個腎、一個肝和一對肺,挽救了四位垂危中國公民的生命。截至發稿時,四位受捐者狀況良好。27日,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經外交部轉遞了一封給法國駐華大使的致謝函,盛讚小奧家人的義舉。
-
人民日報不吐不快:停用死囚器官 彰顯生命尊嚴
●不破除依賴死囚器官的「小氣候」,就無法形成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的「大氣候」 從今年1月1日起,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此舉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標誌著中國器官移植走上法治軌道。 禁用死囚器官,是全球公認的器官移植原則。
-
活體摘取、偷竊屍體:人體器官「黑作坊」太猖狂了…
各被告人參與次數不等,但三名醫生黃某、王某、楊某參與了全部11例摘取屍體器官的手術。 案件的一些細節讓人觸目驚心——這些所謂的醫生,以器官捐獻為名,以「國家補償」為誘惑,非法摘取死者人體器官,並採取先移植後分配、偽造篡改醫學數據、操縱人體器官流向錄入系統等手段,將非法獲取的人體器官「洗白」。
-
女子去世後捐贈器官 傳染癌症給受贈者致3人死亡
原標題:極度罕見! 她去世後捐贈器官,傳染癌症給受贈者致3人死亡 器官移植過程中傳播感染疾病,這似乎不難理解。因為器官移植而被傳染上癌症倒還是萬中有一的少見。《美國移植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上最近發布的一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起「極為罕見」的案例。這一案例也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據CNN報導,在接受了同一位捐贈者的器官移植後,四名受者在數年內先後患上乳腺癌,並造成其中三人死亡。
-
張智霖器官捐贈!普羅大眾的你我該何去何從?
器官捐贈的困境首先,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同時,為了保護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國家規定,器官捐獻作為一種公民自願履行的善行,只許捐贈,不可買賣。完全是無償和公益的。最後,社會宣傳的缺失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人重自我,輕社會,私民、小民意識根深蒂固,社會責任感較差。在人們心目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陌生他人的漠不關心的觀念根深蒂固。
-
美國黑市販賣活體器官內幕:一個腎臟賺4萬美元
美國販賣活體器官黑市內幕□陳 軒在美國,一本即將出版的《人體器官販賣》一書,揭開了一個巨大的人體器官黑色交易,成為全球歷史上首次活體販賣器官的重大案件,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警方通過調查發現,這家公司從2002年到2006年的4年中,涉嫌在未徵得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從1077具屍體上盜取人體器官。更為驚人的是,大約30家殯儀館向這家公司非法提供人體器官,而接受這一團夥提供人體器官的醫院居然遍及全美。最終,美國盜賣殯儀館遺體器官案件終於被捅了個底朝天。這4名負責人各判處7年監禁。這個案件再次提醒了羅森鮑姆,只做活體器官販賣。
-
因供體染癌,器官移植值不值?—新聞—科學網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腎臟學教授弗雷德裡克·貝梅爾曼斯(Frederike Bemelman)團隊最近在《美國移植雜誌》上發文講述了一起「極為罕見」的案例。在接受了同一位捐贈者的器官移植後,4名受者在數年內先後患上乳腺癌,並造成其中3人死亡。 這個案例再次引發了對器官移植治療疾病價值的討論,以及如何能避免這種雪上加霜的後果。
-
【資訊】全球首例陰莖移植手術細節揭秘
而在全球,這種儀式容易引發併發症的事實正逐漸獲得重視。南非有很多學校專門教授「成人禮」的重要性,在這裡,年輕男子也接受必要的性教育和婚姻家庭價值觀的薰陶。學習結束時他們必須接受包皮環切術,安德烈醫生表示:「從初衷來說,這個儀式是好的。」
-
全球首例|幹細胞助力腎移植獲成功,免疫耐受長達18個月!
近日,據《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報導,一例活體腎臟移植受者用間充質幹細胞輸注誘導免疫耐受獲得成功的案例。在沒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可完全耐受新器官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