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所在的時空背景是在2002年,當年距現在已經有十六年頭了,也是16年前的記錄事件。16年的時間裡面,這個社會和時代的變化是很大的,特別是科學醫療技術的發展,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年這些病人們活得很沒有尊嚴。
在這部電影裡的角色呂受益,主角程勇親切地叫他老呂。老呂他在當年的社會,其實是很多癌症病者的一個縮影。家裡只要有一個人生大病,就一定累倒全家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就真是白忙了。在2002年的時候,當時在國內真的是沒有藥可以治療這類血液癌症的,電影中所說的血液癌症想要治好,只能換骨髓,貧困人家想都不能想換骨髓這個事。
之前美國的科學家就用幾十年的時間,研製了一種可以治療電影中說的這種血液癌症的西藥,而且剛好在國內上市了。這種藥只能是緩解病症,而且是不能夠完全治癒這種血液病的,並且需要終生服用。這種藥物一年買下來是需要至少30萬費用。問題來了,這藥需要終生服用,有誰買得起這麼貴的藥物呢?
印度作為世界的「藥廠」,主要模仿別國家的藥物,而且價格便宜,便宜是因為印度沒有投入研究資金,直接把別國的藥物專利直接拿過來用了。所以電影裡面的很多病人都來買印度藥物了,價格便宜,療效差不多。
如今是2018年,國內的大型醫療公司,也研製了類似藥效的藥物,可以很好的幫助電影中說的這種血液癌症,讓病友們控制好病情,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健康的活下去,現在的病友活得非常有尊嚴,終於可以像個人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了,工作狀態完全不輸其他正常人。
時代進步了,社會進步了,作為國家的公民福利越來越好了。電影所說的當年那些病友確實很苦,買不起藥只能等著病情惡化。今時今日,國內也有這些藥物了,而且醫保可以報銷,費用也是大大的降低了。時代的進步,也是病友們的幸運啊。
人只要活著,就一定有希望,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各位朋友,你們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