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健康·
夜晚藍光照射可能導致抑鬱
已有的研究表明,從事夜班工作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但科學家卻並不清楚其中的機制。但《自然-神經科學》的新研究給出了一些線索:夜晚的藍光可能是致鬱的原因。每天夜晚經過藍光照射2小時的小鼠,會在大約3周後開始出現抑鬱症狀,這些小鼠不會再為了獲得食物獎勵而努力。進一步研究發現,藍光會影響伏隔核和背側韁核兩個與情緒相關的腦區,並且這兩個腦區活動在夜晚更活躍。論文提示,夜晚長時間玩手機,看電腦很有可能會導致抑鬱症狀的出現。
·古生物學·
5億年前就存在寄生現象
圖片來源:Nature
一項《自然-通訊》的新研究指出,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後不久便需要與寄生蟲作鬥爭。研究分析了在雲南發現的寒武紀腕足動物烏龍箐新圓貨貝(Neobolus wulongqingensis)的化石種群,作者經測定確定化石年份約為5.12億年前。他們發現許多烏龍箐新圓貨貝的殼外覆有一種管居生物,而覆有管居生物的烏龍箐新圓貨貝體型明顯較小,而且這些管狀構造與腕足動物自身的攝食水流方向一致。因此,研究認為這種管居生物會通過偷竊宿主的食物,削弱宿主的健康,即一種偷竊寄生現象。
·新冠疫情·
武漢近990萬人的核酸檢測結果公布
昨日,湖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工作情況。發布會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盧祖洵通報了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9899828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症狀感染者300名,檢測率為萬分之零點三零三。其中密切接觸者1174名,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無症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均進行了醫學隔離觀察。(央視新聞)
·天文學·
揭示大質量中子星的內部組成
圖片來源:Jyrki Hokkanen, CSC - IT Center for Science
中子星是宇宙中除黑洞外最緻密的天體,但其內核的成分是未解之謎:人們不確定其內部是中子,還是中子分解形成的夸克。一項發表於《自然-物理學》的研究,首次證實在大質量中子星中存在夸克。基於對中子星合併形成的引力波和超重中子星的觀測,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型發現,當中子星質量接近2倍太陽質量時,可能存在由夸克組成的內核,且內核半徑可達中子星半徑的一半。這一結果對於理解中子星特徵以及中子星合併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天文學·
新理論證明穩態黑洞周圍至少存在一個光環
旋轉的黑洞的模擬影像(圖片來源:credit: ESO/S. Brunier)
過去的宇宙學觀測表明,在經典黑洞的周圍,由於引力過強導致的時空扭曲,使得周邊的光線形成一個光環。在最近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使用了拓撲學方法,推算了穩態黑洞周圍以及遠離黑洞區域的時空狀態,從而證明了光環存在的可能性。這種方法不需要引入任何特定的引力模型,因此即使廣義相對論在黑洞邊緣失效,也不影響他們的結論。結果發現,在任何情況下,在穩態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外,在黑洞每個旋轉指向上都至少有一個光環。
·動物學·
基因突變導致洞穴魚眼睛退化
在正常水域生活的墨西哥麗脂鯉( Astyanax mexicanus)有眼睛(上),但在洞穴生活的墨西哥麗脂鯉的眼睛退化了。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Maryland
許多生活在黑暗環境中的洞穴魚失去了功能性的眼睛。近日,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新研究,揭示洞穴魚眼部退化與胱硫醚-β-合成酶a(cbsa)基因的突變有關。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等技術向正常洞穴魚卵中引入突變的cbsa基因。結果發現,在洞穴魚眼睛發育的關鍵階段,cbsa基因的突變會阻止血液流動,限制眼部發育。同時,若將正常的cbsa遺傳物質注入到洞穴魚胚胎中,還能逆轉洞穴魚眼部的退化。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洞穴魚與高胱氨酸尿症患者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因此他們認為,這一研究有助於未來開發出治療高胱氨酸尿症的方法。
·心理學·
基因影響心理敏感性
據一項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的研究,科學家通過問卷調查量化了2800多對雙胞胎受正面或負面經歷影響的程度,來研究他們心理學上的敏感性。這些雙胞胎中有約1000對為同卵雙胞胎和約1800對為異卵雙胞胎。在一起長大的雙胞胎會經歷相同的環境,這樣對比擁有相同基因的同卵雙胞胎和擁有不同基因的異卵雙胞胎,就能了解基因對心理敏感性的影響。分析顯示,個體之間的敏感性差異的47%是由基因造成的,53%是由環境造成的。此外,他們還發現決定敏感性的基因也可能會影響大五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性和外向性程度。
·新冠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5月29日6時30分左右,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逾639萬例,達6390704例;累計死亡病例超37萬例,達377143例。
6月2日,日本東京彩虹橋點亮紅色燈光,配合發出「東京警報」。據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臺截至2日21時17分(北京時間20時17分)的統計,日本新增新冠確診病例51例,累計17000例,新增死亡3例,累計901例。當晚,東京都依據當地獨立制定的一套警報標準,首次發出了「東京警報」,提醒民眾注意避開「密閉」「密集」「密切接觸」的高風險環境。
6月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1例)。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70人,重症病例減少1例;無症狀感染者4例(境外輸入2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8例(境外輸入1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357例(境外輸入40例)。
文:楊心舟、石雲雷、馬一瑗、曾欣欣、王語嫣
編輯:張二七、楊心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