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老闆,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知道怎麼去發現員工沒能說出口的話麼?
在職場中,上下級之間進行溝通是極為稀鬆平常的,但是在溝通中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
只顧著自己說,沒有去考慮到員工的接受能力。
你說的這個工作,員工是否理解?是否知道怎麼去做?是否願意去做?是否已經有了一套對應的方案?如果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遇到了麻煩,他打算怎麼去做?
這些信息,員工並沒有給到老闆,所以大多數的時候老闆其實並不知道員工的打算的,他只是簡單地把工作安排下去了而已。
溝通中積極獲取二次反饋是至關重要的。
溝通中的反饋有兩種。
第一,正面反饋。
員工對管理者的意圖、決定或企業的決策沒有任何異議,一開始就十分支持。這是理想的情況,是管理者希望看到的。
第二,建設性的反饋。
這是我們通常會遇到的情形,員工對管理者、企業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某些地方有所欠缺,溝通中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希望。
請注意,建設性反饋代表的是一種積極的建議,不是批評,也不是反對。認清這一點對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把員工的建議視作「對抗」,否則,你將很難從他們那裡獲得更重要的二次反饋——如何解決雙方存在的分歧。
比如,你對小吳說:「小吳,公司決定派你到西藏出差3個月,這期間工資提高2倍。」小吳不情願地說:「老闆,我的妻女和父母都在本地,而且孩子還小,這段時間一直生病,能不能派別人去?」
問題:小吳的反饋是對抗還是建議?
換成那種暴脾氣的管理者,可能立刻認定小吳是在跟公司作對,甚至是跟自己過不去,可能馬上就會發脾氣。這麼做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小吳會覺得老闆是針對他,故意借這個機會把他發配到西藏。
只有把員工的反饋視作建設性的,我們才能繼續向下溝通。
「對你的情況我也理解,很同情,但這是公司的決定,不能更改了。你有別的想法嗎,盡可對我說。」
這時,小吳可能說:「我需要臨時找一個保姆照顧家人,能不能多給我一些補助?」 「好,沒問題,公司替你出這筆錢。」
你看,「保姆」的出現,就是員工的二次反饋。這樣一來,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管理者只要有耐心,循循善誘,溝通就不是空洞和乾巴巴的說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次完整地獲得二次反饋的溝通過程
應該是這樣的: 表達者發出信息,說明意圖→接收者傾聽信息,理解意圖→接收者反饋意見,尋求共識→表達者給予反饋→獲取二次反饋。
對於一個完整和有效的溝通來說,這五個環節缺一不可。
尤其是反饋和二次反饋的部分,關係到溝通的成敗。管理者要及時地回應員工,引導員工在符合企業整體目標的條件下,大膽地發表看法,直到雙方達成共識。
經過我們走訪了多家企業,發現大家不是不會溝通,而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溝通機制以及溝通的平臺。
功道雲積分制管理就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臺。
在功道雲積分制管理軟體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叫做【任務管理】
而正是這個功能徹底地解決企業任務執行不下去,任務執行有頭無尾的情況的發生。
舉個例子,某一天領導安排了一個工作,給某一個人,他在公司的積分軟體中以任務的形式去把這個工作安排下去了,在任務中,詳細說明了該項工作的情況,而且明確了截止時間,領導把工作在公司的積分制管理軟體中提交,對應的負責人就會第一時間收到該條通知。
負責人在接到任務的時候,系統就開始了記錄,老闆每天只需要拿起手機查看該項任務的進度了,他可以根據任務進度來判斷員工的工作情況,這樣一來,即使老闆不在公司,也同樣可以掌握到公司的情況。
用功道雲積分制管理軟體來管理員工,可以有效避免公司管理難題,鑑於文章篇幅有限,無法展開太多,你也可以點進我的主頁閱讀我的更多文章。歡迎下方參與討論
我是@積分制 ,11年員工管理軟體開發經驗,歡迎關注我,聊點離管理近的,一起把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