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經濟學系列之經濟學十大原理5:整體經濟如何運行

2021-01-21 縱觀財經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討論了個體如何作出決策,然後介紹了人們如何相互作用。所有這些決策和相互作用一起構成了「經濟」。最後一組3 個定理和經濟整體如何運行有關。

原理八: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商品和服務的能力

生活水平在國與國之間、在不同歷史期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原因在哪裡?答案非常簡單。生活水平的幾乎所有差異都可歸因於國家間的生產力的差異。生產力(productivity)是指每單位勞動投入能生產的商品和服務數量。在生產力高的那些國家,大多數人都享有較高的生活水平;而在生產力低的國家,大多數人在貧困中掙扎。類似地,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的增長率決定了它的人均收入的增長率。

生產力和生活水平之間的基本關係非常簡單,但它蘊涵的意義深遠廣泛。如果生產力是生活水平的主要決定因素,那麼其它因素必定是次要的。例如,在20 世紀,美國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人將其歸功於工會和最低工資法。其實,美國工人不斷提高的生產力才是生活水平提高的真正英雄。再比如,有人認為日本等國家和美國之間的競爭加劇,導致了美國收入在1970 年代到1980 年代之間增長緩慢。然而,真正的罪魁禍首不是來自國外的競爭而是美國生產力在這一期間增長乏力。

生產力和生活水平之間的關係對於公共政策分析也有重要意義。在分析任何政策如何影響生活水平時,關鍵問題是該政策如何影響我們生產商品和服務的能力。為了推動生活水平提高,政策制定者需要提高生產力,措施是讓工人接受良好教育、有生產產品的必要工具以及能使用更好的技術。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商品價格上升1921 年1 月,德國一份報紙的價格為0.3 馬克。然而不到兩年即1922 年11 月份,同樣報紙的價格為70000000馬克。經濟中其他商品價格上升幅度也大體類似。這個事件是歷史上最驚人的通貨膨脹例子之一。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經濟中物價總體水平的上升。由於高通貨膨脹對社會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成本,將通貨膨脹控制在較低水平,成為世界各國政策制定者的經濟目標之一。

造成通貨膨脹的因素是什麼?幾乎所有的嚴重通貨膨脹(膨脹率高)或長期通貨膨脹,都是由於貨幣數量增長引起的。當政府發行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在1920年代早期,當德國物價每個月平均上升三倍時,貨幣數量也是每個月增長三倍。

原理十:社會面對通貨膨脹和失業的短期權衡

儘管在長期,較高的物價水平是由於貨幣數量增加引起的,然而短期的物價水平升高更為複雜和更富有爭議。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是這樣描述貨幣注入的短期效應的:

1、經濟中的貨幣量增加刺激支出總體水平提高,因此促進了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2、長時間較高的需求會促使企業提高商品價格,但與此同時,它也會激勵企業多僱傭工人、多生產產品和服務。

3、多僱傭工人意味著低失業率

根據這一推理過程可得到本章最後一個權衡,它是經濟整體面臨的權衡: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

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社會的確面對著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權衡,這種權衡意味著,在一年或兩年時期內,很多經濟政策是顧此失彼的:政策降低了通貨膨脹卻增加了失業率,反之亦然。這種短期權衡思想在商業周期的分析中非常重要。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是指,經濟活動——按照產品和服務的產量或就業人口數量等指標衡量——出現不規則的且難以預測的波動。政策制定者可以使用各種政策工具來調整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關係。政策制定者通過改變政府支出數量、徵稅量和發行貨幣量等,能夠影響商品和服務的總體需求。需求變動反過來又會影響經濟在短期經歷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組合。由於這些經濟政策工具潛在力量巨大,政策制定者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管制經濟(如果可以管制),一直是經濟學家不斷爭辯的話題之一。

相關焦點

  • 讀書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在這些經典教材裡,最大眾的出圈之作必然屬於最近剛出了第八版的曼昆《經濟學原理》。每個人的第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人總是會對引領自己邁入某一個領域的第一本書印象深刻,曼昆《經濟學原理》正是引領無數經濟學初學者進入經濟學殿堂的第一本書。尤其是對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經濟學入門教材實在太過友好。
  • 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根據這一定位,作者運用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講解;並直面讀者困惑,對怎樣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難題作了大量示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作者構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講微觀經濟學原理,後10章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
  • 經濟學十大原理二:成本原理
    在這裡我們引入了經濟學十大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第一個例子中,如果我們在家休息,那麼在家休息的成本便是你放棄兼職的100塊錢。如果選擇去兼職,那麼成本幾乎為零。在權衡之後,我們選擇了成本為零的兼職。第二個例子中,如果我們在家辦公,我們的成本就是放棄兼職的100塊錢。如果我們選擇兼職,就意味著放棄了在家辦公的150塊錢。
  • 人生決策中,經常用到的經濟學原理,是何方神聖?
    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海龜人生」知識體系的模塊之一——「經濟學與生活」中的經濟學十大原理(引用來源:尼可拉斯·格裡高利·曼昆的著作《經濟學原理》[1])。經濟(econom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特。
  • 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超全整理,人人都該學點經濟學
    來源:財資一家來源 | 金融乾貨精選精選乾貨本期精選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包括:包括《經濟學原理》、《每天學點經濟學》、《魔鬼經濟學| 42本經濟學書籍目錄《這年頭一定要會點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邏輯》、《權力密碼:當歷史遇見經濟學》、《塔勒布經濟學五部曲》、《權力密碼:當歷史遇見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邏輯》、《小島經濟學》、《經濟學原理》、《每天學點經濟學》、《魔鬼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一課經濟學》、《你不可不知的行為經濟學
  • 讀書筆記 經濟學原理 微觀經濟學分冊
    1、 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經濟(economy [kɑnmi])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識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怪。但事實上,家庭和經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一個家庭面臨著許多決策。家庭必須考慮到每個成員的能力、努力和願望,以在其各個成員中分配稀缺資源。由於資源是稀缺的,社會資源的管理就尤為重要。
  • 教了14年《經濟學原理》的曼昆,下課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教科書的開始,曼昆並沒有像其他作者那樣一板一眼地討論各種概念、定義,而是直接歸納出了「經濟學的十大原理」,用短短的幾句話就把經濟學最核心的理念傳達給了讀者。在後面的論述中,他更是大量應用了生活中的案例,力圖幫助讀者理解。依靠這種「用戶導向」的寫作策略,曼昆的教科書成功擊敗了同期的競爭者,成為了最受讀者歡迎的教科書。
  • 讓你更有思想的曼昆十大經濟學原理
    提到經濟學原理,我們能夠想到薩繆爾森、曼昆和卡爾蘭,本文為大家講述一下來自於曼昆的十大經濟學原理,希望對你的經濟學研習之路有更大的啟發。  我們考慮一個學生必須決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她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學習經濟學;她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學習心理學;她也可以把時間分配在這兩個學科上。她把某一個小時用於學習一門課時,她就必須放棄本來可以學習另一門課的一小時。而且,對於她用於學習一門課的每一個小時,她都要放棄本來可用於睡眠、騎車、看電視或打工賺點零花錢的時間。
  • 經濟學六大原理(節選)
    摘要:  經濟主體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點:信息不對稱、有限理性。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在我們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經濟系統中所有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的內在規律和本質。我們可以總結出經濟學六大原理。一、物質轉換原理;從物理 ...
  •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理察·塞勒因為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什麼是行為經濟學,塞勒的主要理論又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 經濟十大原理系列(—)
    經濟學中有十大原理,下面我會一一展開敘述和發表一些我對這些原理的觀點。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失去與得到總是如影隨形。為了得到某一件我們喜愛的事物,我們就不得不去犧牲另一件事物或者付出本來可以花在其他事物上的金錢、時間或者精力。
  • 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經濟學必須通俗易懂嗎?
    記得我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培訓中心」(也稱福特班)學習期間,對經濟機制設計的文章感到深奧難懂,就問來自史丹福大學的任課教授,需要多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看得懂?他簡單回答說,5年。很多年以後,我才明白他是指必須經過經濟學博士學習階段(在美國,大約為5年)的系統訓練,才能看得懂所學專業的學術論文。
  • 中國經濟學十大門派匯總
    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比如關於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上,提出二者是「正反同向交促互補變動論」。再如,「四主型」市場經濟改革觀,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公式是「四主型」的:公有主體型的多種類產權改革觀,勞動主體型的多要素分配改革觀,國家主導型的多結構市場改革觀,自力主導型的多方位開放改革觀。
  • 帕金《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著作的比較
    》與曼昆《經濟學原理》的比較    一本優秀的教科書應該全面系統地反映本學科的基本概況。本書的邏輯結構嚴謹而系統,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從市場到個人決策,再到整體經濟,最後以開放經濟結束。經濟學最新的進展,無論是動態比較優勢、博弈論、現代企業理論、公共選擇理論,還是理性預期、新增長理論,以及實際經濟周期理論,都有介紹。    對學生來說,要想學好經濟學,教材必須具有兩大特性。一是綜合性,二是準確性。
  • 經濟學十大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從現在開始我們介紹經濟學最基礎最重要的的十個原理,這些原理是理解經濟學基礎最重要的根基。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舉了很多人們面臨權衡取捨的例子,因為資源是稀缺的,所以我們需要合理分配我們的資源,使我們能夠從稀缺資源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 經濟學的轉機在於認識經濟學乖論
    《人性與經濟》一書中唯一的貢獻是發現了「三種人性共體」的客觀事實。每一個人都同時具有「自然人」、「經濟人」、「法律人」-三種人性。每一種人性都會在社會生活的不同場景中發揮作用並影響經濟。《經濟學新視窗》和《從新認識貨幣》中對三種人性在經濟規律和原理形成中的作用都給予了闡述。
  • 「社會科學之皇后」——經濟學類專業介紹
    理論經濟學顧名思義,主要是研究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與發展規律等,來為經濟學科提供理論基礎和宏觀思想,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應用經濟學主要指運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的具體經濟活動,利用基本原則和運行規律,對經濟部門和非經濟部門的經濟活動領域進行分析運作,形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良性運轉和科學配置
  • 網絡經濟的三個經濟學原理
    ----這個「開場白」也是為我以前寫過的幾篇「網絡經濟」文章做一個小結,那些文章大體討論了三件事情,即有關網絡經濟的三個基本原理。在我看來,哪怕全球資訊網技術把它的技術可能性推廣到極限,也還是要服從這三個經濟學原理,只要經濟制度(資源配置方式)是「市潮導向的,是以「效率」為核心目標的,並且只要「分工」和規模經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徑。   ----第一個原理叫做「專家控制(expertcontrol)」。
  • 愛情經濟學的10大原理,豁然開朗!
    但是只要大家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愛情和經濟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首先,愛情的過程要充分考慮吃穿住行,而經濟學大部分原理都和這有關;其次,愛情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並幸福美好地開始新的生活,而經濟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最後,如果大家能用經濟學的觀點來對待愛情,那麼很多事情都會很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