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自由編輯DNA「生命之書」 下一個精準醫療風口

2020-11-27 生物谷

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給整個學術界和工業界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有數以千計的實驗室在用該技術進行生物科學研究,然而關於該系統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卻依然是個謎團,引人深思。


CRISPR簡介


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技術是近十幾年發展的一種準確、高效率、便捷的生物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非常熱門的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即有規律的、成簇的、短間隔回文重複序列,它原本是存在於細菌和古

細菌

基因組中含有多個短重複序列的基因位點,能夠為機體提供一種特異性免疫保護機制,抵抗外來質粒、病毒等

遺傳

物質的入侵,其主要依賴的是Cas9核心蛋白,在RNA的介導下,Cas9蛋白能夠識別目標序列進行切割造成DNA的雙鏈斷裂。該基因編輯系統僅需要短的gRNA (guide RNA)和核酸酶(Cas9)就可以實現對特定的生物靶基因進行定點突變;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生物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CRISPR技術起源自哪裡?


CRISPR系統的生物學優勢非常明顯。原核生物(細菌等)以及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不知名單細胞生物(如古細菌)面臨著入侵者外源核酸的持續攻擊。病毒的數量以10:1的比例遠超過原核生物,根據推算每兩天病毒就可以殺死世界上一半的

細菌

。原核生物還可通過質粒來交換DNA片段,一旦交換的DNA 能「綁架」宿主菌中生長過程的關鍵分子來維持自身穩定時,則該質粒具有使宿主菌致病的能力。


然而原核生物也進化出了一系列應對外源基因侵襲的「生化武器」。比如,限制性內切酶就是一種能在靠近DNA特定序列位點進行切割的蛋白酶。但是這種防禦功能非常遲鈍,因為每種內切酶只能靶向切割特定的基因序列。而動態的CRISPR/Cas系統卻更加靈活,因為它會採取類似感染時抗體發揮長期免疫作用的機制,對入侵的外源性核酸進行及時的免疫應答和免疫記憶。


Mojica等研究者在觀察到了CRISPR系統中的回文重複序列有時能與病毒基因組序列相匹配後,便對CRISPR/Cas的功能進行了深一步的研究。研究發現當細菌和古

細菌

暴露於特定的病毒或質粒時,某些特定的Cas蛋白可以把一些間隔序列添加至基因組中。然後由這些間隔序列轉錄的RNA引導其他Cas蛋白靶向任何能匹配間隔序列的外源性DNA/RNA並對其進行切割。


至於細菌和古

細菌

為何能擁用如此複雜的免疫系統,至今還沒有得到解答。但是目前主流理論認為CRISPR系統來自於「跳躍的基因」——轉座子(Transposon),可以從基因組的一個位置轉移到另一個位置。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進化生物學家Eugene Koonin和他的同事發現了一類可編碼Cas1蛋白的移動基因,Cas1能將間隔序列插入基因組中。他們認為這些「Transposon」可能就是CRISPR/Cas免疫系統的起源。目前研究者正在對這些DNA轉座子的轉移過程及追蹤機制進行深入研究,並希望以此來揭示CRISPR/Cas系統的複雜性。


CRISPR-Cas系統作為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


細菌和古生菌由於長期生存在充滿噬菌體、質粒或者其他病毒的大自然環境裡,在長期與這些病毒生存的抗爭中,其進化演變出了很多種防禦系統,CRISPR/Cas系統便是其中最有效的防禦系統之一。CRISPR/Cas系統的機制比較複雜,目前還未能完全明白整個過程,大致可分三個階段:a.新spacer的獲得;b.CRISPR RNA的合成;c.靶點的幹擾。第一階段即將外源入侵的噬菌體或質粒中的小段DNA序列插入整合到自身的基因組內,這一小段外源DNA被插入到兩個repeat之間。而該系統識別外源與自身DNA序列的一個標識是PAM序列(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般為NGG,位於外源序列的3'端。CRISPR RNA的合成是一個複雜的生化過程,己知在typeII CRISPR系統中tracrRNA與pre-crRNA的repeat結合成一個二元複合物,然後作為底物被typeII CRISPR系統切割,還有Cas9的參與,隨後經另一種核酸酶修飾切掉5'端的其它repeat。第三個階段crRNA與Cas蛋白結合形成CRISPR核糖核蛋白複合物,進而識別外源入侵的鹼基序列。簡單來說,CRISPR/Cas9系統以外源入侵的核酸序列(spacers)為模板,合成小分子的RNA(crRNA),然後crRNA與Cas蛋白結合成效應複合體來沉默以後入侵的外源鹼基序列。現在已經清楚,CRISPR/Cas系統是存在於細菌和古細菌內的一種獲得性免疫體系。藉助於這一系統,細菌和古

細菌

可以將外源入侵的噬菌體或質粒的DNA存儲到系統內,作為一種"記憶",待下次入侵時發揮免疫作用,達到保護自身的目的。對於CRISPR/Cas系統的工作機理,目前還沒有徹底研究清楚,許多作用細節還未知,並且不同類型系統的機理也有差別。而其中Type ll作為結構最簡單的類型,已經被研究者們改造為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現在已經成為生物研究領域有力的基因編輯方法和手段。


CRISPR應用範圍


在科研領域,CRISPR/Cas可以幫助構建模式生物,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在多種模式生物中構建疾病樣本,幫助人類疾病研究。目前已經實現了利用CRISPR/Cas 技術對傳統模式生物,如線蟲、斑馬魚、果蠅等進行

遺傳

學改造,另外在狗、山羊、猴、豬等動物中也已經被證實是有效的。


在農業領域,CRISPR/Cas可以加速對植物基因組的改造,提高農作物產量、加強農作物抗病能力。在中國耕地面積稀缺的大背景下,改良農作物的需求尤為急迫。


在遺傳病治療領域,CRISPR/Cas的高精確度、低脫靶率大大提高了通過改造體細胞基因以緩解甚至治癒

遺傳

病的可能。目前已有科研報告顯示,CRISPR/Cas技術的應用治癒了患有酪氨酸血症的成年小鼠。在細胞層面,CRISPR/Cas技術實現矯正

ips

細胞中導致β-地中海

貧血

症的HBB突發。


在傳染病治療領域,CRISPR/Cas的應用更為直觀。CRISPR/Cas系統切除人體細胞中的外來病毒基因並滅活病毒,這一過程和

細菌

體內的免疫過程類似,只需要精確切除目標序列而無需引入其他基因序列。科研實驗已經證明CRISPR/Cas系統對HIV病毒及HBV病毒在細胞層面的有效抑制。


在癌症治療領域,CRISPR/Cas可以幫助CAR-T細胞治療提供更有效更廣泛的應用。CRISPR/Cas的精準定位可以解決目前CAR-T療法由於插入位點隨機引起的安全性問題,另外也可以用於定位敲出健康人T細胞的個體化相關基因以將其引入患者體內進行治療,或者在患者體內定向敲除免疫排斥反應相關基因以達到異體治療的目的。目前已有報導使用TALEN技術編輯CAR-T細胞治癒了一名患有耐藥性

白血病

的小女孩。藉助更加精確、高效的CRISPR/Cas技術,CAR-T細胞治療方法的前景將更值得期待。



2016.11.15 Nature主頁報導全球首個CRISPR技術的人體應用已在中國啟動,10 月 28 日首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了經CRISPR技術改造的T細胞的治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盧鈾團隊採取以下技術路徑將CRISPR/Cas9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從招募的患者體內分離出 T細胞,並利用 CRISPR技術對這些細胞進行基因編輯,敲除這些細胞中抑制免疫功能的PD-1基因,並在體外進行細胞擴增。當細胞達到一定量後,將它們輸回患者體內對

腫瘤

進行殺傷。在7月 6 日獲得華西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後 ,10 月 28 日首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已經接受了經 CRISPR技術改造的 T細胞的治療,目前盧鈾 小組表示治療實驗進展順利。全球首個CRISPR

臨床試驗

順利在中國推進將對國內精準醫療領域形成強有力催化,國內精準醫療投資迎來投資風口。


CRISPR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CRISPR技術自2012年被應用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且發展迅速。美國已有數家CRISPR技術公司成立並吸引了大量投資。其中由CRISPR技術發明人之一張峰創始的Editas Medicine已於2016年2月8日於紐交所通過IPO成功融資9440萬美元。


A股投資標的篩選


結合CRISPR技術、臨床進展、適應症和靶點,重點關注具備技術領先優勢的企業。


銀河生物(000806)


2015年5月發布公告,斥資5億元以增資併購方式取得投資標的南京生物的90%股份。南京生物是南京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和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的產業化平臺,在利用各種基因編輯技術製作轉基因模式動物上具有領先的技術和經驗。未來將啟動模式動物全球銷售渠道建設,和

腫瘤

免疫治療藥物篩選和檢測平臺、轉基因小鼠人源化平臺建設以及基於平臺所開發、引進創新型大分子藥物產業化(含治療肺癌、

肝癌

、淋巴瘤、肝硬化、

帕金森氏症

以及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的新型藥物),為上市公司布局精準醫療產業鏈奠定基礎。


東富龍(300171)


增資9000萬元獲得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34.0206%的股權,成為伯豪生物第一大股東。伯豪生物的主營業務為生物CRO技術服務業務,可提供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技術定製服務,已完成胃癌、肺癌、Hela、293T、

肝癌

等細胞的建系、20多種

腫瘤

細胞系CRISPR/Cas9測試、15個Gene的敲除和2個

miRNA

的刪除等。2015年12月31日,公司發布公告擬投資不低於1億元設立重慶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未來東富龍醫療將逐步建立基因測序、分子

診斷

、細胞治療三大平臺,打造精準醫療研、產、銷為一體的大生態系統。


澳洋科技(002172)


2015年12月公告參股2%吉凱基因。吉凱基因已完成1億元B輪融資,具備CAR-T和CRISPR/Cas9 技術,有望成為國內首個開發2.0版CAR-T的公司。


安科生物(300009)


和蘇州博生吉合作推進CAR-T療法。博生吉是國內首家擁有CAR-T細胞/CAR-NK細胞技術服務平臺的公司,採用最先進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進行處理。已成功構建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CAR-T系統,具備MUC1靶點的實體瘤CAR-T療法。2015年11月份和武警安徽/浙江總院開展實體

腫瘤

CAR-T

臨床試驗

,目前在志願者徵集過程。


恆瑞醫藥(600276)


與深圳源正細胞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恆瑞源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源正細胞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研發CAR-T 細胞技術,儲備有近二十個靶點;2013 年起在中國開展細胞治療隨機對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具備細胞治療

臨床試驗

經驗。

相關會議推薦


2017模式動物與重大疾病動物模型研究與應用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7.3.24 -3.25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7model_organism/

相關焦點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張鋒教授與其同事帶來了一款全新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利用「跳躍基因」,讓DNA片段插入基因組變得更加容易。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
  • 重磅基因編輯工具誕生 它究竟牛在哪裡?
    ▲傳統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方法示意圖(圖片來源:J LEVIN W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這一方法雖然有效,但很粗暴。打個比方,這就好像一頁書上有錯別字,為了修正書上的錯誤,要把這整頁書給撕下來,再重新粘上一頁那樣。
  • 《自然》:基因編輯獲重大突破!全新技術首次實現線粒體DNA的精準編輯
    搓搓手,今天基因編輯技術又登上一個新臺階了! 這次迎來解答的是CRISPR也沒搞定的歷史遺留難題——對線粒體DNA的精準編輯。 對線粒體DNA的精準編輯是從來沒人實現過的,現在應用最廣泛的CRISPR技術面對線粒體DNA也是束手無策——線粒體沒有吸收RNA的機制,所以CRISPR技術關鍵的gRNA根本就進不去線粒體。 那麼其他的基因編輯技術呢?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由於肺是一個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的屏障器官,靶向傳遞糾正缺陷基因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治療方法。研究人員發現,在胎兒發育過程中,胎兒在子宮內將CRISPR基因編輯試劑準確地注入羊水,可以導致小鼠肺部發生有針對性的變化。他們在老鼠出生前4天將基因編輯器引入老鼠體內,這與人類的妊娠晚期相似。編輯百分比最高的細胞是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氣道內的氣道分泌細胞。
  • 不僅是汽車,精準醫療正成為上海安亭下一個千億級產業
    以汽車產業聞名的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在它的汽車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級之時,又瞄準了精準醫療產業。「(精準醫療的)目標是三年內產值上一百億元,未來期望產值能夠達到千億規模。我們希望能夠再打造出一個新的千億規模產業,使已有的汽車產業,再加上精準醫療,形成一個雙輪驅動,促進安亭經濟發展。」上海安亭健康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項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精準醫療 是當下生物醫藥的流行發展趨勢
    精準醫療 是當下生物醫藥的流行發展趨勢發布時間: 2016-09-05 10:02:49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他說,這些項目涉及臨床生命組學技術的研發,精準醫療數據的整合存儲、挖掘、共享、利用,及疾病防治方案的精準化研究等
  • 精準醫療系列研究之三-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引發投資熱點
    精準醫療系列研究之三-- 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引發投資熱點  報告摘要   人工核酸內切酶介導基因編輯技術優於傳統技術,目前應用最普遍在當前時點,精準醫療板塊我們建議關注香雪製藥(300147,股吧),勁嘉股份(002191,股吧),北陸藥業(300016,股吧),澳洋科技(002172,股吧),姚記撲克(002605,股吧
  • Jennifer Doudna和David Liu共同討論基因組編輯領域的現狀及挑戰
    最新的一些發現,如dCas–deaminase融合蛋白對DNA的編輯、通過Cas12k-或Cascade-transposase複合物的DNA整合、通過ADAR(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的RNA編輯、與dCas相關的轉錄或表觀遺傳調控子,以及線粒體基因編輯技術都極大的促進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即將召開
    政策環境的利好、資本市場的青睞、醫療科技的創新為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在此背景下, 由楓林集團、美中醫藥開發協會、萬怡會展聯合主辦的「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將於12月3 - 4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
  • 「精準醫療」迎來黃金期,前景光明但充滿挑戰
    「毫無疑問,精準醫療作為現代醫療的未來,在政策加持、基礎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會快速發展起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講道。陳潤生表示,精準醫療的發展不僅得益於國家政策,更加關鍵的是精準醫療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與融合,使得基因測序、組學數據的運用愈加廣泛。
  • 《細胞》:CRISPR編輯人類胚胎存在重大隱患
    類似的,科學家們也做了另外一種嘗試:先讓卵細胞受精,再在發育到雙細胞階段的時候引入CRISPR編輯工具,進行修復。對於出現移碼突變的EYS基因,研究人員預計會出現兩種基因編輯結果:第一種是精準的修復,產生完全正常的基因;另一種是在編輯位點出現一些序列的插入或刪除,矯正移碼突變。
  • 2017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14日訊  專家日前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先進科技成果展上表示,我國應根據本國疾病譜,擬定「中國版」精準醫學疾病範疇。中國作為腫瘤大國,目前面臨著降低癌症 發病率和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雙重挑戰,對精準醫療的需求迫在眉睫。
  • 精準醫療是泡沫還是先機?
    編者按:本文來自《財經》雜誌,作者孫愛民,編輯王小,36氪經授權發布。 億元以上融資頻現的精準醫療行業,絕大部分是測序公司,缺乏核心技術與較好的營業模式,有的甚至連腫瘤基因組數據的本質都不了解 53歲的崔智青(化名),有半年多時間記憶力嚴重下降,有時連前一天做過的事都忘得一乾二淨。
  • 精準醫療大潮漸起,醫明康德如何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但如何讓醫療資源聯動起來,行業又能從哪些方面推動政策的落地?2018年5月26-27日,「2018第四屆國際智慧醫療創新論壇暨ehealthcare智創獎頒獎盛典」在武漢舉行。本次論壇以「醫聯體風潮下的合作與創新」為主題,聚焦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慢病管理+大數據等熱門領域。
  • 醫療器械開發:2020年諾貝爾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Doudna 因開發了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CRISPR是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這種方法正式被稱為CRISPR/Cas9基因編輯,通常簡稱為CRISPR,使科學家能夠精確切割他們想要的任何一條DNA鏈。
  • 「三元九運」洩露未來二十年下一個「風口」!
    下元八運為2004年至2023年20年,為八白左輔土星主導。五行屬土,從八卦上來說是屬於「艮卦」,行業意象為能源礦產、農業、房地產建設。在這20年中礦業能源、房地產建設、農業在八運中都發展迅速。未來迎接我們的時代是第九運!下元九運是2024年至2043年的20年,主右弼火星之氣。在這二十年中,右弼火星它主導的「象」是「科技繁榮、技術進步」。
  • 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
    在實施精準醫療方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細胞和分子級別的檢測。基因測序工具分為測序儀和試劑,醫療器械公司可以順勢介入測序設備生產領域。中等層次方面,主要涉及細胞免疫治療。通過對免疫細胞的功能強化和缺損修復,提高免疫細胞的戰鬥力。這種技術治療癌症效果好,但操作難度大,對患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難以大面積推廣。最高層次方面是基因編輯。癌症本質上是人體基因變異導致的細胞分裂失控。
  •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自從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外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哪些公司在精準醫療方面布局並具有優勢?
  • DNA-生命之書
    孟德爾,一個被誤解的天才,「過早」出生在錯誤的地方,成為了遺傳學之父,遺傳學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理解自然的方式。格雷戈·孟德爾(Gregor Mendel)是此次展覽的主要人物之一,該展覽探索的本質是一個微觀和無形的世界--遺傳規律,通過沃森(Watson)和克裡克(Crick)等偉大科學家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DNA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組學的新前沿,這門學科的實際應用將越來越多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和環境。例如:未來的個性化基因治療和現在的利用DNA清除犯罪分子等。
  • ACCSI2019「生命科學儀器發展與精準醫療」論壇:聚焦科學儀器臨床...
    年會為期兩天,旨在讓參會者在最短時間內把握科學儀器行業的市場發展趨勢和最新技術進展,為政產學研用搭建一個思想碰撞的舞臺,加快行業健康發展。「生命科學儀器發展與精準醫療」論壇現場  論壇上半場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顏光濤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