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種思維方式——認知本體

2020-06-25 開心之路

天才科學家特斯拉,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陌生。其實他就在我們身邊,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另外他還發明了交流電。


第四種思維方式——認知本體


除此之外,他還發明了很多超越時代的事物。當我們對他稍加了解,就會對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帶著信心去思考:

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就用能量、頻率與振動來思考。——尼古拉·特斯拉

發明,其實是本來存在的信息跨越時空被接收到。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高端的藝術和科學,都是信息跨越時空被接收到的產物。

愛因斯坦說:「直覺是賦予我們的神聖禮物,推理是我們的忠實僕人。但是,我們建立的社會卻把榮耀給了僕人,而忘記了神聖的禮物。」

問題是,直覺到底是什麼?直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認知本體。

如果你能很容易的安住第三種思維方式——清淨心地,就能很容易地回歸到直覺狀態。

如果你不能安住清淨心地,那麼就很難回歸到直覺狀態。為什麼呢?當你進入清淨心地的狀態時,說明邏輯思維已經不那麼控制你了。我們說過,清淨心地,是超越對錯的。你不那麼執著對錯,對錯也就不那麼捆綁你,你就能從二元的思維狀態裡逐漸剝離,回歸到自己本具的認知本體當中。

認知本體是什麼,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知覺從中而生,這些行為是本體的作用。我們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嗅到的一切,也從認知本體當中產生,這些稱之為信息現象。

在這種狀態中,我們更能體會到愛因斯坦說月亮存在與否、王陽明說花之明滅的美妙。

一切滋生現象的行為和在行為下滋生的現象,都產生自認知本體。

認知本體就像屏幕一樣,顯現著文字、標點和各種圖片和圖像。

時間和空間,都是產生自認知本體的信息。從這個角度講,時間和一朵花,沒有區別,都是產生自認知本體的現象。

這也就是發明家可以突破時空接收信息的原因——時間是產生在認知本體中的現象之一,所以時間無法限制認知本體。認知本體的狀態可以突破時間限制。

中庸中有這麼一句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所以,認知本體是很偉大的,她能夠像一樣鏡子一樣,顯現一切,包括時間、空間、人物、思想、認知、行為。

如果把時間、空間、人物、思想、行為都判斷為認知,那麼就很容易理解什麼是認知本體。

認知本體,就是知。她的母親,就是道。

知道很重要。

回歸知,原因何在?

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就用頻率來思考。——尼古拉·特斯拉

直覺是賦予我們的神聖禮物,推理是我們的忠實僕人。——愛因斯坦

這個知,也名為見覺。本質上來講,它是一種覺礙的障礙,但是,她卻可能是很多人回歸的必由之路。

我們創造了這個問題,那麼就要由我們親自解開。

如何回歸?當你處在清淨心地當中,你認知到一切都是信息,其實你能認知信息的那個行為,和信息本身一樣都是信息,他們空無實質。

認知本體裡生出了聽,聽又發現了信息。

認知本體,即是能聽的能。

在清淨心地中,聽到外在的一切信息,仔細反聞,能聽的是什麼?

誰看?誰聽?誰念?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如果你回歸認知本體的狀態,就能回歸這個知。


第四種思維方式——認知本體


第四種思維方式——認知本體

相關焦點

  • 第四種思維狀態——認知本體
    直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認知本體。如果你能很容易的安住第三種思維方式——清淨心地,就能很容易地回歸到直覺狀態。如果你不能安住清淨心地,那麼就很難回歸到直覺狀態。為什麼呢?當你進入清淨心地的狀態時,說明邏輯思維已經不那麼控制你了。我們說過,清淨心地,是超越對錯的。你不那麼執著對錯,對錯也就不那麼捆綁你,你就能從二元的思維狀態裡逐漸剝離,回歸到自己本具的認知本體當中。
  • 扭曲你思維方式的6種認知效應
    然而,它們通常是用不準確的、通常是負面的方式看待現實的思維模式。 一個例子可能是認為「我是這個星球上最不幸的人」。作為這種思維的結果,或者在經歷任何其他認知影響時,你更有可能以一種更消極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看什麼是認知影響。
  • 身體到思維,思維到意識,克隆體和本體一樣嗎?
    在科幻作品之中,人類通過不斷克隆自己的本體,從而實現意識的永存,每當自己的身體走向死亡的時候,就克隆一個新的個體,新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和記憶,繼續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並將所經歷的一切通過克隆技術傳給下一個「自己」。當然,這些只是科幻作品中的描述,而在現實世界之中,克隆技術也是切實存在的,那麼克隆體和本體一樣嗎?
  • 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方式:物質思維與關係思維
    氣態下的分子運動自由度最高,對這一形態的描述參量有壓力、體積、溫度等等,它們都代表著一種統計性,這種描述方式實際上同樣可以用於固態、液態等相對恆定的物質形態。換句話說,液態和固態可視為氣態分子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日常研究過程中,由於這些參量的衡量在直觀尺度內基本上是恆定的,我們的認知系統會習慣性的把它理解為基準概念,而忽略了尺度不同而帶來的認知差異問題。
  • 世界頂級五種思維方式
    窮人和富人的本質區別是思維方式,教育的過程就是不斷改變我們認知的過程。之前是流行「讀書改變命運」,當所有人都讀書時候你會發現你需要更多的「見識」才能改變命運。今天來個大家介紹世界頂級的五種思維方式:1.墨菲定律越害怕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 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終篇)
    ,為什麼要建立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2介紹五種關於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3五種身份思維模型的交集和推薦做法上一章節我們講到五種思維模型的主要特徵和具體解釋,通過分析原因和介紹示例,我們理解了時間-空間、展示、屬性、關係和勝任力思維模型背後的合理性。
  • 科學思維方式與中華哲學思維方式互相不理解的原因
    絕對個體思維方式的一種有利和兩種缺陷。第一,什麼是個體思維方式?絕對個體思維方式同時也是絕對整體思維方式,因為絕對個體認知的東西也會被認知為絕對整體。比如人是絕對個體,但是西醫科學用解刨學把人解刨成絕對個體組成的絕對整體。
  • 絕對讓你尖叫的「13種」思維方式!
    能夠明白以下13種思維方式,才是擁有了真正的珍寶,你擁有幾個? 1.有個老人愛清靜,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於是他把小孩召集過來,說:我這很冷清,謝謝你們讓這更熱鬧,說完每人發三顆糖。孩子們很開心,天天來玩。幾天後,每人只給2顆,再後來給1顆,最後就不給了。孩子們生氣說:以後再也不來這給你熱鬧了。老人清靜了。
  • 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二)
    ,為什麼要建立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2介紹五種關於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3五種身份思維模型的交集和推薦做法上一章節我們講到,思維模型是真實、假設或虛構情況的心理學表示。通過理解五種思維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身份系統的討論和工程設計。本期我們將帶來五種思維模型的主要特徵和具體解釋。五種思維模型每個思維模型對「身份」識別、記住和響應的方式都不相同。如何確定其獨特性,如何識別一名候選人?
  • 聯通主義:「網際網路+教育」的本體論
    (一)人類教育的變革與本體論的發展  每個時代的教育哲學都以其特定的思維方式和追問方式來建構其對教育世界的認識。歷史上形成了以赫爾巴特、杜威等為代表的各種教育哲學流派和思潮。在教育本體論的探討中,形成了多種關於教育本體論的認知。
  • 心理學:積極的思維模式跟高維度的認知方式,會讓你變得更加幸運
    決定你的行為方式的是你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會根深蒂固地植根在你的潛意識層面,卡爾.榮格認為:療愈的過程就是將潛意識層面的真實引導進意識層面,這些所謂的真實實際上是以長久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認知方式,就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比較
    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是組織、交流和保留知識的三種強有力的視覺映射策略。它們幫助我們規劃出複雜的想法、過程,並認識到模式和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看起來和感覺相似;這種相似性導致了某些混亂。無論是設計師、研究人員還是用戶,它們是三種不同的思維模型形象化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好處。
  • 人類7000種語言塑造7000種大腦認知體系:語言和思維的相互塑造
    《世界青年說》節目裡的孟天提到,在說母語和第二種語言時,人表現出的性格和行為可能是不同的。比如,當你和一些外國人交流,或者出國講外語時,表現出來的生活狀態可和思維方式可能和你說母語的時候不一樣。你是不是有類似的經歷呢?那麼,語言和思維是如何相互塑造的呢?
  • 思維方式決定你能走多遠,厲害的人,大都有這五種本質的思維方式
    前言:這是關於真正厲害的人是如何煉成的, 一個人最重要是講究自我的尋找,思維方式的習慣訓練,在這個專欄裡重點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塑造自己,以及自我應該需要儲備的技能和如何成為最好的自己,歡迎更多的人閱讀與訂閱,幫助你激活內在潛能,找到自己的領域價值高地。
  • 略論佛教本體哲學——胡曉光
    必須把本體與認識主體統一在一個認知範疇內,才能知其本體之所是,才是一個有效本體論。本體是一切思維的出發點,也是一切學問,是大前提。如對本體無確定認識,那麼任何一種學問都是無根據的。本體是什麼?怎樣認識本體?認識本體有何價值?本體就是一個充塞法界無所不在的性理,它是無為法,是有為法之依因。
  • 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辯證法
    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辯證法 2017年01月29日 10:49 來源:《哲學研究》 作者:孫正聿 字號 內容摘要:哲學意義的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並不是相互割裂的關於「存在」、「本體」和「
  • 可視化策略: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比較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作為三種視覺映射策略,在UX過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三種方法代表了三種思維方式。認知地圖、思維導圖和概念地圖是圖解技術,可以在整個UX過程中用於可視化概念之間的知識和表面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是組織、交流和保留知識的三種強有力的視覺映射策略,它們幫助我們規劃出複雜的想法、過程,並認識到模式和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看起來和感覺相似,這種相似性導致了某些混亂。
  • 可視化策略 |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比較
    本期分析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定義和比較。認知地圖、思維導圖和概念地圖是圖解技術,可以在整個UX過程中用於可視化概念之間的知識和表面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是組織、交流和保留知識的三種強有力的視覺映射策略,它們幫助我們規劃出複雜的想法、過程,並認識到模式和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看起來和感覺相似,這種相似性導致了某些混亂。無論是設計師、研究人員還是用戶,它們是三種不同的思維模型形象化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好處。
  • 從「重寫」到「本體論」
    42王銘銘則認為本體論旨在辨析存在的本相與「真實」的要素,與旨在辨析認識者的知識之本質的認識論(或知識論)相對。43甚至還有學者認為,本體論就是文化的另一種說法,即本體論和文化是從不同側重點出發所描述的一個大致相似的概念。44在論述與狩獵採集社會相關的經驗研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本體論在理論層面上所批判的目標之一——後現代主義背景下的認識論。
  • 模糊邏輯:研究人的大腦認知思維形式的邏輯科學
    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人的大腦認知中存在的幾種基本的認知偏差,分析了它們的「非理性」的一面及其所起到的不良作用。有人可能會問:這些看起來「非理性」的認知方式,為什麼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是普遍存在同時也是普遍接受的呢?而且,這些看起來「非理性」的認知方式,許多時候並不認為是「非理性」的,而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