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後不久,中國就開始發展起「兩彈一星」來,所謂兩彈一星,就是核彈、飛彈以及人造衛星的並稱,雖然在這個項目中中國投入良多,但是最終結果也證明了這個投資的正確性,如果沒有「兩彈一星」項目的成功,中國有可能會再次遭受國外勢力的侵犯,如今的繁榮昌盛說不定也會不復存在。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可以比肩美蘇的經濟實力,因此兩彈一星項目從實施到完成,過程中坎坷不斷,當然了,項目成功後我國的收益也是相當巨大的。
其中一定要提的就是氫彈的成功研製了,我國氫彈項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蘇聯對我國的核打擊傾向。當時中蘇關係已經惡化,為了能夠進一步擴張本國的勢力,蘇聯開始在我國邊境地區挑動戰亂,從1967年開始,蘇聯便不再滿足於邊境衝突,開始入侵我國的珍寶島。由於蘇聯曾經對我國的鼎力相助,我國當時試圖與蘇聯和平交流,解決雙方存在的衝突,但是令我國沒有想到的是,蘇聯會倒戈相向,侵吞我國領土。為了捍衛我國的珍寶島免遭荼毒,我國於1969年發動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珍寶島戰役最終以我國告捷而結束,面對這種情況,蘇聯自感面上無光,但是與參加了韓戰的美國不同,蘇聯在戰敗以後開始著手向遠東增調兵力,並且還在國內的各大流行報刊上發布各種威脅言論,表示會對我國進行嚴厲的核打擊。這時候的中國其實並不像表面上展現的那麼淡定,要知道日本長崎和廣島的例子還在那裡擺著,中國怎麼可能不擔憂呢?特別是當時我國的核彈頭庫存僅是蘇聯的零頭,一旦爆發核戰爭,我國極有可能遭到毀滅性打擊,於是我國發布了緊急戰備,做好迎接最壞結局的準備,防備蘇聯突然對我國發動核戰爭。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並沒有想著幫助中國,畢竟美國也不是開善堂的,這種局勢對於美國而言基本上無利可言,美國自然不會摻和進來。
我國為了表示不懼怕蘇聯發動核戰爭,便在1969年9月進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試驗,另外我國當時已經成功研製出了氫彈,於是我國乾脆使用轟-6轟炸機進行了我國的首次300萬噸級空投氫彈試驗,而這兩次實驗的順利進行使得蘇聯開始重新考慮核戰爭的結果。在這兩次實驗結束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兩國便協定了談判,自此蘇聯正式解除了對中國的核威脅。可想而知,若是我國沒有進行「兩彈一星」項目,那麼在蘇聯打算實行核打擊的時候我國就會毫無還手之力,由此可見這個項目實施的重要性。
都說兩彈一星項目堪稱中國收益最好的國家投資,沒有之一,這是相當正確的表述,倘若沒有這個項目,我國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遏制,畢竟只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保證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