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來自河北大學、河北農大、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市委黨校的專家學者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匯聚一堂,就主客體關係學及其相關經濟理論問題進行了研討。
主客體關係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基本觀點之一是,對任何事物的研究都應建立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上,同時,主體作為主動的方面,不僅是認識的主體,而且首先應當是生存與發展的主體。它從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出發看世界,其出發點和歸宿點是一切為了主體尤其是為了人,為了人類。由吳宗先生總編撰的《主客體關係學綱要》及其「主客體關係學系列叢書」之一《經濟是什麼》已分別由人民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出版,于光遠、高放、溫濟澤、楊啟先、肖灼基、曉亮等二十餘位知名學者先後撰文,對其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與會者認為,經濟好似一盤棋,只研究一方怎麼走,是下不好棋的;只研究一兩個棋子怎麼走,就更下不好棋。由此,研究經濟如果脫離了人的需求,只研究如何供給,包括如何生產、如何經營,是不科學的,正確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的根本進行綜合研究。而人的需求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尋的,要看到,人首先是以一定的「生存單位」生存和發展的,而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選擇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同時還要防範敵害,即進行趨利避害,從而產生包含一定目的和手段的形形色色的活動,經濟就是人的一種活動。因此,人的任何活動都由人、目的、手段三部分組成,三者之間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係。這是一條無需證明的公理。由此決定了人的活動必須遵循三大定律:一是效率定律,即力爭得大於失,即補償消耗後還要有剩餘;二是需求定律,即需求的增長是質的無限性與量的有限性的統一,種類的多樣性與層次的從屬性的統一;三是合作定律,即整體效果大於局部效果之和,從而使生存單位不斷壯大,競爭能力不斷加強。與會者認為,研究經濟活動只有與人類活動的這三條規律結合起來,才有希望建立起一個「持續高速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