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廈客專泉州灣跨海大橋新結構國內首創 能抗震還高顏值

2021-01-07 瀟湘晨報

福廈客專泉州灣跨海大橋首個交接墩0號塊混凝土澆築施工現場

泉州網5月14日訊 作為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福廈客專泉州灣跨海大橋項目部一直在探索中前行。13日晚至今日凌晨,標誌著橋梁施工從墩身轉向上部結構對稱懸臂澆築施工的關鍵節點——首個交接墩0號塊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築,其首次採用的3×70米多聯無支座連續剛構橋,結構形式新穎,為國內首創。

昨晚,夜幕籠罩下,泉州灣靠近廈門一側的海面上燈光亮起,10多名工人站在福廈客專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的懸臂上,進行混凝土澆築工序。

據了解,該跨海大橋採用的3×70米多聯無支座連續剛構橋共計20聯,全橋不設支座,兩聯之間交接墩的0號塊是分離的,主要用於橋梁上部結構對稱懸臂澆築施工。「這項技術特點明顯,抗震性能好,結構輕盈美觀,整個工序還是福廈鐵路項目的關鍵控制點之一。」項目總工翁方文介紹,施工組織及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因此,此前項目部積極研究施工技術,多次召開專家評審會,最終研究出較為理想的操作方式:採用對稱懸臂施工方式,在交接墩處設置臨時錨固,利用預應力將懸臂的部分拉住,「臨時錨固就像人的骨骼,靠骨骼支撐起整個懸臂施工過程。」翁方文說,如此一來減少現澆支架搭設,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施工成本。

【來源:泉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
    近日,在新建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施工現場,兩個主墩各8根斜拉索順利掛設完成,大橋全面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泉州灣跨海大橋全橋共有72對斜拉索(144根)斜拉索,扇形布置,張拉端設置在塔內,其中最短索長57米、重2.6噸,最長索長219.1米、重24.6噸。  據悉,泉州灣跨海大橋為福廈高鐵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20.287公裡,海上橋梁長8.96公裡,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這也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預計於2022年年底建成通車。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中國再現超級工程:20公裡跨海大橋正式封頂
    文/白夜9月15日,由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的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主塔正式封頂,我國再次實現了世界基建一大奇蹟,向世界證明了我國的基建實力。要知道,世界十大最長的跨海大橋中,中國就佔據了其中的一半,包括港珠澳大橋,青島海灣大橋,杭州海灣大橋,東海大橋以及金塘大橋。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上半年或通車
    昨日下午4時許,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從半空中緩緩放下,成功吊裝完成,施工現場響起慶賀的掌聲。至此,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的全線貫通。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泉州灣跨海大橋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通車全程8分鐘
    昨天下午,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全線貫通。按照工期,大橋主體工程將於年底前建成,明年上半年可實現全線通車,屆時8分鐘就能橫跨泉州灣。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核心部件用了24萬噸河北鋼
    據悉,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河鋼提供了含釩高強抗震螺紋鋼筋及精品板材產品約24萬噸。其中,13.5萬噸高強抗震螺紋鋼筋用於海底隧道巨型沉管建設,為創造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設奇蹟做出了貢獻。世界上最長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長5.6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舟山跨海大橋全面通過竣工驗收 甬舟鐵路最快明年底開工
    沿甬舟高速出發,經寧波鎮海後,就駛上了跨海大橋的第一座——金塘大橋。它是鋼箱梁斜拉橋,全長21.020公裡,是五座橋中最長的。連接它的西堠門大橋,遠遠看去,就像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一樣雄偉壯觀。  「以前從寧波北侖到舟山,坐渡輪要一個小時,還不算上等船的時間,一到節假日或者大風大浪的天氣,指不定什麼時候能上島呢。」舟山跨海大橋有限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工於群力說。
  • 世界首創!時速350公裡高鐵列車將從海底駛過
    汕(頭)汕(尾)鐵路, 將與建設中的廣汕鐵路相接,將廣州與惠州、汕尾、汕頭等城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同時連接廈深、贛深和廣深等鐵路,將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形成新的高鐵經濟帶,助推粵東地區的振興發展,縮短粵東與珠三角之間的發展距離
  • 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開通,全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啟用
    記者 | 唐俊12月26日,福州至平潭鐵路開通,同時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新華社曾報導,這是「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平潭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也是大陸距臺灣島最近的地區。
  • 翔安首創奧特萊斯預計明年9月份投用!
    作為翔安機場快速路的重要組成,其南段將新建一座跨海大橋——南港特大橋。該跨海大橋連接新店鎮和大嶝島,跨海段全長880米。不久前,南港特大橋樁基承載等下部結構已經全部完成。  廈門東站  近日,網友詢問關於廈門東站的規劃:福廈高鐵中還有廈門東站嗎?或是以後的高鐵會出現廈門東站嗎?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大橋初步方案路線示意圖 陳娟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已全面展開榕馬大橋和廈金大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兩岸有識之士就此建言獻策,促進儘早通橋,是為了造福兩岸同胞。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
  • 「基建狂魔」上新兩條消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
    近日「基建狂魔」上新兩條好消息引發人們的關注我國首條跨海高鐵要來了!11月2日,中鐵十一局工人在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現場施工(無人機照片)近日,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作業加緊推進。施工單位克服入秋以來海上風大浪大、晝夜溫差大等困難,確保工程進度。
  • 我國又打造一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達7km,仿佛看到炒房客的笑
    不久前,我國有一座跨海大橋官宣,海底全長約七公裡,這座橋建成後,這裡的房價一定會上漲,這座大橋連接的深圳和中山,將極大地方便兩地的交通,也將促進兩地的貿易往來。其實兩地的通道不僅有橋,還有海下通道,一共6.8公裡,所以他們在水底也相通,這座橋是屈託洋橋,你覺得這個名字很文藝嗎?
  • 渦振、颱風……舟山跨海大橋如何應對?
    圖1 浙江舟山跨海大橋地理位置圖  為了更加科學、全面地開展大橋運營養護,服務於大橋應急管理,在2009年大橋建成時構建了結構健康監測系統,主要對西堠門大橋、金塘大橋主航道橋和金塘大橋副通航孔橋的運營環境和結構狀態進行監測
  • 海水那麼深,跨海大橋是怎麼修建的呢?
    現在跟著小智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大海能有多深?大海其實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本質上海是被淹沒的大陸,主體位於大陸架上,其下的地殼是大陸地殼。海面積一般是「大洋」的11%,水深在幾米到3000米不等,如果是幾米,幾十米的海邊建橋當然不會那麼難,有些水域甚至還可視,但是在水深達到3000米的海域,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建橋的呢?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一座座跨海大橋,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畫卷上的「顏值擔當」,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提速的黃金大動脈。圖源:廣州日報橋,意味著聯通、融合與跨越。圖源:深圳新聞網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起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臺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於臺山市鬥山鎮。項目建成後,珠海橫琴自貿區、高欄港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之間的直連距離只有39公裡,可節約裡程31公裡。項目建設對於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 迎接2021,「基建狂魔」瘋狂上新!
    圖為鳥瞰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王東明 攝  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投入使用  12月26日9時43分,隨著G5322次動車從平潭站駛出,福(州)平(潭)鐵路正式開通運營,結束了平潭島不通鐵路的歷史。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間最快35分鐘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