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量子點」助力RNA幹擾技術

2020-11-26 科學網

圖片說明:由不同尺寸的相同物質構成的量子點,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圖片來源:Xiaohu Gao,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5年前,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阻礙基因表達路徑的方法——RNA幹擾(簡稱RNAi)。這項榮膺2006年諾貝爾獎的發現承載著醫學科學的迫切希望,它可以通過沉默基因來阻礙特定蛋白製造,從而達到疾病治療的效果。不過到目前為止,RNA幹擾技術很難在活體細胞中取得應用。

 

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埃默裡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成功利用「量子點」(quantum dots)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研究證實,新技術向細胞內導入小分子幹擾RNA(siRNA)的效率是現有方法的10至20倍。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JACS)。

 

論文作者之一、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Xiaohu Gao說,「我們相信這會對siRNA輸運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另一位作者、喬治亞理工和埃默裡大學教授聶書明也認為,「新的工作有助於攻克siRNA領域長期以來的一大障礙——如何在低毒性下高效地沉默基因。」

 

量子點即半導體螢光納米球,具有特殊光學性質,它們能夠按照尺寸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因此被用於細胞成像、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中。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讓直徑6納米的量子點與siRNA複合體結合,帶正電荷的「質子海綿」(proton sponges)圍繞在每個量子點的周圍。而新方法的關鍵就是,研究人員可以調整量子點表層質子海綿的化學組成,從而精確控制量子點與siRNA的結合緊密度。

 

研究表明,在沒有量子點的情況下,攜帶負電荷的siRNA無法進入細胞;而有量子點陪同時,帶弱電的siRNA複合體能夠穿過細胞膜,並且擺脫內涵體(包裹進入細胞物質的脂肪泡),從而在細胞液中積累,實現阻斷蛋白製造的工作。

 

研究人員發現,實驗中當通過量子點輸運siRNA時,細胞內一種蛋白的生產可以降低到正常水平的2%。相比之下,用三種商業試劑或其他促反應物質來輸運siRNA時,該蛋白的生產為正常水平的13%至51%。

 

圖片說明:導入量子點-siRNA複合體15分鐘和1小時的細胞圖像。可以看到,前者主要集中在細胞中,後者已經分散到整個細胞液中。(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除了更高效地實現基因沉默,新技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螢光量子點可以讓科學家觀測siRNA在細胞內的運動。此前的示蹤劑發光時間不超過一分鐘,而用於細胞成像的量子點每次發光時間可達到一小時。在最新實驗中,研究人員能夠對siRNA路徑進行多個小時的觀測追蹤。

 

此外,新方法對細胞的毒性也比現有化學物質弱10倍。不過,量子點為何比現有技術更加有效,其原因還是個謎。Xiaohu Gao表示,「我們認為這種改進是由逃脫內涵體以及量子點與siRNA分離的能力引起的。」

 

由於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沒有批准量子點可以用於人體,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將新技術「移植」到鐵氧化物粒子上來。聶書明表示,「展望未來,這項工作對活體siRNA療法具有重要意義——活體siRNA療法將需要無毒的鐵氧化物和生物降解聚合物運載體,而非量子點。」(科學網 任霄鵬/編譯)

 

(《美國化學會志》(JACS),10.1021/ja800086u,Maksym V. Yezhelyev, Lifeng Qi, Ruth M. O』Regan, Shuming Nie, and Xiaohu Gao)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JACS》綜述:量子光引發劑——邁向新興的光固化技術!
    已有研究證明了量子約束的半導體納米晶體可作為自由基聚合的光引發劑(PI),並為其光催化作用機理提供了見解。然而,早期的一些工作效率低下,並需要高強度光照射,這限制了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近年來,納米晶體合成和表面工程技術的發展為下一代量子PI開闢了道路。
  • 技術課堂 高阻隔膜如何助力量子點技術?
    高阻隔膜:量子點技術的關鍵組成1.何為量子點
  • 復旦唐雲JACS:利用雙金屬簇基元組裝水相合成摻雜量子點
    ▲第一作者:張輝 ;通訊作者:唐雲研究員; 劉震博士通訊單位:復旦大學;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論文DOI:10.1021/jacs(a)利用雙金屬簇基元合成摻雜量子點示意圖,(b)兩種合成方法製備的Mn摻雜CdS量子點的螢光光譜,(c)不同元素摻雜CdS量子點的螢光光譜利用雙金屬簇代替傳統金屬離子作為構築基元,在穀胱甘肽(配體)與硫化鈉的水溶液中自組裝得到摻雜量子點。無摻雜量子點尺寸約為3.2 nm,發射540 nm黃光。
  • RNA幹擾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R&D正在研究和開發新的癌症免疫療法,通過利用RNA幹擾(RNAi)的力量將ACT方法與免疫檢查點抑制結合起來,將免疫效應細胞變成一把強力的武器去攻擊癌症。已確定多個免疫檢查點負責免疫抑制,阻斷免疫效應細胞內(多個)免疫檢查點信號的傳導,為提高這些細胞的抗腫瘤效力提供了一條有前景的途徑。如今,有一項RNAi技術已經證明了在單一的治療實體中,對細胞內和細胞外的多個免疫抑制目標進行沉默。
  • 全球知名化學家權威講解量子點顯示科技發展助力中國彎道超車
    全球知名化學家浙江大學教授彭笑剛權威講解量子點顯示科技發展助力中國彎道超車□ 本報記者 丁 瑩近兩年,彩電行業新技術頻出,但往往又隨之引發質疑和爭論。延續了兩年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大討論,終於得到了最權威的講解。近日,TCL在浙江舉辦了「科學家面對面——量子點顯示科技科普大講壇」活動,浙江大學教授、量子點資深專家彭笑剛用通俗的講解揭開了量子點技術的神秘面紗。業界人士指出,量子點材料及其相關應用技術,被譽為工業4.0時代的核心科技引擎之一。
  • 量子點技術的相關知識
    (1)量子點的發射光譜可以通過改變量子點的尺寸大小來控制。通過改變量子點的尺寸和它的化學組成可以使其發射光譜覆蓋整個可見光區。以CdTe量子為例,當它的粒徑從2.5 nm生長到4.0 nm時,它們的發射波長可以從510 nm紅移到660 nm。而矽量子點等其他量子點的發光可以到近紅外區。(2)量子點具有很好的光穩定性。
  • 實驗教程 | RNA幹擾技術
    hi,大家好呀,我是瓜瓜~今天給大家分享RNA幹擾實驗技術教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先奉上目錄思維導圖01  RNA幹擾技術背景知識通過生化和遺傳學研究表明,RNA幹擾包括起始階段和效應階段。
  • 碳(矽)量子點助力植物光合作用
    得益於非重金屬螢光量子點的光學特性,通過調控其發光特性,可以將其作為光捕獲劑應用於植物光合作用上。雷炳富、劉應亮團隊自2013年起嘗試將不同螢光性能的碳、矽量子點作為光捕獲劑,通過拓寬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吸收光譜範圍,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率,至今取得一些初步結果,展現出此類螢光量子點在農業應用上的廣闊前景。
  • 基於InP量子點實現三線態敏化和光子上轉換
    基於InP量子點實現三線態敏化和光子上轉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16:29:27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Kaifeng Wu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使用基於
  • 納晶科技董事長彭笑剛在量子點發光材料取得新進展!
    文章系統地研究了氧對CdSe/CdS型核殼結構量子點的光致發光性能的影響,回答了學術界長期以來關於氧對量子點發光特性影響的爭論。對量子點的基礎科學研究以及應用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要點:1)在光激發過程中,如果系統中有足夠的氧氣,則各種形式的核/殼量子點將被及時去離子化,從光生和低效的三元態恢復為有效的單激子態,超氧自由基為還原產物氧氣在給定的激發功率下,自發去離子通道和光電去離子通道的速率都通過增加氧氣壓力而增加,但是QD的光電離幾乎不受氧氣壓力的影響
  • RNA幹擾技術(RNAi)及其應用
    (3)某科學家將能引起RNA幹擾的雙鏈RNA的兩條單鏈分別注入細胞內,結果卻沒有引起RNA幹擾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4)研究發現,Dicer受DNA上某基因控制,如該基因上某鹼基發生了改變,是否RNA幹擾現象就消除了?你的結論依據是什麼?(5)請舉一例說明RNA幹擾在實際中的運用或意義。
  •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與傳統硫族量子點材料相比,滷素鈣鈦礦量子點材料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質,近年來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但是由於其量子限域效應導致其電荷分離效率較低,從而限制了其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楊陽(點擊查看介紹)團隊通過引入共軛小分子來提供額外的電荷分離驅動力,從而減少載流子複合以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在傳統量子點電池領域中,提高電荷分離的策略主要有:設計合理的核殼結構、表面配體的處理、器件結構的合理設計等。
  • 科學家研究RNA幹擾技術取得突破
    新華網倫敦11月11日電(記者曹麗君)來自一家名為「ALNYLAM」的生物技術公司的研究人員在1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通過轉基因技術在RNA(核糖核酸)幹擾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為治療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帶來了希望。  RNA幹擾是一種由雙鏈RNA誘發的「基因沉默」。
  • 納晶科技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助力信息化教育和近視防控
    納晶科技攜「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小黃帽護眼檯燈」、「納晶·輕派量子點視力表」等產品精彩亮相,展現了「納晶量子點眼健康解決方案」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助力教育信息化和近視防控建設智慧課堂,移動學習終端將是學生的「本子」、「鉛筆」,老師通過平板電腦與學生互動,有了平板的助力,讓課堂充滿了趣味。然而,隨之而來的近視問題仍然是老師、家長關心的一大痛點,納晶認為,教育不僅要更「智慧」、還要更「健康」,若想實現教學方式與理念的革新,為教育強國建設奠定基礎,就需要兼顧好信息化教學產品使用與青少年近視防治的問題,二者皆不可偏廢。
  • 詳細的量子點技術分析
    然後,人們可能會認為量子點現在是一項停滯不前的技術,其商業前景緩慢且沒什麼變化。但是,這種假設是非常錯誤的。本報告旨在闡明:量子點現在已經進入增長期,而且關鍵的是,技術的快速變化。量子點電視的誕生引發了行業內的色彩科技革命,打破了量子點技術走向顯示應用的世界難題。量子點電視使用色彩最純淨的量子點背光技術,革命性的實現了全色域顯示,能夠最真實地還原圖像色彩。在全球範圍內,韓國三星引領量子點顯示技術發展,在產業鏈上一體化布局、核心工藝掌握方面優勢顯著,隨著中國電視廠商(TCL、海信等)技術的成熟和加大推廣以及國內上遊供應商崛起和量子點膜成本下降,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
  • 一種尺寸與表面結構高度單分散的硒化鎘量子點及其合成方法
    (CdSe)量子點及其合成方法,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1月13日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上。 在該研究中,課題組人員在非配位溶劑中合成了被六個相同的(100)面包裹的、具有閃鋅礦型結構的硒化鎘量子點。這些量子點高度單分散的尺寸、獨特的晶面結構和單一晶型使其表現出硒化鎘量子點中最窄帶寬的整體光致發光(半峰全寬52 meV)。
  • 顯示技術之量子點顯示解決方案
    b、量子點玻璃導光板(QDOG) 4.面板內部(in-panel) 即量子點彩色濾光片(QDCF) 1、晶片內部(QD in-chip) QD技術最初的應用方法之一是將量子點嵌入晶片中。
  •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9-1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北京時間09月10日消息
  • 有必要買量子點電視嗎?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從市場趨勢來看,常見的顯示技術有LCD、OLED、QLED、LPD、ULED、AMOLED、miniLED等等,在電視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量子點電視是未來的主力軍,另一派則傾向於OLED電視才會佔據市場的頭部份額。  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 某些RNA幹擾治療技術存在致命缺陷
    一種被認為是治療目前許多絕症「萬能藥」的新技術存在致命缺陷。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採用特定RNA(核糖核酸)幹擾技術治療的實驗鼠,可能會死於肝功能衰竭或併發症。