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利用硼酸實現ATP合成

2021-01-09 科學網

研究利用硼酸實現ATP合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50:11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李俊柏團隊通過將ATP合酶整合至超分子囊泡中,實現了利用硼酸進行ATP合成。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2月27日出版的《德國應用化學》雜誌上。

近年來,通過模仿自然氧化和光合成磷酸化過程實現生化燃料的生產有了顯著的進展。在該研究中,團隊使用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策略,探索了在細胞樣超分子結構中利用硼酸作為能量來源實現儲能分子的可調合成。

更加具體地說,通過選擇不同的多元醇,硼酸中鎖住的質子以一種可控的方式得以釋放。其結果是,脂質膜兩側建立起受控的質子梯度,以驅動固定在仿生結構中的ATP合酶可調地產生ATP。

據介紹,該過程為實現高效生物能轉化提供了一條特殊途徑,在生物化學燃料驅動的合成和器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潛力。

附:英文原文

Title: Boric Acid‐Fueled ATP Synthesis by FoF1 ATP Synthase Reconstituted in a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Author: Junbai Li, Xia Xu, Jinbo Fei, Youqian Xu, Guangle Li, Weiguang Dong, Huimin Xue

Issue&Volume: 27 December 2020

Abstract: Significant strides toward producing biochemical fuels have been achieved by mimicking natural oxidative and 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 Here, different from these strategies, we explore boric acid as a fuel for tuneable synthesis of energy‐storing molecules in a cell‐like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To be specific, proton locked in boric acid is released in a modulated fashion by the choice of polylols. As a consequence, controlled proton gradients across the lipid membrane are established to drive ATP synthase embedded in the biomimetic architecture, which facilitates tuneable ATP production. This scenario paves a unique route to achieve highly efficient bioenergy conversion, holding wide applications in biochemical fuel‐required synthesis and devices.

DOI: 10.1002/anie.202016253

Sourc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6253

相關焦點

  • :利用二亞芳基丙酮和有機硼酸在...
    在其研究中,含α,α'-手性中心的手性酚酮被認為是關鍵中間體,易在IrIII催化劑存在下發生螺環化。受此啟發,中國藥科大學竇曉巍課題組設想是否可以利用含β,β'-手性中心的手性酚酮進行螺雙色滿的不對稱合成(Scheme 1b)。
  • 常壓下合成具有罕見BO4共邊連接構型的硼酸鹽晶體
    在近60年來,研究人員陸續發現上千種新型硼酸鹽晶體,使硼酸鹽成為探索新型光電晶體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而硼酸鹽晶體中的B原子可採用BO3和BO4兩種配位方式,形成不同聚合度的孤立的、環狀的、鏈狀的、層狀以及網狀的硼氧基本構築單元。
  • 硼酸鹽零膨脹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但由於在完美晶格中實現負熱膨脹與正膨脹之間的精巧平衡十分困難,純質無摻雜晶體材料中的零膨脹現象非常罕見。迄今為止僅在七種晶體中發現了本徵的零膨脹性質。同時,在目前已有的零膨脹晶體材料中含有過渡金屬或重原子,其透光範圍僅僅截止於可見波段,因此探索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純質無摻雜零膨脹晶體材料是熱功能材料領域及光學功能材料領域裡極具科學價值的研究熱點。
  • Burke硼酸試劑
    硼保護的滷代硼酸類Burke硼酸試劑在迭代交叉偶聯反應中用很廣的應用1–6。
  • 新疆理化所含孤立硼氧基元硼酸鹽結構化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調節陽離子與硼之比,並引入共價性陽離子調控合成了新的含有兩種高硼氧聚合度B-O基元的硼酸鹽化合物,同時,基於鮑林規則首次分析了含兩種孤立硼氧基元化合物中B-O基元的配位規律,同時提出了獲得這類化合物的有效策略,為合成及解釋該類化合物結構配位行為提供理論指導。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雜誌,並被編輯推薦為Very Important Paper(VIP,5%)。
  • 硼酸酯極壓抗磨劑
    進入六十年代,對硼酸酯用作減摩、抗磨添加劑進行了研究。有機硼酸酯特別是引入了長鏈基團的硼酸酯具有極好的油溶性,可以直接溶解到基礎油中使用。早期合成的簡單硼酸酯烷基中一般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逐漸在硼酸酯結構中引入了氧、氮、硫、磷、氯等元素,使硼酸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硼酸酯可以通過下面三種主要方法製得:1.
  • Miyaura硼酸酯化反應
    對於分子中帶有酯基、氰基、硝基、羰基等官能團的芳香滷代物來說, 無法通過有機金屬試劑來製備相應的芳基硼酸,用此方法可以實現。在極性溶劑裡此偶聯反應的產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DMSO≥DMF >dioxane> toluene。經過驗證,KOAc是應用於這個反應最合適的鹼,其他的如K3PO4或K2CO3這些鹼性略強的鹼會進一步使原料芳基滷發生自偶聯反應的結果。
  • 南開大學汪清民課題組:電催化烷基硼酸對喹喔啉酮的直接烷基化
    有機硼化合物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中,傳統方法使用過渡金屬氧化(例如AgNO3、Mn(OAc)3、Cu(OAc)2等)或有機過氧化物K2S2O8以及氧氣在高溫條件下的氧化等。作者設想通過電極直接將烷基硼酸氧化為烷基自由基,實現喹喔啉酮的烷基化反應。
  • 【有機】二級胺催化的芳基及乙烯基硼酸的甲醯化反應
    一百多年以來,有機合成化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發展綠色高效的方法合成芳香醛和烯醛。經典的方法包括瑞穆爾-悌曼、維爾斯邁爾-哈克、加特曼-科赫和達夫等反應,但由於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毒廢物、步驟繁瑣等因素為大規模的工業化應用帶來沉重的環境負擔。近年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開展更加高效、原子經濟的催化甲醯化反應,反應通常需要使用貴金屬鈀、銠等作為催化劑,高溫、高壓條件以及劇毒的一氧化碳作為甲醯化來源。
  • 立體專一性的碳(sp2)-碳(sp3)偶聯反應研究獲進展
    研究發現,在無過渡金屬參與下芳基/烯基硼酸能與二級苄基滷代物、α-羰基滷代物以及烯丙基滷代物等順利偶聯,並且利用穩定的手性二級苄基甲磺酸酯為底物首次實現了立體專一性的偶聯。機理研究表明,該反應經歷SN2反應過程。該工作為立體專一性的碳(sp2)-碳(sp3)間偶聯提供了新的合成思路,並且首次實現了烯基硼酸作為親核試劑的SN2反應,擴充了親核取代反應的應用範圍(圖一)。
  • 芳烴氟化,使命「鉍」達:《科學》首次報導鉍催化芳基硼酸酯的氟化...
    另外,四氟硼酸重氮芳香烴鹽在合成及參與反應時還具有一定的爆炸風險。隨後人們對這種方法進行改良,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實現工業化生產以來,合成工藝日趨完善,目前已成為大規模獲取氟代芳香烴的重要方法。儘管如此,其底物的適用範圍仍舊存在很大的限制。
  • 常用試劑----苯基硼酸
    -苯基硼酸是一種化學實驗室常備的化學試劑。它很容易和二醇或者二胺等化合物形成環狀的硼酸酯 (式1)。X = Y = O時,形成酯的能力是n = 3 >2 > 4。順式的環狀二醇能夠與苯基硼酸形成1:1 的硼酸酯,而反式的環狀二醇則形成1:2 的多聚酯。此性質可以用於cis-和trans- 二醇的分離 (式2)[1]。
  • 利用VC++模擬示波器實現簡諧振動的合成
    摘要:在物理教學中,簡諧振動合成的演示是必要的。示波器等儀器雖然能直觀看到簡諧振動的合成,但顯示的圖形有時不太穩定。針對其不足,提出了用Visual c++編程模擬示波器來實現簡諧振動的合成。該編程軟體不但能顯示合成圖形,還可進行必要的數據處理。教學中表明該軟體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 高效硼酸TLC顯色劑||茜素
    硼酸是有機合成中非常常見而又實用的合成砌塊,其可參與非常多的反應,例如Suzuki反應,Chan-Lam反應
  • 利用VC++模擬示波器實現簡諧振動合成
    在Visual c++環境下,用戶可以較好地實現用戶界面的設計、圖形圖像處理、網絡、通訊、多媒體、資料庫的使用等方面的編程[1]。在物理教學中,簡諧振動的合成是必要的,其演示一般是通過函數信號發生器與示波器來實現的[2]。
  • 【有機】手性磷酸雙功能催化:基於α-烯基取代烯丙基硼酸酯的不對稱烯丙基化
    和其他類型的烯丙基金屬試劑相比,烯丙基硼酸酯毒性低,對水氣及氧氣比較穩定,因此烯丙基硼酸酯在合成手性高烯丙醇類化合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帶有手性助劑基團的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是一種合成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但是這類反應的缺陷在於需要使用等當量的手性助劑。
  • 設計合成新型硼酸鹽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因此,硼酸鹽是設計合成新型光學晶體材料的優選體系。基於陰離子基團理論,BO3 平面基元具有不對稱電子云分布的π 共軛軌道,具有較大的微觀極化率,平行排列的BO3 平面基元利於使材料獲得好的倍頻效應和雙折射性質,這兩個參數直接決定了材料的雷射轉換效率和倍頻應用波段範圍。
  • 《Science》ATP合成酶結構新鮮出爐
    ATP合成酶(ATP synthase)是全球範圍內幾十年結構研究的主題。Rosalind Franklin大學David M.
  • ATP合成酶:宏偉的分子機器—大師的傑作
    ATP Synthase, www.mrc-mbu.cam.ac.uk/research/atp-synthase. Stryer.
  • 苯胺合成的光化學脫氫策略
    但要將胺基選擇性引入到官能化芳香化合物上的特定位置時,目前最可靠方法是利用金屬鈀或銅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如Buchwald-Hartwig偶聯、Ullmann偶聯以及Chan-Lam偶聯),但是這些反應往往需要使用預先官能團化的底物(如芳基滷化物或者芳基硼酸等)。而在製備這些芳基滷化物或芳基硼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見許多問題,其中最具挑戰性的當屬位置選擇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