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整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劉嘉教授朋友圈,經劉教授同意轉發至實驗小白微信公眾號,供大家討論和學習)
最近出來一些新聞,如美國檢測了幾百個流浪漢,近40%的人已經感染過新冠肺炎了。這讓大家擔心歐美先建立了群體免疫,我們沒有怎麼辦?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
我推斷即使在疫情風暴中心,無論是目前的歐洲和美國,還是以前的武漢,人群總體的感染率不會超過5%(武漢1.1萬人的流調結果應該會很快出來,讓我們拭目以待,我推測甚至不到2%)。
我的理由如下:新冠重症化率在10-20%之間,我們取下限10%,即感染10個人,有一個人重症扛不住要去醫院住院。那麼以1000萬人口的國家或城市為例,當人群感染率達到1%時,有10萬人感染,1萬人需要入院治療。而各個國家能提供給患者的醫療資源是多少呢?目前最強的是美國和德國,每10萬人可以到30個ICU床位,中國是3.6個床位,也即1000萬人口在美德等國家對應3000個床位,中國對應360個床位。所以即使是醫療資源最好的國家,人群感染率達到1%時,醫療資源的擠兌和超負荷就已不可避免。這時的政府(無論之前有多麼想保經濟)就會被迫採取強力措施,即各種形式的「封城」。 此時病毒的傳播會被極大地限制和阻斷,後續感染率上升就會非常緩慢了。所以推算一個地方人群的感染率,在沒辦法做大規模流調的情況下,依據重症和死亡人數倒推,是不會差太遠的。因為輕症和無症狀可以在家蹲,重症是蹲不住的。
以上預測的為新冠病毒的人群總體感染率,而且是現階段的。人群總體的感染率是只會上升不會下降的,問題的關鍵是上升的速率。
打個比方,現在的情形就類似於在單行道上行駛的汽車,只能向前開,而各個國家能夠控制的就是車速(病毒傳播速度)。新冠病毒爆發就是一段多彎且打滑的路段。中國是第一個開進這個路段發現車速太快要翻車,趕緊踩了剎車減速。歐美等老司機剛開始覺得自己車好技術好,飆了一段路發現不行也要翻,趕緊也剎停了。而大家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怎麼鬆掉剎車,再給油門。這時每個國家都要根據自己車的性能和駕駛員的車技設定一個車速上限,其決定因素之一就是醫療救治綜合實力(特別是ICU床位數)。如果實力強,油門就可以給的大點,剎車踩的輕點。實力弱的,就只好開慢點了。目前歐美發達國家中車最好的是美國和德國,車技最好的是德國,所以這些國家已經躍躍欲試要再給油門了。中國的車是大貨車,性能上也有差距,好在是老司機,經驗足。
當然在給油門之前,所有司機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這段路我開了多少了,還有多少路要開。開了多少就是現階段的人群總體感染率。而這段爛路的終點是哪裡?就是「群體免疫」,要麼通過感染實現,要麼通過疫苗實現。
現在有觀點認為在歐美現階段感染率已經有15%,甚至30%了,那麼到60-70%的群體免疫,已經走了四分之一甚至一半的路了。車小且性能好的國家,這個夏天加加油門就衝過終點了。對此我表示「謹慎樂觀」。因為我判斷凡是千萬人口以上級別的國家,目前都還在5%以內,也就是說才走了十分之一不到的路程。當然趁著夏天提提速,能多走一段是一段,也是很好的,畢竟冬天來了路更滑。中國的情況就更難了,現在才走了0.03%不到,所以中國是肯定不會通過自然感染的方式走到終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