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欣|客體關係理論實踐專題工作坊招募啦~

2021-01-09 瀚思心理

戳藍字關注我們,風裡雨裡,伴你成長~

客體關係是什麼呢?

客體關係是指存在於一個人內在精神中的人際關係形態的模式,它形成於生命早期我們與撫養者的互動。

被內化後,深刻影響了今後的人生體驗和人際互動。

經典精神分析,研究重點是「4-6歲「,

客體關係,把研究重點提前到「0-3歲」;

通俗地說,是探討的嬰兒與母親的關係——真正意義上,把關注點放在了人的「童年」。

基於此建立的客體關係理論,是精神分析豐富的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客體關係流派的核心人物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之母。

她對人類潛意識的探索和發現,極大豐富深化了精神分析理論和臨床治療實踐。

學習客體關係,你能收穫什麼?

「掌握了客體關係,做心理諮詢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了。」

諮詢師對待來訪者,相當於父母對待孩子成長,兩者是平行的。

作為父母:我們將學會如何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怎樣為孩子提供一種「抱持性環境」,也會明白孩子成長過程中,「分離-個體化」階段的重要性……它會成為我們親子教育、家庭互動的一顆指南針。

作為諮詢師:學習到克萊因-比昂學派的臨床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並利用客體關係理論,我們可以更準確的理解對面的來訪者「症狀」背後的表達,學會完成一個有療效的心理諮詢。

工作坊內容

主題:客體關係的理論和實踐

第一天

上午 客體關係理論概述

客體關係視角下的精神分析態度

下午 嬰兒的幻想世界

潛意識幻想,內攝與投射

第二天

上午 偏執分裂位與抑鬱位

投射認同與妒忌

下午 案例督導

討論及答疑

第二天的案例督導由參加學員提供案例,可以向瀚思老師報名。

授課老師

王一欣老師

瀚思心理諮詢中心資深諮詢師、督導師

蘭州大學生物學碩士

中科院心理所臨床心理諮詢專業博士課程結業

客體關係流派精神分析師

長期接受IPA分析師個人分析及督導

諮詢時數:3700+

督導時數:150+

相關設置

時間:2020年3月3-4日(周二三)9:00-12:00,13:30-16:30

地點:深圳南山科技園高新南七道19號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學費:1680/人

報名:請老學員聯繫熟悉的瀚思老師,新學員請掃碼填寫信息,我們將儘快聯繫您喲~

相關焦點

  • 客體關係理論概論
    與此理論相關的概念被用來以新的方式審視心理病理學( psychopathology,又稱精神病理學),同時也被用來分析心理治療中發生的事情。分析早期童年事件的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轉變。舉例來說,較之弗洛伊德的理論,客體關係理論所看重的是兒童前戀母期(preoedipal)的發展。客體關係理論正以不同的方式重塑著當代很多的臨床思想。「客體關係」指的是什麼?
  • 志願者招募 | AR/VR界面設計國際工作坊招募啦~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terface Design Workshop此次工作坊將個性化主題與最熱門的AR/VR技術相結合,還將探討時下AR/VR的可用性,同學們既可學習設計理論,也可探究其發展奧秘。本次同學們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AR/VR界面設計。
  • 【公開課】客體關係理論
    【公開課】客體 關係 理論
  •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依據
    總的來說,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引入了主客體概念,但並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客體給出合理的定位。要弄清這一問題,必須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依據。  哲學上的主客體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來源  主客體關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主要源於哲學上的主客體觀。
  • 客體關係理論及運用(一)
    客體一詞可與他人互換,客體關係即指人際關係。 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進而言之,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立過關係型態的關係。例如:過於依賴與過於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複著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
  • 「趨向:社會理論、田野經驗與應用實踐」學術工作坊側記
    在此背景下,中山大學人類學繫於2018年10月19日—21日舉辦了「趨向:社會理論、田野經驗與應用實踐」學術工作坊,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張應強教授致開幕辭,鼓勵青年學者加強對話、交流,共建具有人文關懷與批判精神的學術共同體。
  • 一套「完整」的諮詢理論 | 客體關係理論取向
    二、理論基礎以客體關係為主要載體,外加驅力理論、自我心理學,自體心理學和依戀理論等為輔助理論。驅力理論:以力比多和攻擊性為核心的理論,強調了驅力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的影響;自我心理學:重要強調自我對內驅力的適應和調節佔主要地位,重點研究自我的功能和防禦機制;客體關係:客體關係主要強調早期撫養者的撫養方式對個體內在自體和客體表象的;自體心理學:關注的是自體的發展及自體客體轉移關係主張三極自體結構
  • ...新精神分析學派 之 C4 艾裡克森的人格理論 & C5 客體關係理論...
    若危機成功解決,會產生一種堅決實踐自由、自主選擇和自我控制的決心,即意志。反之,消極對待就容易形成自我疑慮。3.生殖器期:主動自發—罪惡感(3~6歲)如果主動自發感超越了罪惡感,就能獲得又一個適應性的 自我品質:決心。反之消極對待,就會形成自卑感。
  • 技術精深|朱曉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工作坊
    自體心理學認為:人性中的自戀需要是人類的本性,是一種自我珍惜的主要感受,它與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理論密切相關,其發展正引領著當代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的方向再來看看朱曉剛老師對於自體心理學的講解:自體心理學與經典精神分析學派對同一心理問題、症狀的解釋完全不一樣,也造成了臨床上的治療方法、過程大有不同
  • 【科普】客體關係理論的8個重要專業術語
    8個客體關係理論重要專業術語1.客體(object) 是與主體(subject) 相對應的概念, 指某個體的意願、情感、行為所指向的人。2.部分客體(Part object) 初生的嬰兒只能根據他所體驗到的客體的「好」或「壞」來代表這個客體, 此時, 他所體驗到的只是客體的部分特徵, 故稱之為部分客體。
  • 當下最活躍的精神分析理論——客體關係理論(精神分析最後一期)
    文/小歪講心理圖/素材來源於網絡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 theory),最早為弗洛伊德用來描述兒童早期與看護者的關係的名詞,後來,由精神分析流派中的自我心理學沿用這一概念,而在上個世紀,一群專注於兒童心理,將理論重心放在人際關係上的心理學家,結合認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觀點
  • 《客體關係家庭治療》
    ISBN: 978-7-5100-4851-7   裝    幀:平裝、塑封   開    本:小16開,成書230mm×165mm   定    價:78.00元    作者: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  華盛頓精神科學院院長   譯者: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武漢市心理醫院主任醫師   ◎編輯推薦   深諳客體關係理論精髓
  • 『客體關係理論基本概念30講』首講,僅108份
    ↑ 點擊上方「大明心理」關注我  在陽光明媚,萬物復甦的4月中大明老師悉心打磨的『客體關係理論基本概念
  • 現代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基本概念30講』
    經過大明老師悉心打磨,『客體關係理論基本概念30講』本月開講!4月13日,每周1-2講,每講25分鐘,每2次課+1次答疑。大明心理邀請您,繼續走進精神分析的世界。中國心理諮詢與治療學術界已達成的共識:精神分析是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論基礎。你不必是一個精神分析師,但你只要在這個領域工作,你就必須有精神動力學(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識和思考模型。
  • 簡述客體關係理論下的人際交往互動過程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人格在早年母嬰關係的互動中形成,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1、母嬰關係是形成人格的核心,母親指的不是生理上的母親,也就是不是說必然的是女性的角色,而是提供母親依賴和滿足功能的客體,可以是男性,可以是老人。
  • 客體關係心理學:你與母親的關係,造就了你對待世界的基礎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童年的經歷、與母親的關係,造就了他對待世界的基礎。 大多數人的童年並不完美,每個人都有創傷,在長大以後,談戀愛就會無意識地複製過去的相處模式,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目的是修正童年的錯誤,正所謂戀愛關係是對親子關係的複製。
  • 精神分析動力學Ⅱ:客體關係/中間學派
    當今,大部分的精神分析師都非常熟悉克萊茵所述的早期客體關係,許多分析師甚至使用她的發現與概念而不明就裡。她的許多思想已經被納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維當中,且仍在世界各地流傳和發展;其著作的啟發性與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對於喜歡精神分析的讀者來說,克萊茵的這本著作最值得學習與收藏。
  • ...原理概論」考點:實踐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觀物質活動
    馬克思主義從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係上把握實踐。實踐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實踐主體是指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具有實踐能力的人。人是實踐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因素,實踐主體可以劃分為個人主體、集團主體和類主體三種形式。  實踐客體是主體實踐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 主客體關係學經濟理論研討會召開
    3月26日,來自河北大學、河北農大、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市委黨校的專家學者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匯聚一堂,就主客體關係學及其相關經濟理論問題進行了研討。主客體關係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基本觀點之一是,對任何事物的研究都應建立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上,同時,主體作為主動的方面,不僅是認識的主體,而且首先應當是生存與發展的主體。
  • 內在客體關係的世界The World of Internal Object Relations
    費爾貝恩的客體關係理論建立在梅蘭妮·克萊因提供的概念資料基礎之上,特別是她關於內在客體(internal ob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