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顧之LACE研究:輔助含順鉑化療有顯著的OS和DFS獲益

2021-01-16 網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研究背景

  大約30%-7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仍會發生復發並導致死亡。輔助放療在I期和II期患者中並沒有長期的生存獲益[1],也不是推薦的治療方案。既往一項大型META分析[2]提示:輔助含鉑(順鉑)化療能延長5%的5年總生存(OS)率,HR=0.87,P=0.08,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多項大型III期隨機對照研究中證實[3-5],相比沒有輔助治療,輔助化療能顯著延長患者的OS。雖然這些III期臨床研究的結果並不都是陽性結果,還是有一些研究失敗了[6,7],但之後的多項META分析均支持輔助化療有顯著的生存獲益[8,9]。

  本研究也是一項大型的META分析,稱為LACE研究[10](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納入了多項含順鉑輔助化療的臨床研究,旨在觀察哪個輔助化療方案或哪個亞組人群更能從輔助治療中獲益。

  研究設計

  納入排除標準:納入術後含順鉑輔助化療對比沒有輔助化療、含順鉑輔助化療序貫輔助放療對比單純術後輔助放療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且這些研究至少納入300名以上的患者以及都是在1995年NSCLC META分析之後開展的。排除評估術後非含順鉑輔助化療或使用同步放化療的研究。主要研究終點是OS,次要研究終點是無病生存(DFS)、肺癌/非肺癌相關的死亡和安全性等。

  研究結果

  共納入5個研究,4584例患者。這5個研究分別是ALPI研究、ANITA研究、BLT研究、IALT研究和JBR10研究。

  

  本研究排除了Big Lung Trail研究中74例不完全切除或既往接受過新輔助患者的患者。中位隨訪5.2年(4.7-5.9)。患者基線特徵如下:

  

  1. OS和DFS均有顯著獲益,5年OS率絕對值可顯著提高5.4%

  輔助化療相比沒有輔助化療,有顯著的OS獲益,HR=0.89(95%CI 0.82-0.96, P=0.005),輔助化療可顯著降低11%的死亡風險,3年和5年生存率絕對值可顯著提高3.9%和5.4%。DFS也有顯著的獲益,HR=0.84(95%CI 0.78-00.91, P<0.001),3年和5年DFS率絕對值可顯著提高5.8%和5.8%。

  

  

  2. 輔助患者的依從性尚可,但3-4級AE發生率高達66%

  在輔助化療組中,9%的患者沒有接受化療,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拒絕,佔比43%,但還有59%的患者接受了至少240mg/m2的順鉑。14%的患者只接受了1個周期的化療、10%的患者接受了2個周期,這些沒有按照計劃接受完整的3-4個周期化療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拒絕、毒性、早期死亡和疾病進展。手術和術後輔助化療開始的中位間隔時間是39天。

  本研究只觀察3級及以上的不良事件(AE)。由於IALT研究並沒有收集3級AE,所以我們只分析了剩下4個研究1190例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的安全性,其中3-4級AE發生率為66%;在所有5個研究中,4級AE的發生率為32%。

  3. 順鉑聯合長春瑞濱或成標準輔助化療方案

  順鉑聯合長春瑞濱,相比順鉑聯合其他一種化療或聯合其他兩種化療方案,OS有獲益趨勢(P=0.11),DFS亦有獲益趨勢(P=0.07),且事後分析提示順鉑聯合長春瑞濱的方案與其他兩個方案的OS和DFS獲益是有統計學差異的。

  

  研究討論

  ①順鉑聯合長春瑞濱或是最優輔助化療方案

  首先,LACE研究的結果是在預料之類的,所以本研究的重點並不是確認輔助化療是否有OS或DFS獲益,而是希望通過探索性分析,找到最適合的患者特徵和最適合的化療方案。研究提示:與其他含順鉑雙藥或三藥化療方案相比,順鉑聯合長春瑞濱的方案的獲益相對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中順鉑的劑量也相對較高。

  ②輔助化療後序貫輔助放療的意義似乎不顯著

  本研究還發現,輔助化療後是否序貫輔助放療的意義不大。雖然在I期和II期患者中,術後輔助放療並不是推薦的方案,可能還會帶來不利的生存獲益,但既往一項研究的非預設分析提示,在III期N2的患者中,輔助化療後序貫輔助化療有生存獲益,因此,III期患者輔助放療的地位還存在爭議。

  ③IB期患者輔助化療有獲益趨勢,但尚不顯著

  IB期患者的OS有獲益趨勢,但獲益不顯著,HR=0.92(95%CI 0.78-1.10),與另一項CLGB 9633研究的數據相似,HR=0.80(95%CI 0.57-1.13),LACE的95%置信區間完全落在9633研究的置信區間內,這也很好理解,畢竟LACE研究的樣本量更大,置信區間範圍肯定更窄。

  研究結論

  LACE研究明確了輔助含順鉑化療方案在完全切除NSCL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支持其在臨床實踐中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IA期和PS評分為2分的患者中,輔助含順鉑化療的獲益在幾個經典臨床分層中並沒有顯著差異。

  翻譯校閱專家

  

  王群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及胸腔鏡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胸外科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胸腔鏡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常委及上海市副會長、英國皇家外科學院Fellow(FRCS,Fellow of Royal College of Surgeions)、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及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參考資料:

  2.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using updated data on individual patients from 5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BMJ 311:899-909, 1995.

  3.The International Adjuvant Lung Cancer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Cisplatin-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350:351-360, 2004.

  4.Winton T, Livingston R, Johnson D, et al: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vs. observation in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352:2589-2597, 2005.

  5.Douillard JY, Rosell R, De Lena M, et al: Adjuvant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versus ob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B-III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juvant Navelbine International Trialist Association [ANIT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Oncol 7:719-727, 2006.

  6.Scagliotti GV, Roldano F, Torri V, et al: Randomized study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 II, or III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95:1453-1461, 2003.

  7.Waller D, Peake RJ, Stephens RJ, et al: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surgical setting of the Big Lung Tri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6:173-182, 2004.

  8.Hotta K, Matsuo K, Ueoka H, et al: Role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appraisal with a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Clin Oncol 22:3860-3867, 2004.

  9.Sedrakyan A, van Der Meulen J, O』Byrne K, et al: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28:414-419, 20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首個III期研究:含鉑輔助化療更優,同源重組修復突變患者療效更勝一...
    鉑類為基礎的輔助化療在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的療效仍有爭議,復旦大學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和餘科達教授研究團隊開展的PATTERN研究,旨在評估紫杉醇+卡鉑對比標準方案用於TNBC輔助治療是否更優效,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上。
  • 快訊| CheckMate 227 1a:O藥+伊匹木單抗一線治療肺癌,OS顯著獲益...
    2019年7月24,百時美施貴寶公布了III期臨床研究CheckMate-227 1a達到了總生存(OS)的共同主要終點。CheckMate-227 1a達到終點CheckMate 227是一項開放性III期臨床研究,評估以歐狄沃®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對比含鉑雙藥化療用於晚期NSCLC患者(鱗癌和非鱗癌)一線治療的療效。
  • CTONG1104研究重磅更新,輔助EGFR TKI成就新選擇!
    基於IASLC分期(七版)系統,IIB-III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36%~49%,含鉑輔助化療是II-IIIA期完全切除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ADJUVANT-CTONG1104研究首次證實,輔助吉非替尼治療對比標準雙藥化療可顯著改善EGFR突變陽性II-III(N1-N2)期NSCLC患者無病生存期(DFS),兩組的中位DFS分別為28.7個月和18.0個月(HR=0.6,P=0.0054),3年DFS率分別為34%和27%(HR=0.74,P=0.37)。
  • 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回顧|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腫瘤|...
    • 晚期病人臨床陰性淋巴結不需要切除,IIIB期以前必須行淋巴結切除有矛盾,可綜合參考分析(LION試驗臨床陰性切除未獲益)。• 保留生育功能需進行全面分期手術。• IDS切除可以切除的可疑和/或增大淋巴結。• 不切除淋巴結指徵:交界性腫瘤、臨床明確的早期惡性兒童/青春期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惡性性索間質腫瘤。
  • 結直腸癌術後輔助化療,誰該做?做多久?看看專家怎麼說!
    自 IDEA 研究結果公布以來,仍有很多人在問,究竟哪些人需要做術後輔助化療,哪些人需要做 3 個月,哪些人需要做 6 個月? 結直腸癌輔助化療現狀 輔助化療的治療目標是根除隱匿性微轉移病灶、消滅 R0 術後殘留的腫瘤細胞,改善 DFS 和 OS,增加治癒機會。
  • 對化療有疑惑?這些回答可能對你有幫助
    「在沒有患病的時候,「化療」就是兩個字,但在患病後,我要考慮用哪個藥好,靜脈打還是腹腔化療,出現副作用怎麼辦……「一名卵巢癌病友如是說。的確,化療作為大部分卵巢癌患者的主要治療過程,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病友們該如何在化療中得到最大的獲益和承受最小的副作用呢?先來看看治療方案的選擇。
  • 胃癌化療後三個月去世,做化療真的會加速病情嗎?來看看實際情況
    不治療吧,意味著腫瘤不斷發展,治療吧,又擔心毒性太大,得不償失,病人和家屬面對兩難的選擇。 無論是胃癌、肺癌還是其他惡性腫瘤,化療不是隨意為之,不是說你想化療就馬上給你用藥。任何病人做化療之前必然要經歷嚴格的評估,包括身高、體重、體力狀況、營養狀況,檢查身體各臟器的功能,尤其是心功能和肝腎功能。
  • 超聲聯合微泡增敏腫瘤化療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
    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許多腫瘤早期診斷率低,發現時已處於晚期,甚至已發生轉移,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由於手術及放療均為局部治療,對於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或遠處轉移作用較小。化療為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通過血液循環使藥物遍布全身大多數組織和器官,可用作某些中晚期腫瘤局部治療前的輔助手段,還可在術後預防局部微小復發及轉移,甚至根治某些腫瘤。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Durvalumab是PD-L1抗體,在膀胱癌和肺癌中顯示出較好療效。這項研究是探索在三陰性乳腺癌的紫衫-蒽環化療方案基礎上聯合Durvalumab的新輔助治療,研究共入組17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以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低/中/高)分層。
  • 羅氏Tecentriq聯合含鉑化療一線治療III期...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部分盲法、隨機III期研究,對既往未接受過系統療法治療轉移性疾病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Tecentriq聯合化療相對於單用化療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共入組了1213例患者,這些患者隨機分配進入3個治療組:(1)Tecentriq+含鉑化療(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或卡鉑);(2)Tecentriq;(3)含鉑化療(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或卡鉑)+安慰劑(對照組)。在Tecentriq聯合治療組中,共同主要終點是研究調查員採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1版(RECIST v1.1)評估的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
  • 吳一龍教授團隊ADAURA研究提前2年揭盲,顯著改善非小細胞肺癌術後...
    《醫師報》融媒體編輯 弈暄暄近日,由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聯合全球和國內284家中心團隊開展的一項雙盲Ⅲ期臨床試驗經獨立數據監控委員會審查,有證據表明有療效,提前2年揭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科技獎專題 | 提高肺癌放療療效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王綠化教授帶領團隊開展「提高肺癌放療療效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歷經17年,圍繞現代精確放療新技術規範、臨床治療方案優化等關鍵問題,在國內率先開展肺癌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等新技術的系統研究,解決了臨床療效驗證、流程規範制定、治療方案優化及臨床推廣應用等關鍵技術難題,使得我國肺癌放化療的生存明顯提高、不良反應顯著下降。
  • 吳一龍教授團隊ADAURA研究提前2年揭盲,顯著改善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患者預後
    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結果顯示,對於EGFR突變陽性的ⅠB~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術後患者,奧希替尼作為輔助治療可以顯著延長無病生存期和中樞神經系統(CNS)無病生存期。以往,對於完全切除的Ⅱ~ⅢA期NSCLC患者,通常是推薦術後採用以順鉑為基礎的輔助化療,ⅠB期患者則根據術後評估輔助治療的獲益和風險來決定治療方案。可是,這種治療策略的預後並不理想,早中期可切除的NSCLC患者亟需一種新的輔助治療策略帶來更多的臨床獲益。
  • 楊帆教授、梁乃新教授、嶽東升教授:ADAURA研究有望開啟TKI輔助治療新模式?
    由中國研究者主導的ADJUVANT研究和EVAN研究可謂靶向輔助治療的開篇之作。從今年ASCO到ESMO中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公布,讓我們對TKI輔助治療有了新的認識,但是目前研究尚未觀察到OS獲益,所以靶向不能完全挑戰或者替代傳統輔助化療的地位。因此這兩項研究可以說是開創了TKI輔助治療的時代,但在奠定術後輔助治療地位方面,證據級別不夠充分。Q4:如何看待靶向輔助治療周期與患者生存獲益的關係?延長輔助用藥時間能否成為未來治療的趨勢?
  • [SABCS 2014]高TIL水平HER2陽性乳腺癌:單用化療獲益大
    梅奧診所癌症中心副主任Edith A. Perez女士(醫學博士)在2014年的聖安東尼奧乳腺癌學術會議上報告了這項研究。她對Medscape醫學新聞說,也許在將來,對於Str-TILs水平較高的小部分患者,我們可以減少對他們的治療幹預。但是,她強調這項研究也表明對絕大多數Str-TILs低水平或無Str-TILs的患者而言,聯合應用曲妥珠單抗會使治療效果得到很大改善。「這一點確實十分顯著」,Lifton博士評論到,「所以,對這類患者應用曲妥珠單抗是非常必要的。」
  • 王潔教授專訪:肺鱗癌免疫治療首個成功的中國III期研究——盤點肺鱗癌免疫治療的成功與失敗
    自2000年起,NSCLC開啟了依據組織類型治療的模式,鱗癌和非鱗癌分別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回顧治療發展歷程,相比非鱗癌,鱗癌治療的進展不盡如人意。化療藥物在化療領域,著名的JMDB研究發現,低毒性化療藥物培美曲塞/順鉑在非鱗癌中表現出生存獲益,但在鱗癌中沒有看到這種獲益,所以指南僅推薦用於非鱗癌的治療,機制不明,可能與鱗癌組織中胸苷酸合成酶(TS)表達較高有關。
  • 首個本土研究披露數據!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肺癌
    目前,替雷利珠單抗已在中國獲批兩項適應症:①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②治療 PD-L1 高表達的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 12 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 CSCO前兩日看點回顧·恆瑞篇
    II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對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國人晚期BTC患者,採用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含奧沙利鉑化療進行一線治療有效,即使在患者基線狀態更差的情況下,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含奧沙利鉑化療亦表現出一定療效(兩組ORR分別為10.3%和19%),mOS獲益(兩組分別12.9m和13.6m vs 其他研究 5.0-12.4m),方案的安全性也較好,本研究的結果也期待在進一步的大樣本量的Ⅲ期臨床研究中得到驗證。
  • Cancer Res:順鉑耐藥腫瘤細胞對PARP抑制劑敏感
    2013年4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Cancer Research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證實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轉移酶-1(PARP1)抑制劑對常用化療藥物順鉑耐藥的癌症患者可能是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Guido Kroemer醫學博士說:順鉑是最廣泛使用的傳統抗癌化療藥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