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患者心臟大反流,微創胸腔鏡下瓣膜置換成形術成功解決

2020-12-06 瀟湘名醫

大河網訊 近日,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外科九病區陳國鋒主任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微創胸腔鏡下不停跳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形術。7月6日,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62歲患者段先生,活動後胸悶已有6年。近日突發病情加重,2小時後入住鄭州七院心外科九病區。心臟彩超檢查示:二尖瓣大量反流,反流面積18.6cm2,三尖瓣大量反流,反流面積20cm2,肺動脈收縮壓64mmHg。心電圖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診斷為:心臟瓣膜病、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三尖瓣重度關閉不全 肺動脈高壓、心功能Ⅲ級(NYHA)、心律失常、陣發性心房顫動 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陳國鋒等專家認為患者二尖瓣、三尖瓣重度關閉不全,若不及時手術換瓣,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傳統的開胸心臟換瓣手術創傷大、出血多、康復時間長,考慮到患者病情複雜,年齡較高,基礎體質較差,決定行目前先進的微創胸腔鏡下不停跳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型術。6月27日,在麻醉團隊和手術室團隊的配合下,在右側前胸壁做三個2cm左右切口,右側頸內靜脈、左側股動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行電視胸腔鏡二尖瓣機械瓣膜置換+三尖瓣成形術,手術順利完成,術中機血100ml。術後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動。

據陳國鋒介紹,二尖瓣是心臟內的類似「單向閥門」的結構,左心房的血流通過二尖瓣進入左心室,由於感染、退行性病變、冠心病等原因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進而引起血流動力學紊亂,最終引起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所以必須通過手術來解決。胸腔鏡下心臟瓣膜手術具有切口小,創傷小,術後疼痛輕,康復快,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少等優勢,較傳統開胸心臟手術來說患者更易接受。(通訊員 付海林)

【來源:大河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心房上長了雞蛋大的粘液瘤 專家為老人巧施施全胸腔鏡下微創心臟手術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患者施行全胸腔鏡下體外循環輔助左房粘液瘤切除術。術後,老人胸痛不適明顯緩解,目前已康復出院。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左二)正在為患者做檢查 老人胸痛不適原來是心房粘液瘤作祟兩周前,72歲安徽籍李大爺突然感覺胸痛不適,還伴有頭暈乏力,休息後症狀也沒有緩解。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記者3日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據了解,患者的心臟功能明顯改善,恢復良好,術後第四天便出院。該院心胸外科主任臧旺福教授3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主動脈瓣疾病是老年人群最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可危及生命。
  • 內地與香港醫療團隊合作取得心臟病微創治療新突破
    據介紹,今年7月,香港亞洲心臟病中心、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合作,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完成兩例將經導管自膨式肺動脈瓣膜置入患者體內的手術。  手術操刀醫生之一的香港亞洲心臟病中心主任林逸賢介紹,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糾治手術後會出現中重度肺動脈瓣反流,即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閉合,血反流入原先供血的心腔內。
  • 男子心臟病微創不理賠 保險公司稱開胸才算數
    男子心臟病微創不理賠 保險公司稱開胸才算數 原標題:   心臟病患者張先生通過微創的新型「全胸腔鏡」手術治癒,但是他向保險公司申請重大疾病險賠償時卻遭到了拒絕,理由是張先生沒有「開胸」。
  • 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方法 採用回顧性隊列研究的方法,連續性納入 2014 年 9 月至 2019 年 11 月我科單個醫療組行微創前縱隔腫瘤切除術的 102 例患者。根據手術方式將患者分為兩組:機器人組(n=47,男 23 例、女 24 例,平均年齡 52 歲)和胸腔鏡組(n=55,男 29 例、女 26 例,平均年齡 53 歲)。
  • 常德二醫成功開展首例支氣管鏡下高頻電消融氣管成形術
    近日,58歲的患者王某因出現喘息、氣促5天,且伴有明顯呼吸困難1天餘,加重3小時,入住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ICU,經檢查發現患者聲門下氣管狹窄。呼吸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唐志強帶領團隊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劉志光教授的指導下,於11月19日為患者行經支氣管鏡下氣道成形術(高頻電消融),成功緩解了患者氣促症狀。
  • ...症醫學科成功完成省內首例 內科胸腔鏡下肺大泡穿刺固化及氬氣...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肺大泡的微創治療,自2017年開展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及固化術後,又有了新的更高效的療法。近日,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劉文廣主任醫師的指導下,何正兵副主任醫師應用內科胸腔鏡下肺大泡穿刺引流和生物膠固化聯合氬氣等離子凝固術,為一位來自益陽市資陽區的石大姐成功治療其巨型肺大泡,肺大泡顯著縮小(縮小95%),活動後氣促得到明顯好轉。
  • 中國瓣膜大會重磅觀點 李軼江:主動脈瓣病再大年齡都不必放棄
    在心臟冠脈搭橋手術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擅長包括體外循環下進行的心臟停跳冠脈搭橋術和不停跳冠脈搭橋術,非體外循環下進行的微創左胸小切口的冠脈搭橋術和正中開胸的冠脈搭橋術等各類術式。馬老伯今年85歲了,又有高血壓、貧血和腦梗病史,外科手術風險非常高,患者和家屬對開胸換瓣存在顧慮。經過綜合細緻的評估,李軼江教授團隊決定為他做「經皮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手術)」。
  • 行業研究 | 心臟瓣膜器械行業深度研究
    但其缺點也很明顯,需要在體外循環和心臟停跳的環境下進行手術,具有創傷大、恢復慢、病人痛苦度較高、疤痕明顯等缺點,大量患者因高齡、存在嚴重的合併症、恐懼外科手術而放棄治療。2、心臟瓣膜病治療的2.0時代-微創外科手術1996年,經右胸骨旁徑路行主動脈瓣手術開啟了微創心臟瓣膜病手術治療時代。
  • 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
    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患者臨床資料心內一科副主任醫師陳彥波診治一位特殊病人:患者男,32歲,因「心慌、胸悶5月」就診,行心電圖示心房撲動(如圖1),進一步精確分析心電圖為非典型房撲
  • 微創小切口切除肺部巨大腫瘤
    (術後醫務人員查房現場)近日,婁底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採用微創技術,成功為兩位肺巨大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了全胸腔鏡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現均已康復出院。巨大腫瘤一朝摘除家住湖南漣源的邱女士近來出現乾咳、痰液中帶血的症狀,憂心忡忡的邱女士來到婁底市中心醫院就診。
  • 10釐米巨大肺腫瘤 海軍安慶醫院經胸腔鏡小孔切除
    近日,海軍安慶醫院胸外科成功為一位肺部10cm巨大腫瘤患者,實施胸腔鏡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已經順利出院。患者王某,男,46歲,因胸部脹悶不適來海軍安慶醫院就診,CT示:右側胸腔巨大佔位陰影。
  • 「艾森曼格氏症候群」合併極重度二尖瓣反流 這項技術救了他
    46歲的馬勇因為胸悶憋喘症狀嚴重,體力活動嚴重受限,慕名來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外科就診。他自10個月前一場感冒起,上述症狀陡然加重。心臟超聲檢查發現,馬勇不僅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重度肺動脈高壓(簡稱肺高壓);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瓣膜病:二尖瓣極重度反流,三尖瓣重度反流。
  •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5~2018 年我中心羅清泉團隊採用微創手術完成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 579 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246 例、女 333 例,年齡 33~78 歲。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作為近年來興起的另一種微創手術方式,相比於傳統胸腔鏡手術,具有三維立體成像、20 倍術野放大、高活動度機械手腕及消除術者手部震顫等優點。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研究[3-5]也證實機器人手術相較於傳統的胸腔鏡手術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及腫瘤學療效,但是在術後疼痛以及淋巴結清掃方面可能更有優勢。
  • 山東省立三院破禁區:84歲食管癌患者常年便秘,微創手術解病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通訊員 曹坤高齡患者的手術,因患者多伴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術中極易出現併發症,風險很高,對外科醫生來說更是個巨大挑戰。高齡患者的胸腔手術,更被視為「手術的禁區」。近日,山東省立三院胸外科團隊成功打破禁區限制,為一位84歲高齡食管惡性腫瘤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
  • 新的心臟瓣膜可以改變瓣膜置換手術中的二選一
    ,它還可以防止數百萬心臟瓣膜病患者需要終生使用的血液稀釋藥片。這種聚合心臟瓣膜可以使用25年。全球每年有130多萬心臟瓣膜病患者需要瓣膜置換治療。目前有兩種人工瓣膜可供選擇;兩者在耐久性或生物相容性方面都有局限性。生物瓣膜由固定的豬或牛組織製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這意味著患者不需要終身使用的血液稀釋片。然而,它們只持續10到15年。
  • 早期肺癌 微創手術效果好
    專家表示,治療肺癌的關鍵還是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做個胸部CT是最保險的方法。而對於早期肺癌,微創手術效果最好,現在最先進的手術方法只需要3cm切口就可以根治肺癌。特別是「三個20」人群,即吸菸20年以上的人群、20歲以下就開始吸菸的人群以及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人群,都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肺癌患者中除菸民外,出現越來越多的不吸菸患者、女性患者和年輕患者。「他們是間接的受害者,被動地受到二手菸、三手煙的傷害,調查顯示,不吸菸女性因丈夫吸菸而患肺癌的危險將增加30%。」
  • 39歲阿梅心臟破了個洞 醫生釋放一把「小傘」堵上
    醫生做手術時通過超聲定位材質為鎳鈦合金的「小傘」  39歲的樂清女子阿梅(化名)被查出心臟有個直徑2.5釐米的洞,若不及時修補,再過幾年就有可能出現心衰。以往要完成補心,必須心臟停跳、體外循環做開胸手術,或者需要「吃」大量的射線才能完成。近日,溫醫大附一院醫生在超聲引導下,用一把「小傘」成功堵住這個「心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