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的時空背景,在當年確實有很多人,受著大病的折磨

2020-12-04 小柴胡說電影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所在的時空背景是在2002年,當年距現在已經有十六年頭了,也是16年前的記錄事件。16年的時間裡面,這個社會和時代的變化是很大的,特別是科學醫療技術的發展,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年這些病人們活得很沒有尊嚴。

在這部電影裡的角色呂受益,主角程勇親切地叫他老呂。老呂他在當年的社會,其實是很多癌症病者的一個縮影。家裡只要有一個人生大病,就一定累倒全家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就真是白忙了。在2002年的時候,當時在國內真的是沒有藥可以治療這類血液癌症的,電影中所說的血液癌症想要治好,只能換骨髓,貧困人家想都不能想換骨髓這個事。

之前美國的科學家就用幾十年的時間,研製了一種可以治療電影中說的這種血液癌症的西藥,而且剛好在國內上市了。這種藥只能是緩解病症,而且是不能夠完全治癒這種血液病的,並且需要終生服用。這種藥物一年買下來是需要至少30萬費用。問題來了,這藥需要終生服用,有誰買得起這麼貴的藥物呢?

印度作為世界的「藥廠」,主要模仿別國家的藥物,而且價格便宜,便宜是因為印度沒有投入研究資金,直接把別國的藥物專利直接拿過來用了。所以電影裡面的很多病人都來買印度藥物了,價格便宜,療效差不多。

如今是2018年,國內的大型醫療公司,也研製了類似藥效的藥物,可以很好的幫助電影中說的這種血液癌症,讓病友們控制好病情,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健康的活下去,現在的病友活得非常有尊嚴,終於可以像個人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了,工作狀態完全不輸其他正常人。

時代進步了,社會進步了,作為國家的公民福利越來越好了。電影所說的當年那些病友確實很苦,買不起藥只能等著病情惡化。今時今日,國內也有這些藥物了,而且醫保可以報銷,費用也是大大的降低了。時代的進步,也是病友們的幸運啊。

人只要活著,就一定有希望,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各位朋友,你們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繼《我不是藥神》之後,又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上線,真實催淚!
    2018年7月5日上映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一上映就引起了巨大轟動,無數人看完後忍不住淚奔!太好看也太現實,真實又催淚,電影映射出了無數個普通人的生活現狀和得病後買藥難的困境,在社會上都引起了巨大反響。
  • 她在《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很多人,卻在電視劇《安家》讓又愛又恨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即使沒有看過也一定有所耳聞。《我不是藥神》概括來說是一個關於進口藥太貴的故事。徐崢主演一個賣假藥的商人程勇,由原本的利己主義者,轉變為為了病人能吃上救命藥,不惜坐牢的英雄形象。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當年為救人賣藥被抓,他的現狀如何?
    一方面醫療保險的健全促進了醫療衛生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就醫條件;另一方面高額的醫藥費用也如一座隱形的大山,壓垮了很多人,很多人因支付不起醫藥費而抱憾萬分,進而導致醫患矛盾進一步突出。今天我們所講述的故事就是《我不是藥神》中由徐崢扮演的原型——陸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感人的電影,當年陸勇為很多白血病患者帶來福音。可是卻因從印度買仿製藥而被抓,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大家為他請願。或許因為當時的特殊背景,讓陸勇因為病友的支持,讓他最終免於刑罰。
  • 《我不是藥神》臺詞感動了很多人,態度感染了電影行業
    每當看完印度神級電影後,很多人都會反問一句:「中國啥時候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呀」。上周五《我不是藥神》一個由中國真實事件改編,反應社會本質的走心電影上映了。上周六一早在酸棗君的朋友圈裡是徹徹底底被徐崢的大電影《我不是藥神》給刷屏了。隨後酸棗君就和小夥伴約好要一起去欣賞這部神電影,到底是什麼魔力將徐崢這個油膩的中年大叔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頂級的「流量小生」。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微微晃動的畫面呈現出了略帶冷酷的質感,讓觀眾感受到一種在貧與富、生與死之間的強烈反差。最典型的就是在諸多病患「抗議天價藥」的那場戲中,晃動俯拍鏡頭下的患者像被囚禁在籠中的動物,他們渴求著早日擺脫病痛的折磨,渴望著光明與未來。
  • 《我不是藥神》:人生苦短,擇善而從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豆瓣得分9.0。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負面評論的電影。網民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他們都是奔著喜劇片而去,但最後在電影院哭得像狗一樣。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寧浩,帶著《瘋狂的石頭》找到劉德華,沒想到劉德華看完直接給了他三百萬。
  •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陸勇是個企業老闆,每個月幾萬塊對於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可對於廣大的普通患者來說,負擔確實很重。一個偶然的機會,陸勇發現了一種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功效幾乎一樣,但價格只要4000元一盒。於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圈裡的病友,並開始無償幫忙代購藥物。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14年的藥神經歷
    豆瓣評分9.0《我不是藥神》只因火爆的點映和良好的口碑,電影的上映日期從7月6號8點提前到7月5號零點。到目前為止,在豆瓣有15萬多人給出了9.0的高分。過多的文字,無須贅述,這就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 他是《我不是藥神》中的黃毛,一個靠演技說話的演員
    他是華語影壇最大的驚喜,在眾多電影當中,主演過許多低到塵埃裡的小人物,出道十幾年,一直默默無聞,靠著《我不是藥神》一炮走紅,獲得了亞洲電影節的最佳男配角。 章宇的「橫空出世」,治癒了很多人原有的「顏控」,這個靠實力說話的演員,一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
  • 演完《我不是藥神》後,這位老奶奶又火了
    直到故事接近尾聲,葦青飾演的老母親才有幾句臺詞。但就是這幾句臺詞,讓看過的觀眾無一不被打動。就像她曾經在《我不是藥神》中說出「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時,一樣讓人過目難忘。在母親看來,這杯子裡的過量安眠藥是是兒子親手調製的,理由則是為了自己擺脫肝癌晚期的痛苦。
  • 原來《我不是藥神》的「黃毛」生活裡長那麼帥,韓國歐巴的既視感
    由徐崢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我不是藥神》,被觀眾稱為良心之作,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擊中的是社會熱點話題,演員演技也個個在線,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佳佳等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充滿了閃光點,最終影片取得了30.7億的超高票房,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實屬近年來難得的上乘佳作之一。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電視劇推薦清單,中日韓英劇統統都有!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公布了假期中的觀影追劇片單啦,既有電視劇也有電影,既有大眾劇,也有神奇小眾劇,不妨一起來看看吧。本次,先共同看一下文牧野推薦的電視劇有哪些吧。穿插著時間、時空的穿越,又夾雜著複雜的人物關係,更有牽動人心的愛情故事,也是今年必看電視劇了。2、愛的迫降《愛的迫降》是2019年韓國的熱門劇集,與《想見你》火的原因相似:非常具有創新的愛情劇,讓觀眾更有新鮮感。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看似簡單,但卻來源於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案也是喧囂一時,這部電影以此事為基礎做了戲劇化的改編,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藥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后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
  • 《我不是藥神》黃毛還記得嗎?如今染成黑髮,帥成韓國歐巴
    其實除了女明星之外,很多男明星也是會染頭髮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這樣的一位明星吧。這位明星的名字叫做章宇。說起這個明星,就不得不說一下《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暑期檔上映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其中有血有肉的角色形象以及反映的社會現象無不讓我們動容,演員的表演很好,人物的性格變化也很豐富,每個人都是完整的。
  • 我不是藥神講了什麼故事 一部讓你淚流滿面的灰色喜劇
    《我不是藥神》主要講述了什麼劇情?《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雖然是喜劇,但是卻能夠看的你涕淚橫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社會事件改編,講述了一位賣印度神油的店主從印度代購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獲得極大利潤,開始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
  • 電影《我不是藥神》生而為人,活著總是很艱難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大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觸動了所有人,讓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展現在眾人眼前,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生病了,你該怎麼辦?每個人都想活下去,可是活著的壓力是如此之大,活下去是那麼困難。沒有人能保證這輩子,你和你的家人都不會生病,正如電影裡說的那樣,生病了,我只想活下去,有錯嗎?可為什麼就這麼難?
  •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
    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戳中了很多社會底層人的內心痛點,從凡人異事角度勾勒出了我國一段時期的社會鏡像。簡單來說,該影片滿足了觀眾的需求。一、使用與滿足理論概述「使用與滿足理論」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在大眾傳播效果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