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要搞兩彈一星項目?意義重大,堪稱收益最高的投資

2021-01-21 陣匠

新中國建立後不久,中國就開始發展起「兩彈一星」來,所謂兩彈一星,就是核彈、飛彈以及人造衛星的並稱,雖然在這個項目中中國投入良多,但是最終結果也證明了這個投資的正確性,如果沒有「兩彈一星」項目的成功,中國有可能會再次遭受國外勢力的侵犯,如今的繁榮昌盛說不定也會不復存在。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可以比肩美蘇的經濟實力,因此兩彈一星項目從實施到完成,過程中坎坷不斷,當然了,項目成功後我國的收益也是相當巨大的。

其中一定要提的就是氫彈的成功研製了,我國氫彈項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蘇聯對我國的核打擊傾向。當時中蘇關係已經惡化,為了能夠進一步擴張本國的勢力,蘇聯開始在我國邊境地區挑動戰亂,從1967年開始,蘇聯便不再滿足於邊境衝突,開始入侵我國的珍寶島。由於蘇聯曾經對我國的鼎力相助,我國當時試圖與蘇聯和平交流,解決雙方存在的衝突,但是令我國沒有想到的是,蘇聯會倒戈相向,侵吞我國領土。為了捍衛我國的珍寶島免遭荼毒,我國於1969年發動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珍寶島戰役最終以我國告捷而結束,面對這種情況,蘇聯自感面上無光,但是與參加了韓戰的美國不同,蘇聯在戰敗以後開始著手向遠東增調兵力,並且還在國內的各大流行報刊上發布各種威脅言論,表示會對我國進行嚴厲的核打擊。這時候的中國其實並不像表面上展現的那麼淡定,要知道日本長崎和廣島的例子還在那裡擺著,中國怎麼可能不擔憂呢?特別是當時我國的核彈頭庫存僅是蘇聯的零頭,一旦爆發核戰爭,我國極有可能遭到毀滅性打擊,於是我國發布了緊急戰備,做好迎接最壞結局的準備,防備蘇聯突然對我國發動核戰爭。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並沒有想著幫助中國,畢竟美國也不是開善堂的,這種局勢對於美國而言基本上無利可言,美國自然不會摻和進來。

我國為了表示不懼怕蘇聯發動核戰爭,便在1969年9月進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試驗,另外我國當時已經成功研製出了氫彈,於是我國乾脆使用轟-6轟炸機進行了我國的首次300萬噸級空投氫彈試驗,而這兩次實驗的順利進行使得蘇聯開始重新考慮核戰爭的結果。在這兩次實驗結束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兩國便協定了談判,自此蘇聯正式解除了對中國的核威脅。可想而知,若是我國沒有進行「兩彈一星」項目,那麼在蘇聯打算實行核打擊的時候我國就會毫無還手之力,由此可見這個項目實施的重要性。

都說兩彈一星項目堪稱中國收益最好的國家投資,沒有之一,這是相當正確的表述,倘若沒有這個項目,我國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遏制,畢竟只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保證自己的權益。

相關焦點

  • 「兩彈一星」重要性多強?國家最值的投資項目,無一能比肩!
    我們常說, 錢要花在刀刃上, 當年國家的經濟水平還遠沒有如今發達, 資金十分吃緊, 但是我國還是毅然決然地展開了各項科研項目, 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資金, 最令人矚目的成就當屬「兩彈一星」。有的朋友認為, 「兩彈一星」項目中, 可能也就人造衛星的研發對我們的生活有實質性的助益了, 氫彈和核彈我們如今根本用不上, 而且即使開戰了, 我們大概率也不會使用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這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兩彈一星」研究資金其實是浪費了?
  • 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兩彈一星」
    日前,「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院士陳能寬逝世。斯人已去,但「兩彈一星」的意義我們始終應該銘記。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第二炮兵前副司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研究會兩彈分會會長張翔將軍來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講述中國「兩彈一星」事業鮮為人知的故事。以下是演講內容精粹。  偉大的事業必然產生偉大的精神。
  • 97歲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緊急叫停千億項目:搞出來也用不上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國內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科技領域百廢待興。而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術人才,逐步拉開與中國的差距。正所謂落後就要挨打,為了防止被"卡脖子",國家開始重視人才培養。不過萬事開頭難,當時對於大部分科技領域,國內都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說培養新人了。
  • 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為抵禦帝國主義武力威脅,並打破核大國的核訛詐、核壟斷,黨中央果斷決定研製「兩彈一星」,作出了對國家安全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1956年,國家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規劃,其中列為第一項的便是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還部署了兩個更大項目,即原子彈和飛彈。4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後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
  • 「兩彈一星」工程的科學思維方法及其當下意義
    「兩彈一星」工程作為一項具有歷史和戰略意義的國家工程,從最初的戰略謀劃、決策、實施到最終完成的整個過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高超思維水平。可以說,高水平的思維能力是兩彈一星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思維能力,特別是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底線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全息能源與中物院老科協攜手「追風逐日」
    隨著56年前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彈一星」精神逐漸成為指引一代代國防人為國防事業崛起而前赴後繼的精神力量。「兩彈一星」精神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品格,也是所有人做大事必備的一種精神信仰。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無論對於新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是各個行業領域的創新創業發展,都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
  • 揭秘「兩彈一星」在大西北營建的神秘之地 甘肅支援「兩彈一星...
    為什麼這三個地方那麼神秘呢?這要從新中國研製「兩彈一星」說起。「兩彈一星」不是書齋裡的學問搞原子彈、飛彈,發射衛星,不是書齋裡的學問。可以說,原子彈、飛彈、衛星是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工業技術和現場試驗的高度結合。
  • 避開收益陷阱,這樣投資利率穩超20%!
    最近,某接觸網貸行業的不久的朋友向我吐槽了一件很鬱悶的事:為了多賺點收益,他用幾乎全部身家8萬元投了一個3年期年化收益16%的項目,投完後對照還款記錄發現,3年累計收益還不到2萬元,實際年化收益算下來只有8.2%,諮詢客服說是還款方式的原因。我看了朋友的的投資詳情後,發現投的是等額本金還款的項目,這類項目並不常見,而且在實際投資中收益最低。
  • 財經眼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2021年穩投資路線圖浮現
    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迎來密集開工,2021年穩投資紮實起步。業內專家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其中,穩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是關鍵抓手。目前來看,穩投資全年路線圖已然浮現:圍繞「兩新一重」主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 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對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作者:楊老農(轉發)近幾天看到網上曝出有些地方造晶片製造停擺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雖然有些地方在搞也問題不少。不少家在搞,中國人有不服輸的精神,誓為晶片成功生產爭口氣。據我所知造晶片理論和工藝和生產過程,很複雜,涉及機械設備、物理,化學,材材料科學,作業系統,工藝,人才,科學管理,大量資金等。目前更有不少成功案例湧現。
  • 將「兩彈一星」文化傳承永遠
    原標題:將「兩彈一星」文化傳承永遠 在「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回顧「兩彈一星」偉大功績,重溫「兩彈一星」偉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世紀下半葉是極不尋常的時期。
  • 四個出新出彩」主題發布之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
    今天是8月26日,歡迎大家出席「四個出新出彩」主題發布之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動工活動專場(2020年總178場),我們今天的發布會將對舉行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動工活動的有關情況進行發布。
  • 華雲:中企要幫蘇格蘭搞個大項目 價值900多億 圖什麼?
    平淡了一段時間的蘇格蘭最近不聲不響又搞了個大新聞。 當地時間3月21日,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在與中國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富(英國)集團籤訂諒解備忘錄,宣布中國企業將在蘇格蘭地區投資開發綜合型基礎設施項目。項目涵蓋政府保障房、清潔能源、高鐵和智慧城市等建設。如果項目落地,總投資額將高達100億英鎊,合923億人民幣。
  • 市級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99.6% 重大項目建設「全速跑」
    ■ 市級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99.6%■ 省級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全省第一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我市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攻堅克難。昨日(11月25日)獲悉,截至10月,今年19個獨立實施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37.8億元,投資完成率119.5%,進度全省第一。市級重大產業項目超時序進度16.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6.2%,預計11月即能提前完成1000億元年度投資目標。
  • 揭秘「兩彈一星」在大西北營建的神秘之地(圖)
    ­  為什麼這三個地方那麼神秘呢?這要從新中國研製「兩彈一星」說起。­  「兩彈一星」不是書齋裡的學問­  搞原子彈、飛彈,發射衛星,不是書齋裡的學問。可以說,原子彈、飛彈、衛星是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工業技術和現場試驗的高度結合。
  • 朱健康:為什麼要重視藜麥?對糧食安全有重大意義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專訪朱健康:為什麼要重視藜麥?對糧食安全有重大意義在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創紀錄的「十六年連豐」基礎上,近來,中央重提重視糧食安全。8月2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表示,中國能夠實現口糧自給,但糧食安全不光是口糧,還要考慮飼料用糧。他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既要重視各種糧食作物的作用,又要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
  • 投資120億中國探月武漢太空科創園落戶武漢蔡甸
    現場籤署了《中國探月·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通訊員孫克亮攝蔡甸區委書記劉子清現場揭牌。通訊員孫克亮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張城通訊員孫克亮)4月21日,蔡甸區人民政府和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漢籤署了《中國探月·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投資合作協議》。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
  •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在「卡脖子」技術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在新時代,「兩彈一星」精神愈加彰顯重要的現實意義。  1.愛國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底色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回想當年,「兩彈一星」元勳于敏這樣說。
  •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在「卡脖子」技術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在新時代,「兩彈一星」精神愈加彰顯重要的現實意義。1.愛國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底色「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回想當年,「兩彈一星」元勳于敏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