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用猴子做了個簡單的實驗,結果反映出人類最大的心理缺陷

2020-12-08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以下這個猴子試驗是由G.R. Stephenson在1967年所做的,藉由猴子對於恐懼的反應,來反映出在我們人類群體生活中的團體影響力。

  仔細想一想,真的突破了我們平常所看不見的盲區呢!

  1.科學家將5隻猴子放在一個籠子裡,中間有個梯子,上頭有一些香蕉。

  2.每次只要有一隻猴子想爬上梯子,科學家就會在其他猴子身上潑灑冷水。

  3.很快地,每次只要有一隻猴子爬上梯子,其他的就會打他。

  4.不久之後,即便香蕉很誘人,沒有猴子敢再爬上梯子了。

  5.科學家決定更換其中一隻猴子,而新猴子進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爬上梯子,但立刻遭到其他猴子攻擊。在被攻擊幾次後,新猴子知道不能爬梯子了,雖然他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不能。

  6.當第二隻被替換後,還是發生了一樣的情況。連第一隻猴子都一起打第二隻猴子,第三隻更換後的情況還是一樣,第四隻更換後的情況還是一樣。最後,第五隻猴子終於也被更換了。

  7.剩下來的5隻猴子,即便他們都沒有被潑灑過冷水,但還是會繼續攻擊想爬上梯子的猴子。

  8..如果你可以問這些猴子,為什麼要打想要爬上梯子的猴子…答案很有可能是「我不知道,大家都是這樣啊!」

  這句話,聽起來很耳熟吧?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我們會很容易受到社會群體的影響,然而,對於許多不合裡的事情,我們應該要提出質疑,去研究問題的本質,而不是一味地依循旁人的反應。明明香蕉就這麼好吃,為什麼想吃爬梯子就會被打呢?

相關焦點

  • 心理實驗——猴子吃香蕉實驗
    實驗的主角是愛吃香蕉的猴子。心理學家把三隻猴子關在一個中央掛著一串香蕉的籠子裡,並且設定了一個規則:任何一隻猴子去拿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被電擊。很快,猴子們就學會了,拿香蕉是一個會給猴子群體帶來麻煩的行為。所以只要有一隻猴子試圖去拿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制止它,甚至將它暴打一頓。當三隻猴子都學會這一規則的時候,心理學家用一隻新猴子來替換其中一隻老猴子。
  • 美國用猴子做收入分配實驗,結果令人震撼
    美國人愛做實驗,也愛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實驗,美國沒有歷史,但美國瞄向了未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
  • 代母實驗,這個用猴子做的殘忍實驗,揭示了人類養育孩子的關鍵
    如果讓我篩選「十大殘忍心理實驗」的話,今天要說的這個利用恆河猴做的實驗肯定是要上榜的。這個心理實驗,即使在當年也飽受爭議,就更不用說在動物保護主義盛行的現在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儘管這個心理實驗有些殘忍,但是它揭示的心理真相讓後世的父母受用無窮。
  •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5個帶來意外結果的心理學實驗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過程當中,為了尋求進步,科學家們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實驗,並因此而收穫不少。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似乎實驗只能與物理、化學形式相關。但事實上,在心理學界,也進行了不少實驗。如今,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理論其實都來自於曾經的心理學實驗。而今天,么哥將帶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5個帶來意外結果的心理學實驗。
  • 兩個心理學實驗告訴你:父母愛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
    而長期被眾人排斥或缺乏愛的家庭環境,都會讓孩子出現心理淡漠,自卑、孤僻甚至仇視他人等不良情感。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稱,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較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與其幼年心理有密切關係。她建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對子女的心理撫養,培養兒童健康心理。
  •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嗎?如何辨別「真假心理學」?
    我們簡單舉一些心理學的分支機構,來感受下現代心理學的「包羅萬象」: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應用諮詢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社區心理學,女性心理學,宗教心理學,心理學和法律,人口與環境心理學,智力缺陷和發展性障礙,應用實驗和工程心理學……02 科學與哲學、神學的「抗爭」故事一。
  • 一個殘酷心理學實驗帶來的啟示
    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哈洛做了一系列心理學實驗。這就是著名的「恆河猴實驗」,也叫「母愛剝奪實驗」。 母愛剝奪 「恆河猴實驗」堪稱心理學依戀理論最具代表性的實證,但實驗過程極其殘忍,被用做實驗的,是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高達94%的恆河猴。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世界上最難探測和了解的兩樣東西:一個是浩瀚的宇宙星空,另一個是人類深邃的心靈。古往今來,無數人為了探明這兩個世界而孜孜以求,從星空到心靈,湧現出佔星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等等。 不過,人類想要弄明白自己似乎要比弄清楚宇宙更難一些,從1879年第一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建立心理學研究實驗室,人類才打開了了解自身的大門。現代科學建立在實證辨偽之上,為了弄明白人的心理,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具體的實驗從行為、思維、認知、意識等多個方面來摸清楚人的「心靈」。
  •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看看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做實驗的人是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以研究小猴和母猴之間的情感而聞名,這個實驗的主要環節是這樣的:哈洛將剛出生的小猴和母猴及同類隔離開,他發現小猴子對地板上的絨布產生了極大的依戀,就像人類的嬰兒喜歡毯子和毛絨玩具一樣。
  • 心理 | 哈洛恆河猴實驗:生存,需要關係的存在
    如果缺少了與媽媽的關係,嬰兒的大腦與心理髮育就將停滯,甚至病變。從來沒有人敢用實驗來驗證母親與孩子分離後,孩子會如何成長——因為這種實驗太「喪盡天良」了。但歷史上還真有人,在猴子身上做了這個「瘋狂」的實驗,這個人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
  • 最「恐怖」的心理學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1920年,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設計了研究條件情緒反應的實驗,實驗結果一公之於世,便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首先,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小艾伯特對以上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 耶魯實驗——部分猴子先富, 結果竟嫖娼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step1:讓猴子認識、貨幣首先,研究人員做了許多像銅錢一樣的圓環,再在這些圓環中間穿一個小孔,讓他們看起來就像中國的「圓形方孔」錢,用以作為實驗貨幣。剛開始時,這些猴子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好處,一個個視金錢如糞土,把這些貨幣直接從裡面扔出來,砸向研究人員的腦袋。
  • 男孩玩車、女孩玩娃娃是社會強加的結果?可猴子也是這麼選的
    玩具店的女孩區和男孩區其實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證明,找一些3-4個月大的小嬰兒,把最有代表性的小車和娃娃放在他們面前,觀察他們的行為,由於他們年齡太小無法直接上手玩這些玩具,所以採用眼動儀估算注視時間體現喜好。
  • 播下龍種卻收穫跳蚤-皇帝也要與時俱進,成為心理研究的最佳實驗品
    從古到今,從東方到西方,都在認識人類自己 人性、心理的認知方式多如累卵,不知是什麼原因,有些研究對象明明是人的心理,卻拿動物做實驗,拿老鼠、猴子之類做人的心理、社會實驗,最終得出人的心理效應、社會發展的結論,且不說人與動物是否有社會性的差別,按莊子的說法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作者:Eleanor CumminsCredit:HW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通常包括該學科的歷史故事。當中記錄了創造性的實驗和古老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實驗結果。但是,我們認為自己對人類思維方式所了解的許多內容——比如親子關係的深度,或者即使感覺不道德也傾向於服從權威——來自於後來被發現的脆弱、帶有偏見或過於不道德的、今日無法復現的研究。
  • 讓一部分猴子先富起來, 結果猴子嫖娼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剛開始時,這些猴子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好處,一個個視金錢如糞土,把這些貨幣直接從裡面扔出來,砸向研究人員的腦袋。
  • 家用體脂秤測的準嗎?實驗結果是……
    該方法需要使用專門的、昂貴的設備做相應檢查。現在市面上火爆的家用體脂秤就是運用了生物電阻抗法。往秤上一站,體重、體脂率、甚至體內水分含量和骨骼含量都能馬上算出來。 那麼,這種「方便」「快捷」的 家用體脂秤 測得的體脂率準不準呢? 來看看家用體脂秤 「趣味」實驗吧!
  • 魏坤琳:「看不見的手」操控著生活,心理學帶你去看清
    作為《最強大腦》節目的「科學判官」,魏坤琳坦言很多人對心理學最大的一個誤解就是認為心理學是研究精神病的,是專門研究人類的異常心理行為,這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科學的終極挑戰之一是意識和物質的關係,或者說是心智與大腦的關係,心理學恰恰是涉及終極問題的一個學科。
  • 著名心理學家養出三個抑鬱症孩子,沒有愛的知識都是空洞
    當時哈洛為了質疑華生的理論,專門找來和人類基因相似的恆河猴作為實驗對象。他的實驗中親來一位小猴子實驗對象,然後自己人為的製造了兩個假猴子媽媽。一個假猴是用鐵絲做的,胸前安裝了一個奶瓶,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
  • 一個細思極恐的心理學實驗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勞倫·斯萊特的《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中有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實驗,便是史丹福大學哈洛的猴子實驗。堪稱心理學依戀理論最具代表性的實證。哈洛的實驗過程以影片方式記錄下來,呈現的景象雖然令人心寒驚恐,卻也凸顯了親密情感對生命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