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特性探究」

2020-11-25 搜狐網

       一、「水的特性探究」案例實驗過程介紹

  全球性的水樣調查是美國新澤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學院針對9年級至12年級的高中生開展的一個項目。該調查活動每年舉行兩次,舉行時間分別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活動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該項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兩個:探究水的物理特性和水的化學特性,評價水質,對全球的水質進行比較;把實驗所得數據與其他人分享,通過所搜集的數據來尋找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預測水質的未來發展趨勢,完善水質的指標體系。通過這項活動,還可以給立法者在進行決策時提供法律依據。在活動中,學生將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實驗探究,並能夠對水的結構和特性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由於案例過於龐雜,本文只節選了該案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探究水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的實驗部分加以介紹。如想閱讀完整案例,請輸入網址http://www.k12science.org/curriculum/waterproj/

  waterchemistryactivities.shtml。

  本研究性學習活動組成:測試水的物理特性及水的化學特性。

  1.實驗一: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水,你知道水有哪些特性嗎?

  l劃分研究小組。

  v觀察研究水的顏色小組。

  v觀察研究水的形狀小組。

  v觀察研究水的味道小組。

  v觀察研究水的氣味小組。

  v研究水的力的作用小組。

  v研究水的化學特性小組。

  l 制訂研究計劃和研究方法。

  l 觀察水。

  l 總結交流。

  v水的基本性質: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液體。

  v水的其他性質:水會流動、水有浮力、水佔據空間、水是呈中性的、能溶解其他物質。

  v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2.實驗二:把水滴在硬幣上會發生什麼現象?水滴在荷葉上為什麼會形成水珠?水龍頭滴下的水滴為什麼會呈圓形?

  學生自由地分成幾組,每一個小組準備好一枚硬幣、一個滴管、一杯水以及一包紙巾。實驗之前,老師讓學生預測可以把幾滴水滴在硬幣上而不溢出,想像一下會有什麼現象發生。老師提醒學生記下水滴最終過多而從硬幣邊緣溢出來時,總共滴的水滴數。評價方式: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向全班匯報本組所有成員實驗所得的數據。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在該實驗中,學生可以觀察到水表面凸起且往上鼓,知道了水滴在荷葉上形成水珠、水龍頭滴下的水滴呈圓形都是由於水的作用力產生的效果,從而認識了水的表面張力。學生通過查閱書籍和網際網路搜索,了解到水的表面有一層膜叫表面層,它處在氣體與液體之間。液體表面層由於跟空氣接觸,與液體內部情況有所不同。表面層裡分子的分布要比液體的稀疏些,也就是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的大一些。在液體內部,分子間的引力基本上等於斥力。在表面層中,由於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引力。這種液體各部分間相互吸引的力,就叫表面張力。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液體表面有收縮到最小的趨勢,當表面張力大於水面上物體的重量時,物體就會浮在水面上。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親身體會到水的物理特性——水的黏合性。水整體上是呈中性的,實際結構表明,它是由帶電的正負離子構成,被周圍的其他帶電的物質所吸引,這就是所謂的黏合。分子之間的黏合力很強,當與其他物質界面接觸時,比如空氣,就會形成黏合的表面並發生作用,即表現為表面張力。

  在觀察到上述現象時,學生想到了以下幾個問題。

  (1)臨界點處水滴數量會隨著硬幣大小而改變嗎?

  (2)臨界點處水滴數量會因為硬幣界面不同而改變嗎?

  (3)臨界點處水滴數量會因為硬幣的新舊不同而改變嗎?

  改用不同的液體(如糖水、鹽水或者其他液體)做同樣的實驗,與使用普通水的實驗結果會有不同嗎?

  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登錄網站http://www.k12science.org/curriculum/

  waterproj/waterchemistryactivities.shtml查閱相關資源連結,並向專家諮詢相關問題,還可以與其他參與者進行在線討論。

  3.實驗三:水的物理特性有哪些?為什麼放在水面上的紙會漂浮在水面上?把紙放在水面上的方法或角度不同會不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學生自由分組,每個小組準備好一些紙、一個叉子、一個水杯或燒杯,還有一些紙巾。然後預測一下把紙放在水裡會發生什麼現象?學生把紙通過叉子上的彈簧輕輕地劃入水面。儘量在水的表面上放多些紙,記下紙的數目。然後學生又試著使用不同的溶液(鹽水,糖水以及其他溶液)重複做這個實驗,與使用普通水的實驗結果作對比研究。收集數據,同組的同學可以相互對照一下各自搜集到的數據。評價方式:最後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向全班匯報本組所有成員實驗所得的數據。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4.實驗四:水的化學特性有哪些?糖為什麼能在水中溶解?油為什麼不能在水中溶解?

  固體溶解的實驗,學生自由分組,每個組準備好兩個容器,一個貼上標籤A,裡面裝有糖和水的混合物;另一個貼上標籤B,裝有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大幅度搖晃容器10分鐘,然後觀察發生的現象,記下接下來5分鐘內混合物發生的變化。

  液體的混合:準備好兩個量筒,每個量筒首先裝好25毫升的水,然後在其中一個量筒中加入25毫升的外用酒精,另一個量筒中加入25毫升的植物油。大幅度晃動一下,觀察每個量筒內發生的現象。實驗發現,酒精能夠完全溶解在水中並形成溶液,而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只能乳化,即植物油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浮在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形成乳濁液。評價方式: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向全班匯報本組研究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相關焦點

  •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水的特性
    【活動目標】1、知識目標: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以及水的三態變化。【活動過程】一、猜謎導入新課師:今天有位神秘的小客人要來做客,我們猜猜它是誰?「一樣東西真稀奇,看得見,抓不起,洗衣做飯離不開,洗手洗臉需要它。」(打一自然物:水)師:小朋友們都玩過水,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誇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秘密呢。
  • 活動探究—水沸騰實驗
    沸騰知識點1.沸騰: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2.實驗:探究水沸騰的特點(1)提出問題:水沸騰時溫度有何特徵(2)猜想與假設:水沸騰時溫度不變(3)實驗儀器:鐵架臺 酒精燈 燒杯 溫度計 火柴 計時器(4)設計實驗: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水加熱到沸騰
  • 水的特性
    自然界中,水無處不在,其中包括雨水、江水、湖水、河水、海水、地下水等它們統稱為天然水,但自然界中不存在純水,純水是要經過多道工序製取而成
  • 實驗探究:物質的密度
    【要點探究】(1)實驗中,多次換用不同物質測量的目的是什麼?提示:多次換用不同物質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同時,所選取的物質種類越多,實驗越具有普遍意義。(2)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圖像有什麼特點?提示:其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關係,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定值。
  • 具有獲取太陽能,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潛在特性的新材料
    如上圖所示,一種新型的、無鉛的雙鈣鈦礦作為太陽能分解水的潛在光催化劑   在光催化分解水的過程中,陽光將水分解為氫和氧,然後氫和氧可以在燃料電池中重新組合以釋放能量。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的一種新的滷化物雙鈣鈦礦材料,可能恰好具有分解水的特性,這一研究最近發表於《應用物理學快報》雜誌上。
  • 生命之源——(水的特性)
    這就要說到水的一些特性了,那麼水有什麼特性呢?那麼下面讓我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水的一些特性吧.1、具有較大的表面張力       水溶液面層分子均受到一個朝向液體內部的合力作用,從而使液面具有縮小的趨勢。表面張力就是作用於液體表面邊界單位長度上的力。
  • 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密度· 教學素材包共享
    .實驗探究不同物質和相同物質體積與質量比值的關係。◇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究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係,建構密度的概念。【教學難點】建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怎樣才能測定物體密度的大小?用什麼測量物體的質量?對於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如何測量?對於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又該怎樣測量體積?
  • 水的特性與生命的關係
    水在生命活動中有以下作用。水可以緩解溫度的變化溫度的劇烈變化會威脅細胞結構的穩定,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因此,溫度的相對穩定對生命來說至關重要。當水被加熱時,熱能首先破壞氫鍵,在水溫升高很少的情況下,水吸收和貯存了大量的熱。反之,當水冷卻時,氫鍵形成,水可以向周圍環境中釋放大量的熱。
  •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情況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情況   ①器材:玻璃杯,溫度計,停表,天平,鐵架臺,水,油,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目的:相同時間放出的熱量相等。使水,油相同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   ②操作:用量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給質量初溫相同的水,油加熱,記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 水的光譜輻射特性
    水也是研究地表物質能量交換的重要載體和關鍵因子。使用遙感來對水體和海洋進行監測主要使用兩種技術手段:光學遙感和微波遙感。光學遙感研究水體主要是通過水的光譜反射輻射特徵(如反射率、輻射溫度、或遙感專題指數)與準同步實測的各種水體參數(葉綠素含量、懸浮泥沙濃度、水深、水溫等)的關係,建立一系列相關模型來提取或反演水體參數。
  • 【煒東命理講堂】水的特性
    水的特性
  • 《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說課稿
    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計算公式;能用比熱容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比熱容這一特性的過程,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過渡句)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 水絲膠原蛋白面膜基膜特性
    水絲膠原蛋白面膜基膜特性★ 水絲基膜是乾燥薄如蠶絲的高性能新材料,具有超級吸水性,膜體含有比自身重量5-40倍的水份。★ 水絲基膜浸入面膜液中可在30秒內吸足水份而呈現晶瑩通透狀,水嫩敷貼,長效保溼(可達八小時以上);★ 純天然可食用級原材料(天然紅藻類海洋植物及陸生植物提取),無毒無刺激;綠色環保,可快速降解(60度溫水裡立即降解)水絲膠原蛋白膜核心優勢水絲膜整合國內的多 家大學的生物科學、食品科學、精細化學及新材料行業研 發專家經近十年多持久不懈研製,發明了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今天的內容是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教案, 下面是試講。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熱量及其單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觀察、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驗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量及其單位,探究物質比熱容。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進行科學探究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提供適宜的材料讓他們去探索,例如:科學探究材料:水的特性:水、容器、水管、滴管、海綿、蠟紙、洗潔精、油、冰塊……空氣的特性:氣球、塑膠袋、打氣筒、風扇、紙帶……光的特性:透鏡、稜鏡、手電筒、鏡子、紙筒、有色玻璃……物體運動及力:小車、球、圓柱體、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斜坡、槓桿、滑輪、齒輪、彈簧……磁力:磁鐵、鐵珠/鐵砂、非鐵製的其他材料…………
  • 生態多樣性 大南街小學明星科技隊來探究
    遠眺彩林2、到山頂尋找松鼠及鳥類。尋找觀察野生動物3、水質調查:到湖邊取水,尋找水生物。取水觀察水質4、土壤及昆蟲調查,大氣和水環境調查。
  •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一、〖原理〗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特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B、氧氣——支持燃燒(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供給呼吸。
  • 幼兒園活動教案《了解水的特性》
    常言說的好「可以一星期不吃飯,但不能一星期不喝水 」可見水對我們人身的重要性,那麼小朋友們對水的認識有多少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下水的相關屬性吧!1、 通過各種感官對比感知,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質(糖、鹽等)的化學特性;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3、 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注。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2、小勺子,吸管,溫開水,鹽、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頭,洗衣粉。
  • 初中化學-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1:蠟燭的物理性質(1)運用除味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對一支蠟燭在點燃前進行觀察,並將觀察到的現象在表中作詳盡、客觀的描述和記錄。(2)蠟燭的密度比水大還是小?實驗探究2: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燃燒時發生了哪些變化?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探究規律,其實這也是規律之一,人類難以自主
    水在0°C結冰,又在0°C融化,在100°C時沸騰氣化,又在低於100°C時液化,而這一切都又與環境壓力相關。這就是規律。這一規律本身就是水的一部分。反過來,如果水不存在,這些規律也就無從感知。在金屬以礦物質形態存在之前,金屬的特性已經處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狀態,直到金屬以礦物質出現以後,金屬的特性就存在了,礦物質被挖掘出來煉成金屬,它的特性才真正地被全部展示出來。比如堅硬、熱傳導效率高、具有延展性、密度大等特性。在將金屬做成容器以後,它的這些特性並沒有消失,同時多了一些功用。比如可以盛水、油,還可以盛飯。所盛東西的多少和容積相關,而所盛東西是否會快速冷卻和容器的厚薄、是否有蓋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