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巴甫洛夫

2020-12-04 李欣悅11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這是他留給世界的臨終遺言,平和,沒有一絲一毫的焦躁不安,仿佛死亡不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日常瑣事,在死神即將降臨的那一刻,他也在密切關注著生命流逝之時,身體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在不斷地向助手,口授生命衰變的感覺,死亡的體驗只有一次,他要為一生摯愛的科學,留下作為生理學家最崇高的貢獻,對於巴甫洛夫而言,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所以87年的人生,從踏入科學領域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

這是一場追逐時間的徵程,只有拼盡全力才會無愧於心,才會完成一個科學家的最高使命,毋庸置疑,巴甫洛夫做到了,作為生理學和心理學,雙重領域的科學巨璧,他的成就獨領風騷百餘年,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他的父親喜歡看書,受到父親的影響,巴甫洛夫自小就看了許多書籍著作,成績優異。

1870年,21歲的巴甫洛夫和弟弟一起,考入聖彼得堡大學,先入法律系,後轉到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專業,但奇怪的是,巴甫洛夫似乎對所學專業興致不高,前兩年表現得很是平凡,直到大三,上了齊昂教授所開授的生理學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生理學和實驗,從此以後,他便開啟了開掛般的人生,大學期間他和弟弟,雖然學習優異,並年年獲得獎學金,但生活還是比較清貧,需要給別人做家教,才能維持日常生活。

為了節省車費,他們每天都要步行走很遠的路,巴甫洛夫在大學裡,以生物生理課為主修,學習十分刻苦,他不懂就問,每次手術都做的又快又好,漸漸有了不小的名氣,1874年,在齊昂的指導下,他和同學阿法納西耶夫完成了,第一篇科學論文《論支配胰腺的神經》,獲得研究金質獎章,因為在生理學上投入時間太多,大學最後一年,他甚至主動要求留級,1875年,巴甫洛夫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1878年,巴甫洛夫將目光聚焦到了。

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問題上,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神經系統對於許多器官的支配作用,和調節作用尚且不甚明晰,可以說幾乎是一團疑雲,困難重重,在這樣一個極端惡劣的背景下,巴甫洛夫依然選擇了迎難而上,堅持研究,不久之後,他便發現了溫血動物的心臟,有一種特殊的營養性神經,這種神經只能控制心跳的強弱,而不影響心跳的快慢,他給其命名為「巴甫洛夫神經',自此,生理學一個全新的分支,神經營養學便這樣誕生了,巴甫洛夫作為這一發現的創始者,撰寫了《心臟的傳出神經支配》。

從而收穫了帝國醫學科學院的,醫學博士學位,講師職務以及一枚金制獎章,隨後的時間裡,他慢慢不再局限於,心臟領域的相關研究,而是轉身投入到了,人體的消化系統,1888年,巴甫洛夫正式開始了,消化生理的研究實驗,他不再像往常一樣,使用麻醉的動物做急性實驗,而是轉向觀察健康動物,在慢性實驗中的生理變化過程,同時還創造了多種外科手術,把外科手術引向整個消化系統,徹底理清了神經系統,在調節整個消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1901年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時,意外發現了條件反射,他用手術刀,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連接了一根導管來引出唾液,同時開始用精密儀器記錄,當給狗食物時其唾液分泌的滴數,正是在這樣一個實驗過程中,巴甫洛夫不經意發現,除了食物以外,送食物的人員或者他的腳步聲,都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他將這一現象命名為『條件反射',兩年後,巴甫洛夫在馬德裡的,國際醫學年會上,宣讀了他的實驗和研究報告,認為條件反射是高等動物,和人類對環境。

次年,諾貝爾獎基金會,將該年度的生理學和醫學獎金,授予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成為,俄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他所做工作的重要性,遠遠不是一個獎項所能評估的,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於高級神經活動,有了準確客觀的描述,自此探索神經活動的窗口被開啟,研究人類大腦皮層複雜的,高級神經活動有了全新的思路,其實,除了作為生理學家的身份之外,巴甫洛夫還是一位心理學家,從關於條件反射的研究開始,巴甫洛夫便在心理學研究領域。

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到後來成功劃分了,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之後,他在心理學界的名氣,更是日囂塵上,然而有趣的是,巴甫洛夫並不願意,成為一名心理學家,他甚至於十分鄙視心理學,反對過分強調「心靈','意識'這些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將他推向心理學領域時,他的內心依舊極為排斥,直到晚年時期才有所緩解,八十歲的巴甫洛夫鬆口表示,只要心理學,是為了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

巴甫洛夫的一生粗枝大葉的起居,與謹小慎微的研究交相輝映,令人驚嘆,他的眼睛看不見人情世故,看不見塵世瑣碎,觸目所及皆是科學的影子,生命的每一刻,都應當與科學相伴左右,那一腔滿滿當當的熱快,直到死亡來臨,依舊存在於他的身上,也許,死亡從來都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升華。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12講: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行為主義的基礎
    一、第一模塊—「心理學源起」學習完成首先,恭喜大家,我們已經通過前面11講的學習,完成了《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一模塊—「心理學源起」的全部解讀,相信大家已經對心理學這個學科,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三、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首先,來具體介紹一下這個「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具體步驟。
  • 巴甫洛夫:靠「虐狗」虐出了諾貝爾獎,這個「虐狗狂人」不一般
    說到條件反射,就不得不提巴甫洛夫,他是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但是他卻是一個虐狗狂人,他曾被無數動物保護主義者聲討,被俄羅斯動物保護協會的主席登門調查。他因此失去了住房,失去了學生,但是他卻憑藉這個成為了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獲得者,他是俄羅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之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助考指導
    本文介紹教育心理學之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助考指導。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助考指導一、考點解析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這部分知識在考察的時候主要以客觀題來進行,但整體而言,屬於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的內容,考查角度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 諾貝爾獎得主用親弟弟做人體試驗,知道真相後令人哭笑不得
    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說出這句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俄國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名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是前蘇聯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的一生成就非凡,巴甫洛夫早期重點研究血液循環中神經作用的問題,並開闢了生理學的一個新分支—神經營養學,中期時又對消化系統進行研究,徹底搞清楚了神經系統在調節整個消化系統中的主導作用,因在消化生理學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而巴甫洛夫又在巧合之中發現條件反射現象,推動了心理學的研究。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眾多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心理學部分的一個重要的考點,是幾乎每年都會涉及到的知識點,考查題型以單選和判斷題為主,多為理解性的例子反選,例如這是屬於條件反射還是無條件反射,第一信號系統還是第二信號系統,刺激的泛化還是分化。少數題會考到簡單的識記型單選判斷,需要大家將人物與理論觀點進行匹配。
  • 衛國戰爭爆發前一天,將士們依然警惕,巴甫洛夫大將卻貽誤戰機
    但事實上官兵們領取的彈藥僅滿足日常射擊訓練所需,根本不能滿足作戰需求,索洛多夫尼科夫曾拍電報給庫茨涅佐夫中將,希望能夠獲批給部隊下發一天份的彈藥,給非戰鬥人員發放鋼盔,畢竟德國人隨時都可能打過來。很顯然,陪同巴甫洛夫大將參加宴會的中將是不可能同意要求的,不過庫茨涅佐夫中將做了一個折中,那就是在同意在周末以組織小規模演戲訓練的名義,從軍火庫領取鋼盔和一個演戲訓練份的彈藥。
  • 教招常考人物-巴甫洛夫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是教育心理學部分考查的一個重點人物。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背景簡介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 考點總結—巴甫洛夫思想
    巴甫洛夫的思想作為教師考試的必考考點,且內容較多,能否準確把握該知識點關係到考生最後考試的得分情況。那麼怎麼準確的把巴甫洛夫的思想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搖鈴實驗)。
  • 巴甫洛夫的狗
    編輯摘要 基本信息 編輯信息模塊中文名: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出生:1849巴甫洛夫死亡:1936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目錄·        1簡介·        2實驗結果·        3條件反射·        4巴甫洛夫簡介簡介/巴甫洛夫的狗 編輯巴甫洛夫的狗圖冊
  • 還得了諾貝爾獎
    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巴甫洛夫是父母5個子女中的長子,自幼養成負責的個性。巴甫洛夫在學術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三方面:1、心臟的神經功能;2、消化腺的生理機制(獲諾貝爾獎);3、條件反射研究。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當時蘇聯軍事法庭判定巴甫洛夫指揮不力,疏忽大意,玩忽職守,致使大量官兵白白犧牲,大量物資未經戰鬥落入敵手。那麼如果換一個角度,用德軍的角度能給巴甫洛夫能挑出多少問題呢? 顯然巴甫洛夫大將這一條也沒有完全達成,他在戰爭一開始就失去了冷靜,雖然果敢的下發了反擊命令但是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搞清楚德軍會怎樣發動攻擊
  • 「虐狗狂人」巴甫洛夫曾用親弟弟做實驗,為科學付出了血的犧牲
    科學史上有一貓一狗名氣很大、也很倒黴,它們的主人分別是「虐貓狂人薛丁格」和「虐狗至尊巴甫洛夫」。不過有一說一,薛丁格的貓是想像出來的,但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卻真的為了科學貢獻了數隻狗的生命,甚至還用他的親弟弟做實驗,為科學作出了血的犧牲。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的狗正在死亡
    ▲簡稱巴氏青年在解釋這個梗之前我們先來一起回憶一下在中學階段生物課的學習中我們都學習過的那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簡單給大家複習一下:有一個叫巴甫洛夫科學家,養了一條狗子。以及說起沙雕為什麼腦海裡第一反應是沙雕研究生?將這個理論運用到職場也非常的適用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諾貝爾獎得主軼事——生理學或醫學篇「以毒攻毒」: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因研究白喉的血清療法而榮膺1901年首屆視覺中國供圖「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統生理學方面取得的開拓性成就而榮膺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是俄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巴甫洛夫從事科學研究60多年,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1904年第四屆
    繼續為大家介紹諾貝爾獎獲得者,今天介紹1904年第四屆獲獎者。此處,我們將第四屆的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合併進行介紹,是因為,瑞利和拉姆賽兩位科學家,合作發現了第一種惰性氣體氬,而瑞利在物理學方面有巨大的造詣,拉姆賽則持續發現了其他的惰性氣體,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自從門捷列夫周期表提出以後,科學家對尋找新的元素以填補周期表上的空缺,表現出了很大的積極性。
  • 她是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入選「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今年初,由英國廣播公司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發起的「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評選活動中,我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得主屠呦呦研究員榮耀入選,並位列28位,與愛因斯坦和居裡夫人並列。
  • 二戰中的四位指揮官,堪稱是敵方的臥底!
    1.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是蘇聯的大將,但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他最大的軍事錯誤是因為坦克沒有用處,堅決要解散機械化部隊。 2.庫利科 庫利科是蘇聯元帥,他戰鬥十分勇猛,但作為指揮官能力卻很平庸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
    ,俄國生理學家 (圖源,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Ivan Petrovich Pavlov) 是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構建了條件反射理論,也是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