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多能幹細胞探索抗衰老機制

2020-12-05 生物谷

在近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確定了多能幹細胞用以維持蛋白質質量的機制。隨著衰老過程神經元等體細胞會失去對正常蛋白的維持能力;而多能幹細胞不會衰老,並依靠某些機制維持蛋白組的完整性。隨後他們在模式動物的成體組織中模擬了這些機制,發現能夠延長壽命,推遲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

維持細胞內蛋白質質量的能力對有機生命的存活有很大的影響。其中一類叫做分子伴侶的蛋白會促進蛋白質摺疊,其對調節細胞內蛋白質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能力會隨著衰老過程而下降,導致損傷蛋白和錯誤摺疊蛋白的積累,誘發細胞死亡或功能失調。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頓氏病在內的一些衰老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都與這種蛋白質質控能力下降有很大關係。

人類多能幹細胞能夠無限複製並維持未分化狀態,因此在培養條件下是一類可以永生的細胞。想要維持這種狀態就需要保證細胞內的蛋白質完整性不能出現失衡。文章高級作者David Vilchez這樣說道:「TRiC/CCT複合體是一個分子伴侶系統,負責細胞內大約10%的蛋白質摺疊。通過研究多能幹細胞如何維持蛋白質組的質量,我們發現該複合體受到CCT8亞基的調控,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一種通過調節CCT8亞基增加成體組織內TRiC/CCT複合體組裝和活性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延長線蟲的壽命並推遲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

「這項研究中綜合了人類多能幹細胞和線蟲研究的結果,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提供了更加有說服力的證據。我們的結果表明過表達CCT8能夠促進整個分子伴侶系統的組裝。」文章第一作者Alireza Noormohammadi這樣說道。研究組計劃下一步在小鼠模型上對該發現進行進一步檢測,他們希望在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研究方面取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多相關的數據,最終找到對抗衰老相關疾病的新方法。(生物谷Bioon.com)

相關會議推薦

2017第三方檢驗實驗室發展論壇

會議時間:2017.03.30-2017.03.31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7cl/

相關焦點

  • 廣東專家發表論文 揭示多能幹細胞分化過程中關鍵機制
    近日,中山六院胃腸病學研究所袁平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1.147)上發表研究論文,深入揭示了Hippo-YAP信號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機制,將有助於指導多能幹細胞向不同胚層細胞的分化,對於多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有重要意義。若在胃腸疾病中能挖掘出更多基於超級增強子的特異基因調控機制,將會為疾病的治療和藥物篩選提供新的思路和靶標。
  • 研究揭示小鼠基態多能幹細胞的轉錄調控新機制
    兩種條件下胚胎多能性幹細胞儘管整體的多能性非常接近,但在多個層面存在顯著差異,包括存在外界幹擾時,亞穩態多能幹細胞更易於受影響而失去多能性繼而分化,這可能是基態多能幹細胞存在著轉錄調控和表觀遺傳學上的重塑造成的,但具體的機制尚不明確。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實驗室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院Jacob H.
  • Nat Biotechnol:張素春等用多能幹細胞分化生成星形膠質細胞
    ,這項研究是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著名幹細胞專家張素春教授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經長達5年多的合作研究的,在一項幹細胞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分化生成了星形膠質細胞,該成果對腦組織、腦器官的再生、修復和腦部疾病治療有重要應用價值。
  • 臺科學家發現多能幹細胞「開關」
    據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 臺灣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人類多能幹細胞中的環形RNA具有調控幹細胞維持與分化的功能,這一研究有望推進再生醫學及創新醫療技術。 在3日召開的發布會上,臺灣「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紘志介紹了其團隊的這一發現。
  • Nat Commun:科學家成功將皮膚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幹細胞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的體內含有多種類型的細胞,每一種細胞都扮演著不同的類型的角色,2012年諾貝爾獲獎者—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通過研究將成體皮膚細胞成功轉化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這一過程稱之為重編程作用。
  • 北大鄧宏魁等團隊首次將擴展多能幹細胞誘導為功能性肝臟細胞
    然而,由於多種因素,包括多能性的異質性,常規人類多能幹細胞的應用受到限制。最近,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新型多能幹細胞,稱為擴展多能幹(EPS)細胞,具有胚胎和胚外發育潛能。與已知的多能幹細胞類型相比,這些細胞具有出色的分化潛能。此外,EPS細胞可以通過單細胞傳代以高增殖率長期擴增。EPS細胞的這些獨特功能使其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很有價值,例如基因靶向和動物模型生成。
  • 臺科學家發現多能幹細胞「開關」 有望推動再生醫學研究
    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記者喻菲)臺灣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人類多能幹細胞中的環形RNA具有調控幹細胞維持與分化的功能,這一研究有望推進再生醫學及創新醫療技術。在3日召開的發布會上,臺灣「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紘志介紹了其團隊的這一發現。
  • 科普:一篇看懂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 cells)
    2018年11月9日,日本京都大學宣布開展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幹預帕金森病症的新型實驗性療法。該療法是將數百萬個源自於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的神經祖細胞注射到帕金森病人的大腦中。該實驗,是全球首個嘗試使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幹預帕金森的案例,同時也將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再一次帶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什麼是誘導性多能幹細胞?2006年日本京都大學Shinya Yamanaka在世界著名學術雜誌《細胞》上率先報導了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
  • 帶來新希望的「多能幹細胞」廣州科學家將助其走向臨床應用
    3日,南都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該院胃腸病學研究所(廣東省結直腸盆底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袁平研究員團隊針對多能幹細胞的分化作用機制發現了新的超級增強子調控機制——Hippo信號通路對超級增強子的調控,這一關鍵作用機制的研究將有助於指導多能幹細胞向不同胚層細胞的分化,對於多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有重要意義。
  • (港澳臺)臺科學家發現多能幹細胞「開關」 有望推動再生醫學研究
    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記者喻菲)臺灣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人類多能幹細胞中的環形RNA具有調控幹細胞維持與分化的功能,這一研究有望推進再生醫學及創新醫療技術。  在3日召開的發布會上,臺灣「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紘志介紹了其團隊的這一發現。
  • 器官再生、損傷修復…袁平團隊新發現助多能幹細胞臨床應用更進一步
    日前,我院胃腸病學研究所(廣東省結直腸盆底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袁平研究員團隊針對多能幹細胞的分化作用機制發現了新的超級增強子調控機制——Hippo信號通路對超級增強子的調控,這一關鍵作用機制的研究將有助於指導多能幹細胞向不同胚層細胞的分化,對於多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有重要意義。
  • 幹細胞抗衰老是騙局?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因此,抗衰老一詞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很多美容機構及美容品牌打出「我們不能改變自然老化,但是我們可以減緩衰老過程」的旗號,宣稱他們的產品可以抗衰老,而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這是因為抗衰老是一個整體、整合、深度的醫學行為,它應該是全方位、立體的。
  • 泰國間充質幹細胞抗衰老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嗎?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來源於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幹細胞,能分化為細胞之間的間質組織而得名,具有自我複製和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共性。提到幹細胞,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其實幹細胞臨床上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尤其幹細胞抗衰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那麼泰國間充質幹細胞抗衰老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嗎?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4:02:42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un Wu研究小組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 幹細胞抗衰老,是確實有效還是新型抗衰老騙局?
    近年來,大火的幹細胞研究進入我們的視線,網絡上也不乏有「富豪擲千金接受幹細胞抗衰老治療」的新聞。幹細胞抗衰老,是確實有效還是新型抗衰老騙局?人為什麼會衰老?● 細胞壽命有限,細胞會自然衰老● 新鮮細胞補充不足導致衰老細胞無法被替換及有效細胞總量下降● 慢性炎症是人體衰老及病變的重要機制
  • Nat Commun: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細胞的死亡機制
    2019年5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可以加速大腦衰老,並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機制。「我們現在對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分子因素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因素來制定改進的和迫切需要的治療和預防策略,」該研究作者,Van Andel研究所助理教授Viviane Labrie博士說。
  • 科學家發現JUK-JUN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JUK-JUN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7 11:05:37 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的Danwei Huangfu課題組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Michael A.
  • 【盤點】淺析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安全性
    Cell Metab:科學家找到人類多能幹細胞的「命門」 有助解決幹細胞治療成瘤問題近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了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人類多能幹細胞(hPSC)在缺乏葡萄糖和穀氨醯胺的情況下無法生存,由於hPSC存在特殊的基因表達模式,因此無法有效利用丙酮酸
  • Nature背靠背|多能幹細胞中端粒保護新機制
    Cesare研究組以及克裡克研究所Paulina Marzec研究組分別在Nature發表背靠背文章題為發文題為TRF2-mediated telomere protection is dispensable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s以及TRF2-independent chromosome end protection during pluripotency,揭開了多能幹細胞中不依賴於
  • TRF2介導的端粒保護在多能幹細胞中是非必需的
    TRF2介導的端粒保護在多能幹細胞中是非必需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5:57:33 近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Eros Lazzerini Denchi及其研究小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