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最為動蕩。其中五胡是以匈奴、 羯、 鮮卑、 羌及氐為主的在中國北方範圍內相繼建立的國家。魏晉時期,大量胡人內遷,開始慢慢的進入漢人生活的圈子。但是,由於魏晉皇帝的昏庸無能,朝廷的腐敗,以及胡漢的矛盾等因素,導致了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造反。魏晉在平定八王之亂後國力也遭到了很大的耗損,所以在五胡進攻之時也顯得乏力,再加上民心潰散,最終導致滅亡。史稱五胡亂華。
在古代的冷兵器戰爭中,戰爭通常就是以攻城拔寨、爭奪地盤為主,而且兩軍對壘也有一定的講究和禮節。但五胡亂華對於漢人來說並不是一場簡單的改朝換代戰爭,而且一場災難,比山河崩裂、顆粒無收更恐怖的災難。
據史書記載,五胡亂華的時間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在這段時間裡,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在鮮卑族進入中原之後,因為帶著俘虜行軍不便,而且還需要大量的食物去維持,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所有男性都殺光。同時他們也考慮到行軍帶糧也不方便,將士也需要安慰,所以就把漢族女性當作軍妓和糧食,他們將漢族女性稱作「兩條腿的羊」。據《晉書》記載,當時中原人口1200多萬,但五胡亂華這段時間中原人口卻劇減到不足400萬,剩餘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五胡亂華再持續下去,用不著半個世紀,也許漢人就滅族了。
就在民不聊生,蒼天哀怨之時,終於有人挺身而出,終止了五胡亂華這場暴亂。此人就是冉閔。
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從小就很聰明,而且勇猛過人,縱觀歷史也可以說是個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大將,所以石虎非常寵愛他。最後由於石遵沒有履行立冉閔為太子的承若,最後由於來自各方面的威脅冉閔就奪取了王位,自立為王。
冉閔即位後,將石氏皇族和羯族不顧男女老少,徹底的殲滅。從此,羯族就在中華歷史長河中徹底消失。然後進一步地又頒布了一道最廣為人知的「屠胡令」,高舉捍衛民族的尊嚴,也得到了各地的支援,見胡人就殺。冉閔通過六戰六勝,最終大敗胡人。此後,各地胡人份份逃竄,再也成不了氣候。
對於冉閔的評價,大家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屠夫。無論英雄也好,屠夫也罷,不論是哪一個,冉閔也算是為挽救民族危機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的人。1700年前如果沒有他,也許中原漢族就真的要面臨亡族危機了。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