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者最新文章:泛素化的功能及其意義

2020-11-2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科學通報,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這兩份期刊均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我國學術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國內外各主要檢索系統收錄,如國內的《中國科學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美國的SCI、CA、EI,英國的SA,日本的《科技文獻速報》等。目前針對每期的重點內容,生物通將展開詳細推薦,歡迎讀者共同參與……

生物通報導:由於泛素化的多樣性與多價性, 泛素化廣泛參與各種生理過程, 包括細胞增殖、凋亡、自噬、內吞、DNA損傷修復以及免疫應答. 另外, 泛素化失調在疾病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如癌症、神經退行性病變、肌肉營養不良、免疫疾病以及代謝症候群. 而尤其對於腫瘤以及神經退行性病變, 針對泛素化通路的調控已被認為是腫瘤及神經退行性病變的一種有前景的治療策略.

近期來自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介紹泛素化在細胞周期、受體內化、DNA損傷修復及細胞凋亡中所扮演的角色來闡述泛素化作為細胞最複雜且最重要的PTM之一, 如何發揮其多層面的調節功能參與各個生理過程以維持細胞穩態, 以及泛素化異常又如何參與並涉及臨床重大疾病如癌症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過程, 從而為細胞生物學基礎研究與臨床重大疾病提供新的見解與思路.

為維持自身穩態(homeostasis), 細胞必須能夠及時回應內部及外部環境的迅速變化, 而針對特定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正是一種極其敏感、迅速並且可逆的調節方式. 小分子修飾如磷酸化、甲基化及乙醯化修飾的機制與功能在細胞生物學的各個方面都已得到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而泛素化(ubiquitination), 作為一類作用方式更加複雜且作用結果更加多樣的蛋白質修飾, 在細胞生命周期各個方面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 通過對蛋白質穩定性、定位、活性以及相互作用的調控,泛素化廣泛參與了諸如轉錄調節、DNA損傷修復、細胞周期、細胞凋亡、囊泡運輸等生理過程.

與磷酸化、甲基化以及乙醯化修飾所添加的單一基團不同, 泛素(ubiquitin, Ub)是一種由76個胺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蛋白質, 廣泛存在於所有真核細胞中, 且序列高度保守, 從酵母到人僅相差3 個胺基酸.

泛素化是指泛素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共價結合到靶蛋白的過程. 泛素化過程通常需要3種泛素化酶的協同作用: E1 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2 泛素偶聯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和E3泛素連接酶(ubiquitin-ligase enzymes). 首先, E1 利用ATP提供的能量在泛素C端賴氨酸(Lys)殘基上的羧基基團與自身的半胱氨酸(Cys)殘基上的巰基基團間形成高能硫酯鍵, 從而活化泛素分子. 然後, 激活的泛素通過硫酯鍵再被接合到E2的Cys殘基上. 最終, 激活的泛素或者通過E2直接連到蛋白底物上, 或是在E3作用下通過泛素的羧基末端與靶蛋白Lys殘基的ε-氨基之間形成氨基異肽鍵而將泛素轉移到靶蛋白上. 如果靶蛋白結合單個泛素分子, 則稱為單泛素化; 如果靶蛋白的多個Lys殘基同時被單個泛素分子標記稱為多泛素化; 而靶蛋白的單個Lys殘基被多個泛素分子標記則稱為多聚泛素化. 在這一系列酶促級聯反應當中, E3在靶蛋白的特異性識別以及泛素化系統活性的調控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

泛素分子全長包含7 個賴氨酸位點(K6, K11, K27, K29, K33, K48和K63)和1個位於C端的甘氨酸(Gly)位點以及位於N端的甲硫氨酸(Met1)位點. 根據現有研究, 無論在細胞內環境還是胞外反應體系, 泛素自身的每個賴氨酸位點以及N端的甲硫氨酸(Met1)位點都可以發生泛素化從而延伸泛素鏈. 其中對K48和K63位多聚泛素化的研究最廣泛, 而其他類型的泛素化鏈研究較少且被認為是非典型泛素化. 但是隨著對泛素化鏈的裝配、識別以及水解的深入研究, 非典型泛素化的功能與意義也逐漸得到了重視.

由於泛素化修飾對底物的巨大影響, 因此與其他PTM如磷酸化、乙醯化相似, 泛素化也是一個被嚴格調控的可逆過程, 尤其是去泛素化酶使泛素化修飾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研究表明, 細胞內廣泛存在許多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 DUBs), 主要分為以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和泛素特異性加工酶家族為主的5種類型. 去泛素化酶對泛素化過程不僅起著抑制作用, 而且可以通過分解泛素化抑制因子、再循環泛素分子、校對泛素化進程等方式促進泛素化過程, 從而與泛素化系統共同組成一個覆蓋幾乎所有細胞功能的複雜網絡.

儘管許多泛素化修飾的原則得到了闡明, 但泛素化修飾的生化機制與生理功能遠未得到充分理解, 例如, 泛素化本身如何被調控以及泛素化與其他PTM如磷酸化、乙醯化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篇文章簡要介紹了泛素化的一些細胞生物學功能和泛素化異常參與的兩種重要疾病—癌症與神經退行性疾病, 儘管由於篇幅所限, 許多泛素化參與的生物學過程與疾病未能詳細闡述, 但本文對了解泛素化的功能與意義的基本輪廓有所裨益.

未來的研究會進一步聚焦於泛素化修飾作為一個動態網絡, 如何參與生理學進程又怎樣影響生物學功能. 例如, 不同的E2s與E3s之間的聯繫, 不同的泛素化修飾種類(單泛素化、多泛素化以及多聚泛素化)以及不同的多聚泛素化鏈(連接通過Met1, Lys6, Lys11, Lys27, Lys29, Lys33, Lys48和Lys63)仍需進一步研究.

與此同時, 對於泛素化修飾的進一步理解也必將推動一系列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 近期, 線性泛素化通路(linear ubiquitination pathway)與炎症、腫瘤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關係取得了巨大突破, 並有望為上述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因此, 隨著對泛素化修飾的深入研究與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對泛素化通路進行操作將成為一種富有前景的高度特異性的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報導了PD-1的降解機制及其在臨床前模型的抗腫瘤免疫中的重要性。抗PD-1及其配體(PD-L1)的抗體抑制劑已成為治療多種腫瘤的特效藥物。目前,我們對PD-1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該研究表明,活化T細胞中,PD-1首先經過內化和泛素化,最終被蛋白酶體降解。FBXO38是PD-1的E3連接酶,介導Lys48連接的多泛素化和隨後的蛋白酶體降解。
  • 病原菌泛素化修飾新機制獲闡釋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真核細胞最重要的翻譯後修飾之一。
  • 《自然》—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要頂住輸球的憤怒,還要受到北大學者的髒話連篇
    現在已經波及到清華大學和北大學者,似乎要演變成一場體育界和學術界誰的貢獻更大的全民大討論中來。不過北大學者王小東的一番言論實在讓很多中國球迷寒了心!在有網友提出,清華這麼多年沒出一個諾貝爾獎,卻來跟中國足球比跑步後。這位北大學者公然開炮炮轟國足即使每屆都拿下世界盃冠軍,給社會帶來的奉獻也遠遠比不上清華、北大。
  • 生物物理所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真核細胞最重要的翻譯後修飾之一。
  • 範可尼貧血ID複合物單泛素化的功能
    範可尼貧血ID複合物單泛素化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20:43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Nikola P.
  • 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
  • 【科技前沿】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真核細胞最重要的翻譯後修飾之一。
  • 張令強:泛素化研究將為藥物研發和疾病治療提供更多靶標
    回答:泛素化修飾自20世紀70-80年代發現以來,已經被證實是介導真核細胞內蛋白質降解的最主要的途徑,它在調控蛋白質穩定性、活性及亞細胞定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低等到高等生物,這一修飾體系均廣泛存在、很多酶類保守存在,在進化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現在已經了解到細胞內的諸多生命活動過程都離不開泛素化修飾的精細調控
  • 高璞組闡釋病原菌介導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2020年6月2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高璞課題組曾於2018年在《細胞》報導了SidE家族蛋白催化反應的結構和分子機制,而最新這項工作則主要是圍繞MavC家族蛋白展開研究。
  • Nature: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景傑重磅快訊 | Hepatology:TRIM8通過泛素化調控TAK1加劇胰島素...
    景傑編者按:最新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Hepatology上的文章通過體內體外功能實驗發現E3連接酶TRIM8能夠結合併泛素化調控JNK/p38信號通路的重要分子TAK1,從而加劇高脂脅迫下的胰島素耐受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相關代謝紊亂病症,臨床樣本中也檢測到了TRIM8的過度表達,暗示其成為治療靶點的可能。
  • 【中國科學報】泛素化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機制獲揭示
    美國時間7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具有腫瘤抑制活性的泛素連接酶HACE1通過介導細胞自噬受體蛋白(OPTN)的泛素化修飾,促進細胞自噬受體複合物形成,「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
  • NCB:parkin和USP30通過泛素化過程調控線粒體自噬
    2015年2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國一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文章,他們發現parkin和USP30能夠通過泛素化過程平衡調控線粒體自噬,了解這一過程對開發治療帕金森疾病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許多研究表明,線粒體功能紊亂在帕金森病的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精確調控蛋白質的穩定性、亞細胞定位、活性和與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多種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泛素化修飾在植物低磷脅迫響應中發揮著核心調控作用。
  • RNAPII的泛素化促進DNA損傷修復
    DNA損傷停滯的RNAPII的泛素化促進轉錄偶聯修復。UVSSA-K414泛素化。他們開發了一種鏈特異性的ChIP-seq方法,該方法揭示了RPB1-K1268泛素化對於修復和解決DNA損傷處的轉錄瓶頸非常重要。
  • 袁鈞瑛/單冰發現RIPK1的泛素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袁鈞瑛及單冰共同通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題為「Ubiquitination of RIPK1 regulates its activation mediated by TNFR1 and TLRs signaling in distinct manner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人RIPK1-DD中的K627及其鼠類
  • 泛素化研究很難?我們有了新指南!
    泛素化是指泛素(一類低分子量的蛋白質)分子在一系列特殊的酶作用下,將細胞內的蛋白質分類,從中選出靶蛋白分子,對靶蛋白進行特異性修飾的過程。泛素化在蛋白質的定位、代謝、功能、調節和降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參與了細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轉移等幾乎一切生命活動的調控。泛素化與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病密切相關。  根據與蛋白質底物連接的蛋白分子數量和拓撲結構,泛素化分為單泛素化、多位點單泛素化和多聚泛素化,其中同型多聚泛素化又可能細分為8個亞型。
  • 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TLRs及其接頭分子泛素化修飾一些E3泛素化連接酶可以通過K48連接的泛素化修飾催化TLRs與接頭分子MyD88、TRIF發生蛋白酶體降解,作為一個負向調節起始防止宿主發生過度的免疫反應。RLRs及其接頭分子泛素化修飾促進蛋白降解的K48以及促進信號轉導的K63兩種形式連接的泛素化修飾在RLRs介導的抗病毒先天性免疫信號通路中同樣扮演重要角色。
  • 對於泛素化,你了解多少?
    泛素化在蛋白質的定位、代謝、功能、調節和降解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參與了細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轉移、基因表達、轉錄調節、信號傳遞、損傷修復、炎症免疫等幾乎一切生命活動的調控。泛素化與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病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