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西洛夫攻勢:1914年俄羅斯撤退了,兩年後 它再次進攻!

2021-01-13 飛旅賓

布魯西洛夫攻勢:1914年俄羅斯撤退了,兩年後 它再次進攻!

俄國帝國軍隊被描繪成不適合發動現代戰爭。它以德國人的一系列災難而聞名,最著名的是1914年的坦嫩堡和1915年的格裡切塔諾,然後是1917年革命中它的突然崩潰,然而,亞歷山大·布魯西洛夫將軍在1916年6月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成功的攻勢之一,與凡爾登和索姆河隊失敗的進攻形成鮮明對比。

1914年,俄羅斯對奧匈帝國的成功,以及隨後前往威爾斯入侵匈牙利的喀爾巴阡山脈的進攻,在坦嫩貝格和德國人手中的馬祖裡湖遭遇失敗,1914年底達成的僵局被1915年5月的戈爾利採攻勢打破,該攻勢突破了克拉科夫以東的俄羅斯防禦,並導致整個東部陣線的俄羅斯人的大撤退。

這救出了喀爾巴阡山脈的奧匈帝國人,結束了俄羅斯對匈牙利和西裡西亞的威脅。但是,儘管人員和物資遭受巨大損失,俄羅斯軍隊倖免於難,並建立了一條新線路,從北部的裡加到南部的切爾諾維茨。許多不稱職的指揮官被撤職或重新任命,尤其是尼古拉·伊萬諾夫,他於1916年3月被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取代為西南戰線的指揮官。

1915至1916年的冬天讓俄羅斯人團結起來,陸軍恢復了力量,戰爭經濟加速,彈藥工廠增加了炮彈的生產,到1916年,俄羅斯人準備再次進攻,布魯西洛夫在扭轉俄羅斯財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15年12月在尚蒂伊舉行的盟軍會議同意將在法國,義大利和俄羅斯戰線上發起進攻。目的是保持中央勢力的分散,俄羅斯人將在六月初襲擊。

因此,1916年4月,由沙皇尼古拉和阿列克謝耶夫將軍主持的莫吉廖夫前指揮官會議,同意在所有三條戰線同時發動攻擊。這些盟軍和俄羅斯的計劃被德國在凡爾登的攻勢以及奧地利在義大利亞細亞群島的進攻所擾亂。這促使法國和義大利人增加了俄羅斯行動的壓力,這是俄羅斯六月份在布羅希洛夫的西南戰線上發動攻擊的直接背景。

布魯西洛夫決定與他的所有軍隊同時發動攻擊,而不是攻擊狹窄的戰線,這意味著力量的分散,尤其是火炮。他故意放棄通常在攻勢之前進行集中,持續的炮擊,並且旨在粉碎敵人對前線特定部門的防禦,沙皇和阿列克謝耶夫都反對布魯西洛夫的計劃,主張傳統方法和俄羅斯在狹窄戰線上有限資源的集中,1916年6月4日,俄羅斯炮兵利用彈藥短缺,對奧匈帝國的防禦進行了激烈而短暫但準確有效的「颶風」轟炸。

奧匈帝國的捍衛者在他們的深坑中尋求避難,他們無法向前進的俄羅斯人開火,一旦他們的陣地被淹沒,他們就會投降數千人,到第一天結束時,奧匈線上有一個20英裡寬,5英裡深的間隙。布魯西洛夫取得了大多數指揮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夢寐以求的突破。由於第一條戰壕線後面沒有實質性的防禦措施,俄羅斯人在接下來的三天內能夠迅速前進,捕獲了20多萬敵軍士兵。

奧匈帝國參謀長被迫尋求德國援助,並在將他的部門遷回加利西亞時關閉了亞細亞哥的攻勢。布魯西洛夫缺乏儲備來維持他的突破性進攻。俄羅斯軍隊還沒有機械化,仍然依靠馬拉運輸,而俄羅斯崎嶇的基礎設施根本無法提供必要的新鮮人員和彈藥,以推動持續前進。大多數高級沙皇指揮官的無能,其中許多是法院的最愛和貴族非實體。

在整個戰爭期間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失敗,高級指揮權也因競爭和個人分歧而分裂,這阻礙了關鍵時刻的密切合作。當布魯西洛夫重新集結,由衛隊加強並於7月28日恢復進攻時,利用初步成功的機會已經過去。在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物流壯舉中,德國人已經調動了十個步兵師,以便在布魯西洛夫對面建立一條強大的防線,足以擊退重新遭受重創的俄羅斯攻擊。

布魯西洛夫於8月7日至9月20日期間再次發起進攻,這到達喀爾巴阡山脈,但遭受了進一步的重大損失,然後失去了動力。由於布魯西洛夫耗盡了他的補給和增援,這次進攻終於在十月失去了動力,由於他無法利用他的攻勢的初步成功而責備沙皇系統,布魯西洛夫和許多其他人一樣,開始認為只有革命才能使俄羅斯現代化並獲得勝利。

相關焦點

  • 沙皇俄國最後的輝煌,1916年布魯西洛夫攻勢,60萬大軍橫掃德奧
    1916年,俄羅斯帝國滅亡前一年,當時這個帝國已經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國內千瘡百孔,外戰一塌糊塗,損兵折將150萬,沙皇政權搖搖欲墜,然而就在這一年,沙皇俄國的軍隊卻打出了其在一次大戰期間最大的軍事勝利,這可以認為是俄羅斯帝國最後的輝煌,這就是1916年的布魯西洛夫攻勢。
  • 一戰的導火線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德國為何首先進攻的卻是比利時?
    公元1908年,奧匈帝國利用俄羅斯在東方被日本擊敗的機會,出兵吞併了巴爾幹半島的波赫(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這一次俄羅斯忍了,因為德國放話不惜一戰也要支持奧匈帝國。德國人羞辱了俄羅斯,但同時卻沒有削弱其實力,數年後德國將為其嘗到苦果。
  • 麥克阿瑟:相信我,這不是逃跑是向後進攻,士兵:糟老頭子騙人
    ——《決戰朝鮮》1950年10月,志願軍越過鴨綠江,阻止住了聯合國軍的進攻,並消滅敵軍1.5萬人,維持住了朝鮮局勢。這就是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這種結果讓曾帶領美軍打敗日本的麥克阿瑟很沒有面子。已經70多歲的麥克阿瑟還是一貫喜歡叼著它用玉米杆製成的菸袋鍋(麥克阿瑟認為,叼著菸袋鍋的男人才是真男人)。
  • 解放軍損失最慘痛的戰役,此戰役後再未進攻過臺灣!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淮海、平津等三次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打敗了國民黨軍隊。蔣介石別無選擇,只好撤退到臺灣。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7月進入福建。十兵團先後發起了福州、廈門等戰役,並取得了勝利。我軍與金門敵人隔海相望。
  • 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為何要繞道阿登森林?而沒有直接進攻法國本土
    ,然而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閃擊捷克、波蘭後,英法兩國才開始有所恐慌,他們才意識到這並不是它們制定的《凡爾賽條約》壓制下的德國了。事實上,德國在進攻法國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對法國陸軍的軍事實力可謂是了如指掌,而法國對德國的軍事實力還只能通過德國閃擊波蘭而所知一二,德國才有機會在英法兩國面前大做文章,我們都知道德國在閃擊波蘭後便迅速謀劃向法國動手,德國當時的策略是進攻西歐,陳兵百萬進攻荷蘭、比利時,這讓英法兩國的視線聚焦於荷蘭,英法甚至派重兵與德軍在荷蘭糾纏,豈料德國的目標並不在此,
  • 時隔兩年,國際空間站再次出現洩露事故
    然而事實上,它並不是百分百密封的。真實情況是,每一天,艙內都會有一小部分的空氣在流失,而為了維持宜居的大氣壓,工作人員不得不仔細監測艙內空氣的情況,並實時監控洩漏的情況。在距離上一次洩漏之後,時隔兩年,這種情況再次出現。
  • 50年後加加林再次成為俄羅斯大國復興夢的象徵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50年前,加加林成為「超級大國」蘇聯成功塑造的偶像;50年後,加加林再次成為俄羅斯大國復興夢的象徵  本刊記者/田冰(發自莫斯科)  4月12日清晨,克盧希諾村。78歲的葉甫蓋尼·雅科夫列維奇老人早早起了床。
  • 撤退吧!航空公司後浪們
    important}撤退吧!航空公司後浪們!90後則是1992年至1994年間成立的航空公司。翼哥以為,在中國民航業,是到了後浪撤退的時期。、紅土航空投奔湖南國企就是這一大撤退的中繼,那麼說龍江航空被拍賣意味著後浪撤退高潮的到來。
  • 第三次進攻被粉碎,避免與日本發生戰爭,俄國決定建立遠東共和國
    1918年初,紅軍粉碎協約國集團第二次進攻後,蘇維埃政權獲得了一個短暫的喘息時機。1920年初,法國、義大利等國被迫解除了對蘇維埃國家的經濟封鎖,允許俄國與盟國、中立國之間在互惠基硼上交換商品。2月初,蘇維埃俄國與愛沙尼亞籤訂了和約。同年3月蘇維埃政府又同拉脫維亞、立陶宛開始了和平談判。蘇維埃俄國的國外環境有所改善。
  • 張文木:俄羅斯國家興衰規律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史達林明白這一點,當邱吉爾在「百分比協議」5中向他提出在希臘有90%的控制權時,史達林則滿口答應,因為他明白,自彼得大帝以來俄國人根本就沒有衝出過黑海海峽,而就在此前兩年即1942年5至6月,蘇軍還在黑海北岸遭到德軍的進攻,損失慘重,迫使蘇軍實行戰略撤退。6因而,史達林明白,黑海以南——遑論希臘——是他力所不及的地方。
  • 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日本櫻島火山大正噴發 2010年海地大地震
    【下圖為1914年櫻島火山大噴發後火山灰覆蓋了鹿兒島市街道】噴發前兆1913年6月29日至30日日本櫻島火山以西日置市附近發生了一系列震群型地震活動,11月9日開始日本櫻島火山附近發生數次有感地震活動,1913年12月下旬櫻島火山附近城市村鎮井水水位開始發現變化【井水要麼突然乾涸,要麼突然水位升高】。
  • 普京:憲法修正案通過後或將再次競選總統,反對派:他要掌權到2036年
    綜合路透社和俄羅斯媒體6月21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在憲法修正案獲得通過後,或許將再次競選總統。俄羅斯將於6月25日至7月1日在全國範圍內對憲法修正案進行全民公投,該修正案中包括現任總統普京在2024年總統任期屆滿後可以再次參加競選總統,如果再次當選,仍可任兩屆。
  • 三大國轟炸機航速對比:美1.2馬赫,俄是它的兩倍,中國是多少?
    比如前段時間北約在俄羅斯周邊弄了個規模龐大的演習,事後俄羅斯立馬派出兩架圖-160去波羅的海附近巡航了一圈,搞得沿岸的國家雞飛狗跳;還有之前日本不停的鬧著要「北方四島」,俄羅斯派出圖-95後,立馬就消停了……這些事例,都說明了轟炸機強大的威懾力。
  • 俄羅斯是怎樣向遠東擴張的?
    公元1480年,汗國進攻有獨立傾向的莫斯科公國,試圖用武力強迫它恢復納貢,但沒有成功,莫斯科公國趁機獲得自由,擺脫了蒙古人二百餘年的統治。 公元1502年,金帳汗國被其下屬的克裡米亞汗國擊敗,徹底覆滅。
  • 俄羅斯300年擴張史(1):曾是大蒙古國的附庸,一步步走向強大
    1581年,沙皇俄國便對西伯利亞汗國發起了進攻,並在10月26日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對當地展開了統治。到了這裡,伊凡四世的一生成就便到了頂點,在伊凡四世死後,沙皇俄國就進入到蟄伏時期,版圖幾乎沒怎麼改變過,直到1696年,彼得一世成為沙皇之後,沙皇俄國才再次進入到爆發階段。
  • 1918年的魯登道夫攻勢,德國在發動進攻前都有哪些優勢和準備?
    為此,德軍在1917年儲備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資,為的就是1918年這一仗。和俄國的停戰讓他們在東線的部隊可以回調至西線,在實際兵力上已經佔據了優勢地位。彼時德軍的兵力為157萬人,而協約國僅有125萬人,優勢的兵力足以讓德軍發動一場優勢的進攻。而反觀協約國則對於德軍的計劃茫然無知,只顧著進行內部糾紛和換防工作。在他們眼裡,德軍的威脅已經不算什麼了。
  • 俄羅斯不老藥兩年後上市?為了長生不老人類也是拼了
    2月21日,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學者證實研製出了可激發人體製造自身幹細胞,更新組織和防止衰老的製劑。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伊萬-斯米爾諾夫向俄新社表示:「我們正在研製用於癌症病人化療後的骨髓再生抗衰老製劑,肝臟保護裝置和婦女健康製劑。研發核心是延緩衰老過程。」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