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基因組大小的差異高達64倍

2021-01-09 中國荷都網

《科學日報》(記者趙漢斌、記者趙若平)蝴蝶因其形態多樣性,自達爾文時代以來一直是研究物種適應性進化的重要群體之一。近年來,它們被認為是研究形態遺傳、進化和發育的理想模型,已成為發育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種群遺傳學、保護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模型生物之一。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當該研究所進化基因組學和基因起源研究小組對蝴蝶基因組大小的進化進行研究時,發現不同科和屬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此前,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雪燕帶領的昆蟲研究團隊於2015年完成了所有蝴蝶、模式種帝王蝶及其相關種——柑橘帝王蝶基因組的基因編輯,並首次以蝴蝶為例實現了野生昆蟲的基因編輯。

在此基礎上,研究小組於2017年啟動了蝴蝶譜系基因組計劃。作為蝴蝶系譜基因組計劃的第一步和基礎,該團隊利用流式細胞術測定了中國分布的67種蝴蝶的基因組脫氧核糖核酸含量,並利用第二代測序技術組裝了它們的線粒體基因組,其中首次報導了一個亞科23屬59種的線粒體基因組。基於公共資料庫中的基因組大小和線粒體基因組數據,構建了6科29亞科145屬264種蝴蝶的系統發育樹,並在此系統發育框架內討論了6科71屬24亞科106種蝴蝶基因組大小的演變。

研究結果顯示蝴蝶的基因組大小(基因組中的脫氧核糖核酸含量,一般按重量計算)在蛺蝶科的0.203皮克和鳳蝶科的1.287皮克之間,相差6.4倍。然而,科內最大的差異是鳳蝶科的5.9倍、蛺蝶科的4.8倍、其他粉蝶科的4.4倍、灰蝶科的2.6倍、海蝶科的2.2倍和河蜆科的1.8倍。

研究還表明,蝴蝶祖先基因組的大小約為0.5毫克,不同亞科或科的一些祖先基因組大小的增減導致現有蝴蝶基因組大小的多樣性變化。這些結果不僅為蝴蝶基因組大小的進化提供了新的見解,也為未來的基因組測序計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研究結果命名為《蝴蝶基因組大小的變異(昆蟲綱,鱗翅目,蝶總科):徹底的系統發育比較》,在線發表在昆蟲學雜誌《系統昆蟲學》上。

相關焦點

  • 蝴蝶基因組 大小差異高達6.4倍之多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在進行蝴蝶基因組大小進化方面的研究時,發現不同科屬之間,竟存在很大差異。 此前,昆明動物研究所李學燕副研究員帶領的昆蟲研究團隊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種金鳳蝶及其近緣種柑橘鳳蝶兩種鳳蝶基因組的基因編輯,並以蝴蝶為例首次實現野生昆蟲的基因編輯。
  • 蝴蝶基因組大小進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種金鳳蝶及其近緣種柑橘鳳蝶兩種鳳蝶基因組,以蝴蝶為例首次實現野生昆蟲的基因編輯(Li et al., 2015,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此基礎上,為了在蝴蝶系統發育的更大尺度下更好地探討蝴蝶形態等表型多樣性進化的遺傳基礎,於2017年啟動了蝴蝶譜系基因組計劃。
  • 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公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李學燕副研究員帶領的昆蟲研究團隊運用三代長讀長測序技術,結合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Hi-C)技術,成功地組裝了碧鳳蝶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這是首個利用Hi-C技術完成的染色體水平的蝴蝶基因組。
  • 昆明動物所發布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種金鳳蝶及其近緣種柑橘鳳蝶兩種鳳蝶基因組(Li et al., 2015,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基礎上,對廣泛分布在東亞、南亞以及東南亞並對體色進化及物種分化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
  • 徐鵬報告詳細解讀:鯉魚異源四倍體起源及基因組進化
    亞科)與鯉兩個亞基因組相比,基因組覆蓋度差異則不大(正文圖2c)。試試用轉座元件序列吧~A、B亞基因組的轉座元件序列差異(TE divergence)結果顯示,鯉兩個亞基因組於13%開始分化,在7%時合併形成異源四倍體鯉。
  • 研究人員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解析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為研究二倍體馬鈴薯自交衰退分子機制和培育二倍體自交系提供了數據基礎,也為其他雜合基因組的組裝和分析提供了借鑑。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
  • 基因組與新興生物技術整合研究思路拓展
    ( Medicago sativa L.)基因研究中,首先利用了70 GB,~22x PacBio CCS數據進行基因組組裝,組裝獲得紫花苜蓿基因組大小3154 Mb,Contig N50=459 kb, 然後利用ALLHiC進行同源染色體組群的劃分,最後通過Hi-C互作熱圖、遺傳圖譜共線性、ONT數據回比、BUSCO完整性、轉錄組對基因組完整性等進行評估。
  • 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優薯計劃」的最新成果:破譯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
    近年來,國內外相繼開展二倍體馬鈴薯雜交育種,加速馬鈴薯的育種過程。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和深圳市的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員發起了「優薯計劃」,即以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為指導,用二倍體替代四倍體,並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對馬鈴薯的育種和繁殖方式進行顛覆性創新。
  • 大型基因組(Large Genome Size)研究策略與思路
    的研究可謂「雨後春筍,勢如破竹」,其研究成果發表於眾多知名期刊;於此同時,由於三代測序技術(PacBio)成本的大幅度下降,通量>10000倍增加,讀長>100倍提升(圖1),針對大型基因組(5 Gb≤Genome Size<10 Gb)或超大型基因組(Genome Size≥10 Gb)的組裝策略日臻完善,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開展了超大基因組的動植物的研究工作,如裸子植物,兩棲爬行動物等
  • 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
    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科學網—中外團隊破譯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全基因組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 日前,福建農林大學教授莊偉建聯合印度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所、華北理工大學等23個研究機構,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了四倍體栽培種花生的全基因組
  • 在整個手機市場,TFT-LCD依然是絕對主流,佔比高達64.3%
    TFT-LCD仍是我國手機首選屏幕,佔比高達64.3%。中高端手機AMOLED屏幕已經普及,但在整個手機市場,LCD依然是絕對主流。最新統計數據顯示,TFT-LCD仍是我國手機產業首選的屏幕,佔比高達64.3%。
  • 蝴蝶效應:大自然的連鎖反應機制
    長9.53mm,寬4.76mm,厚1.19mm,還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後每張體擴大1.5倍,這個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選定的.最大的第13張長61mm,寬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於撲克牌,厚度相當於撲克牌的20倍。
  • 基因組規模的大小並沒有什麼卵用?
    基因組規模的大小並沒有什麼卵用?時間:2015-09-25 08:0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基因組規模的大小並沒有什麼卵用 對人類的基因測序工程剛剛過去10年,在那之後的工作更加艱巨,我們需要檢測每個基因片段是否被表達,或者僅僅就是被攜帶在染色體中。
  • 深圳科學家獲得迄今最完整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深圳商報由農業農村部支持下,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下稱「基因組所」)與雲南師範大學共同承擔的「優薯計劃」再添新成果,科學家獲得了迄今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向最終實現用種子繁育馬鈴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發燒友海淘蝴蝶標本被訴走私 價值高達150萬元
    16日,濟南中院開庭審理一起走私珍貴動物、動物製品案,三名痴迷蝴蝶的發燒友,先後從馬來西亞等國,通過郵寄方式,涉嫌走私千餘枚蝴蝶標本。該案是我國籤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來,海關查獲的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花費1 . 6萬元買來的蝴蝶,經司法鑑定後,價值高達150萬元。案值大小將直接關係到三人的量刑,這也成為法庭辯論的焦點。
  • 華中農大繪製出兩個棉花四倍體栽培種的參考基因組
    該論文介紹了整合多種方法組裝得到的異源四倍體栽培種陸地棉和海島棉的參考基因組序列,為棉花基因組進化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對基於基因組的棉花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儘管已從海島棉中克隆了一系列功能基因,但這兩個棉花基因組存在什麼樣的差異,究竟哪些基因組片段控制海島棉優異纖維品質的形成等仍不清楚。雖然兩個棉花的基因組草圖已經發表,但是由於組裝質量和完整性不高,很難直接從全基因組水平進行比較。
  • 報告:TFT-LCD仍是我國手機首選屏幕 佔比高達64.3%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TFT-LCD仍是我國手機產業首選的屏幕,佔比高達64.3%。1月21日,中國信通院發布《國內手機產品交互載體特性監測報告(2019年第四期)》。手機屏幕材質種類較多,因成像原理和機制不同,導致最終呈現給用戶的色彩飽和度、亮度和功耗都存在差異,也成為手機廠商重點營銷的技術特性之一。統計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我國上市的手機中,TFT屏幕(LCD屏幕技術的一種)的手機款型佔比64.3%。TFT仍是我國手機產業首選的屏幕材質技術。AMOLED屏幕佔比不到20%。
  • 華大組裝完成人類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華大組裝完成人類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5月26日,華大基因研究人員首次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策略和方法組裝出迄今最完整的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為從頭組裝雜合度高的基因組奠定了基礎。該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人類基因組是二倍體,完整了解每個染色單體的變異對基因組信息的解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