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贛州頻現雷雨天氣? 氣象部門:屬高雷區 每年雷暴日為60天至70天

2020-12-07 中國江西網贛州頻道

  

  近日,道道雷電照亮贛州城市的夜空。記者李傳材攝

  8月6日、7日,贛州連續兩晚出現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些攝影愛好者特意來到空曠的建築物上,拍攝閃電出現後的美麗畫面,而不少市民卻很納悶:雷電不是一般發生在春季嗎,為何此季節還來「鬧騰」?近期,贛州市頻現雷雨天氣,是什麼原因產生的?需要如何防範?記者就此採訪了氣象部門。

  每年6月至8月為頻發期

  8月7日,記者從贛州市氣象局了解到,贛州市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數為60天至70天,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天,最少則為40多天,是江西省雷暴日數最多的城市,屬於江西省的高雷區。

  贛州市的雷電活躍期主要分布在4月至9月,6月至8月為頻發期。據統計,今年1月至7月,贛州市各縣(市、區)雷暴日數分別為:章貢區50天、贛縣85天、上猶縣62天、崇義縣63天、大餘縣66天、南康區71天、信豐縣94天、于都縣71天、興國縣74天、寧都縣83天、石城縣68天、瑞金市79天、會昌縣82天、安遠縣84天、尋烏縣82天、定南縣76天、全南縣69天、龍南縣70天。

  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捲風。在雷電放電地點會出現強烈的閃光和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電閃雷鳴。據氣象專家介紹,這兩晚,虔城出現電閃雷鳴主要是受到低層弱輻合作用的影響,而前段時間的雷鳴則是由午後熱力作用所產生。

  室內打手機不會被擊中

  雷電所形成的強大氣流、炙熱的高溫、強烈的電磁輻射以及伴隨的衝擊波,容易導致人員傷亡,建築物、供電設備、通訊設備等損壞。據贛州市氣象局雷電災害防禦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2005年以前,贛州的建築物裝置防雷設備的較少,出現雷擊事故也相對較多。隨著城市發展及市民的需求,贛州市的商品房基本上都配備了防雷感應裝置,所以「雷雨時,在城市裡的室內打手機是不會被雷擊中的」。

  但雷雨時,躲在農村或空曠地的樹底下,卻很容易被雷電擊中。氣象人員建議市民,在農村或空曠的景區碰到雷電時,儘量不要躲在樹底下或者靠在樹幹上,因為人的電阻比樹木的電阻更小,農村中的建築物一般不高,樹木便成了空曠地中的制高點。而城區建築物通常高於普通樹木,所以在城區的大樹下暫時躲避雷雨是安全的。

  未來幾天有強降水和雷電

  8月7日是立秋,民間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如果立秋時間在下午以後,就還要熱上一陣。今年屬於「晚立秋」,又剛好在末伏內,暑熱可能一時難消。所以,怕熱的市民先別高興得太早。

  雖然天氣還將繼續炎熱,但是未來幾天會有一次降水過程,可澆滅一些熱氣。當日,記者從贛州市氣象臺獲悉,8月8日至12日,贛州市仍將維持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在35℃至36℃之間,局部可達37℃以上,大家仍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由於熱力作用,這幾天午後出現雷陣雨的概率較大,與此同時可能出現短時強降水和強雷電等對流性天氣。(陳穎 劉鍵 記者劉燕 實習生肖章鳳)

相關焦點

  • 廣州今晚有中雷雨,明天起迎雷暴等強對流天氣
    今天冷空氣沒到,氣溫還可以再向上走一丁點,同時,今天天氣是陰天轉中雷雨,降雨在傍晚至夜間加大,在外的市民要注意防雨防雷。氣象臺預計,清明假期期間(4月4日-4月6日)受弱冷空氣影響廣州將有一次大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等強對流天氣。過程累計雨量:從化、花都區30~60毫米,中心城區25~50毫米,其餘各區20~40毫米。
  • 閃電很美但更可怕,雷電最活躍全國雷災嚴重區在這,6至8月最頻繁
    圖為2017年7月19日晚,贛州城區上空出現電閃雷鳴,隔城觀望,瞬間入鏡。五月黃梅天,最是閃電時。沒想到當地人習以為常的這種梅(黴雨)讓贛南屬於了全國雷災嚴重區。閃電是這樣來的:一聲悶雷、一道閃電從天而降,仿佛一條火龍照亮天地。
  • 深圳是雷暴高發區 年均雷暴日68天
    原標題:深圳是雷暴高發區 年均雷暴日68天   從8月11日起,深圳市氣象局和深圳晚報聯合開展了「颱風公益科普季」活動。市民掃「深圳天氣」二維碼就可以掌握氣象信息和颱風科普知識,活動掀起了市民「掃碼」知天氣的熱潮。
  • 防雷警示:海南進入雷暴活動頻發季節
    我省進入雷暴活動頻發季節  省氣象部門發布防雷警示  本報海口5月14日訊 (記者柏彬 特約記者熊瑛 通訊員周茂華)日前,東方市板橋鎮報利村林某在自家二樓陽臺衛星電視天線旁遭雷擊,在昏迷假死近4個小時後被醫院搶救過來。
  • 強雷雨侵襲機場 青海空管氣象保障平穩有序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4日消息:8月21日,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上空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出現了暑運以來最強的雷雨天氣過程,雷雨天氣持續2小時,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氣象人員提前1小時發布雷雨預警信息,為管制調配航班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
  • 雲南省將進入雷電高發期 年均雷暴日80多天
    2013年7月26日,閃電劃破羅平縣城夜空 新華社發今天是第55個世界氣象日。雲南省氣象臺21日提前對公眾開放參觀,活動期間,除進行一些氣象知識講座,利用模型演示主要氣象災害形成的原因等外,氣象影視中心還讓孩子們模擬了一回氣象播報員,讓大家玩得很是高興。省雷電中心專家表示,我省強雷暴天氣多發頻發,雷電災害在全國範圍內都較突出。昆明氣象臺預計,雲南從4月份開始,即將進入電閃雷鳴高發期,今天開始的降溫降雨天氣,有可能產生雷暴天氣。
  • 連續40天暴雨預警!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截至7月11日,連續40天——6月2日至7月1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本市今汛期以來雷暴日數15天 雷電密度超常年
    今天上午9點,市氣象臺最新統計顯示,6月至今,本市雷暴日數達到15天,超過常年平均的14天。而根據多年雷電監測統計,城區的雷電密度最高。今夏雷暴已超常年平均昨天,京城度過雷電交加的一日,而這已經是連續第八天「天天打雷」了。
  • 半個月發布4次雷電黃色預警 我市雷暴日數逐年增加 防雷不可忽視
    記者上周採訪了市氣象安全技術中心氣象專家。  我市雷暴天數逐年增加  我市位於浙中金衢盆地,是我省雷電多發地區之一,年平均雷暴日(一年中有雷電放電的天數)在50天左右,雷暴天氣主要集中在3月到9月上旬,特別厲害的雷暴天氣一般出現在盛夏時節的7、8月。
  • 廣東每年有80天雷暴日 成為全國雷暴最頻繁地區
    廣東每年80天雷暴日居全國之首,但不少單位和市民防雷意識淡薄狀況令人憂慮。  雷暴驚心!防雷漫不經心  今年入夏,挾帶著雷鳴閃電的雷暴頻頻「發作」,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
  • 合肥近日為何霧天頻現?
    「秋冬季節,降水間歇期容易出現這樣的霧天。」合肥市氣象臺臺長翟振芳告訴記者。1月12日22時22分,合肥市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1月12日23時50分,安徽省氣象臺發布大霧橙色預警,6小時後,13日早晨該臺繼續發布大霧橙色預警。春運開啟,大霧卻和回家過節的人們較上了勁。
  • 四川天空夜夜「狂響曲」 雙流機場連續4天航班延誤
    楊濤攝   7月18日,成都雙流機場14個進港航班分別備降重慶、西安、貴陽和綿陽機場,20個進出港航班被取消,50個出港航班延誤,8000多名旅客不能按時成行,被迫滯留機場……  這一切,與近期十分活躍的雷暴天氣有關。記者了解到,這已是成都機場連續四天遭遇的第五場雷暴天氣了。  上周四,也就是7月13日,連續被烘烤4天的四川迎來了暴雨。
  • 世界氣象日氣象專家教你「觀雲識天」
    「為什麼溫江這兩天會頻繁出現陰雨天氣?」「為什麼成都的藍天總是這麼羞澀?」「二氧化碳是不是影響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3月23日,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
  • 昨日溫州普現強雷暴豪雨,6小時共閃電1694次
    「雷公」發飆「電母」頻現由於受降雨帶東移南壓、極弱冷空氣南插影響,再加上前兩天我市氣溫較高,空氣悶熱,集聚了一定的能量,所以在三股勢力疊加之後,最終爆發了強對流、強雷電和強降雨。據中國氣象局國家雷電監測預警網的閃電監測數據顯示,從昨天零時截至5時59分59秒,溫州共發生閃電1694次,其中1時至3時,閃電最為集中,佔監測時段中的97%。
  • 觀雲識天——「3·23」世界氣象日訪談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會確定一個紀念主題,請您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好嗎? [2017-3-23 10:01:13][楊金彪]: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上午好![NO.11][陳 兵]:從歷史記錄上來看,江蘇確實全年都會有大風產生,產生大風的原因有很多,如寒潮、強冷空氣、颱風、溫帶氣旋以及龍捲、雷雨大風強對流等強對流天氣。從最近60多年的資料統計結果來看,其實江蘇省的大風日數是下降的。
  • 福建今年8月雷暴日達31天 雷閃破20萬次
    福建今年8月雷暴日達31天 雷閃破20萬次 2014-09-01 21:14: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福州9月1日電
  • 臺灣氣象部門:全臺將由南向北變天 嚴防豪大雨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表示,22日恐有熱帶性低氣壓形成,並會接觸臺灣陸地,全臺將由南到北變天,提醒民眾嚴防豪大雨。資料圖:降雨致臺北路面積水。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臺灣氣象部門預報員劉沛滕表示,臺灣海峽南側、鵝鑾鼻西方現在有一個低壓往臺灣靠近,22日白天台灣西南部、中南部地區受低壓影響,容易降雨。劉沛滕說,此低壓增強成為熱帶性低氣壓的概率不低,可能會在22日晚到23日上午接觸臺灣陸地,全臺將由南到北出現降雨,提醒民眾嚴防大雨或豪大雨。
  • 澳洲氣象精彩攝影:黑德蘭港現絳紅色雷雨雲-澳洲,氣象,精彩,攝影...
    據國外媒體報導,澳大利亞氣象局每年都會組織一項氣象攝影大賽,並將最優秀的獲獎作品配上相應的攝影故事製作成下一年的年曆。澳大利亞氣象局近日製作完成了2011年的氣象年曆,其中每月配有一張展現不同氣象主題的精彩攝影作品。1.
  • 雷暴天氣原因解讀 專家:與地震無關颱風有份
    為何蓉城會接連兩日出現強雷暴天氣?為此,昨(24)日記者採訪了氣象專家,專家們表示:連續不停地強烈電閃雷鳴與地震並沒有關係,是跟控制高溫天氣的副熱帶高壓和颱風「黑格比」共同在作用。解讀原因 颱風「黑格比」也有份成都市防雷中心新聞發言人季海向外表示,造成這次強雷暴天氣過程有幾大原因。
  • 每年4月貴陽進入多雨季節 冰雹來襲 為何受傷的總是他們?
    4月5日17時開始到4月6日凌晨,我市出現短時強降水天氣,各區(市、縣)都不同程度受到冰雹的影響。  氣象資料顯示,近年來,貴陽市每年3月至6、7月間常出現冰雹天氣,而且降雹區域相對固定,存在規律性的冰雹路徑。  為何降雹區域集中?近年來貴陽市冰雹災害情況如何?各地及相關部門採取哪些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