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作為有思想的動物,從小就會問「為什麼」,2~3歲的小兒就可以把一個成年人問得瞠目結舌。很多人長大後就傻了,呆頭呆腦,就問不出為什麼了。但還人在不停思考「為什麼」,這就是人類迅速進化的原動力,於是10000年前我們人類祖先跟野豬都在原始森林裡角逐,但現在我們開養豬場,殺豬吃肉,開著汽車把豬肉運到各地。
我們還在不停思考「我們從哪來?到哪去?」
從大的方面,在宇宙的形成方面,美國科學家伽莫夫等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大爆炸」理論,可以解釋我們的宇宙如此廣闊無垠,物質是如此豐富。宇宙是來自一個奇點,大爆炸後,經過138億年左右,演化成我們現在的宇宙。在演化過程中,宇宙中形成各種元素,互相碰撞聚集,冷卻,最後,形成了一個我們這個圍著太陽轉的地球,地球恰好又離太陽距離合適,溫暖溼潤,水可以成液態,各種元素又能化合成穩定的有機物分子,為生命的聚集提供了良好條件。
原子之間聚變、裂變,各種化合物之間的化學反應,我們人類從理論到實踐,似乎都已經得心應手,我們幾十年前都已人工合成結晶胰島素,但它都是「死」的。怎麼讓我們合成的有機物分子「活過來」,我們的各級科學家卻是束手無策。也就是說,無論是合成胰島素、轉基因,都是要在「活」的細胞或生物體上應用才行,我們不能造出「活」的生物,再高明的科學家,在實驗室「造人」方面,都不如一對文盲夫婦關上門去「造人」有效果、有效率。
那「生命」怎麼來的呢?關於生命起源,最主要是下面的學說。
在生命出現之前的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各種元素都已齊備,從彗星撞地球帶來的大量水汽,地球上沒日沒夜的下滂沱大雨,電閃雷鳴,這種極端條件下,可能會形成生命大分子。這種大分子隨大雨進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裡形成了最初的生命。
1953年,有個叫米勒的研究生,在一個瓶子裡裝上一點水模擬海洋,然後按原始大氣的成份裝入瓶子,在瓶子再連上高壓電極,不停放電,連續幾天幾夜後,果然在水裡發現了一些有機物分子。米勒的導師興奮的說:我打賭,當年上帝也是這麼幹的!
但是上帝後來是怎麼讓有機物分子「活」過來的,科學家們再也猜不出了。反正試了不少辦法,這些有機物就是死的,不能表現出生命特徵。於是有人提出了生命來自外星球的說法,比如是外星人帶來的或者是隕石帶來的。其實這個說法,仔細一想,就會明白,這是在踢皮球,再追問外星人怎麼起源的,又沒詞了。
反正,再後來,我們就知道,地球了有生物了,最初是先有了細菌。有科學家就像我文盲的奶奶一樣下了結論:有生命存在的條件,就會有生命。我奶奶的結論是:有水就有魚。每年夏天下大雨,我奶奶院子旁的一個大坑裡都會蓄滿水,我與小夥伴會跳進去遊泳,秋天大坑會幹涸,乾涸之前都會抓到幾條魚。現在那個大坑早已填平,我奶奶也去世多年了。
從化石記錄看,30多億年前,地球剛剛冷卻,表面呈現固態,就發現有細菌了,細菌很小,肉眼看不見,也不怎麼說話,地球上看起去死氣沉沉。幾十億年,一晃而過,到了幾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就已經很熱鬧了,大量的多細胞生物出現,比如三葉蟲、鸚鵡螺、某些魚類等,量非常大,現在隨便走到某個地質博物館或者自然博物館,都能看到它們的化石。要知道,成為化石的機會是非常少的,特別軟體動物,死後很快腐爛了,被其它動物或細菌吃掉了。比如我們人類,每年數以千萬計的人要死去,但是幾乎沒有人有機會成為化石。我們研究史前人類,也需要化石,幾百萬年的人類史,目前收集的化石非常寥寥,從來沒見過一具完整的人類化石,能收集到一塊指骨、頭蓋骨、下頜骨之類,已令科學家欣喜不已。如果發現這類生物大量的化石,說明這種生物當年量非常多。這些多細胞的生物,是怎麼產生出來的,或者是進化來的,我們的科學家也不知道,在這之前的地質層中缺乏過度的生物化石作證據,只好用「寒武經生命大暴發」來描述。
當年達爾文研究到寒武紀生命大暴發時,也為自己的《進化論》感到惶恐不安,因為進化論解釋不了生命大暴發。如果將來研究坐實了生命暴發理論,《進化論》也就成了廢紙,達爾文一生的心血也付之東流了。幾十億年是個遠超過我們想像的漫長的時間。因為我們普通人能想像的時間極其有限,一般人回憶到不了四代,比如我對我奶奶的媽媽就沒有任何印象,我也想不起我曾祖父是誰,沒人在我面前提出過他們,我也沒過任何有關他們的文字記錄,這才是幾十年的事。我們驕傲不已的「中華文明古國」,可考的只能追溯到商朝,還不到4000年。所以寒武紀之前的幾十億年,找那時候發生的事情,更是難以想像。
有了生命,就不得不談到性,生命的特徵是有遺傳物質,或者說是基因,可以進行新陳代謝,可以繁衍後代。生命存在的價值,總體來看,似乎是在基因的控制下,不停地將這些基因複製、傳遞,無它!細思極恐。
最初的細菌是不分公母的,靠自身的分裂就可以產生下一代。但是生物周圍的環境是不斷變化的,環境與生物不停在發生相互作用。比如太古代的藻青菌,就有了光合作用能力,以當時空氣中的氫、硫等為食,同時釋放出氧氣。對適應太古代大氣的很多厭氧菌來說,氧氣增多使生存環境變得「惡劣」,我們現在周圍同樣有大量厭氧菌,如使我們牙痛的牙周炎,很可能就是厭氧菌造成的。我們從病人身上取厭氧菌標本時,要避免接觸到空氣,否則厭氧菌會迅速死亡,使我們不能培養出病菌。有生物似乎《進化論》就在發揮作用,同一種細菌之間,也有身體強壯的,更容易適應環境,也有身體不好,容易死亡的。這種性狀也通過遺傳物質起作用。細菌之間,一個菌落的細菌,兩個細菌就可以通過細胞膜交換遺傳物質,使得細菌之間獲得對方的性狀。當然,身強力壯、分裂快、存活時間長的細菌,就有可能把更多的遺傳物質傳播開來。細菌這種互相交換遺傳物質的方式,可以認為是最原始的性行為,也就是說,自從有了生命,也就有了性。性的本質是遺傳物質的傳遞。因為原始生命沒有性別,或者只有一種性別,可以認為是最早的同性戀。
目前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用同一套遺傳密碼,據此可以推論,無論細菌、鼻涕蟲,還是養的寵物狗,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遠古祖先,無論是自然隨機產生,還是外星人帶來,還是上帝從周一忙到周五造的。當年達爾文的奶奶對達爾文說:你可能是猴子變的,可我絕對不是。估計她只是不願意接受人與動物有共同祖先這個殘酷的現實而已。據此也可以推斷:為什麼現在還有不少同性戀現象?是因為我們最古老的祖先都是這麼做的,有些人還有返祖現象,並且這種現象是根植於基因中,後天很難更改。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