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園地|ENACT研究:改良意向性分析方法的應用

2021-01-12 澎湃新聞

編者薦語:

來源:「SVN俱樂部」微信公眾號,掃描文末二維碼,更多學術前沿熱點資訊即將上線,敬請關注!

以下文章來源於SVN俱樂部 ,作者韓尚容

SVN俱樂部

由中國卒中學會官方英文期刊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編輯部創辦,向廣大卒中領域同仁推送最新出版簡訊、SVN中文解讀、期刊投審稿指南、國際卒中領域相關出版資訊等

-- 編 者 按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長期以來開展以「英文文獻分享與導讀」為形式的研究生例會 —— Journal Club,參與的研究生需要全程用英文完成文獻匯報及問答討論,對於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及英語口語水平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鑑於此,SVN編輯部特設「研究生園地」系列專欄,特邀該活動的發起者與組織者劉麗萍教授,擔任欄目主編,我們歡迎並積極鼓勵全國各專家導師,指導青年研究生們,在此分享您們在文獻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或疑問困惑,我們將為大家搭建一個互動交流、展示風採的窗口與平臺。

欄目主編

劉麗萍 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

天壇腦血管病中心NCU主任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客座導師

Jean-Paul Collet 教授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臨床醫學系與兒科系教授、高級臨床科學家,腦、行為與發育部主任,英屬哥倫比亞兒童醫院研究所副主任,質量與安全評價中心主任

客座導師

David Wang 教授

美國聖約瑟夫醫學中心Barrow神經病學研究所神經血管與卒中科主任

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執行副主編和總編輯

客座導師

谷鴻秋 助理研究員

北京協和醫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博士,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目前主要從事臨床研究的統計學設計,統計方法的比較和應用,預測模型的建立、評價與應用以及腦血管病醫療質量臨床研究

第38期研究生園地,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博士後韓尚容與大家分享於2012年發表於Lancet Neurology上的「Safety and efficacy of NA-1 in patients with iatrogenic stroke after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NACT): a phase 2,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一文。

研究背景

突觸後膜緻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 PSD-95)是一種位於突觸後膜的錨定蛋白,連接N-甲基-D-門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NMDARs)與下遊神經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參與穀氨酸神經興奮性毒性。NA-1(又稱nerinetide, Tat-NR2B9c),是一種由20個肽段構成的蛋白,它可以使NMDAR與PSD-95解耦聯。在突觸前膜釋放大量興奮性遞質穀氨酸時,能夠有效阻斷下遊NO的產生,從而抑制其興奮性毒性,保護神經細胞。該藥物在2002年完成了研發和細胞、嚙齒類動物模型的實驗,能夠有效減少卒中面積,保護神經細胞。隨後的靈長類研究也證實了該藥物可明顯減小梗死面積。於是研究者設計並實施了這項神經保護劑的Ⅱ期臨床試驗,即ENACT研究。

NA-1(Tat-NR2B9c)的作用機制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Ⅱ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在加拿大和美國招募需要手術治療的破裂或未破裂顱內動脈瘤患者。破裂動脈瘤患者要求WFNS評分1~3分,且發作72小時以內、未合併血管痙攣。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在患者仍處於麻醉狀態下手術操作完成的10分鐘內靜脈應用NA-1(2.6mg/kg)或鹽水。主要研究終點為安全性。研究的有效性終點為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和磁共振成像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FLAIR)觀察到的病灶體積與數量。次要研究終點為包括mRS和NIHSS在內的臨床評分,以及認知功能量表評分。

研究結果

研究共篩選212例患者,197例參與隨機化,其中100例隨機化至NA-1組、97例隨機化至對照組。兩組中分別有8例和4例參與隨機化的患者由於無法完成手術、無法完善術前磁共振檢查等原因未能繼續研究。因此,本研究採用了改良意向性分析(modified intention to treat, mITT)方法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NA-1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納入92例和93例患者。

Figure 2: Trial profile

mITT=modified intention-to-treat. *There were 12 randomisation failures (patient randomised, but did not receive study drug): five because of the inability to do the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three because of the inability to obtain a pre-procedure MRI (planned on the same day as the procedure), two because of a pre-procedure electrocardiogram showing a QTc interval >450 ms (an exclusion criterion), one because of a fatal aneurysm rupture during the procedure and before drug infusion, and one because of refusal by the anaesthesiologist to give the study drug to a patient with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研究者事先依據動脈瘤破裂與否將研究人群分為2個亞組,各亞組內受試者基線信息如Table 1所示,研究組和對照組基線信息大致相當。

如Figure 3所示,入組患者中約2/3術後患者出現小卒中。研究的安全性終點如Table 2所示。NA-1組除2例短暫性低血壓外,其餘安全性事件率與對照組發生率相仿。

Figure 3: Lesion counts, b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A)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lesions in all patients in the mITT population. (B)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lesions, binned at the 90th percentile.

在病灶體積方面,雖然研究組平均梗死體積小於對照組,但並未達到統計學差異。在病灶數量方面,調整動脈瘤狀態、年齡、手術持續時間、是否給予抗血小板藥物的因素後,統計發現NA-1治療在減少DWI和FLAIR上的新的缺血灶數量方面有持久的益處。NA-1組有2例患者出現病灶較大的卒中。但通過分析這2例患者的MRI表現,認為其影像學表現並非典型的隱匿性術中卒中。因此認為這兩個事件與潛在的血管內治療有關。在排除了這兩例被認為是異常值的大卒中患者的事後分析中,發現NA-1組的平均病變體積小於對照組(Table 3)。

該研究表明,NA-1可安全地用於接受血管內動脈瘤修復的患者,減少醫源性栓塞的數量。研究者認為,從這項概念驗證試驗中可得出結論,神經保護劑可以用來減少卒中後的組織損傷。研究者認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樣本量小,且使用替代的主要結果而非臨床結果,以及使用mITT的分析方法。

Q

何為mITT分析?

A

本文應用mITT分析,即改良意向性分析方法,該方法介於ITT分析與PP分析之間,其改良方式隨研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可由研究者進行定義。本研究的mITT分析在考察研究結局時,僅將未接受幹預的部分人群剔除,而未剔除在用藥之後、評估研究結果之前死亡的患者,並且缺失值未進行填補。mITT分析得到的結果既不會因為填補而產生過於保守的估計,又不會因為剔除所有未完成研究的患者而誇大兩組之間的差異。

Q

本文為何選取動脈瘤血管內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A

本文擬探討神經保護劑對卒中後腦組織的保護作用,卻選取動脈瘤手術患者進行分析。其原因在短短的幾段背景部分已用簡練的語言說明。首先,作者闡明目前絕大多數人體研究無法複製臨床前動物實驗的受控條件,這造成了基礎實驗與臨床試驗之間的「鴻溝」。既往在嚙齒類及靈長類動物中進行的NA-1藥物研究中,研究者在製作動物模型時在全身麻醉的條件下,人為將栓子注射到頸動脈以誘發急性卒中。為了彌補基礎與臨床研究之間的差距,研究者在設計這項Ⅱ期臨床試驗時,幾乎複製了與動物模型相同的手法,即在動脈瘤血管內治療、患者不可避免地會在術中出現遠端栓塞的情況下,在術後10min內、麻醉狀態下應用NA-1,觀察藥物對新發醫源性卒中的保護作用。如此設計的研究,可大大提高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相似度,對陽性結果的把握度更高。本文的設計和寫作手法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Q

文章方法學提到的期中分析(interim analysis)是如何實施的?

A

在方法學描述中,作者提到其「在期中分析中使用O『Brien-Fleming法進行α消耗函數「。在GCP規範中,期中分析被定義為在臨床試驗正式完成前,根據事先制訂的統計分析計劃,對處理組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進行的分析。所有期中分析必須在研究開展之前在研究方案中闡明。其目的在於及時發現研究可能存在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儘早確定藥物的有效性。由於期中分析是在研究結束之前進行1次或多次的假設檢驗,不但在時間上的提前分析會增加假陽性的風險,且隨著檢驗次數的增加,假陽性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增加,即增加Ⅰ類錯誤的概率。這樣一來,事先設定的α值不足以控制該研究結果的I類錯誤概率。為了控制Ⅰ類錯誤概率,需要通過一些方法對α值進行相應的調整,調整後的α值稱為名義檢驗水準(nominal significance level),又稱α*。文中提到的「O『Brien-Fleming」法即為調整檢驗水準α方法中的一種。簡言之,該方法對在研究初期進行的期中分析中的α*要求嚴格,α*很小;而隨著研究的開展和結果的不斷穩定,α值也逐漸放寬,在越接近研究結束時α值越趨向0.05。總體而言,期中分析的執行與結果解讀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統計學方法,並需要在研究初期進行相應規定。

參考文獻

Hill MD, Martin RH, Mikulis D, Wong JH, Silver FL, Terbrugge KG, Milot G, Clark WM, Macdonald RL, Kelly ME, Boulton M, Fleetwood I, McDougall C, Gunnarsson T, Chow M, Lum C, Dodd R, Poublanc J, Krings T, Demchuk AM, Goyal M, Anderson R, Bishop J, Garman D, Tymianski M; ENACT trial investigators.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A-1 in patients with iatrogenic stroke after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NACT): a phase 2,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Neurol. 2012 Nov;11(11):942-50. doi: 10.1016/S1474-4422(12)70225-9.

DeMets DL, Lan KK. Interim analysis: the alpha spending function approach. Stat Med. 1994 Jul 15-30;13(13-14):1341-52; discussion 1353-6.

作者簡介

韓尚容 博士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研究方向:腦小血管病

導師:王伊龍 教授

SVN編輯部(中國)

官方網站:www.svn-csajournal.org (or svn.bmj.com)

Email:csa.svn@chinastroke.net

地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04室

Tel:010-59975024

SVN,期待您的支持與關注!

原標題:《研究生園地|ENACT研究:改良意向性分析方法的應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意向性治療分析、接受治療分析和依從者分析
    題記:今天本公眾號迎來了第二位原創作者的加盟,期待未來有更多有價值的分享~今天陳博士帶大家一起學習隨機對照試驗中的 [意向性分析、接受治療分析和依從者分析
  • 研究生園地|血流動力學對症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椎基底閉塞性卒中...
    ,參與的研究生需要全程用英文完成文獻匯報及問答討論,對於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及英語口語水平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谷鴻秋 助理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博士,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目前主要從事臨床研究的統計學設計,統計方法的比較和應用
  • 【意向性分析您做對了嗎?】
    在分析時,如果將部分受試者排除在外,那麼對幹預措施效果的估計就可能產生偏倚。意向性分析則是指不論在試驗後續情況如何,當初所有參與隨機分組的受試者均統統納入分析。意向性分析之所以被廣泛接受,關鍵在於其本身是無偏倚的,同時又能解決非常貼近臨床實際情況的問題。以下為意向性分析的處理原則:1. 無論受試者實際接受了何種幹預措施,均按照當初隨機分組統計;2.
  • 什麼是意向性?
    布倫坦諾在《經驗觀點的心理學》中提出唯心主義的「意向性」概念,認為可把心理現象定義為是通過意向把對象包含在自身中的現象。他提出意向性的兩種涵義:    1)意向活動的內在性,即意識的內容可包含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    2)意向活動與某種對象有關。
  • 李曉進:意向性話題的嬗變脈絡和動向
    自20世紀中葉開始,在分析哲學的早期代表弗雷格(Gottlob Frege)和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基礎上,美國哲學家齊碩姆(Roderick Chisholm)將布倫坦諾的意向性遺產引入分析哲學做出了重要工作,並使意向性同樣成為分析哲學傳統下的重要研究課題。總之,意向性並非某一學派或傳統所專屬的哲學話題,相反,古往今來,全部哲學運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與這一話題相關。
  • 理解心智:塞爾意向性理論的意義
    美國著名分析哲學家約翰・塞爾是2004年美國國家人文科學獎章獲得者之一。對於這樣一份榮譽,塞爾當之無愧。自然化的意向性 意向性是心智的一種特徵,通過這種特徵,心智指向或者關於、論及、針對世界中的事態,它可以表現為信念、願望、希望、恐懼等等不同的意向性狀態,心智與世界的關聯就是通過這些不同的意向性狀態來實現的。國內學者在談到意向性問題時多把目光集中於胡塞爾等現象學意義上,卻對從分析哲學出發的塞爾的意向性理論重視不夠。
  • 意向性王國的探賾索隱
    最近,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高新民教授出版的《意向性理論的當代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近百萬字的篇幅,系統梳理了當代意向性研究的問題域、主要流派及其論爭,並通過中西方哲學的對話探索了意向性研究的未來走向,所涉及問題的廣度、深度和詳細程度都是同類著作所不多見的。下面,我對高新民教授的專著作個粗淺的評述,以就教於學界方家、同仁。
  • 鹽鹼地鹽生植物改良研究與分析
    多年的研究證明:在治理鹽鹼地的各項技術措施中,生物措施被普遍認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徑。由於生物改良目前還主要處於研究階段,以下就其中的鹽生植物改良鹽鹼地的相關研究進展進行評述,以期為鹽鹼地的改良或研究提供參考。
  • 現象學講座|德莫特·莫蘭:現象學徑路之導引——意向性
    現象學和分析哲學都從布倫塔諾那裡接過對意向性的討論。在分析哲學方面,通過齊碩姆(Roderick Chisholm)對布倫塔諾的評論引入了對意向性的關注。而在現象學傳統中,意向性更是構成中心議題。隨後,莫蘭教授詳細梳理和展現了意向性在經典現象學家胡塞爾、海德格爾和梅洛-龐蒂思想語境中的發展脈絡。雖然胡塞爾高度讚賞布倫塔諾對意向性的引入,但他對布倫塔諾關於意向性的理解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 現象學與意向性的討論
    [偷笑]羅軍 14:00數據也是讓俺如履薄冰🌎🔭 18:49借用電腦的概念術語研究人腦時千萬小心 [微笑]紐約老熊 21:01那本關於鳥的智力的書,雖然是圖畫書,但是這方面的頂級專家寫的。很有趣。紐約老熊 21:02接著說點看法。鳥的智能,現在遠遠超過任何機器的智能,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可能幫助我們很多。
  • 現象學意向性歸屬變換與我他逆射之路
    「意向性」一詞在詞源上可追溯至中世紀經院哲學的「intentio」,指思維中無質料之形式。憑藉對亞里斯多德和阿奎那思想的批判與繼承,布倫塔諾以「『對象』同『心理現象』相關時意向地實存」為據,在心理學中賦予意向性以普遍性。
  • 集體意向性的形成與改變
    我給集體意向性所下的定義是:由利益相似決定的公共價值觀在處理本體與外界的關係時表現出來的一致行動。根據我的定義,所謂的集體意向性無非就是利益階層基本訴求或一致行動的另一種表述。 利益因經濟競爭導致的分配變化一直處於調整當中,因此說集體意向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 研究研究揭示黑水虻獨特生物學特性的遺傳基礎並實現品系改良
    該研究通過整合基因組、轉錄組、宏基因組等多組學手段揭示了黑水虻獨特生物學特性的遺傳基礎,並通過基因編輯等手段實現了黑水虻品系的初步改良。隨著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等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如填埋、焚燒等)由於佔地和二次汙染等問題已無法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 產學研|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
    針對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2010年以來,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和內蒙古土壤肥料和節水農業工作站三家共建了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圍繞鹽鹼地類型複雜、鹽鹼化程度高以及次生鹽鹼障礙嚴重等問題,開展了測土推薦適宜不同類型鹽鹼地的改良技術與集成應用研究,在完善鹽鹼地分類、分級量化指標基礎上,取得基於測土的鹽鹼地改良集成技術新突破,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 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與人工智慧關係芻議
    實際上, 胡塞爾的「現象學懸擱」方法雖貌似對一切自然主義的認知建模工作構成了威脅, 但依然能在某種變通的意義上對人工智慧構成啟發。第二, 亦正如塞爾指出的, 對於不少複雜命題態度的分析將驅使我們引入時間因子———比如「對某事感到不滿」就必須被分析為「現在相信某事發生, 且過去相信此事在未來不會發生, 且渴望此事不要發生」。
  • 揚州大學劉巧泉團隊在稻米品質遺傳改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農學院劉巧泉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題目為「Creating
  • ...gis全稱 gis是啥 retry什麼意思中文翻譯 enact glim bulge翻譯...
    https://www.oschina.net/question/3935248_2284205 在sphinx.config 配置了 sql_attr_multi = unit enact
  • 研究生們如何「宅」在家裡搞好科研: 給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研究生...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邊緣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於其他專業領域的理論、方法、技術和系統等,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學科交叉特點,同時與數學的關係也密不可分。
  • Meta分析方法的正確應用
    1991年, 由Fleiss和Gross給Meta分析作的定義恰如其分地概括了Meta分析的特點:「Meta分析是一類統計方法,用來比較和綜合針對同一科學問題所取得的研究結果,比較和綜合的結論是否有意義,取決於這些研究是否滿足特定的條件」。有關 Meta 分析的統計分析方法 、應用、一些存在的爭議和待解決的問題國內外均有報導。本文主要就Meta分析的優點以及正確應用的注意事項作一介紹。
  • 【商醫科教論壇】醫學論文描述統計方法和研究結果方法
    指針對研究結局的統計分析,是研究論文的核心證據。因此,醫學論文應詳細描述主要分析的實施過程和適用性。在試驗性研究中,應明確統計分析數據集、試驗效應指標、相對或絕對風險及其置信區間的計算方法、以及假設檢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