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人應該都知道保爾.柯察金,下面和大家說一下他戒菸的故事:有一次,青年們就習慣能不能改掉這個問題發生了爭論。有人說;習慣比人厲害,養成了就改不掉,抽菸就是一例。保爾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不然的話,豈不要得出十分荒唐的結論嗎?這時,有人挖苦保爾,說他吹牛皮,因為他明知抽菸不好但並沒有戒掉。保爾沉默了一會兒,從嘴角拿下菸捲,把它揉碎,斬釘截鐵地說:「我決不再抽菸了,要是一個人不能改掉壞習慣,那他就毫無價值」。從此,保爾果然不抽菸了。每一個不想使自己變得「毫無價值」的青年,都應該像保爾一樣,下決心依靠自控力跟自己的壞習慣作鬥爭。
保爾.柯察金能夠戒菸,是因為他強大的自自控力在支持著。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會面對這樣或那樣的誘惑,比如:上學時需要面對睡懶覺的誘惑、減肥時會面對美食的誘惑等。而自控是指對外界誘惑及自身行為習慣的控制,缺少自控力,就不會形成良好的習慣行為,嚴重會因為抵擋不住外界誘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們要有很強的自控力。
那麼,什麼是自控力?
自控力是指人能夠自覺得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它既能激勵自己執行採取決定又能抑制不符合既定目的的動機、行為和情緒。自控力是一個人堅強的重要標誌,它對一個人走向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礎上。」成功者善自控,失敗者愛放任。
曾經在一本專門描寫打獵的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紅狐狸,它為了捕獲野鴨子。常常可以連續幾天潛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澤地,它非常頑強且有耐心,慢慢地毫無聲息地接近野鴨子。當野鴨子無意中遊走了,紅狐狸就用舌頭,舔一下嘴唇,然後失望地退回原處耐心地等待。為了填飽肚子,紅狐狸可以這樣,往返幾十次,連續好幾天,直到野鴨子由於一時疏忽,終於被它逮住為止。
紅狐狸是很擅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嗎?實際上,這只是狐狸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捕獵本能。如果說連動物都能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控制自己,那麼對於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來說,是不是更應該善於控制自己?
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1、駕馭控制大腦行為的有三種力量: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
人的前額皮質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面的神經區,它主要控制人體的活動。前額皮質不是擠成一團的繪製,而是分為三個區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種力量。前額皮質左側負責「我要做」的力量,能處理枯燥或困難的工作,是人要達到的方向。右側區域負責「我不要」的
力量,能克制一時衝動,是人不想嘗試或厭惡的行為。這兩個區域一同控制你「做什麼」。前額皮質中間靠下的為止,它是你的欲望和目標,決定你「想要什麼」。這個區域的細胞活動越劇烈,你採取行動和拒絕誘惑能力就越強。即使大腦其他區域進行幹擾,這個區域也會記得你真正想要的是什。意志力就是駕馭這三種力量,如果駕馭得好,就能幫助我們實現目標,還能讓人少惹是非。
人的欲望和本能是最容易的,人們大多數都沉浸在自己欲望中,餓的時候想吃飯,渴的時候想喝水,累的時候想休息。這種簡單的本能有時候會錯誤地引導我們。所以本能有時是自我控制的一個阻礙。
2、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的情緒是一種巨大的、神奇的力量。它既可以催人奮進,讓人經歷充沛、心情愉快;也可以讓人心情煩躁,情緒低落。
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94%的受訪者認為如今人的情緒化問題嚴重,其中85%的人認為非常嚴重。而且87.5%受訪者坦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情緒化表現
可見情緒化已成為一個十分普遍的社會問題。在生活中,人們總會有著這樣壞情緒困擾,導致莫名其妙的發火火或心情不好。
所以當我們完成自我控制任務後,一定要自我調節情緒,以免影響我們的生活。那麼如何調節情緒呢?
(1)調動理性情緒,使自己冷靜下來
當你人不住想發脾氣時,一定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分析一下發脾氣原因,然後試著從積極的角度看待事物。如:有人總在討論你,說你的毛病,那麼在反駁前你要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存在這個問題。這樣你就不會發怒了。
(2)轉移注意力緩解衝動
當你情緒衝動時,你就轉移一下注意力,一個人衝動情緒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平息下來,但如果沒有在這幾分鐘內有效地被控制住和轉移,就會變得更加強烈。所以,感覺自己忍不住要發火時,就採取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比如看電視、聽歌、跑步等,分散一下注意力,可使憤怒的情緒得到緩解。
人們在完成自我控制後,會出現情緒失控的現象,就像節食者拒絕掉美味的食物後,會不開心一樣。自我控制其實是對自己想做的事情及願望進行阻撓的過程,當人願望被阻撓時,就會產生負面情緒。人們大多數不會意識到這點,但是總在不知不覺中受它影響。所以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我們遇到負面情緒時,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它,用積極的情緒對抗它,並採取相應的方式將它發洩出去,這樣才能將縈繞於心中的烏雲儘快散去。
3、強化身體,堅持鍛練
我們要將自控力作為一個追求目標刻在自己腦海裡,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因為身體訓練可以提高思維能力反之訓練思維能力也可以促進身體功能和器官發展。當我們持之以恆有明確目標的身體鍛鍊時,我們的控制力也是增強的。
曾經有人做過有關抓握能力的訓練實驗,第一天的訓練內容是:盡你最大的努力去鍛鍊左手的抓握能力,訓練次數為10次。實驗結果表明,得到鍛鍊的左手的抓握力大小為15英磅,而沒有得到鍛鍊的右手同樣也是15英磅。然後,讓實驗者專門鍛鍊右手,就這樣,幾乎天天都相同的練習持續了11天。當進入第12天的時候,我們驚奇的發現,右手的抓握力已經為25磅,而就在這一天,左手的抓握力居然也有21英磅。這個實驗說明,當我們訓練右手這段時間裡,左手的抓握力也增加了6英磅,左手在右手鍛鍊的帶動下幾乎增加了原來1/3的力量。在培養自控力的訓練中,思維能力所得到的訓練與對手進行的訓練是相同的道理。實際上,我們所進行的持之以恆、目標明確的身體力量訓練,一般都會讓自控力得以增強同時我們注意到在經過體育鍛鍊後,從肌肉我們觀察不到編號,科室某種相應的行為能力卻在逐漸增強。體育運動可以增強人體的活動技能,而與此同時,與運動相對應的自控力也會增加。所以可以通過某種行為能力的變化來作為自控力變化的指標的原因。
當我們堅持強化身體,堅持鍛鍊時,我們的控制能力也得到了鍛鍊。
4、讓控制力成為習慣
我們要將自控力作為一個追求目標刻在自己腦海裡,讓它成為一種習慣。愛迪生曾經說過:「訓練是一個人氣質的第二代題品,他是一種形成習慣和常規的力量」。就像《一萬小時的天才理論》一樣,練習的次數多了,就形成習慣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書能生巧的道理。
英國哲學家託馬斯。裡德說過:「不僅是正常的成年人,就連兒童、傻瓜甚至家蓄,都可以通過種種行為習慣來獲得很多她們原本不具備的感知能力」
後天經過長時間訓練而得到的就是通過堅持不懈的自控力支撐,也許你每次付出的並不多,但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持之以恆堅持下來,直到成為習慣。
人生路上的種種誘惑,都是防不勝防。他們就如細菌一般無孔不入,腐蝕你,從而使你陷入萬劫不復之中。而自制力是人生的方向舵,使你的人生之舟避開暗礁、漩渦,永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