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寫作應用於自己的人生?從腦科學角度看寫作的意義

2021-01-09 聶梓吟

我們身體的發育,在成年之前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

但大腦的成長,能夠伴隨我們一生,只要得到鍛鍊,大腦就能不受年齡限制地獲得成長。

在大腦的成長過程中,多巴胺起著關鍵的作用。

它能讓人產生美妙的感覺,我們會為了多次體驗那種感覺,而主動地重複一些行為,多次光顧喜愛的飯店,反覆觀賞壯麗的景色,或是經常約見合拍的朋友。

我們大腦就像一個「單純」的孩子,吃到「糖果」就很快樂,於是時刻謀劃著再來一顆。

在完成自己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或發生了本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的時候,大腦分泌出的多巴胺是最多的。

而寫作,是一種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大腦的迎接挑戰,促使分泌多巴胺的方法。

通過寫作,我們能鍛鍊自己的大腦,表達我們的情感,並且創造自我風格,從而令我們的人生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是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博士,在他的作品《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腦科學家教我的讀書法》中告訴我們的。

寫作能鍛鍊大腦

人們常常「靈光一閃」來形容靈感,因為靈感往往是在人們毫無準備的時候,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就像一道難以捕捉的光芒。

為什麼會這樣呢?

靈感通常是一個點子,一個新的想法,一般與你最近正在做的事情有關,它必定是在足夠的信息來源之下,通過大腦的充分的積累以及重組,才能產生的。

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名為「默認模式網絡」的部位,和大腦中其他隨著你的作息行動的部位不同,它只在人非常輕鬆的狀態下才幹活。泡澡、園藝、曬太陽,在諸如此類的休閒放鬆時刻,「默認模式網絡」就會趁機開始整合之前收集到的信息,而在你開始集中精力學習或工作時,它又會默默地安靜下來。

《史蒂文賈伯斯傳》中提到,賈伯斯熱衷散步,尤其是在做重大決定之前,從腦科學角度看,這是相當有道理的行為。

消化整合消息是大腦成長的重要過程,正是經過了這個過程,我們才能將書中讀到的知識聯繫到實際中來,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吸收消化,沉澱為自己的智慧。

而加速信息整合過程的最好方法,就是寫作。

因為將腦海中的念頭,組織成文字,然後寫下來,是最消耗腦力的一項工作,就像跑步運動中的全速衝刺一樣,雖然會令人大汗淋漓,容易疲憊,但也會有極佳的鍛鍊效果。

人的頭腦有很強大的篩選能力,在信息的海洋中,我們的大腦通常會根據需要做出取捨。當以寫作為目的去閱讀時,為了積累素材,更多的消息會被保留在視野之中,於是就能夠積累到更多的信息,獲得更多的知識。

寫作能傳遞情感

寫作能向人傳遞信息,即使是單純地撰寫說明文章,或是最基礎的記錄文章,我們也通過文字向他人完成了信息的精準表達,這是一場無聲卻又深入的交流。

寫作也能傳遞情感,我們天生都希望表達自己,即使是非常內向的人,也會有傾述和表達的渴望。

無論是給父母或孩子寫信表達自己的愛與悲傷,還是傾述面對面時難以啟齒或容易引起衝突的事實,都是一種情感的表達。

而通過寫作來表達自我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人一旦運用恰到好處的詞語進行表達,就能讓他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也能讓自己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著名哲學家尼採在《悲劇的誕生》中,就是在對希臘藝術美學進行討論的同時,完成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我們很多人都有自己熱愛的東西,歷史上也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世人眼中的怪人,他們日復一日對自己熱愛的領域傾注時間與精力,無懼最終是否能獲得世人的認可。

充分學習知識的最快途徑是沉浸於自己熱愛的事物。

世界之大,有太多的未知值得我們去探索,專注於熱愛的事物能讓我們的大腦保持旺盛的活力,而通過寫作,我們可以將自己的熱情傳遞給他人。

例如,在資深球迷尼克霍恩比的足球回憶錄《極度狂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球迷群體對足球、對球隊的深刻情感。

這樣的故事能幫助我們對他人熱愛的事物保持謙虛謹慎和尊重的態度,對其他沉浸於自己熱愛的事物的人更包容和理解。

無論你熱愛什麼,不妨通過寫作,將熱情傳遞給他人。

寫作能創造自我風格

一個人如果熟練掌握了多種表達方式,那就能更妥當地表達自己,此時他文章會具有神奇的力量,更有甚者,會具有獨特的風格,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很多人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還算有趣,但仍然會缺少一點什麼。那些真正頂尖的文章在給人們提供附加價值的同時,也體現著作者鮮明的自我風格。個人風格的產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出現的過程大約就和鐵杵磨針,水滴穿石一樣,需要在閱讀大量書籍,增加無數經歷,不斷地思考的基礎才能獲得的。

能使用具有個人風格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是在超越世間常識、經歷無數體驗、不斷思考的基礎上獲得的能力。

戰地記者開高健,曾參與越南戰爭,經歷了當時的隨軍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的過程,他的小說《夏天的陰翳》情節極為壯烈,那是一部沒有經歷過生與死的人,絕對無法孕育的作品。

進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他的處女作《自私的基因》中,闡述了 「自然淘汰產生於基因層面」的觀點,並依據這個觀點,解釋了人類無意識行為背後的原理。

著名的查爾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廣為人知的進化論,這本誕生於「上帝創造萬物」時代的著作遣詞精彩至極。

其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偉大作品,索忍尼辛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奧斯卡王爾德的《獄中記》、歌德的《浮士德》,無不在其領域的金字塔頂熠熠生輝。

這些都是極具自我風格的頂尖作品,也許我們不能創作出這種程度的作品,但也能培育出自己的風格。

當然,創造自我風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從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我們得知寫作是鍛鍊自己的大腦的好方式。

寫作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我們從自己的字裡行間,反思自己的過去,思考自己的現在,暢想自己的未來。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將獲取的知識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合、攪拌,再從中抽絲剝繭地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以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寫作的過程中我們傾述了情緒,以獲得平靜;遇到障礙,以發現自己而不足;提高了複述能力,以實現分享;增加了思考的厚度,以明白自己的稚嫩——這一切都成為令我們的頭腦和心靈都茁壯成長的養料,從而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從容和幸福。

-THE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

相關焦點

  • 《學會寫作》:學會寫作的這三個核心要素,寫作能力將大幅度提升
    裡面全部是他成為新媒體從業人員之後,自己的經驗積累。把自己如何從一個寫作小白變成一個流量大V的過程。他把自己走過的彎路和磨礪出來的變現乾貨全部分享出來,幫助更多寫作小白更快速的了解新媒體寫作。粥左羅是一個90後,是知名公眾號「粥左羅」創始人。創立自媒體粥左羅之後,寫了1年的原創文章就積累了40萬粉絲。
  • 寫作意味著將自己投入戰區
    寫作意味著將自己投入戰區  羅伯託·博拉諾(Roberto Bolano,1953-2003)屬於拉美文學中最頂尖的小說家之列,近10年來其作品被大量翻譯成英文,在世界文壇具有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他在智利出生,在墨西哥長大,1970年代末遷居西班牙。
  •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寫作多角度 審題立意
    3.科學家們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他們將一條魚的前腦切除。沒有前腦的魚看起來與其他魚一樣正常,但隨魚群遊動的時候,這條沒有前腦的魚會突然離開魚群,遊向另外方向,一直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往前遊。這條魚的舉動,令魚群震撼,所有的魚一齊停下,接著改變了方向,也去追趕這條沒有前腦的魚去了。   4.一個孩子在草地上發現了一個蛹,他把它帶回了家。
  • 秋葉寫作第五課 結構式寫作
    很多人的挑戰,是如何和自己的情緒做對抗。作為人是很難沒有情緒的,人不能和自己的情緒對抗,對抗自己的情緒是無效的。因為有好的習慣、好的方法,我總是可以寫得比一般人好一點點,這就可以保持我的產出。所以越是情緒不佳的時候,越要考習慣來寫作。
  • 趙彥彬解析文學中寫作的意義和目的_構思
    原標題:趙彥彬解析文學中寫作的意義和目的 撰稿:麗麗 近日,作者小桃和文學創作者趙彥彬談起了文學中寫作的意義和目的。當然每個人寫作目的不同,存在的意義也不同。如寫小說、詩歌的人是想把自己構思的故事傳達給別人,目的是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讓自己的才華和文學思想有所釋放。 如寫日記的人,是想記錄生活,等到N年後,有所記載有所回憶,從中自我學習的目的。還有很多人寫作更比較單純,只是記錄自己自我世界裡的認同。
  • 我們從《七十二堂寫作課》學習這三點
    這樣雨霧朦朧的境況,讓我們迷失寫作的目的和方向。我們以寫小說的目的來說明寫作的目的。夏丏尊、葉聖陶在書中這樣描述寫小說的目的「引起小說家的寫作欲望的並不是早已存在、業經發生的某事物,而是他從許多事物中看出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關係的一點意義。」經典小說之所以流傳至今,仍被人們推崇和閱讀,就是他們蘊含著普通人的人生意義。
  • 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的材料,在議論文寫作中如何引用?
    高考議論文的寫作,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有同學希望能專門講一講。下面,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就結合這兩年的高考作文試題,為大家簡略說一說。高考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請看例題:像這麼長一則材料,敘述的內容如此之多,在出題老師看來這都是有用的信息,評卷的規則當然也會受到影響。百家號人生底色看語文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在寫作中不加以適當的引用,或者至少是提到,那一定是會影響作文分數的。回到寫作本身,博士生送快遞這樣的話題,確實新鮮,而且大家都覺得有話可說。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抑或折衷,都可以言之成理。
  • 抓住依米花的象徵意義是寫作的關鍵
    且不管依米花是不是真實的存在,它的象徵意義是明確的,是可以推斷的。寫作畢竟不是科學考證,即使依米花只是文學作品中虛構出來的花,也不影響我們去關注它的象徵意義。寫作,就是要考查考生對現象的認知和參透,考生應該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高爾基寫《海燕》,用極大的熱情,對文中的海燕進行了謳歌。
  • 642個「為什麼」,開啟頭腦風暴,讓寫作成為你隨身攜帶的小宇宙
    它甚至有些水土不服,因為寫書的是美國人,但另一個角度來說,你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帶來的思維碰撞。它接近一本無字之書,大概相當於百科全書的目錄頁,642個「為什麼」的提問,讓每個人去尋找自己不同的答案。如果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那麼寫作就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小宇宙,像哈爾的移動城堡,打開任意一扇門,都能進入到自己創造的不同世界。
  • 什麼是零秒思維寫作,如何讓孩子的寫作像喝水一樣簡單?
    寫作就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它絕對比你想像的要簡單得多。我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作家,我也可以大聲地宣布,大家都是演說家。當然,沒有誰可以有一條公式告訴你如何成為偉大的作家或者演說家,除非你願意,除非你讓自己努力達到。但是,我已經告訴你了,就像我們能夠毫不費力地與朋友輕鬆說話一樣,寫作也絕對是世界上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之一,只要掌握簡單的技巧,任何人都能輕鬆地寫作!
  • 《公文寫作心法》,帶你探索寫作中的「默會知識」
    比如,在公文寫作領域,讓人工智慧按照模板和套路寫作是不難的,然而,公文寫作中如何去「悟」?如何通過轉化形成自己的觀點?如何理解寫作中的靈感?如何理解和回應受眾的需求?如何進行價值判斷和思想引導?如何使文稿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一系列問題,如果我們都無法回答,當然也不能指望人工智慧來回答。
  • 淺談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的關係
    因此,藍譯認為,有必要談談一下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的關係。論文是科學研究成果的基本載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論文是研究成果的最終表述。如果說論文寫作是一種「言」,那麼科研成果就是一種「意」,科研和寫作之間的關係就是言和意之間的關係。意在言先,首先要有意,然後才有意之所言。
  • 面對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如何把寫作當作副業來養活自己?
    ——題 記最近幾年,會寫作突然成了一種特別讓人羨慕的本事。且不說成名的網絡大咖們那動輒數百上千萬的收益,就普通的朋友圈裡,會寫作的的人通常也會被人高看一眼。許多人的寫作欲望被有意無意地激發了出來。比如公司職員要會寫電子郵件,創業者要會寫商業計劃書和營銷方案,甚至企業老闆也要學寫作,因為越來越多公司的品牌,不再靠品牌代言人塑造,而是靠老闆的個性化表達。寫作變成了人人都要掌握的基本工具,而且從大的趨勢上看,科技和經濟越發達,寫作的作用和可延展性就越大。
  • 掌握4個寫作原則,零基礎寫作小白也能快速上手寫作
    為什麼自己寫半天都憋不出幾個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寫出一篇,閱讀量卻是個位數呢?或許你會說寫作大咖有寫作天賦,他們會有很多寫作靈感,所以能輕鬆寫出好文章。而自己天生沒有寫作細胞,所以沒法寫出好文章。寫作真的完全靠天賦,靠靈感嗎?
  • 作家型INFJ的寫作|INFJ自我成長
    總而言之,這四個字母代表的特質聯繫在一起,就使得INFJ喜歡和擅長創作性寫作,並且將其作為表達思想價值觀、完善理論研究、創建學術成果、激勵人們成長和發展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NF理想主義者角度1、NF理想主義者,天性喜歡關注人性、性格、靈修、精神、心靈等與人相關的資訊,而且至始至終都會關注。同時,NF對探索自己、探索別人、探索人性有天然的濃厚興趣。
  • 我在美國修煉科學寫作
    回顧這5年來在美的博士生涯,不但需要感謝PhD老闆在實驗方向上的指導,更感激他不斷地鞭策我提高科學寫作的能力。科學寫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貫穿了我們整個學術生涯。但在科學寫作中,"correlated "表達的是兩個變量之間的精確統計關係。在科學寫作中,僅僅指出兩個變量是related通常是不夠的:讀者會期望你解釋這種關係的精確性質(注意:當使用 " correlation "時,必須在論文中的某個地方解釋如何估計相關性)。
  • 復旦通識·學術寫作系列|盧寶榮:如何提煉和發表科研數據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2019年推出學術寫作指導計劃,在這個學期組織了學術寫作系列講座,由來自不同專業的擅長學術寫作的教師,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如何形成問題意識,如何組織布局,如何分解問題以及如何考慮讀者。
  • 非虛構寫作與中國兒童文學
    「為人生」的寫作依然是「載道」的,只不過所載之道有所變化。「人生」的內涵,在「救亡」與「啟蒙」的歷史潮流中不斷更新。在現當代兒童文學創作中,「為人生」「救亡」「啟蒙」這些主題都有著生動而豐富的表現。在童話創作中,「文以載道」的非虛構寫作傳統得到了傳承。
  • 《創意寫作七堂課》:凌晨老師的科幻創作經驗談
    同時,作為著名科幻作家,作者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創作經驗和心得分享出來,以幫助廣大讀者。可以說,這是一冊面向所有有志於科幻寫作人士的入門進階寶典。作者簡介凌晨,女,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會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普委員委員,中國作協與北京作家協會會員,科普與科幻小說作家。
  • 財富自由之學好寫作之三大寫作公式,三個寫作要素
    上一篇講了新手小白開始寫作需要注意些什麼。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掌握三個寫作公式、三大寫作要素,幫你提高寫作能力。01 什麼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一篇文章吸引了你,看完之後,覺得這篇文章寫的特別好,於是點讚轉發收藏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