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雙靶點CAT-T產品臨床申請獲受理,或將首發進入臨床

2020-10-23 生輝SciPhi

10 月 20 日,上海恆潤達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恆潤達生 「)的雙靶點 CAR-T 細胞候選產品抗人 CD19-CD22 T 細胞注射液的臨床申請獲得受理,這是國內首個提交臨床試驗申請的雙靶點 CAR-T 候選產品。

(來源:CDE 官網)

恆潤達生成立於 2015 年,專注於開發腫瘤免疫療法,並在今年 9 月份完成了 2 億元 B + 輪融資。目前,恆潤達生已獲批針對淋巴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在內的 3 個 CAR-T 臨床批件。其中兩個抗人 CD19 T 細胞注射液分別用於治療復發 / 難治性 CD19 陽性淋巴瘤和復發 / 難治性 CD19 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抗人 BCMA T 細胞注射液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如果此次雙靶點 CAR-T 產品成功受理,恆潤達生將擁有 4 個 CAR-T 臨床批件。

淋巴瘤藥物註冊臨床試驗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啟動,並完成了首例患者的入組和血樣採集;白血病的藥物註冊臨床試驗在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開展,多發性骨髓瘤的藥物註冊臨床試驗也在上海長徵醫院血液科開展。

恆潤達生的在研項目包括 CAR-T 細胞治療項目、CAR-NK 細胞治療項目、TCR-T 細胞治療項目、溶瘤病毒療法。

其中,CAR-T 細胞治療項目已註冊 8 個臨床試驗,適應症包括多發性骨髓瘤、成人及兒童 B 細胞白血病、B 細胞淋巴瘤、CD22 CAR 治療 CD19 CAR 治療失敗或復發的 B 細胞淋巴瘤。

圖 | 恆潤達生 CAR-T 項目產品管線(來源恆潤達生官網)

CD19 CAR-T 細胞療法在治療 B 淋巴細胞白血病上顯示出很好的療效,但是一旦出現復發後,很多患者被觀察到 CD19 抗原逃逸,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 / 機構考慮利用雙靶點 CAR-T 治療。

早在 2017 年,河北森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CD19-CD22 雙靶點 CAR-T 療法,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名 22 歲的白血病青年,這是全國首次採用 CD19-CD22 雙靶點 CAR-T 療法進行臨床研究的成功案例。目前,該公司已布局 16 條 CAR-T 管線,其中 8 條已經入臨床試驗。

陸道培醫學團隊與亙喜生物團隊合作開展了雙靶點 CAR-T 治療的研究,並在 2019 年的美國血液學會(ASH)上,作了關於 CD19/CD22 臨床 Ⅰ 期試驗研究的口頭報告,表示 CD19-CD22 雙靶點 CAR-T 治療復發 / 難治急性 B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高。

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雙靶點療法具有良好的療效。解放軍總醫院生物治療科韓為東教授團隊自主設計研發的 CD19-CD20 CAR-T 細胞療法,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完全緩解率可以達到 71%。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利用 CD19-BCMA 雙靶點 CAR-T 療法成功治癒同時患有淋巴瘤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

國內 CAR-T 療法研究進展明顯,復興凱特和藥明巨諾已提交上市申請,並被納入優先評審,將有望迎來 CAR-T 上市產品。且隨著雙靶點療法的研究,CAR-T 療法在腫瘤治療上將會迎來新的突破。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按藥物申報的CAR-T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2月11日,多家媒體報導稱,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CAR-B38M CAR-T細胞自體回輸製劑已按「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受理號為CXSL1700201。據悉,這是國內首個按藥物申報臨床試驗的CAR-T療法。
  • 國內首個靶向CD30的自體CAR-T細胞療法獲批臨床
    醫谷微信號:yigoonet醫谷最新消息,據波睿達生物官微消息,其自主研發的BRD-01產品—「靶向CD30嵌合抗原受體基因修飾的自體T細胞注射液」今日宣布獲批臨床,用於治療18-70歲的CD30+復發或者難治性血液腫瘤,這也是國內首個被批准臨床試驗默許的以CD30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
  • CDE藥審新動態:達石藥業首個靶向NGF抗體新藥提交臨床申請
    26個1類新藥申請獲CDE受理。輝瑞/禮來的同靶點產品-NGF抗體Tanezumab於2020年3月向FDA提交治療中度至中度骨關節炎引起慢性疼痛的上市申請。該產品也是是宜明昂科繼IMM01項目和IMM0306項目後,遞交臨床申請的第三個項目。
  • 恆潤達生首個CD19/CD22雙靶點CAR-T申報獲受理
    10月20日,張江科學城細胞治療企業上海恆潤達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潤達生」)首個CD19-CD22雙靶點CAR-T藥物臨床試驗申請獲得NMPA受理。恆潤達生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作為中國最早一批進入細胞治療賽道的企業,目前擁有十多項目針對腫瘤適應症的CAR-T研發管線,CAR-NK、TCR-T及溶瘤病毒等研發項目也在不斷推進中。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10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先鋒博雅輯因(EdiGene, Inc.)獲悉,公司當天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受理號:CXSL2000299),即CRISPR/Cas9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有望造福3000萬人
    近日,中關村企業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創新藥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中國首個治療地貧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臨床獲受理 產業轉化提速
    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自2013年以來,基因編輯領域持續火熱。
  • 新一代FGFR4小分子抑制劑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光明網訊日前,一項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和全新化合物結構的新一代選擇性FGFR4小分子抑制劑「SY-4798」的藥品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受理,該藥能以極高的活性特異性抑制FGFR4。
  • 宜明昂科VEGF/PD-L1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10月21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宜明昂科1類生物新藥注射用IMM2510臨床申請獲得受理。根據宜明昂科官網信息,這是一款可同時靶向VEGF和PD-L1的雙特異性抗體,擬開發用於實體瘤。此次為該產品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是宜明昂科繼IMM01項目和IMM0306項目後,遞交臨床申請的第三個項目。
  • 國內首個CAR-T療法獲受理 哪些概念股或將受益?
    2017年12月11日,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傳奇)提交的CAR-T療法中國臨床申請(CXSL1700201)獲得CDE(藥品審評中心)正式承辦受理。這是國內將CAR-T項目以藥物進行監管後,首個提交的CAR-T項目臨床申請。
  • 國內CAR-T產品現狀:多數處於臨床研發階段,較國際進展仍有較大差距
    目前為止,單單就臨床研究數量而言,我國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全球CAR-T臨床試驗數量已高達718項,截止今年3月,中國已正式開展臨床試驗148項,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研究靶點除了明星靶點CD19,還包括CD22、BCMA,CD20等多個靶點,腫瘤類型以血液腫瘤為主,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發性骨髓瘤(MM)等。
  • 羅氏、強生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復星等產品獲批臨床
    該公司將儘快開展該產品在美國的臨床試驗入組。另外,該產品在中國的臨床試驗申請亦於近日獲得NMPA受理。 該在研藥物是三生國健自主研發的一款人源化抗IL-4Ra單克隆抗體,具有全新的胺基酸序列。IL-4Ra是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的信號傳導複合體的一部分,在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機制中起關鍵性作用。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創立於2015年的生物醫藥公司博雅輯因(EdiGene)在官網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其產品ET-01的臨床試驗申請。這個產品簡單而言是一種基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造血幹細胞注射液,針對治療重症β地中海貧血症(下簡稱「地貧」)。這也是中國首個申報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基因編輯藥物。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目前為止,單單就臨床研究數量而言,我國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全球CAR-T臨床試驗數量已高達718項,截止今年3月,中國已正式開展臨床試驗148項,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
  • 【在審】國內首個CAR-T療法獲批在即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月12日),復星凱特的CAR-T療法益基利侖賽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有了最新進展,已轉為「在審批」階段,如若獲批,其或將成為國內首款、世界上第四款獲批上市的CAR-T療法。
  • 國內CAR-T再添新軍 其他企業都進展到哪了?
    根據協議,Elpis Biopharm將使用其獨有的抗體發現平臺來生產由綠葉製藥及ElpisBiopharm指定靶點的下一代CAR-T候選產品,來自合作最先進的下一代雙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藥物正處於臨床前研究申請階段,綠葉製藥負責中國範圍內有關該項合作產生的所有候選療法的開發和商業化。至此,國內CAR-T領域再添新軍。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6月27日,CNDA批准明聚生物CAR-T產品JWCAR029的IND申請,這是國內首個獲準臨床的CD19靶向CAR-T產品。藉此機會,筆者簡單梳理了當前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