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物吃生肉沒事,而人類就要吃熟食?

2021-01-15 迷你科學星球

生肉中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卵)。吃生肉最主要的危險是寄生蟲,有可能患上寄生蟲病,危害身體健康。為了安全起見,人們通常會烹飪後再吃。而自然界的食肉類野生動物,沒有烹煮食物的能力,一直保持著吃生肉的習慣,但感覺它們吃生肉似乎很安全,難道它們真的不懼寄生蟲嗎?

實際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有可能因為吃生肉被感染寄生蟲。

一些寄生蟲會奪取宿主的營養,對宿主的組織造成損傷,寄生蟲代謝物和死蟲體的分解物又具有毒性和抗原性作用,隨著體內寄生蟲的積累,達到一定數量,將會影響到免疫功能和健康。野生肉食動物體內都或多或少寄居著寄生蟲。只不過,肉食的生理特質會有一些措施來抵禦一部分寄生蟲和病菌的侵襲,從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寄生蟲的危害。而它們與生俱來的吃肉食性,也使它們沒得選,為了生存早已習慣了這種飲食方式,所以它們的壽命受寄生生物影響,普遍較短。

每一個物種都有不同的生理構造。一般來說,不同的消化系統功能造就了動物們不同的食性。肉食動物的消化系統有以下特徵:較短而簡單的腸道,強胃酸的鐵胃,強大的免疫系統,這使得它們對生肉潛藏的危險具有很高的適應性,比人類更有耐受力。

一般的食肉動物通常吃的都是比較新鮮的肉類,基本是現捕現吃。肉質越是新鮮,受細菌等微生物汙染的程度越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肉類腐爛的速度很快,腐肉會產生對身體有危害的毒素。而肉食動物短而簡單的消化管道設計,能夠很快地消化食入的生肉,不讓生肉長時間滯留體內產生毒素,儘快排出,避免毒到自己。食肉動物的嗅覺也特別靈敏,可以遠離嚴重腐爛的肉類,免遭感染。

再者,肉食動物的胃酸濃度非常高,吃進去的寄生蟲很快就會被強酸消滅掉。而有些肉食動物,在食物匱乏時,對腐爛的動物屍體也吃,還有一類專門吃腐肉的動物,比如禿鷲,鬣狗等,它們可以相對安全地吃生肉或腐肉,也歸功於它們極高強度的胃酸,以消殺大部分有害的病菌,減少感染率。

而且,因食肉動物長期吃生肉,它們的生理特性就一直朝著適應生肉且提升吃生肉能力的方向演化,於是逐漸進化出強大的免疫系統,具有抵禦某些種類微生物毒素的抗體。

所以,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食動物吃生肉的潛在風險,但並不能完全避免生肉中有害物質對動物的感染。

其實野生動物因寄生蟲引起疾病死亡的情況,也是不在少數的。但是它們沒得選,相比被活活餓死,只要有得吃,生肉中含有點寄生蟲它們是不在乎的,只要能活下來。

我們人類在遠古時期過著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 生吃肉也沒事。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類比現代人擁有更強的胃酸和免疫力。後來隨著人類開始使用火種,飲食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更多地食用煮熟的肉類。

久而久之,人體的胃也逐漸適應熟食,消化系統中胃酸逐漸降低,對於生肉的消化和寄生蟲、病原體的抵抗力也降低了,一般人都不太適應生吃肉類了,可能會生病。

用火高溫加熱食物,可以有效消滅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或細菌,有利於身體健康。所以,對於有條件的人類來說,肉要煮熟了再吃;而對於野生動物,吃生肉是它們必備的生活能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不能吃生肉,而動物卻能安全地吃生肉?
    一些動物還會對某些細菌具有天生的抗性,其他動物吃同樣的食物會感染和生病,而它們不會。因此,生肉能否吃決於物種,動物有時也會因此挑食。有些毒素與疾病並不會立即爆發,由於動物相對人壽命較短,有時候在爆發之前,很多動物就已經壽終正寢了,有的時候是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戰死了。免疫系統更強野生動物沒有接觸熟食的機會,因此在人類免疫系統退化時,他們的免疫系統卻一直沿著吃生肉的方向演化。
  • 為什麼肉食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但人卻會怕?
    為什麼很多肉食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而人類吃生肉卻很容易被寄生蟲感染呢?為什麼人類不能吃生肉?歷史學家推測,大概在170萬年前,人類就開始用火了。火的使用對於人類文明的進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火不僅為當時的原始人提供了溫暖,還為它們帶來了熟食,他們不需要再吃生肉。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呢?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逐漸從古猿進化為可以創造和使用工具的現代人,特別是在學會保存和使用火種之後,人類對食物的進食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以草食性為主演變化草食和肉食並重的雜食性、從吃生肉演變化吃熟肉,伴隨著進食方式的改變,人體的消化系統也同時發生著改變,比如腸道長度逐漸變短、胃液的酸性逐漸降低等,而在食物加熱變熟的過程中
  • 自然界生物都吃生食,只有人類吃熟食,是誰告訴人類要這樣做?
    人類吃熟食是由於人類進化出了發達的大腦,意識到了吃熟食的好處。人類為什麼突然開始吃熟識原因尚不清楚,比較可能的原因是野外森林或者草原大火導致生物死亡,使人類意識到火的威力和熟肉的香人類的演化歷程是無數個偶然因素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必然的,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地球上只有人類演化出了文明,意識只是增加生物生存適應性的一個方面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可以吃生肉,它們不怕寄生蟲嗎?
    只要是能被寄生蟲寄生的動物都怕寄生蟲,包括人類,而且只要是寄生蟲的寄主,很難完全擺脫寄生蟲的寄生,比如蟎蟲就是一種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與寄主和平共處的寄生蟲,而且即使我們洗得再乾淨,蟎蟲也不會從我們的身上徹底消失。
  • 男子因吃生肉活蟲入腦 如何預防寄生蟲病
    究其原因,與男子平日裡的飲食有莫大的關係,原來,他一直有吃生肉的「嗜好」。  事情是這樣的,今年快50歲的吳先生因為長期吃生肉而患上了腦囊蟲病,他因此而時常出現暈厥,發燒的情況,險些要了他的命。究其原因卻是因為吳先生長期喜歡吃生肉所造成,所以,醫生建議大家別再吃生肉或者沒有煮熟的肉了,這樣寄生蟲可能會從腸胃「爬」到大腦,讓自己陷入比較危險的境地。
  • 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眾所周知,有很多種病毒,包括冠狀病毒。不是每個冠狀病毒都能給人類帶來疾病。有些冠狀病毒只感染動物。只有少數冠狀病毒對人類具有高致病性。其中,SARS、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最為危險。所以即使我們以前吃過野生動物,如果被野生動物感染的冠狀病毒不會對人類造成疾病,也不會出現症狀。
  • 【科學普及】豬肉檢疫章為什麼洗不掉,吃了沒事嗎?
    【科學普及】豬肉檢疫章為什麼洗不掉,吃了沒事嗎?豬肉上的印章其實就是豬肉合格與否的標誌那上面的印章是否可以吃呢?這些印章又有何含義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豬肉上的印章可以吃嗎?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是不好吃還是生存法則?
    幾千萬年的進化,讓人類變成了雜食動物,熟食的習性更是讓人類食譜的選擇範圍變得寬廣。肉類作為豐富的蛋白質來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可是對比動物的飲食習慣,我們會發現,在人類的餐桌上很少看到食肉動物的身影,大多數的肉類都來自食草動物。是不好吃還是一種巧合?這種人類獨特的飲食特點真相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你喜歡吃生魚片、三分熟牛排?竟然是因為你退化了
    但我們經常會遇到這兩個問題,為什麼生魚片可以生吃?為什麼動物吃生肉沒問題呢?第一,動物吃生肉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動物都因吃生肉患有各種疾病,最常見的是感染了寄生蟲。這也是人類選擇馴養食草動物的原因之一,食肉動物不僅更難飼養,而且更難保持健康。
  • 為何遠古人類吃野味,卻沒有滅絕?難道原始人對病毒免疫嗎?
    嚴格意義上來說,舊石器時代之前的人類,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直立行走,一直到舊石器時代開始,原始人類才逐漸有了最初的模樣。其實,原始人類的生活與獸類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喝涼水、吃生肉、喝獸血、吃野果,不過,仍然意外的是,他們卻並沒有因為感染病毒而滅絕,反而意外的生存了下來,而且數量越來越多,一直到今天,全世界已經有70多億的人口。為何遠古人類吃野味卻安然無恙?
  • 吃了那麼多生肉、蟲子、髒東西,為什麼貝爺沒有得病,反而很健康
    本文由小櫻愛美食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吃了那麼多生肉、蟲子、髒東西,為什麼貝爺沒有得病,反而很健康說起貝爺,大家應該都知道,在《荒野求生》這道野外真人綜藝秀節目當中,被也帶著整個明星團體一起在野外探險,也是這個節目,所以貝爺獲得了一大批的真愛粉,貝爺被稱為是
  • 人類為什麼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卻不吃食肉動物?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很多人都會驚訝,也驚訝居然有人會提起這種問題,那就是原來人類基本上都只吃食草動物啊!就連小編自己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人類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而卻對食肉動物沒興趣呢?答案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生物的食物鏈。
  • 較真丨衛健委提醒生肉別用水龍頭直接衝洗,如何處理肉類才安全?
    手接觸生肉後,一定要用肥皂水認真洗手,不然可能造成交叉汙染,導致人染病。 3三文魚等海鮮以及肉類可以吃,但當前特殊時期不建議生吃。採購時要儘量去正規的超市、市場,化凍肉類海鮮時注意分裝緩慢化凍,避免細菌二次汙染。另外,處理肉類海鮮的案板、刀具、容器等應該跟蔬菜水果、熟食的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 古人常吃野生動物,為什麼他們沒有滅絕?真相令人難以置信
    這場疫戰,源於野生動物,很多人可能與筆者一樣想不通,古人常吃野生動物,為什麼他們沒有滅絕?難道他們有什麼特殊技能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人類的進化是個漫長的過程,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我們不斷的經歷磨難從猿人一步步發展至今,顯然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不過古人的生活比我們想像的要艱苦多了,在火還沒出現的時候,他們都是吃生肉,喝沒有煮開的水,喝獸血。
  • 愛斯基摩人為什麼一輩子都吃生肉?基因變異還是另有原因?
    愛斯基摩姑娘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愛斯基摩人和其他人類族群並沒有什麼不同,但科學家們的興趣並沒有因此減小,反而更濃厚了。他們更想知道愛斯基摩人一輩子只吃肉食卻沒有患上壞血病的原因。第二、愛斯基摩人稀有而昂貴的食譜愛斯基摩人的日常食物非常特殊,在人類主體文明接觸他們之前,絕大多數愛斯基摩人一輩子都沒見過蔬菜水果大米長什麼模樣,他們平常吃的食物,更是我們這些普通人難以想像的東西,極其昂貴而稀有。愛斯基摩人的日常食譜如下:魚類、馴鹿、海豹、海象、鯨魚,以及下面這位!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老話說得好:病從口入,但也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名菜就有熊掌,但仔細想想為什麼熊掌會是名菜?因為稀有,物以稀為貴,而食肉動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則,本來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則中的一環,自然就會崩塌。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為什麼要你吃我,我吃你?人不吃飯會餓死,薛丁格說:生命以負熵為食。一杯開水放到正常環境中會涼,並不會自發的升溫。蘋果熟了掉地上會慢慢腐爛,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角度,孤立的系統都會由有序逐漸變得無序,就像一個從房間,慢慢會變得越來越亂。想變得有序就需要收拾,也就是需要對它付出能量。
  • 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在看到這個題目之前,你是否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供養食肉動物的能量,比供養素食動物的能量要大得多。因此人類如果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由於富集效應,人類更容易生病。2:危險性:遠古時期人類狩獵工具簡單,捕食食草動物的危險性遠遠低於食肉動物,因此人類會從事危險程度更低的狩獵行動。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
    但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卻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那就是只吃食草動物的肉的習慣保留了下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這就要從多方面來說了。食草動物是古人類的最優選我們來分析一下作為古代人類生存必須的條件都有哪些。首先要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防止野獸侵襲的住所,其次就是溫飽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