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科院在光電電晶體的光調控方面取得進展!

2021-02-23 中科院蘇州育成中心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研究室研究員費廣濤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張堯合作,在光電電晶體的光調控方面取得進展。研究發現,Ag/TiO2複合薄膜在外加兩束光照射後,具有類似於三極體的特性,可以實現對光電信號的增強、開關和調製,該器件被稱為全光輸入的電晶體。相關結果作為卷首圖片(Frontispiece)文章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 28(40), 1870290 (2018))上。

▲圖1. 光電流增強效應:紫外光照對器件近紅外光響應的影響。

銀/二氧化鈦(Ag/TiO2)多孔膜由於其表面等離共振及熱電子的快速轉移特性,被認為是熱電子光探測器的理想材料,而增強其光響應度一直是科研人員研究的目標。課題組助理研究員高旭東等在研究Ag/TiO2多孔膜對近紅外光的響應性能時偶然發現,在近紅外光照射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束紫外光照射,該複合薄膜對近紅外光探測的響應度會有近100倍的增加(圖1)。

▲圖2. (a) 三極體的輸出特性曲線,(b) Ag/TiO2複合薄膜的光電輸出特性曲線。

這表明,Ag/TiO2複合薄膜在外加兩束光照射後,具有類似於三極體的特性。眾所周知,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有三個電極,分別是基極、發射極和集電極。通常情況下,在三極體中,電信號從基極輸入,從集電極輸出,它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2a所示。研究發現,當近紅外光作為源極信號光輸入,複合薄膜將這種近紅外光轉換成電信號輸出,在此基礎上,再外加紫外光照射到複合薄膜上,可以調控輸出的電信號,輸出特性曲線如圖2b。比較圖2b與圖2a可見,Ag/TiO2複合薄膜的輸出特性曲線與三極體的輸出特性曲線非常相似,因此,將這種Ag/TiO2複合薄膜稱作全光輸入的電晶體。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光電器件只需要兩束光輸入,不需要外加電驅動。

▲圖3. Ag/TiO2複合薄膜的光電響應過程能帶圖:(a) 近紅外光(PS)激發的熱電子越過高肖特基勢壘,(b)近紅外光(PS)激發的熱電子越過被紫外光(PG)降低後的肖特基勢壘。

分析表明,這種光控光電流增強特性源於器件的Ag與TiO2之間的肖特基勢壘。多孔TiO2在一般情況下,表面有大量的化學吸附氧,表面能帶向上彎曲,在與Ag接觸後,便形成高勢壘肖特基結(圖3a)。近紅外光照射到Ag薄膜上時,會激發表面等離激元,進而產生熱電子。部分熱電子會越過Ag與TiO2之間的肖特基勢壘,進入TiO2一側,進而產生光電流。由於肖特基勢壘較高,越過勢壘的熱電子數量較少。而當紫外光照射到Ag/TiO2複合薄膜上時,TiO2內部產生的光生空穴可以從表面吸附的氧上奪取電子(去氧吸附),導致表面能帶下降,進而使肖特基勢壘下降。也就是說,通過紫外光照射可實現肖特基勢壘高度的調節。隨著肖特基勢壘的降低,越過勢壘進入TiO2一側的熱電子會大幅度增加,導致光電流有數量級的增加(圖3b)。由此,通過控制紫外光的光強來調節肖特基勢壘高度,可實現對輸出熱電子光電流的可控調節,即實現光電流輸出的有效放大。

▲圖4. Ag/TiO2全光輸入電晶體工作機理的應用。

▲圖5. Ag/TiO2全光輸入電晶體工作機理的能帶示意圖(Frontispiece image)。

類比於三極體對電信號的放大、開關和調製等功能,這種Ag/TiO2複合薄膜全光輸入的電晶體可用於對光電信號的增強、開關和調製(圖4)。該項工作為未來光電器件的研製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來源: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2019-09-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鑑於此,在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近年來在高遷移率發光材料方面開展了研究,提出了「蒽拓展並五苯類似物」的光電一體化分子設計思想,發展了系列具有優異高遷移率和發光性能的有機半導體材料體系(Nat. Commun. 2015, 6, 10032;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7261, Adv.
  • 長春光機所等在鈣鈦礦單晶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郭春雷中美聯合光子實驗室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沙特)、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等單位合作在製備基於鈣鈦礦的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論文連結 長春光機所等在鈣鈦礦單晶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 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矽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在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和Nano Energy上發表。
  • 中科院光電所在多焦點仿生複眼光學元件設計和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 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副研究員和樊樂樂博士等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和倒空間成像技術(Reciprocal
  • 湖南大學在基於鈣鈦礦微納半導體光電器件研究上取得系列進展
    光電探測器作為光電系統中接收端的核心器件,其性能指標直接影響到光電系統的整體性能。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鄒旭明副教授聚焦新型半導體材料光電器件的研究,近期取得了系列進展,在國際高水平刊物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傳統光電探測器存在靈敏度低、噪聲高、光譜帶寬不足、光學結構設計複雜等缺點。
  • 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據悉,此次被研發出的2nm晶片名為「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這種晶片由三種物質構成,所以又叫做矽-石墨烯-鍺基片。
  • 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據悉,此次被研發出的2nm晶片名為「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這種晶片由三種物質構成,所以又叫做矽-石墨烯-鍺基片。
  •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這些特點都使得一維無機納米材料適用於微型柔性光電器件的設計和製備。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沈國震課題組,在一維無機分枝同質/異質納米線製備及柔性光電探測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Mater.】光電:超高靈敏度紫外有機光敏電晶體
    其中,紫外光敏電晶體具有放大電信號和低噪聲的獨特優勢。而有機半導體作為紫外光敏電晶體的候選材料,具有易大規模製備、成本低和機械柔性好等優點。儘管有機光敏電晶體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具有超高紫外靈敏度的有機半導體材料還很少。
  • ...開發光-電-化學一體化植入式神經調控與檢測器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8月25日電 8月24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盛興研究組發表了題為「面向無線光遺傳神經調控與多巴胺檢測的光-電-化學一體化植入式多功能探針」(A wireless, implantable optoelectrochemical probe for optogenetic stimulation and dopamine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半導體門控量子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中科院化學所在有機半導體晶相調控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固體實驗室研究人員利用溶液過飽和度、氣相擴散溫度梯度、表面納米溝槽等誘導效應,對有機半導體晶相生長的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進行調控,獲得了堆積結構緊密的單晶或晶態膜,表現出非常高的載流子遷移率。通過選擇不同的溶液濃度控制其過飽和度,首次可控地製備了硫雜並苯衍生物的不同晶相的單晶。
  • 寧波材料所在柔性氧化物神經形態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寧波材料所在柔性氧化物神經形態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8-11-2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在突觸仿生電子學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兩端阻變器件和三端電晶體,這類器件已經模仿了一些從簡單到複雜的各種突觸功能和神經元功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界面物理與器件應用團隊在柔性神經形態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化學所在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低維有機晶態材料具有規整度高和結構缺陷少的特點,是揭示材料本徵特性和構築高性能光電器件的最佳選擇之一,近年來在有機半導體電子學和納米光子學等方面取得重要應用。考慮有機分子的組裝特點,通常使用具有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平面型有機分子來製備高規整度的低維晶體。
  • 深圳先進院等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Interface modulation of BiVO4based photoanode with Bi(III)Bi(V)O4for enhanced solar water splitting(《利用Bi(III)Bi(V)O4界面調控的BiVO4光陽極進行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為題,發表於催化領域重要期刊
  • 光電所在光纖雷射的相干組束和傳輸控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光電所在光纖雷射的相干組束和傳輸控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7-05-25 光電技術研究所 【、耿超課題組在光纖雷射相控陣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以雙向收發的自適應光纖準直器為基礎模塊,構建了整體口徑100 mm的七單元雷射收發陣列(光纖雷射相控陣),於湍流環境下實現了光纖雷射的相干組束和高效傳輸控制。
  •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構效關係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多個領域展示廣泛的應用前景。其載流子遷移率是鈣鈦礦材料性能以及實現以鈣鈦礦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參數。國內外不少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的鈣鈦礦結構來調控載流子遷移率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
  • 半導體所等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半導體所等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16-04-19 半導體研究所 【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譚平恆研究組在各向異性二維材料的物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研究組和南加州大學教授汪涵等合作,通過拉曼光譜和光致發光光譜表徵了平面內各向異性的二維材料ReSe2。
  • 在極性材料光催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的科研人員在具有內建電場的硼氧結構基元的極性光催化材料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該實驗室科研人員又設計和製備了B-O結構基元與具有d0電子構型的金屬離子複合的極性光催化材料,發現該類材料在去除滷代烴類方面具有優異的性能。10分鐘對難降解氟取代酚類仍然具有高達83%的去除能力。該實驗結果歸因於具有d0電子結構金屬離子形成的金屬多面體與B-O結構多面體的協同作用增大了材料宏觀極化電場,提高了載流子的分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