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楊振寧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他的子女現狀如何

2020-12-05 北鬥觀察者

楊振寧作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在物理學領域有著極高的成就,在1957年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等領域開創了新的裡程碑。他的名聲享譽全世界,如今97歲的楊振寧,精神狀態還好。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如此成功的一個男人,他的後代怎麼樣呢?

楊振寧與杜致禮有三個孩子,長子叫楊光諾,次子叫楊光宇,女兒叫楊又禮。楊振寧在工作上極為嚴謹,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也是一樣的,他要求孩子們積極向上,但在喜歡的領域,選擇「放養」的模式,讓他們根據各自的愛好決定自己的行業。所以,他的兩個兒子以及一個女兒從事的職業各不相同。

楊光諾出生於1951年,這是楊振寧的父親為孫子起的名字,幾年後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獎,有人認為是楊光諾的出生和名字給父親帶來了好運。他從小就對電腦有很大的興趣,所以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從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後,從事了計算機相關的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計算機領域也作出了成就,尤其是在電腦編程上成就較高。

次子楊光宇,遺傳了父親的一部分基因,從小對物理表現出興趣,同時也對宇宙中的恆星頗感興趣,憑藉自身對小行星的研究,發現了宇宙中很多不知名的小行星。不過,對天文的愛好只是業餘的。他所從事的是化學領域,還拿到了化學博士的學位,並取得不小的成就。目前,從事著化學研究工作,是一位傑出的科技人才。

最後說一下楊振寧的小女兒楊又禮,出生於1961年,年齡最小的她自然是被父母和哥哥寵愛的小公主,她喜歡白衣天使,最終成為一名醫生,為更多的病人減輕痛苦。我們可以看出,楊振寧的三個孩子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在教育上,楊振寧用行動教會了子女,無論從事哪種工作,只有認真對待,才會在喜歡的領域做出成就。

相關焦點

  • 楊振寧現在已經98歲,3個孩子現狀如何呢?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在現代物理學領域,楊振寧是一位成就極高的物理學家,他還在1957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不僅物理學的多個具體領域做出了裡程碑式的貢獻,還在上世紀中美關係鬆動後,大力推動了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現年98歲的楊振寧,是多個科研機構和協會的成員,榮譽無數。中國有句古話:虎父無犬子。楊振寧的成就這麼高,他的孩子們現狀如何呢?
  • 楊振寧的兒女們現狀如何?
    而在物理學界,有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楊振寧。提起楊振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在物理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而他一生也幾乎都是在物理研究中度過,自17年回國之後,更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97歲楊振寧的3個兒女,如今在幹啥?個個不簡單,果然虎父無犬子
    說起現代最為傑出的科學家,楊振寧先生,絕對算得上其中一位,他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可謂是做出了裡程碑的貢獻,如今97歲的楊振寧先生,已經回國定居,那麼他的3個兒女,如今在幹啥?個個不簡單,果然虎父無犬子,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楊振寧獲得諾獎後,更改國籍回歸祖國,他的兒女都回來了嗎?
    可見,楊振寧非常注重興趣愛好的發展,而楊振寧也確實支持兒女們的興趣,他們的工作職業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所選擇的,那麼,楊振寧的兒女們如今現狀是怎麼樣的呢?本篇文章就介紹一下楊振寧的兒女們。學會自己做選擇在介紹楊振寧的兒女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為父親的楊振寧和楊振寧的妻子杜致禮。
  • 31歲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5歲成美國院士李政道先生現狀如何?
    中國人作為世界上最勤勞的種族,無論是高考還是學科競賽,出現的天才年輕人都很多,但在諾貝爾獎獲得數量方面一直讓人感覺遺憾。其實中國這片土地上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並不少,除了屠呦呦、楊振寧是中國籍的諾獎獲得者外,世界上還有7位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了諾貝爾獎,只不過後來都轉了國籍留在了國外,那麼這7位留在國外的諾獎華人得主現狀如何?
  • 楊振寧曾坦言:「我放棄中國國籍後,父親始終沒能寬恕我」
    談到楊武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說起他的兒子是誰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他兒子就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楊武之是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新中國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對中國數學人才建設有重要貢獻。陳省身、華羅庚都曾在其門下學習,華羅庚曾說「引我走上數論道路的是楊武之教授」,在給楊武之的信上還曾經寫過:「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 虎父無犬子,卡納瓦羅兒子加盟拉齊奧
    虎父無犬子,卡納瓦羅兒子加盟拉齊奧 2020-11-19 17:53  肆客足球App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主要是:羅傑·彭羅斯作為牛津大學講授,羅傑·彭羅斯在數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次能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是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此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還有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他們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羅傑·彭羅斯作為牛津大學講授,羅傑·彭羅斯在數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次能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是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此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還有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他們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虎父無犬子,錢學森兒子是我國著名教授,女兒也曾海外留學
    說起錢學森,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是我國的著名科學家,是「兩彈一星」功勳的獲得者,被世人稱為「火箭之父」。可能有人會覺得,錢學森先生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獻給了祖國,對自己的孩子會疏於管教,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與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學獎一半授予時年96歲的阿希金,使他成為諾獎史上最年長獲獎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 被誤解的楊振寧!當代活著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他被譽為當代活著的最偉大物理學家,他和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榮獲1957年諾貝爾獎。他是世界物理學的泰鬥,為物理學打開了新的大門,開闢了新的道路。他本應是國人的驕傲,追求的標杆,卻受著不該有的非議與責難。他就是楊振寧,被誤解的楊振寧!
  • 你的孩子要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需要這兩步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獎項得主相繼宣布。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百年諾獎今年的打開方式不得不發生改變——取消頒獎晚宴,全程採用線上直播方式頒獎。在中國,也有位科學家因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名揚四海。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獎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世紀及21世紀物理學的主要成就和物理學的發展情況。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的候選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學院的瑞典或外國院士、諾貝爾物理和化學委員會的委員、曾被授予諾貝爾物理或化學獎金的科學家、在烏普薩拉、隆德、奧斯陸、哥本哈根、赫爾辛基大學、卡羅琳醫學院和皇家技術學院永久或臨時任職的物理和化學教授等科學家推薦。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諾貝爾物理學獎僅授予1人的,出現了47次;授予兩人的,共出現了32次;授予三人的,出現了34次。近年來,兩人或者三人獲獎的頻率大大增加,上一次獨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還要追溯到1992年獲獎的喬治·夏帕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獲獎時是25歲。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 次。其中有6個年份沒有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科技名家】李政道: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49年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米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論。  1957年與奧赫梅和楊振寧合作提出電荷共軛不守恆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
  • 楊振寧:物理學盛宴已過。中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哪裡?
    愛因斯坦憑藉這一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圖為普朗克在1922年為愛因斯坦頒發諾貝爾獎章。 你以為這就算完了?同年,愛因斯坦還憑一己之力,親自引爆了另外一顆核彈——相對論的前奏,狹義相對論。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清華大學教授有望摘下物理學諾獎?
    英國科學家Roger.Penrose因為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德國科學家Reinhard.Genzel、美國科學家Andrea.Ghez兩人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超大質量天體,而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