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原始數據,還是統計的結果,數據篩選和排序一樣,對於數據分析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數據篩選,篩選方式簡單實用,篩選條件配置靈活。對於學習和應用Excel來說,數據篩選都是必修課。而學習數據篩選的關鍵,就是將分析數據的想法通過比較(關係)運算符進行正確的表達,構建符合邏輯的條件表達式,從而得到正確的數據和結果。另外,比較(關係)運算符的正確應用,對於後期公式和函數的應用也至關重要。#經濟數據#
本文首先介紹Excel中適用的比較(關係)運算符,然後解釋說明數據篩選中的條件表述,以及在具體應用中的注意事項。方便時請多多關注極致探索Excel,您的關注是繼續創作的動力和源泉。
比較(關係)運算符比較運算符主要用於比較兩個數字或者單元格內容的大小,比較返回的結果為True(真)或者False(假)。將比較的內容和運算符聯合在一起形成的表達式,稱為條件表達式或者關係表達式。一個條件表達式對應為一個條件,結合數據篩選而言就是一個篩選條件。例如,A1>=B1,在這個條件表達式中,A1、B1為比較的內容,「>=」為比較運算符,稱為大於等於。在條件表達式返回真時(True),會執行相應的操作。類似大於等於這樣的比較運算共有六個,分別為等於(=),不等於(<>),大於(>),小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
另外,在對文本(文字)進行比較時,通常會使用到兩個符號:「*」,「?」,稱為通配符。「*」含義可以代表任意多個字符;「?」含義為代表單個字符。二者的具體區別請見示例。有關係表達式 A1=「華*」和A1=「華?」,第一個的含義當A1的內容只要第一個字為「華」,後面無論有多少個字,這個關係表達式都返回真;第二個的含義當A1的內容第一個字為「華」,且後面只有一個字或者(字母)的時候,這個表達式才會返回真。相比而言,第一個條件相比第二個條件寬泛,滿足第二個條件的,肯定滿足第一個條件;滿足第一個條件的未必滿足第二個條件。
篩選條件的說明在執行數據篩選功能(不是高級功能)時,Excel預置了一些篩選條件。
如上圖,分別列出了文本篩選和數字篩選的條件。這裡使用的比較運算符除了之前介紹過的以外,有幾個需要單獨說明一下。
文本篩選中,開頭是:相當於=[ ]*,[ ]是需要指定的內容;結尾是:相當於=*[ ];包含:相當於=*[ ]*;不包含:相當於<>*[ ]*。
數據篩選中,介於:相當於大於某個值,同時又小於某個值,是將兩個條件組合在一起了。
如上圖,在自定義自動篩選方式中,可以設置兩個篩選條件,這兩個條件的關係可以為與,也可以為或。與的含義是,篩選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的數據;或的含義是,篩選滿足任意一個條件的數據。
例如,單元格的值大於10,同時又小於5,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篩選的結果就為空,沒有數據;單元格的值大於10,或者小於5,篩選功能就會把大於10和小於5的數據全部顯示出來。
使用比較運算符的注意事項(1)考慮清楚條件的邊界,是大於,還是大於等於。
(2)弄清楚與和或的區別。它們之間的差別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篩選結果。
(3)設置一個列的篩選條件,再設置另一個列的篩選條件,他們彼此之間是與的關係,不會出現或的結果。
(4)不要對兩個以上的列設置篩選,會搞得人暈頭轉向。這種情況建議使用高級篩選。
正確使用比較運算符,構建合理的,符合邏輯的條件表達式,才能對數據進行正確的篩選,從而得到正確的分析結果。在處理大數據量時,有時就可能因為使用大於和大於等於,與和或的疏忽造成截然不同的兩種數據結果,而且查找和確定問題時非常不容易發現。
以上就是本文內容,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就請多多關注極致探索Excel,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