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疫情流行有何關係?氣候變化對傳染病的傳播模式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下,還有諸多問題有待解答。中國研究人員將與南非和比利時同行合作對相關問題展開研究。
據中國駐南非大使館官方網站消息,南非國家研究基金會近日正式發布《中國/比利時/南非三方聯合研究項目申報指南》,項目徵集領域為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之間的相互作用。
消息稱,根據中國科技部、比利時科學政策辦公室、南非科學創新部合作協議及磋商情況,三方同意在2020年啟動聯合研究項目徵集工作。
據悉,中比南三方聯合研究項目旨在回答上述領域的四大科研問題,即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疫情「大流行」之間的關係,氣候變化與傳染病傳播模式之間的關係,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和疫情相互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問題解決方案及工具研發。具體而言,可以是公共衛生、農作物、牲畜、野生動物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退化、重大傳染病事件與土地利用和生態系統管理之間的關係,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相互影響方式,糧食產量、營養質量、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等。
中方將為三方聯合研究項目出資500萬元人民幣,單個項目資助不超過200萬元;比方出資55萬歐元,單個項目資助不超過17.5萬歐元;南方出資500萬蘭特,單個項目資助不超過120萬蘭特。項目執行期不得超過3年。南非方面項目申報截止時間為2020年11月27日。
中國與南非自1998年建交以來,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2018年,兩國科技部門共資助9輪104個政府間聯合研究計劃項目,顯著促進了合作網絡關係的建立。中國與南非首個聯合研究中心——中南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聯合研究中心也於2018年在約翰尼斯堡成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白波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